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君权神授"的神学政治理论是西欧中世纪王权的理论依据。13世纪的西欧经历了广泛的拓荒运动,促进了贸易的复苏和发展,从而使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了演变,以此为基础的封建王权的性质和权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有了改变以习惯法为主体的法律体系的要求。经院哲学在阐述理性的同时对传统的自然法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法学家们在用经院哲学的方法对罗马法进行研究的同时为自然法注入了新的法理元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权论",由此取代了"君权神授"的神学政治理论。世俗的政治理论"主权论"为刚刚起步的议会制度提供了政治理论,为其继续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  相似文献   

2.
论人权与主权关系的多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焕成  许剑 《攀登》2001,20(4):90-92
人权与主权存在着重大区别:主体不同,内容不同,产生的时间不同,属性不同,涉及的因素不同,领域不同;同时,二又有密切的联系:人权对主权形成挑战,人权的落实受到主权的制约。在人权与主权关系问题上本反对“高于说”:既反对人权高于主权论,也反对主权高于人权论,主张应充分重视人权与主权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术界往往将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政治活动家丹东作为自然疆界论的始作俑者或代表人物,对自然疆界论的了解亦多源自法国大革命历史论著中片言只语的叙述.自然疆界论是流质性的法国政治文化中不断呈现的富有能量的表象.自然疆界的含义变动不居,本文依照长时段的研究路径而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视野分析自然疆界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4.
陈茂华 《史学月刊》2004,57(5):92-96
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和谐论"史学,是美国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和谐的笔调赞美美国社会内部的连续性与一致性,体现了二战后美国民众的普遍心态以及历史学这门学科的衍化.以"和谐论"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政治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为个案,便于说明"和谐论"史学的旨趣.  相似文献   

5.
面对自然思潮与僵化名教之间的冲突,郭象力图论证自然的就是名教的.他同时转化自然与名教,自然思潮演变为多元有机论,而名教则被弱化为名迹,多元有机为体,名教为其用.这样,新型名教得以论证,政治与伦理生活得以重建.多元有机论是文化观念转型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卢春红 《神州》2012,(23):15-15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本质真实论的诞生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学和政治想结合的产物。其主要的核心内容是表现社会政治历史本质,但就文学的表现能力和其本性来说,文学不能够承担反应社会政治历史的本质,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本质真实论是不能够成立的。  相似文献   

7.
王符是我国东汉中后期重要的思想家、政论家,《潜夫论》中对政治问题的讨论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潜夫论》中的政治思想精华在民本、教育、德化诸方面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种族优越论在美国社会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对美国的内外政策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肤色决定论、优中之优论、血统纯洁论和征服有理论。美国人之所以自以为种族优越,与欧洲大陆种族主义的影响、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其先进的政治制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计秋枫 《史学月刊》2013,(10):96-106
地理大发现催生了人类社会关于海洋法律地位的争论。17世纪初,英、荷等新兴欧洲列强挑战葡萄牙、西班牙对全球海洋的垄断地位。荷兰法学家雨果·格老秀斯顺应时代潮流,从法理角度驳斥西、葡两国的海洋主权论。他的《海洋自由论》系统论证了各国拥有自由进行海上航行和海外贸易的天赋权利;威廉·威尔伍德等同时代法学家则大力伸张各国的近海渔场管辖权。这场争论凸显了欧洲各国在海洋方面对"含括性"权利和"排他性"权利的双向追求,并为此后"公海自由"和"领海主权"这对相辅相成的理念之不断成熟奠定了良好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吴琼 《黑龙江史志》2013,(11):123+125
自汉朝始,《周易》就被尊为六经之首,而蕴于其中的《易传》则从自然的角度展开了一番关于宇宙本体的探讨;无独有偶,《淮南子》亦着眼于"天道"、"人道",批判性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同时,生发出自成一家的道论思想,归纳自然之法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政治统治。而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刘勰的创作,在他的旷世名作《文心雕龙》中明显能看出这两部著作的影子,它们对于刘勰的道论思想有着举足重轻的影响。由此,探究三者间的源流关系,从而更好地定位刘勰的道论思想将对"龙学"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出兵朝鲜战争是对别的国家领土主权、平民生存权、战俘生命权等的践踏,是西方大国推行双重人权标准和强权政治的突出体现;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是反对践踏人权和维护中朝两国人民生存权、发展权的正义之举。从人权角度挖掘抗美援朝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清醒认识某些西方国家打着“人权”旗号实施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及公然践踏人权的丑恶行经,驳斥其“人权高于主权”的荒谬论调,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国良 《攀登》2009,28(1):2-5
《论十大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起点,它蕴含着宝贵的科学发展思想,其基本观点有:既重视经济建设又关注政治建设和文化发展;重视重、轻、农的协调发展,强调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些观点对于今天以至将来都有着重要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招静 《世界历史》2012,(4):79-87,160
圣托马斯·阿奎那关于高利贷的讨论与亚里士多德的著述、罗马法和《圣经》等基督教道德伦理训导紧密相连,更与他的四法理论密切相关。通过在神法、"自然法"与"人法"等三个层面上对高利贷进行考察,阿奎那向我们展示了他对高利贷的独特态度:按照神法—"自然法",高利贷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根据"人法"或实在法,它又是可以存在的。阿奎那对待高利贷的态度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他秉承并发扬了教会的反高利贷道德伦理传统;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同时期西欧经济社会现实的影响,对高利贷给予一定的关照。阿奎那的这种二元态度包含了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这种关系丰富了他的高利贷论的内涵,同时也使得他的态度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全盘西化"论,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全盘肯定西方价值取向为特征的文化思潮,它反映了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对西方文化模式的推崇与选择。其主要代表人物为胡适、陈序经,二者主张"全盘西化"论的主要目的是为打击封建复古倒退文化思潮,这在当时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因其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全盘西化"论最终演变为一种激进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5.
具有儒家思想特色的政治权力合法性理论——“正统论”中的理性光芒和政治智慧,主要体现在“正统论”中的超越合法性上。这种理论与意识形态以想象的方式按照某种惯例引导人去想象自己与自身所处的实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同,启发人从现实的角度思考人与历史、现实的关系,从而将“超越合法性”还原于人心。由此,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寻找能够重新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理性时,应提倡“中华主流精神”,使它有助于建构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化结构模式,以参与新的世界史规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硬汉张奚若     
张奚若在西南联大声誉卓著.被称为刚正不阿的“硬汉”。这位法学院政治学系主任疾恶如仇、肝胆照人,以敢于抨击国民党腐朽政治而遐迩闻名。联大新生入校,只要在校园见到他的身影。就会有人向他们介绍:他是“中国的拉斯基”“西洋政治史专家”“主权论权威”。  相似文献   

17.
1.《普芬道夫论自然法上的平等、人的尊严及自尊》普芬道夫的《自然法与万民法》是17世纪论自然法和自然法上平等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普芬道夫最广为人知的作品。现代学者对该书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美国学者对普芬道夫自然法上的平等这一观念就缺乏应有的关注,对其评价也不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元禄货币改铸后因获原重秀大量铸造劣质货币而引起的政治、经济难题,新井白石提出了以改铸良币、贵金属论、货币数量说、抑制金银货币外流为主要内容的货币论,并以此为理论指导,推行了旨在恢复先祖"旧制"的正德货币改铸.然而,正德货币改铸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以失败告终,新井白石也因此成为颇具争议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乐文华 《沧桑》2012,(2):85-87
刘敞认为人性是善的,人情也是善的,人性与人情的关系就像人的精神与形体的关系,表现在社会上就是仁义礼乐,仁义就是人性,礼乐就是人情。刘敞性情论的最终目的是要推行儒家思想,为社会教化和现实政治服务。刘敞的性情论不仅是他独立思考、好发议论的经学精神一贯体现,而且充分展示出他的继承与创新、实用与内求精神的辩证统一。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宋学精神在刘敞身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宗法社会的讨论是中国近代社会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晚清学人研究这个问题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及政治语境;因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所驱使,近代学术与政治密不可分。康、梁的政教论既借鉴严复等介绍西方政治制度方面的学理,也糅合国学传统中的公羊三世说。就晚清参与讨论者而言,诸如梁启超、夏曾佑、严复等,大多兼有政治家、学者双重身份,他们议学兼论政,探讨西方社会的历史或中国古代历史等以探究学理,其话语中趣旨往往指向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