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长琨 《百年潮》2012,(12):53-57
我未曾谋过面的祖父我没有见过我的祖父,我出生时他早已牺牲。父亲对我祖父也没有多少直观印象,因为祖父牺牲时,他才12岁。而在这12年中,祖父一直在外面从事革命工作,很少回家,父子二人见面不多。我对祖父的印象大多是从祖母的讲述中得到的,再就是有关党史资料的记载。《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载有我祖父  相似文献   

2.
夜盗珍妃墓     
珍妃与珍妃墓珍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关于她的身世与遭遇,人们已经知道了许多。珍妃家族在清朝满族八旗中隶属于正红旗,姓地他拉氏。珍妃生于1875年(光绪二年),其祖父裕泰曾任刑部右侍郎、湖广总督、闽浙总督等职,其父长叙任工部待郎、礼部待郎等职。长叙有一子二女.均系庶夫人所生。一子志搞曾任工部笔贴式、满洲正蓝旗都统等职;二女即瑾妃、珍妃,名字不详。1888年(光绪十四年)农历十月初五,18岁的光绪帝奉懿旨成大婚礼,长叙二女被册封为光绪皇帝的瑾嫔、珍嫔。此时.瑾嫔15岁,珍嫔13岁。这件事对受封之家不是喜事…  相似文献   

3.
袁家骝出生那年,他的爷爷当了总统,父亲是个放荡不羁的落魄文人。他自幼喜爱自然科学,长大留学美国,学业有成,并和才女吴健雄结为伉俪。袁家骝是世界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父是袁世凯,父亲是二公子袁克文。他3岁时祖父去世了,一个大家庭很快分崩离析。当时7个奶奶(加上两个  相似文献   

4.
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完全处于隔绝状态,直到1987年,蒋经国才下令准许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或旅游。1988年蒋经国病逝后,蒋氏族人才陆续有人回访大陆。蒋品雨首访大陆在蒋氏族人中,第一个回大陆探亲的名叫蒋品雨,她是蒋介石的侄孙女,其祖父蒋介卿是蒋介石的同父异母兄,生于1877年,长蒋介石10岁。蒋介卿生有一子名国秉,一女名华秀。蒋国秉(国柄)1949年逃亡到台湾,1982年病逝。1989年清明节前后,蒋国秉之女蒋品雨来到溪口,她此行的目的,一是祭扫祖父的坟茔,二是希望能将祖母单氏的灵柩由台湾迁返大陆,与祖父合葬一处。蒋品雨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相似文献   

5.
难忘的岁月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农历十二月初三, 我出生于无锡胡埭西溪大听上一个贫苦的百姓家庭. 我的祖母在我父亲两岁时就去世了, 祖父在我父亲十四岁时在逃难的路上突发急病而亡, 父亲在本村村民的帮助下把祖父安葬在异乡义塚,尸骨都没能带回家.  相似文献   

6.
一、被傅作义收为义子,取名“雨中” 1928年,时任天津水早码头稽查处处长的大祖父韩占彪,回山西太原出差,顺便回家乡探望我的爷爷。那年父亲16岁,已长成了大小伙子。大祖父见父亲聪明英俊,就把父亲带到了天津,在天津大沽口陆军指挥部第一警备兵舰报了名,成了一名军人。一年后父亲随部队返回太原,在阎锡山警备司令部执法队当队长。  相似文献   

7.
父亲肖甘牛辞世已18个春秋了,但他坎坷的一生,“生命不息,笔耕不止”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常在我脑海中回旋,使我常受其鼓舞和鞭策,终身难以忘怀。父亲原名肖钟棠,因曾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时,听过鲁迅先生的课,深受其影响而崇敬鲁迅,因而引用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甘”“牛”二字,而取笔名“肖甘牛”。久而久之,正名“钟棠”二字,就渐渐被人们遗忘,“甘牛”这笔名就渐渐成为正名了。父亲1905年5月15日出生于桂林地区永福县矮岭乡马陂村,祖父是一位教师。父亲从小就跟祖父住校。6岁时其父就教他读古文、读古诗…  相似文献   

8.
我的祖父段世垣在上世纪初投身于伟大的辛亥革命,在二次革命中被袁世凯杀害,年仅32岁。祖父被害那天,我的父亲出生刚7天。  相似文献   

9.
1958年,为了支援安徽创办安徽大学,先父冒效鲁奉调安大任教。为了教育事业,他义不容辞,他对家母说要在安徽施尽才华,把书教好,毅然举家迁居合肥。让父亲放心不下的是老病的祖父冒鹤亭,时年祖父86岁。为了照顾祖父,解放初父亲婉谢胡绳通过沈志远邀请他去北京工作和叔叔冒季美从香港寄来的大学聘书。祖父成名很早,是著名学者。19世纪末,国学大师陈衍称吴汝纶、林琴南和冒鹤亭为“海内三古文家”,当年祖父才20余岁。当代学者钱仲联在《近百年诗坛点将录》拟我祖父为“天贵星小旋风柴进”。祖父有5个儿子,他认为能承家学的是父亲,并赋诗鼓励。祖…  相似文献   

10.
曾自 《炎黄春秋》2002,(9):19-21
很多人都知道我父亲田家英是毛主席的秘书,很有才华,“文化大革命”中死于非命,但不一定了解他早年既艰辛苦涩又充满着求知少年的理想和浪漫的生活。父亲是四川成都人,原名曾正昌,他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全家靠祖父经营一家小药店生活。由于四川军阀连年混战,社会动荡,生意一直不景气。父亲3岁那年,我的祖父去世。天资聪颖的父亲,更  相似文献   

11.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州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其祖父曾致尧,进士,曾任户部郎中(相当于财政部司级干部),擅长写散文;父亲曾易占也是进士,曾任太常博士(相当于民族宗教局处级干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曾巩和弟弟曾牟、曾布,堂弟曾阜,妹夫王咎,被主考官欧阳修录取为进士。  相似文献   

12.
正祖父黄兴的名字第一次清晰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是小学高年级时。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表格,里面有"家庭成分"一栏,我问父亲该怎么填。父亲也不清楚,想了想说:"你就填革命家庭吧,你祖父黄兴领导了辛亥革命。"那时候还小,不知道什么辛亥革命,但记住了祖父的名字,也仅仅是名字。谨言慎行的父亲之前从没提起过祖父,也不跟我们说家族往事。不过,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祖父忌日,父亲都在厅堂祖父肖像下供两盆菊花,全家人  相似文献   

13.
<正>从近三百年晋商由壮大到消逝的历史长河中看,我父亲是由传统晋商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的第一代,因此他是一个极具晋商文化意识的现代知识分子。这在晋商后人的发展模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父亲渠川祜,字寿田,又作受天,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于山西祁县渠家大院,祖父渠仁甫为他取乳名“如心”,由此可以看出祖父对他的疼爱。父亲5岁时祖母去世,祖父又当爹又当妈把他拉扯大。从7岁开始,祖父从《三字经》手把手教他念书识字,逐步到“四书五经”《古文观止》《昭明文选》等,同时教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珠算。  相似文献   

14.
父亲张海澄于1888年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书香世家。祖父因科举未中,郁郁早亡,伯父只得去当店员,菲薄的收入难以维持7口之家的温饱生活。祖母不得已,有时只好叫年幼的父亲拿着米袋去向亲友赊借。父亲9岁才免费进入祖父一位朋友的私塾读书,条件是为老师泡水、扫地。第二年,父亲的一位舅公在上海南洋公学(即交通大学前身)教书,出于关怀,带父亲到上海读小学,借住在一个庙里,晚上没有灯,只能用鸡蛋壳放点豆油用灯草点燃照明。父亲经常通宵达旦地读书,每日清早洗脸时,两个鼻孔都是黑的。贫苦的童年激发和培育了父亲立志读书、上进的决心。他刻苦勤学,…  相似文献   

15.
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姓他他拉氏,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祖父裕泰,当过总督。父亲长叙,是礼部左传郎。光绪十四年她十三岁时,和她异母姐姐瑾妃同时应选入宫。当时,光绪帝十八  相似文献   

16.
卢晓蓉 《纵横》2008,(5):48-50
父亲去世了,他的身影还常常在我眼前晃动。父亲如果再坚持一个半月,就能过上"米寿"的生日。他原本和母亲商量好,一定要相依相伴活到100岁,这样就可以看到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看到他们疼爱的外曾孙和曾孙女考上大学。父亲一生恪尽职守,但因战乱和人祸,一腔热血和抱负难有实现的机会。可是他却有个业绩昭著,令世人敬仰的父亲,即我的祖父卢作孚。祖父刚59岁就离开人世,但他的事业却已登上了生命的巅峰。他留下的"民  相似文献   

17.
《神州》2006,(Z1)
1889年,李大钊还未出生,父亲已经病逝,仅仅过了16个月,苦命的母亲也因不堪重负而谢世,李大钊成了没有父母的孩子。60岁的祖父便肩负起抚养孙子的责任。4岁时,祖父就用硬纸做成“认字卡”,在玩耍中教他识字,开始最初的“寓教于乐”。茶余饭后,祖父还会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教李  相似文献   

18.
《文史天地》2009,(7):86-86
曹操的祖父曹腾,为东汉中常侍大长秋,自幼入宫。后与女子吴氏结为“对食”夫妻,并收养夏侯家少年为子,即曹操父亲曹嵩。  相似文献   

19.
沈周(1427-1509年)明代中期著名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又称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吴县)相城人。他博览群书,以画闻名,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以画山水画著称,是明代中期画坛的代表人物之一。沈周从小受家庭熏陶,其祖父沈澄是元末画家王蒙和陈惟允的好友。他工书画,善诗文。受家父影响,沈周的父亲沈恒吉,伯父沈贞吉,都是陈惟允之子陈继的学生,两人通经学,皆善画。在祖父、伯父、父亲的亲授下,沈周拜陈继之子陈宽为老师,习文学画。后从师杜琼、刘珏、赵同鲁,上  相似文献   

20.
正祖父张克仁(1869—1923),在世55岁。出身耕读之家,其曾祖张国达,种地、开煤矿,颇懂文墨。其祖父无法考证,可能继承了张国达的基业,较为富裕。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到其父亲张腊牛手里,已成为普通农民。但祖上的影响还在,千方百计让祖父张克仁、叔祖父张克明(其父张铁牛也是普通农民)拜师读书,求取功名。张家请的塾师是阳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