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对未来作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预测和描述,并逐渐成为现实。中国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具有了一些后工业社会的特征。文化发展反映了社会变迁,也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笔者分析了中国文化发展,如媒介爆炸、意识混乱、自我断裂和群体断裂、服务型经济冲击等,并从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出发,结合全球化大背景和中国实际,提出重视"公众家庭"、建立"社群主义"、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化走向全球化等措施,以促进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在美学上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这一理论却存在着循环论证与脱离社会实践的双重理论困境,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此进行简要的批判分析。  相似文献   

3.
上海近代工业产生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距今有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工业场地、工业建筑、机械设备等,见证了中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记录了中国近代城市转型的痕迹,它们的价值是不能被忽略的。近几十年来,以上海为代表的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表现出后工业化趋势,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布局调整以及城市扩张对于土地的迫切需  相似文献   

4.
《大众考古》2020,(2):18-18
我们现在也许应该认真思考今后中国考古学如何加强理论建设,如何在我们的考古资料特点和史学传统的基础上,参照相关学科的成果,发展出自己的历史理论这一严肃问题了。——赵辉工业遗产的价值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正式认可,但工业遗址和它们的管理者仍然面临着挑战,如运维工业遗产的高成本性、社群与工业历史的脱节造成社群与工业遗产的交流困难。  相似文献   

5.
许强 《丝绸之路》2012,(6):104-105
生态博物馆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对工业发展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反思,其定义至今仍在发展。中国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探索和实践已有20多年的时间,随着生态博物馆理论的El趋成熟和不断实践的丰富经验.生态博物馆建设在全国广泛地开展了起来,我国生态博物馆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工业地理分布、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剧烈变动。工业(包括手工业)的地理分布及其变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大致经历了1840-1894、1895—1913、1914-1936、1937-1949年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其间,中国近代工业虽然从无到有,但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其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很有限,其地域分布也始终没有突破偏于沿海沿江地带的基本格局,这种状况限制了其社会影响,有碍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晶 《黑龙江史志》2013,(13):321-321
当人类遭受越来越多的由发展问题引起的困扰时,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却历久弥新。尽管社会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并没有失去其当代价值。随着中国大量新问题的不断涌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化的道路上必须被重新得到关注、澄清和挖掘。本文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视角和价值维度,通过四个方面来阐述它对中国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息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研究轨迹及其主要成果(一 )研究轨迹信息化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正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是一个舶来品 ,它所反映的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 ,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一种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前 ,信息化在中国主要是以“电子工业”的面貌予以体现 ;改革开放以后 ,信息化在中国则主要体现为“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与信息服务业” ,有关的专有名词如“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也开始陆续见诸报端。概而言之 ,50多年来中国信息化理论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  相似文献   

9.
迟青峰 《沧桑》2012,(4):29-31
纯碱工业是重要的工业门类。近代中国早期制碱工业规模较小,永利碱厂建起后,中国纯碱工业开始匹敌国外。在抗战中纯碱工业也未止步。近代中国的国情限制了纯碱工业的发展,但纯碱工业仍是成功的。中国近代纯碱工业尤其是永利碱厂的成功,对于中国工业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共同体"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观念中最核心的理论之一。在战前由"共同体"理论演化出来的"中国社会停滞论",成为支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借口之一。战后日本的中国研究就是在否定"中国社会停滞论"的基础上重新出发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的"共同体"理论发生重大变化,对其价值判断也由否定转变为肯定,并引申出"乡绅论"和地域研究方法。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事实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社会停滞论"。但是,在日本近代以来所形成的错误观念依然残存,应该继续清理。  相似文献   

11.
刘容 《东南文化》2013,(1):17-22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从产生到发展从实质来看是西方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延伸,存在着重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本体,轻精神文化内涵;重物质类工业遗产,轻非物质类工业遗产的倾向。当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应通过保护和营造其"场所精神"来突出中国特色。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是指它的环境特性和意义,即它承载的城市文脉和公众参与、认同。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保护的对象是其独具特色的本体和对城市与公众的意义。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营造的对象是其在新历史时期与城市发展共融的再诠释。  相似文献   

12.
[提要]作为德国社会学古典理论的奠基人之一,马克斯·韦伯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具有历史亲和力”的观点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他终其一生都在以摒弃西方人传统偏见的态度去探究非西方的文化。韦伯在中国宗教(尤其是儒教和道教)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以对孔子和儒者的仰止之心指出儒教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冷静的理性主义,深刻剖析了宗教是中国未能发展成为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决定性因素。韦伯进一步揭示了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于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阐释了自然环境状况也是中国未能发展成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另一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宗耀 《攀登》2008,27(2):65-69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及利益分析理论等,同时又把这些理论同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是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新回答。它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4.
100年前的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中日(甲午)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总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①本文打算对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浙江,在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作些探河。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社会经济一使它发生了变化.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对立物一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工业”②。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民族危机唤起了人民的觉醒,在浙江也掀…  相似文献   

15.
《世界》2005,(7):80-80
贝尔城堡庄园贝尔(Birr)城堡庄园建于欧洲中世纪,是迄今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爱尔兰最大的私人城堡之,位于奥法利郡。高大宏伟的城堡在经历了400多年的风雨后依旧气势逼人,不失昔日皇族之风范。贝尔城堡庄园占地1000多公顷,由古城堡、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等组成,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中国创建前后这个新旧政权更替、新旧制度变革的重大历史时期,毛泽东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历史主体理论、意识形态反作用理论等,分析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和胜利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学说;运用唯物史观的国家本质、功能、消亡理论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创立中国化的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运用唯物史观的革命性质理论、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社会发展道路理论、过渡时期理论等,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及其成长间关系问题,几乎一直是我国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热点。(在国外,类似的有关于封建社会过渡的热门话题)这三个问题的探讨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相互隔绝状态,未见有综合性考察。笔者认为,这三个问题是三位一体、紧密相关的。从全人类社会变化的视角出发,本文把上述三个问题相应转换成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前工业社会形态延滞问题和工业社会形成问题,试图在大时间尺度(本文拟定以社会阶段为单位时间)的参照系内,以一元化的理论一并解决。由于观察者所位于的参照系不同,或考察对象的角度不同,各自分析概括的结果便难于一致。本文从人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全面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新的适合社会需要的理论,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作了比较系统的综述。通过对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的梳理,发现工业考古学为发达国家的工业遗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内主要选取中国知网231篇期刊论文,从年份、所属学科、期刊等方面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同时吸纳相关专著中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从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重点探讨了关于工业遗产的概念、类型、特征和价值等理论研究现状。通过国内外的综合比较,得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趋于多元化发展,富于前瞻性和挑战性。同时也指出一些存在问题,表现在研究深度不足和理论基础薄弱。  相似文献   

20.
苏打工业是近代化学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近代日本亦极力谋求此项工业之发展,但由于原料盐极度匮乏而倍受制约,遂妄图通过对中国东北盐业资源以及苏打工业产品的掠夺,达到弥补自身发展劣势、充实本国苏打工业实力之目的。日俄战争后,日本强占“关东州”并以之为据点,开始对苏打工业所必需的原料盐进行掠夺,使“关东州”沦为日本苏打工业原料盐的重要供给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盐业资源的掠夺范围进一步扩大、程度愈深,同时对东北苏打工业产品进行二次掠夺,致使中国东北盐业资源和苏打工业产品大量流失,助长了日本苏打工业的发展,为日本持续扩大侵略战争提供了物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