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彦修先生崇高的政治人格将成为一种象征,永远留在中国人的心里。他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残酷年代里,勇敢地牺牲自己,无私地救助无辜者,就像希腊悲剧中的普罗米修斯和俄狄浦斯一样,他是一位现代的悲剧英雄。在他的身上闪亮着一种人性的美,体现着一种高洁的道德精神。所以他将不朽。曾先生是公认的当代杂文大家,成就是杰出  相似文献   

2.
【中考试题】 人生漫漫,难免会有失意、伤痛、迷茫等等人生灰暗的时候,每当这种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包容……将显得尤其珍贵。就像上文中的偷儿,当他误人人生歧途的时候,正是山僧送给他的“一轮明月”,不但照亮了他回家的路,而且涤尽了他内心的邪念。在你人生的阅历中,是否曾收到或馈赠过这轮“明月”呢?  相似文献   

3.
武默生 《文史精华》2009,(10):28-34
关于彭德怀的人生悲剧,近些年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即他的悲剧既有个人性格因素,也与当时党的最高领导毛泽东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有关革命和新中国建设某些问题上,他与毛泽东的认识分歧,客观上成了后来批判他所谓“反党”、“反毛”的“罪证”,从而使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  相似文献   

4.
“周作人与鲁迅乃是一个人的两面。”至于“两人的晚年相差如此之远,就在于周作人是寻味人间,而鲁迅则是生活于人间,有着更大的人生爱。”纵观他的一生,或可借用黑格尔评价浮土德的那句话:他无法抹去他所做的一切,他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谈谈张难先的『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难先文集》系张难先先生的长孙张铭玉先生及其夫人傅蟾珍伉俪根据家藏旧籍及手稿编成,经我删减、整理、校订,并获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资助,得以正式出版。这本文集是一位辛亥老人整理的人生记录,从中我们看到了他“少与恶社会斗,长与恶政府斗,拔剑揭竿,祸闯千百侥幸过”,一生坚持斗争的艰难步履,也读到了他“八十者能知七十之非,九十能知八十之非”,一生不断进步的心路历程。民国时代张难先与石瑛(蘅青)、严重(立三)被鄂人称为“三怪”。张难先自己认为,其实他们三人并非有什么怪癖,而是很“守常”之人,只是在那个社会里,这种不合时宜的作风常常见恶于世,得不到好结果。守常者被世俗之人视为太愚又太迂,可笑复可怜,当然为世所怪。在编这部文集的时候,张难先先生的那种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品质,敢与恶邪抗争、敢与权势较劲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相似文献   

6.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作者着力于人生的探索,在祥子的人生悲剧的描写中,揭示人性的善与恶。《骆驼祥子》中有三个让读者玩味的设计,以骆驼的外号设计了祥子悲剧的人生,以洋车设计了祥子人生经历,以小福子设计了祥子人生感悟,通过三个设计,老舍先生厚重地揭示了旧中国下层社会小人物必然的悲剧命运,展示了他们在追求、失意、挣扎和沉沦的过程中各种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7.
《巴黎圣母院》作为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雨果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人物,每个人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表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接受着读者对他(她)们的是非评判。一直以来,人们对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他道貌岸然,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也有人认为“克罗德也是个悲剧人物,他既是宗教罪恶势力的代表,又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畸形产物。”①而我认为,克罗德的人格具有多面性,是一个善恶并存的、值得怜悯的特殊人物形象。
  一、孤独的行善者
  克洛德二十岁就成为圣母院中最年轻的教士,不到三十五岁就爬上仅次于主教的副主教职位,连国王都亲自来向他请教,这足以说明他非等闲之辈。这些成就与他勤奋好学的性格分不开,他对于学习如饥似渴、如痴如狂,那时的他以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求知。②因此,他没有朋友,没有玩伴,孤独的执着于学问。然而后来,父母的意外去世使他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他独自抚养弟弟,像一个伟大的母亲一样用“无限慈悲的心怀”③给予弟弟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懂得了人生不仅仅是“索邦神学院的思辨”、“荷马诗句”榆,人还需要感情,需要温情与爱。在弟弟长大之后,他仍将其当做人生重要的部分,即便弟弟很荒唐、不学无术,他还是无法不理睬弟弟。也正因为这悲悯之心克洛德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收养了别人遗弃的只有三分像人的卡西莫多,“教他说话、识字、写字,还将巴黎圣母院的大钟许配给他”。虞除此之外,穷困潦倒的诗人也是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着文学创作,格兰古瓦非常感激克罗德,尊称他为“老师”。因此,不得不说克洛德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他的种种行为并不是虚假造作,是驱从内心善良的召唤。  相似文献   

8.
沙飞是中国革命新闻摄影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同时又是悲剧人生。他执著于对真善美的追求,为现代中国摄影创下了多个“第一”,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图片。由于抗日战争中日军残酷暴行使之深受刺激而导致精神失常,错杀日医而被处决。请看《沙飞的摄影成就及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9.
嘎德是拉萨人,他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艺术家了,他说:“严格说来,我们抽象于具象的更敦群培本人,人生如果说是旋转着上升充满了哥特式的美感,但像更敦群培先生那样充满悲剧意义的人生际遇落在谁的头上,都是不能承受的,更何况他临终的那声叹息:‘我恨拉萨’。”所以更敦群培的生命外延的丰富性,对他的不停的解读,都使得我们在一个无意的音节里也同样被想象和外延。只能感激这样一个激情的人,  相似文献   

10.
多一点欣赏     
亦夫 《世界》2004,(7):49-49
历史上凡是成就了一番大业者。多是心地坦荡、襟怀坦白之人。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是不是胸怀宽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欣赏他人。又是如何欣赏别人。一个人如果视同道是冤家,看他人一无是处。“他是伤疤我是花”,量终自己也将难有大的作为。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提供“雨细鱼儿出,风轻燕子斜”般和谐的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有位诗人说过:“集莎士比亚所有悲剧的总和,也赶不上中国的一部《霸王别姬》。”俗云:胜为王,败为寇。项羽则不在其列,他以其特殊的人生履历与人格魅力而受到历史的尊重,人们把他与胜利了的英雄们一视同仁。因而,他受到了大史家司马迁的“破格提拔”,被用“本纪”的帝王档次而写进了《史记》。  相似文献   

12.
小小年纪组织农民自卫军、冒死营救林彪、长征中担任开路先锋、率领一一五师纵横驰骋……这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陈光,如此大名鼎鼎的骁勇战将却在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的中译本中被戏剧性地张冠李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陈光后来的悲剧命运。令人深思的是,早在1954年6月去世的陈光在生前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曾写道:“我说他(指林彪)无品质的人,我说他无修养的人,我说他无气量的人,我说他没有共产党道德的人。”陈光和林彪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恩恩怨怨,且听本文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3.
由关注北伐战争而走上历史学研究之路,何兹全的人生选择一开始就与探究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一宏大的志向联系在一起,师从陶希圣、傅斯年,受到胡适的栽培,却在解放初从美国义无反顾地返回大陆,为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尽一个历史学家的使命,真正是一辈子做学问,一辈子不忘情国家。历尽人生沧桑和学术沉浮,他自我评述道:“我是‘幸运’的,也是‘悲剧’的。”  相似文献   

14.
宋梦晨 《神州》2013,(15):10-11
本文将《俄狄浦斯王》歌队置于古希腊悲剧歌队的大的语境之下,发掘其在悲剧歌队发展史中的独特地位和深远意义。而回到该悲剧歌队本身,其所承载的两种文化精神的形式外化则体现在为悲剧目的的实现、悲剧家的道德评判标准,甚至包括该剧本身对传统悲剧中歌队的形式改造等诸多方面。而《俄狄浦斯王》歌队所以能取得无比深远的意义也正源于两种文学精神的博弈和妥协。这两种文化精神的博弈与妥协及其形式上的外化则是整个歌队乃至整部悲剧的主题所在。  相似文献   

15.
康德有一句名言:“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康德反对这样的观念:拿自己的人生换取某种结果,才是有价值的人生。他坚持的是:人成为“人”本身,已经是终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姚永 《神州》2012,(21):34-35
在李唐王朝,有两位伟大的悲剧诗人一直为人所关注,其中一位就是被誉为“诗圣”的杜甫,他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时期,时代造就了他的悲剧,使他生活无着落,入仕也为难,颠沛流离,终其一生;但同时也造就了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成就了他“诗中圣哲”的美名。另一位就是李商隐,正如他的诗一样,他一直是个扑朔迷离、让人欲说还休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来信     
《南方人物周刊》2012,(19):14-14
他是悲剧,不是英雄 我们这一代人,对他实在是太熟悉了。因为那张“白卷”,或多或少也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多数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黄苗子可谓“杂家”或“全才”,对漫画、书法、水墨、艺术理论以及诗歌、散文均有精深的研究和创作。曾多次给自己写遗嘱的黄苗子走过了风雨沧桑的世纪人生路,却从不见半点苦难与哀愁,拥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豁达和幽默。在他走完人生最后之路的时候,他说:“我该做的事都做完了!”  相似文献   

19.
一气读完黄兴涛的《文化怪杰辜鸿铭》一书,掩卷长思,不禁有一种茫茫然的苍凉感、沉重感。我不止一次地为辜鸿铭具有如此超人的天赋、敏锐的洞察力、卓尔不群的人格,但却走了一条漫长的、孤声呐喊、苦苦愤争、而又不被人理解的人生之路而扼腕。用黄兴涛的话说。“他以一个喜剧形象,表演了一出他个人的历史悲剧。”(第323页)这是事鸿铭个人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同时,我也不止一次地为作者在本书中深刻的剖析、精彩的论述而击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事鸿铭文化活动及其思想的学术专著,《文化怪态辜鸿铭》一书的…  相似文献   

20.
不论是在“阶级斗争为纲”年代,还是市场经济的今天,张铁生都成为时代精英,但这看似光鲜的背后,是他无奈而悲剧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