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西民间长诗《黑暗传》于上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后,曾因它是否为汉民族神话史诗激起争议,受到海内外学界热烈关注。本文作者从发表对《黑暗传》的初评开始,对此进行了20余年的追踪研究。在本诗近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际,本文就《黑暗传》的原生态特征及其文化价值特别是就它和敦煌写本《天地开辟已来帝王纪》的关联给予评说,并指出在中国文化研究中应重视中国历史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刚刚由神农架林区“神农文化研究会”主办、出版的《神农文荟》杂志创刊号,首次发表了汉族首部创世史诗《黑暗传》的述评本和整理本,实现了学术界期待已久的愿望.1984年,神农架林区文化干部胡崇峻发现的《黑暗传》,曾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中国神话学会会长袁珂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刘守华教授等确认:《黑暗传》的发现,打破了国际学术界关于中国汉民族没有史诗的观点,具有重大的学术价  相似文献   

3.
王子潇 《神州》2013,(6):5-6
《天堂蒜薹之歌》作为莫言为数不多政治批判力作,在书写底层百姓的苦难命题中进行了深刻的人性揭露和强烈的现实讽刺。莫言基于农民的身份体认酝酿出对底层农民的悲悯情怀以及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曝光信心;以作者的客观身份真实残酷地叙写了伴随蒜薹事件衍发的底层农民的人间惨剧和生活遭遇。本文将从《天堂蒜薹之歌》文本入手,深入剖析莫言笔下底层人物在生命价值、生存境遇、个人福祉、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与困境,探寻底层苦难背后的人与社会双向反思和现实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申浪 《文史天地》2022,(10):49-52
<正>《老残游记》是清代刘鹗的代表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小说以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极深地开掘了社会矛盾,尤其是直斥所谓的“清官”昏庸之害。刘鹗运用了史家“春秋笔法”特别是“春秋五例”,借小人物离乱之情写大时代兴亡之感,以底层百姓的悲惨遭遇来揭露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修了一部民间立场的社会史,达到了补正史之阙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芦红娟 《神州》2011,(30):100-101
《黑暗之心》是约瑟夫·康拉德最重要、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小说主人公库尔茨往往被看做欧洲殖民者的化身,本文从身份角度出发,认为库尔茨一方面由于缺乏进入欧洲白人主流社会的金钱和名望,不被主流社会接纳;来到非洲腹地后又一味征服掠夺,无法融入非洲黑人世界,从而成为两个世界间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6.
“黑暗既是敌人也是朋友,当我们的感官被封闭的时候,就会大惊小怪,一切都显得不对劲。”《漆黑大作战》开头,主持人贾利尔·怀特这句话并不夸张,参赛者在全黑的封闭环境里,抛弃视觉,依靠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辨认物品、  相似文献   

7.
试论老子之"道"的绝对性与自我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健 《敦煌学辑刊》2005,(2):334-342
老子之“道”的“绝对性”使得“万物”相对“道”的绝对存在必然是完全摊平、一律平等的,这也是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实现最为“形上”的根据和前提。深受老子思想影响的《管子》四篇和《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两篇则对老子思想进行了根本性的修正,它们把老子之“道”“形下”地功利化、实用化、操作化、法术化了,把老子主要着眼于个体自我实现之“道”“修正”成为对确定、刚硬的法度的严格遵循。这样,老子的个体自我实现之“道”也就变成个体自我的泯灭之道。  相似文献   

8.
初识陶渊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再识陶渊明,是《桃花源记》;三识陶渊明,便是读了《五柳先生传》。作者在文中提到“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而以“读书著文,饮酒”自娱,并且希望成为“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主观上看,作者不与当时黑暗之世同流合污,独避桃源;但细细一想,他是在逃避现实,采取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我不禁想起《爱莲说》中赞莲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选择的是傲立于俗世之中,而非陶之“隐逸”。黑暗之世相同,而  相似文献   

9.
康拉德的《黑暗的心灵》自1902年出版以来,一直处在英语经典文学著作的顶端。该书以其独特的心理描写和对人类本性的探究而让诸多读者对其手不释卷。本文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即马洛的寻求无意识之旅、克兹的本我挣扎和文学创作即作者本人的梦的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10.
陈嘉琪 《民俗研究》2006,19(4):63-85
一、《黑暗传》的价值与定位《黑暗传》是一部保存着汉族的神话与历史,传唱于丧葬仪式的民间叙事长诗,大致流传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附近,也就是古鄂西一带。这一部叙事长诗的流传,是在1980年代大陆田野采录风气盛行的时期,由地方文化工作者采录下来的。最先辑录于《神农架民间歌谣集》1之中,而后受到学界的关注,采录者胡崇峻先生通过陆续搜集,整理了其它的流传唱本,集结为《神农架〈黑暗传〉多种版本汇编》。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李孤帆将自己对招商局的审计结果写成了一本书.张静江为其书题名:《招商局三大案》.蔡元培题词:“招商局有数十年之积弊,非彻底明嘹,决难着手整理,是编举其最大者详言之,足供当局参证.”胡适题词:“公开检举是打倒黑暗政治的唯一武器,光明所到,黑暗自消.”  相似文献   

12.
《小雅·十月之交》(以下简称《十月》)是一篇政治诗,作者藉当时连续发生的古人认为灾异的自然现象,谴责周室的政治黑暗,控诉自己的困苦。“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的辞句,提供了作品的时代。汉儒注诗,毛亨说是幽王时,郑玄说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华书局出版了标点本《清史稿》,在书前所附的编辑部《出版说明》中,对《清史稿》一书的价值和存在问题作了简要评述,并介绍了这部书稿的编写、出版经过及其三种主要版本间的异同,对读者很有帮助。但是,《出版说明》把《清史稿》的三种主要版本分别称之为“关外一次本”、“关内本”、“关外二次本”。我认为并不妥当。因为,这很容易使不了解事实真象的广大读者得出错误的印象,似乎《清史稿》曾在山海关以外的东北地区印行过两次,所以有“关外一次本”、“关外二次本”之分。实际上,正如《出版说明》本身已经交代清楚的那样,《清史稿》在关外只印行过一次,那就是《出版说明》中称为“关外二次本”的。而被《出版说明》称为“关外一次本”的《清史稿》,实际上仍然是在  相似文献   

14.
苏辙《古史》是北宋中期义理之学兴起后出现的一部重要上古史史著 ,是书不仅补正了《史记》所存在的某些疏略和讹舛 ,于《史记》有拾遗补阙之功 ,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义理之学兴起后儒家学者的治史风尚 ,对研究两宋史学思想的演变 ,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台湾《传记文学》杂志从一九九二年第六十卷第一期至第六期,连载了名为陈洁如英文原著、金忠立译《蒋介石陈洁如的婚姻故事》,即被称为——改变民国历史的《陈洁如回忆录》。这个“历史黑盒子”被揭开后,“海内外读者反应甚为热烈,造成极大的轰动”。唐德刚先生在为《陈洁如回忆录》全译本代序中认为:“它蕴藏着很多外界不知的第一手史料。但是本书似非作者亲笔。它是经由执笔人‘艺增’(艺术加工)过的。执笔人所著重的是它的‘艺术价值,、‘新闻价值’或‘历史价值’,则其取材的选择和落笔的轻重之间,就有很大的出入了。”  相似文献   

16.
在漫长的史学发展历史中,《史记》和《汉书》是两部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可谓两汉史学之精华。由于两书记叙时间上存在部分重合,所载史料方面《汉书》也有许多照录《史记》之处,所以常被后世读者拿来作比,本文试从二者对相同史实和史料的取舍方面比较,反映出其作者司马迁和班固在史学观念上的不同,进而一窥两汉间儒家思想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史记》与《周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深受《周易》的影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说明司马迁十分推崇《周易》,视其为圣人之书;“致命遂志”是司马迁的最高价值追求;“殊途同归”、“易简”、“时变”等观念是其写作《史记》的重要指导思想;《周易》中的很多辞句,成为其立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吕氏春秋·序意》篇是《吕》书之“序”,它本应是解读《吕》书思想的一把钥匙,但由于目前无论在文本上还是思想上都还存在诸多尚未厘清的问题,故其价值尚未充分发挥。考察发现,《序意》篇内容有残损,现存内容应为“十二纪”“八览”之序的一部分。换言之,《序意》遗失了“十二纪”之序的后半部分,“八览”之序的前半部分,以及“六论”之序的全部。从《序意》篇与《吕》书整体内容的关联来看,现存内容是对“十二纪”写作目的、写作方法的说明,但没有对“十二纪”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的论述。“八览”之序的部分则正好相反,没有起首语、没有写作目的、写作形式等概述性的说明,只有关于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从词汇、语法、语境三个方面考虑,对《论语》中的两个常用词“保”、“信”的释义提出并论证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述而》“不保其往”之“保”不应训为“保守”,而应训为“凭恃”或“依据”;《公冶长》“吾斯之未能信”之“信”不是“信任”之义,而是“明”即“知道得很详尽、很透彻”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论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论语”一名之来历及含义、《论语》的编纂者、历代注本、历史影响、时代价值、出土文献、海外传播等七个方面,对中国学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论语》研究进行了概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