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古的时候,有一家摩梭人,只有兄弟三人。他们每天赶着牛下田犁地。可是,很奇怪,白天犁的地,到了晚上,土块又翻平了,好象没有犁过一样。有一天,老二见一只青蛙正在把他们犁过的土块一块一块地翻下去。他急忙叫老大和老三去看。老大一看见青蛙在翻土,就高  相似文献   

2.
一位资质普通没有什么能力的年轻人,曾经做过铅管学徒工,他的老板认为他没有学习制作铅管的天赋,就把他派去当推销员;但他似乎也没有当推销员的能力,老板不得已又把他调离了推销员的岗位。老板发现他字写得很工整,只好让他去负责账簿的登记。可是,他接连发生了一些误差,最  相似文献   

3.
<正>弗朗西斯·弗里斯(Francis Frith,1822—1898)出生于英国德比郡的切斯特菲尔德,年轻时在一家餐具商店学习,后来成为一名成功的杂货批发商人。他19世纪50年代初开始对摄影发生兴趣,1853年在利物浦创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英国,以及中东地区,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拍摄主题。弗里斯拍摄了英国几乎所有城市和乡村的地标建筑和景观,涵盖了成千上万的街道、教堂、城堡、桥梁及各类市  相似文献   

4.
寻找马里奥     
和马里奥的相识是在两年前。一天,我去一家经常光顾的外贸商店买衣服,卖货阿姨突然问我:"能给你介绍个男朋友吗?"我笑了,虽说是单身,但总觉得还没到需要卖服装的阿姨帮忙张罗的地步。阿姨解释说:"他和你一样,是我认识六七年的老顾客了。他是土耳其人……""啊?我没想过找外国男朋友,何况还是土耳其人?!"我有些愕然。阿姨说他很特别,和来店里的那些一次换一个中国女孩的外国男人不同。于是几天后,我收到了一条全是  相似文献   

5.
以前做时装杂志的时候,国外同行见到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同行怎么这么年轻?看上去大学刚出来没几年的新人,个个都是编辑、资深编辑甚至编辑总监或者出版人。这样的情况不仅在出版行业,其他领域也一样。28岁的Sam在一家美国公司做中国南部地区销售经理,他50多岁的老板曾带着复杂的心情对他说:知道吗,Sam,你这个年纪在美国能做一名成功的销售员就很了不起,管10个  相似文献   

6.
一埃文思·卡尔逊,189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西德尼的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1912年,他刚满16岁,就身高1.85米,体重75公斤,他像所有的美国年轻人那样,渴望冒险,过富有刺激的生活。他到菲律宾服役,很快从下士提升到军士长。上级打算推荐授给他军官军衔,由于隐瞒了年龄,做军官也就成了泡影。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他才晋升到上尉。卡尔逊复员后,在一家公司当推销员卖水果。1922年,26岁的他再度从军,当了海军陆战队的一名下士,后入军官学校学习,成绩优秀,被授予中尉军衔。卡尔逊渴望到中国去。他把在遥远的东方、战乱频仍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永仁县万马乡,有两座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的高山,中间隔着万马河,两山的山腰都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活象两只俯卧的老虎,人们把这两座山叫石虎山。传说,很久以前,山脚下的散洒村有一个傣族小伙子,姓石,是个很能干的石匠。他爹妈过世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田地房产,只留下了一套打石头的工具。小石匠每天天蒙蒙亮就带着凿子、锤子上山,给人家打石磨、石臼、石碾子,傍晚才回家,靠自己辛勤劳动过日子。  相似文献   

8.
正盖茨为他当顾问,李嘉诚给他投资对中国人来说,鸡蛋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食品。然而,有个美国人却并不满足于此,他就是乔什·特崔克(下文称特崔克)。他创办的汉普顿河食品公司研制出了人造鸡蛋,日前获得了由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旗下私人投资公司维港投资领投的2300万美元投资。有意思的是,特崔克透露,在与李嘉诚商谈合作前他并不认识对方,直到在网络上搜索其名字才知道对方是香港著名富豪。特崔克于是专门跑到香港与李嘉诚会面,李嘉诚还亲自做了"全球首只素炒蛋",尝了尝高科技的味道。特崔克1980年3月23日出生于美  相似文献   

9.
8S岁的华人首富步履匆匆走进了会议室,随即和善地来到房间里每个人的面前,握手、打招呼、交换名片。他的双手依然有力,很认真看着对方双眼,有些多余地自我介绍——“李嘉诚”。  相似文献   

10.
两弟兄     
从前,有两弟兄,父母早死了,只弟兄俩过日子。弟弟老实,哥哥心鬼。哥哥心想:趁弟弟年纪小不知事,跟他分家,自己就好分牛、分好地。哥哥主意一定,便和弟弟分家,牛和好地都归他自己,单分给弟弟一小间破木板房子和一块山地。弟弟为人老实,也很勤劳。但他年纪小,劳动一天还不够他一天吃。哥哥呢,因为独占了父母留下的家产,人又很鬼,就一天天富起来。后来,他就成了富裕人家。  相似文献   

11.
旧木市场     
正后来,几经扩容,这个旧木市场变成苏州乃至华东地区规模首屈一指的二手木材市场,成为横泾的一块金字招牌,全国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横泾小镇也因此名扬天下。2015年,我迁居苏州不久,福建诗人任轩给我打来电话,咨询吴中的旧木市场。他寓居杭州好多年,在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拱宸桥畔一边打理着一家古色古香的拱宸书院,一边编辑着一本茶杂志,传播茶文化,忙得不亦乐乎。应他所邀,我在拱宸书院喝过茶,听过诗人的讲座,所以,特别懂得他打听旧木市场的用意。很快,我从朋友跟前获得一些旧木市场的信息,比如地点在横泾,再比如若干年前在华东地区很是火爆。  相似文献   

12.
明朗视野     
《山茶》2009,(8):34-34
在发展中国家,超过10亿人需要戴眼镜,然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难得找得出一家能配眼镜的铺子。有些地方平均1OO万名居民才摊得到一家配镜店。针对这一问题,牛津大学物理学教授乔舒亚,希尔弗想出了个聪明又简单的办法,做一副可调节度数的眼镜(时价约19美元)。把硅油注入两层塑料镜片之间的夹缝里,度数就会变化,配戴者可调到眼前最清晰为止(右)。实地调研证实,这种矫正效果要比在商店购买成品眼镜好得多。  相似文献   

13.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政治家和宰相,他手下有个官员叫高缭,为人处事小心谨慎,为官三年从没有犯过错误,可是有一天,晏婴却突然把他辞退了。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晏婴的一位好友对晏婴说:“高缭在你手下为官三年,从来没有办错过什么事,你不给他奖励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将他辞退,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晏婴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来弹,用斧头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毛病和缺点,但是如果别人不给以提示的话,自己是很难觉察到的。高缭在我身边工作了三年,看见我的过错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我把他辞退了。”  相似文献   

14.
马世民这样描述他与李嘉诚的相处:“我们一同做很多事情,他对我说,听着世民你不想做的,我们不做;我不愿意的,我们也不做;只有当我们俩都想做一件事时我们才去做。开车的人是我,而他坐在后座,告诉我应该去哪儿”  相似文献   

15.
从来到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宣传部工作,邝建就有一个梦想——用镜头诠释生态南戴河的大美。 许多人看过邝建的摄影作品,总会发自内心地赞美:"拍得太好了!"他拍的照片唯美、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在拍摄南戴河的摄影作品中,他不仅记录了南戴河的生态景观,而且用镜头诠释出对生态美的理解,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对于人们的称赞,他很感动,他感谢很多人,也感慨很多事,在他看来,作为一名看着南娱景区发展的摄影人,用镜头展现和传播南戴河的生态之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6.
路过祥云县的普棚地方,老远就看到一块雪白巨大的大理石。这块大理石的形状象一头雄狮,长年累月地伏卧在路旁。说起这块石头,民间有个传说: 相传,大理三塔村有位老石匠,有一天,他在苍山上发现了一处含有水墨花的大理石场,凿了一块石料背回家。经过加工打磨,石面的花纹图案很美,象是一幅千里翠堤围住一潭翠湖,鱼舟在水天一色的湖面上游荡的山水画。他把这块水墨花石拿到门口摆着,村里的人们见了个个感到很神奇!老石匠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后来,消息传到京  相似文献   

17.
父爱的天空     
她从一懂事的时候起,就见父亲拄着双拐走路,那两根拐杖被父亲的胳膊磨得油亮。后来,她听母亲说,在她3岁那年,她的父亲在附近一家石场采石,不慎被一块飞石砸伤了腿,从此只能依靠双拐走路。父亲性情沉默,在他长满络腮胡的脸上,很少见到笑容。他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或胡同里,抽着闷烟。因为腿上的残疾,父亲从来没有抱过她。她也从来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扑到父亲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对香港来说是很特别的一年,这一届特区政府有两个特首,一个叫董建华,因身体不适而请辞;一个叫曾荫权,原本是董建华下属,2005年6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誓就任。曾荫权是一个典型的“香港仔”成功故事,他由一个药行推销员爬至特区行政长官,他过去经历所塑造的性格在香港这个充斥广东人“精叻”、“古惑仔”特性的城市,自然是入形入格。  相似文献   

19.
闫晗 《南方人物周刊》2013,(18):115-115
李志远是个辨识度很高的人,因为他只有一只眼睛。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就是这样了,那时候我们都还刚刚从幼儿园大班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据班里的同学说他有一个哥哥,而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哥哥玩玻璃片不小心扎坏了他的眼睛。我对那深陷的空空的眼凹感到恐惧.是那种来自孩童心中,对于世上任何危险的不美的事物的恐惧.同时产生了一种认知:哥哥原来也是一种很可怕的生物。  相似文献   

20.
舒同的大名,我早在上初中时便很熟悉了,因为他不仅曾任山东省委书记,而且是位大书法家。但真正有缘认识他,并在书法上得到他赐教,却是在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中的一段特殊经历。1967年8月的一天。舒同被山东师范学院一个叫"冲锋号"红卫兵组织从山西揪来,关在体育系宿舍楼的地下室里。那时,我是师范学院英语系的学生,平时常与几名爱好书法的同学一块临摹舒同的字。两天后的一个下午,下着大雨,我们五六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