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秋冬,敖汉旗文化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考古队在敖汉旗东南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兴隆洼遗址,1983年进行发掘,命名了兴隆洼文化[1]。已发掘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还有查海[2]、白音长汗[3]、南台子[4]、  相似文献   

2.
一、绪言兴隆洼文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3年发掘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后提出来的,为中国北方地区较早阶段的新石器时  相似文献   

3.
周凯 《收藏家》2014,(4):81-87
<正>一.开头的话龙在中国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早在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我们就看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形堆塑"。其后在红山文化中、在大汶口文化中、在龙山文化中、在良渚文化中都能看到或找到龙的身影。到了夏、商、周三代,人们对于龙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于开头  相似文献   

4.
兴隆洼文化的类型、分期与聚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通过对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首次揭示出了一种比赵宝沟、红山文化更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这种遗存后来被正式  相似文献   

5.
李天明 《丝绸之路》2013,(11):58-60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即以崇尚玉器并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玉器文化而遐迩闻名。中国最早的玉器可以追溯到8200年前,如出土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对玉玦和辽西查海文化遗址所发现的管状玉玦和匕形饰等。中国西北地区的黄河流域和渭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远古三大玉文化之一——齐家玉器的重要发现地。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分布范围东起泾、渭流域,西抵河西走廊东部及青海湖畔。玉琮一玉琮二玉琮三玉琮四  相似文献   

6.
栗媛秋 《四川文物》2020,(4):110-118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是辽西地区史前研究的重要遗址之一,对该遗址出土陶器进行科技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地区史前陶器工艺发展及文化演变。通过对兴隆沟遗址三个地点出土陶器的岩相和成分进行分析,可知该遗址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到夏家店下层文化制陶工艺有显著差异,不同文化时期采用了不同的制陶黏土,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工艺表现出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房址和墓葬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发掘了敖汉旗孟克河右岸的榆树山和西梁(千斤营子)两个遗址.其房址结构、出土遗物与小河西遗址比较相似,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形状有方形、长方形、梯形、不规则形四种,无门道,部分房址有外凸的"小窨"[1].个别房址有居室葬.榆树山、西梁遗址所测年代晚于兴隆洼一期文化.  相似文献   

8.
试论白音长汗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年在白音长汗遗址南部发掘7座房址,其中6座属兴隆洼文化,1座属红山文化。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遗存具有兴隆洼文化一般特征,均为夹砂陶,不见泥质陶,筒形陶罐腹壁较直,纹饰多为组合式。但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遗存也具有鲜明的特征,与兴隆洼遗址的兴隆洼文化比较,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敖汉旗榆树山、西梁遗址出土遗物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发掘了敖汉旗孟克河右岸的榆树山和西梁(千斤营子)两个遗址.所出遗物与兴隆洼文化同类器相比,筒形陶罐与之相差较大,石器、骨器中有许多相同的器物,如石锄、石刃骨鱼镖等.西梁遗址所出的钻孔石器和环状器很有特色.艺术品中陶塑人头像和骨笛令人瞩目.根据其碳-14数据测定,两处遗址年代均为距今5000年以前.  相似文献   

10.
袁伟 《收藏家》2008,(5):31-36
中国雕琢和使用玉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西辽河流域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环形玉器出现在内蒙古兴隆洼遗址,同时也正是以环形玉器的制作,揭开了我国各地区玉器制作和使用的序幕。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发现为代表,西辽河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环太湖流域成为新石器时代两大雕琢和使用玉器的中心。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1.
小河西文化得名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内蒙古敖汉旗小河西遗址。关于该文化的性质,学术界至今没能形成一致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和整理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又有一些重要的考古材料得以发表。本文在重新梳理和全面分析以往和新近公开发表的相关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小河西文化的特征、年代、分布、类型、去向等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认为小河西文化是辽西地区早于兴隆洼文化的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年代在公元前6200年以前,是兴隆洼文化的前身。依据现有材料,可把小河西文化进一步区分成两个不同的类型,即白音长汗类型和查海类型。  相似文献   

12.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室葬俗延续的时间非常久远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 ,直至近现代的某些少数民族中仍旧流行。兴隆洼遗址和查海遗址均发现有居室墓葬 ,这说明居室葬并非某一遗址的独特现象 ,而是兴隆洼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居室墓在室内的位置比较固定 ,通常一座房址内仅埋有一座居室墓葬。兴隆洼遗址共发现居室墓葬 30余座 ,查海遗址仅发现有 6座。居室葬代表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埋葬制度 ,具有浓重的宗教祭祀意义。少数人物因生前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或死因特殊 ,死后被埋在室内 ,成为生者崇拜、祭祀的对象。兴隆洼文化的居室葬俗对辽西地区后来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均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文考古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再认识 刘国祥 居室葬俗延续的时间非常久远,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直到近现代的某些少数民族中仍旧流行。兴隆洼遗址和查海遗址均发现有居室墓葬,这说明居室墓葬并非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小南山遗址出土遗存划分为小南山文化和新开流文化两种文化遗存,对二者的年代作了初步探讨。通过对查海遗址的分析,建立起兴隆洼文化及该文化玉器发展的年代标尺,为相关考古学文化年代的判定树立了参照系。继而讨论了塔布敖包遗址、哈克遗址第一期遗存及北山洞遗址第三期遗存的年代,明确了三者的年代晚于小南山文化,而与兴隆洼文化共时。梳理了公元前5000年以前东北地区相关考古学文化之间的联系,探讨了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玉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5.
燕山南麓地区是史前釜鼎系统、筒形罐系统两大文化近距离接触地带。河流域河北三河刘白塔遗存,主体特征属釜鼎系统的北福地二期文化,与同处河流域,以河北三河孟各庄遗址一期、北京平谷上宅遗址⑧层为代表的燕山南麓兴隆洼文化距离最近,也是目前唯一的釜鼎系统文化遗存,其中少量的筒形罐、器表各类划压纹饰等因素,应是受兴隆洼文化的影响。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率先演变为以上宅遗址⑦-④层为代表的赵宝沟文化早期遗存。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兴隆洼文化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考古遗址内遗物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是研究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重要手段。将兴隆洼文化南台子、白音长汗遗址发掘资料数字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遗物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显示出遗址内石器和石料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这说明初级的专业化生产可能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即已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从东北亚视野,探索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距今8000—7000年前),中国东北兴隆洼遗址,俄罗斯滨海地区鬼门洞及日本福井桑野遗址出土相类似玉器,包括玦饰、匕形器、弯曲条形器等组合。由香港中文大学通过实验证实鬼门洞的玉玦是通过砂绳切割技术开口,这是一种以砂、绳子和水结合,对玉器加工的技术。同样的技术在兴隆洼和桑野出土的玦饰上被证实。因此,从空间、时间、玉器组合及制作技术,证实在7000年前后,中、俄、日上述三处的遗址可能存在共同玉器文化的因素。最后,讨论了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玦饰的起源和传播关系:一、按现今东亚玦饰整体分布,8000多年前原生玦饰玉文化在辽海一带已经形成。在距今8000—7000年间,玦饰范围已突破辽海地区进入河海平原及山东丘陵一带,是东亚最早玦饰的分布圈。二、早期玦饰的传播,是玉器组合的扩散。  相似文献   

18.
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像形纹新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杭反山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像形纹新释吴汝祚中国玉器的产生,在时代上以辽宁阜新查海和内蒙赤峰市兴隆洼两遗址发现的玉器为最早,距今约有8000年的历史了。查海发现的玉器已作鉴定,全是真玉(软玉)①,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已能识别玉石的不同。器形有匕、管、斧等,...  相似文献   

19.
杜力营子遗址于1982年敖汉旗文物普查时发现.1998年11月,由于该地区搞农田基本建设,遗址中的部分遗迹遭到破坏.旗博物馆得知消息后,先后三次对该遗址进行复查,采集了大量标本,并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测绘.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河西文化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敖汉旗文物管理所在孟克沿岸及附近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十余处以素面陶为特征的遗址,并在1990年10月召开的“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千斤营子类型”的命名,认为这类遗存时代较早。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发掘了位于敖汉旗孟克河左岸的小河西遗址,提出了“小河西文化”的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