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锐 《风景名胜》2013,(12):106-128
在非洲西南部,有一个非比寻常的国度——纳米比亚,它是地球上还没被破坏的一角,如同一枚瑰宝被完好地安放于非洲的浩瀚沙漠之中。它以史诗般的多样景色而出名,不但地形地貌丰富多彩,生物多样化,更有至今依旧停留在原始状态、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独特部落。  相似文献   

2.
在非洲的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安哥拉、津巴布韦、南非和坦桑尼亚,散居着一个特殊的民族——布须曼人。外界又称他们为桑人或闪人。这个民族在非洲已生活了2万年,但如今大部分部落仍生活在原始状态下,而且人口也仅剩不足9万人。  相似文献   

3.
《神州民俗》2009,(7):50-52
一个小国,地处非洲西南部,却因盛产金钢石而闻名世界。这个小国叫做纳米比亚。在该国马林塔尔地区,居住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布须曼人。这个民族在非洲已生活了2万年,但如今大部分部落仍生活在令人吃惊的原始状态下,堪称“人类的活祖先”。  相似文献   

4.
《世界》2011,(6):2-2
有时候,被遗忘也许是件好事儿,就像纳米比亚。 位于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是个1990年才获得独立的年轻国家,鲜为人知,却完美地留存了这个星球本应保有的鲜活与野性。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就像是一本书,那些不周游世界的人也许只看得到自己那页,而来到纳米比亚Okonjima非洲大猫基地却可以带你领略不同的章节内容,因为这里太值得一去了。"这是非洲大猫基地在获得2004年世界旅游大奖之后的宣传词。如果这还不够有说服力的话,以下的数据绝对令人震撼:1993年7月1日至今的21年时间中,非洲大猫基地一共在纳米比亚全国拯救了超过1000只受伤或者遭遗弃的非洲猫科动物。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努力和成熟机制的运作下,其中516只猎豹和  相似文献   

6.
一、非洲博物馆概况非洲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大陆。古代非洲有着相当发达的农艺,宏伟的建筑和雕刻,以及相当高水平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非洲人民创造了世界最早的历法和象形文字,创造了与罗马帝国争衡的光辉文明,建立在公元前二千九百多年的大金字塔以及狮身人面像,迄今仍巍然耸立在开罗近郊,成为非洲古代文化的象征。非洲的一些部落和秘密团体很早就开始收藏宗教及家谱珍品,但是博物馆的概念是在西方殖民主义,或者至少是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很晚才出现的。十九世纪,抵达非洲的欧洲人搜集了大量藏品,这些藏品有的被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就像是一本书,那些不周游世界的人也许只看得到自己那页,而来到纳米比亚Okonjima非洲大猫基地却可以带你领略不同的章节内容,因为这里太值得一去了。"这是非洲大猫基地在获得2004年世界旅游大奖之后的宣传词。如果这还不够有说服力的话,以下的数据绝对令人震撼:1993年7月1日至今的21年时间中,非洲大猫基地一共在纳米比亚全国拯救了超过1000只受伤或者遭遗弃的非洲猫科动物。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努力和成熟机制的运作下,其中516只猎豹和  相似文献   

8.
奇人趣事     
《环球人物》2013,(6):14
法国|巴黎"泰山女孩"要回非洲现年23岁的法国姑娘蒂皮·德格雷,1990年出生在纳米比亚,18个月大就跟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把大象当哥哥,骑着鸵鸟狂奔,和狮子共眠,与猎豹嬉戏,跟狒狒爬树,被称为真实版"泰山女孩"。10岁,她回到巴黎,却与文明世界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9.
自19世纪末确立对中部和东部非洲殖民地的殖民统治之后,英国殖民者试图在殖民地城镇中维持移民劳动制度。按照英国殖民者关于非洲社会的想象,部落是非洲社会基本构成单位,非洲人无法适应现代工业经济和城镇生活,而城镇中的非洲人只不过是暂时逗留的"去部落化"人口。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非洲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和非洲工人罢工运动的蓬勃发展,殖民当局被迫接受非洲人在城镇和现代工业经济中的存在,转而实行城镇劳动力稳定化政策。这一政策的变化表明,英国殖民统治很难有效控制非洲社会变革进程,反映出殖民霸权的脆弱性,这构成非殖民化的重要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0.
"被歧视部落"源自日本古代的贱民。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建立了近代天皇制下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一君万民论"原则下,将部落民编制为一般国民,利用神道教化等方式,规范部落民的共同体意识,将其技术、劳动和土地资源吸纳到工业生产乃至战时体制中。在"文明开化"旗帜下,知识界围绕部落民"人种"问题的争论影响了民众在人种观、卫生观、地域观与良贱观等方面针对部落民的歧视态度。普通民众与部落民之间的激烈冲突直接推动了部落民走上寻找身份重构之路:试图融入新兴民族国家的"同和"之路,或作为"特殊"的"他者"而追求解放。部落民的职业、社会地位与自我认同意识的转型,伴随着日本近代国家的建构过程。部落歧视持续至今,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正>许多旅行者认为体验最地道的非洲文化要去南非,看动物迁徙要去肯尼亚,却不知道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纳米比亚。这里拥有漫长的大西洋海岸线,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广袤的非洲原野、红色的沙丘、蓝色的大西洋、黄色的沙漠、绿色的草原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区,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壮丽景观,使得纳米比亚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2.
位于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是这块大陆上最后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辛巴族就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一个神奇而行将消失的特殊民族。17世纪,辛巴人从安哥拉高原迁徙至纳米比亚,其后一度成为非洲大草原上最为富庶和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但如今,他们  相似文献   

13.
<正>纳米比亚西北部,库内纳河沿岸,有一片广袤的土地,叫卡奥科兰(Kaokoland),我在这里遇到了辛巴部落(Him ba)。当地的天气相当极端,夏季能达到45℃,冬天则会降到冰点。我钻进那些由泥巴和牛粪建成的房子,和部落的牧民生活在一起,睡在牛皮铺盖的床上,跟着他们放牧、挤奶,看他们召唤巫医、用烟雾清洁衣物,更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头发密码"。  相似文献   

14.
张锐 《风景名胜》2015,(1):45-47,44
纳米比亚地处非洲西部南岸,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半沙漠性气候,因地势较高,终年温和,温差变化不大。纳米比亚的冬季是每年5月至9月,户外气温约为15~28°C,舒适怡人。这终归是一段兴奋、惊讶、劳累、收获多多的旅程。我从杭州乘机到香港,再途经南非转机到达纳米比亚,历时约30多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正>许多旅行者认为体验最地道的非洲文化要去南非,看动物迁徙要去肯尼亚,却不知道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纳米比亚。这里拥有漫长的大西洋海岸线,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广袤的非洲原野、红色的沙丘、蓝色的大西洋、黄色的沙漠、绿色的草原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区,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壮丽景观,使得纳米比亚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6.
周戎 《环球人物》2013,(30):40-41
暴恐分子有的被打死,有的遭引渡,有的当上门女婿藏起来"10·28"天安门恐怖袭击案的发生,让人们一齐把目光聚焦到"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东伊运")身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近日透露,"10·28"案的幕后策划者正是"东伊运"。随后,巴基斯坦前外长卡苏里也撰文指出"新疆极端分子栖身于巴部落地区并非秘密"。近几年,  相似文献   

17.
正在非洲西南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浩瀚的大西洋温柔地亲吻着纳米比亚狭长的海岸,带来如水般的柔情;古老的沙漠缓缓铺展开来,风沙卷起沧桑。这里有浩瀚的大海,有广袤的大漠,有数量众多的野生动植物,有海洋与沙漠相连的自然奇观……这里就是纳米布沙海。纳米布沙海北起安哥拉和纳米比亚边界,向南穿过纳米比亚至奥兰治河,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1900千米。它由两大沙丘系统组成,一个为古老的半固定沙丘,一个  相似文献   

18.
当20世纪初,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弗-罗珀(Hugh Trevor-Roper)将非洲历史贬为"地球上风景美丽但落后的角落里野蛮部落无意义轮回"时,恐怕欧美史学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20世纪下半叶,非洲历史将发生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围绕对非洲历史的整合建构与分割从两个方向展开,史观、史料和方法都随之取得突破性进展. 20世纪60年代,非洲绝大多数国家获得独立,欧洲中心论统摄下的非洲历史研究成为去殖民化运动铲除的对象,民族主义史学学派兴起,如西非的伊巴丹学派、东非的达累斯萨拉姆学派等.他们以口头传说、考古发现为依据,试图"重建"非洲被殖民前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9.
唐朝的羁縻统治是影响契丹部落社会发展的直接因素,结果导致大贺氏王权地位的衰微和王族部落的变异,即由部落贵族演变为官僚地主家庭;王族部落(弹汗州部落)从八部之首演变为唐朝的侨置羁縻州,并形成"幽州契丹"这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20.
红与黑     
《风景名胜》2011,(3):18-21
纳米比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靠安哥拉和赞比亚,东连博茨瓦纳,南接南非。海拔1000—2000米,干旱少雨,属亚热带、半沙漠性气候。首都温得和克。图为当地景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