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莲池内清代皇帝御制诗碑共七通十首诗,包括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的御笔,计有乾隆御制碑四通七首诗,即赐直隶总督周元理一通两首(碑阳、碑阴各一首)、赐直隶总督袁守侗一通一首(碑阴有赐直隶总督刘峨诗一首)、赐直隶总督刘峨两通三首(一通碑  相似文献   

2.
清代省府第一衙直隶总督署衡志义古城保定,旧时曾做为直隶省(即现今的河北省)首府,久盛不衰,有着她辉煌的昨天。在这里至今仍留存着一座我国目前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也就是享誉中外的“清代省府第一衙”直隶总督署。直隶总督署曾是清代直隶总督处理公务...  相似文献   

3.
漫谈清代文武品官的服饰从直隶总督署陈列展览中的服饰谈起杨国柱1993年初,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举办了《直隶总督与总督署史料》陈列展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总督署的机构设置、所辖区域、历任总督及相关事件等,其中也涉及到清代文武官员的服饰。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  相似文献   

4.
1909年6月,直隶总督杨士骧病逝,朝廷急调两江总督端方补任。直隶总督为疆吏领袖,为人瞩目。端方上任后不久,朝野喧传端方将被调入军机处,舆论认为他行将大用,但在11月下旬他却突然被革职,政情的诡谲变幻真是出人意料,端方因何缘由被革职?  相似文献   

5.
香玉 《神州》2014,(13):68-70
<正>直隶,因其直接隶属京师而得名。在清朝266年的历史中,直隶总督署见证了京畿的187个春秋,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的说法。清晨,天气微凉,微弱的光线朦胧地照射着这座安静的大院。黑色三开间大门,坐北朝南,立在l米高的台阶上,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块被高高挂起的长方形匾额,白底黑字,刻着几个令人敬畏的繁体字“直隶总督部院”。单看“直隶总督部院”这几个字,便让人产生了无尽的想象;大门一侧的门柱上,刻有“保定市直隶总督署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直隶总督署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农历三月初四日开始动工兴建。当时是直隶提督杨鲲协办直隶总督,农历六月初六日解去杨鲲协办之职,由左都御史唐执玉署理直隶总督。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竣工,共历时八个多月。直隶总督署建成之后,唐执玉亲自撰写了一篇碑文,刻碑以记之。碑文名《新建保定总督公署碑记》,除了为雍正皇帝歌功颂德之外,还记述了修建直隶总督署的原因和经过,更主要的是记载了直隶总督署建筑布局的概貌。碑文中写道:“其东西之广度以丈四十有二,南北之深几倍焉。周垣崇闳,庭阶轩广。有治事之堂,燕私之居,文武…  相似文献   

7.
西太后落魄袁世凯献媚袁伦中1901年11月7日,卖国贼李鸿章(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的全权大臣,在《辛丑条约》上签字)在国人皆曰可杀的一片唾骂声中,吐血毙命、当天,从西安回銮至河南荣阳的慈禧太后明令山东巡抚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  相似文献   

8.
<正>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有一所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总督衙署——直隶总督署。1988年,它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家文物局、旅游局和河北省、保定市有关部门的重视下,不久的将来,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将向人们展示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浓郁的时代风采。对直隶总督及其衙署的研究,是文物、古建筑及河北地方史志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仅略作述论,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十位擅书的直隶总督吴占良在清代直隶总督中,不乏在政治、文学、书画上俱享盛名者。小到书法而言,虽为他们的余事,因古有“书如其人”之说,故大多耽于翰墨。即使是像晚清的琦善、裕禄、杨士骧,亦有工整的楷书、流畅的行书传世,而其中最著者,有方观承、刘墉、那彦成...  相似文献   

10.
湘军著名统帅刘长佑(1818-1887),湖南新宁县人,先后担任两广总督、直隶总督、云贵总督。其性格谦和自卑,为官廉洁,乐善好施,常常“以德服人”。  相似文献   

11.
祖国西部的贵州,是我从小就向往的地方,她是我的祖籍地。先祖父陈夔龙出生在那里,在那里成长、发迹。清同治十一年(1872)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十二年(1886)中进士。之后祖父仕途青云直上,历任顺天府尹,漕运总督,河南、江苏巡抚,四川、湖广总督。宣统元年(1909)调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1912年祖父告假辞官,结束了官宦生涯退隐上海。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创建直隶民族工业夏青海天津机器局李鸿章(1823-1901年),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53年)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在晚清,李鸿章先后3次任直隶总督长达25年之久。19世纪60年代的直隶,由于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相似文献   

13.
三朝元老     
历经同治、光绪、宣统的“三朝元老”陈夔龙,在晚清入朝为官的贵州人中有“三最”之称:官最大,曾任全国总督之首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诗最多,一生出过几十本诗集;寿最高,活到90多岁。  相似文献   

14.
吉辰 《安徽史学》2023,(2):35-42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津督院往来电》是一份未经学界利用的甲午战争孤本史料。书中收录了直隶总督李鸿章与直隶提督叶志超的往来电报278通,内容涵盖甲午战争前夕及初期清军在朝鲜活动的整个过程,可补现有史料之不足。通过比对本书与《李鸿章全集》重合的部分,能够还原李鸿章对叶志超来电内容的改动与剪裁,进而可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李、叶二人当时的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15.
浅谈直隶总督衙署的建筑衡志义吴蔚引言以直隶总督署为代表的清代官式衙署遗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其建筑历史沿革、布局功能,以及具体的建筑风格、特色、分布规律、历史内涵等加以较系统地探讨和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在提倡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  相似文献   

16.
黄彭年(1824—1890),字子寿,贵州贵阳人。士宦家庭出身,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十一年(1861),受聘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同治初年,受四川总督骆秉章之聘入幕,参选军政。未久,受陕西巡抚刘蓉聘,入西安主讲关中书院。十年(1871),直隶总督在保定设局纂修《畿辅通志》,聘黄彭年为主修。光绪四年(1878),李鸿章任直隶总督,聘黄彭年兼任莲池书院主持。八年(1882),黄彭年被荐湖北襄郧荆道道员,施升湖北按察  相似文献   

17.
论莲池书院的办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莲池书院(也有人称之为“直隶书院”、“保定书院”),坐落在保定古莲花池园林的西北角。它地处畿辅的首善之区,为清廷重臣直隶总督直接掌握,又先后延聘海内多位大儒名师掌学,因此,地位辉煌,成就亦辉煌,颇得时人赞誉。  相似文献   

18.
李新军 《沧桑》2010,(6):120-122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在京城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处理对外交涉事务。而李鸿章在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也涉足清廷的外交事务,晚清的对外交涉,他几乎都参与其中,其外交地位甚至一度超过了总理衙门。甲午惨败后,李鸿章本人受到极大的攻击,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后被罢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其继任者无论是王文韶、荣禄还是袁世凯,都无法再现北洋大臣在晚清外交中那种纵横捭阖、一枝独秀的辉煌。北洋大臣在晚清外交中地位衰落了。  相似文献   

19.
保定直隶总督署“公生明”牌坊小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1年,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前的甬道上,修建了一座四柱三间的"公生明"牌坊,不久便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而成为了直隶总督署的标志性建筑。那么,历史上的总督衙门里是否有"公生明"牌坊呢?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证了保定直隶总督署建"公生明"牌坊是一种错误的模仿。  相似文献   

20.
杨陶然 《文史博览》2009,(11):24-24
收藏家张伯驹出身豪门,其父张振芳是袁世凯时期的直隶总督,可谓家财万贯。他为了收购和保护遗失在民间的中国书画作品,几乎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