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徐特立“断指血书”一事,徐老及史家记述各有各说,互相歧异,然而都不符合事实。 首先,看看发生的时间。徐老在《我的生活》中写道:“一九○六年在江西也发生了一件教案,……我在修业学校给学生讲述这些惨痛历史,……遂……拿出一把刀,断下自己左手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徐特立(1877—1968),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湖南长沙人。1905年考入湖南长沙速成师范班,毕业后到长沙周南女校任教,1910年到日本考察教育。他积极参加辛亥革命,被推为湖南省临时议会议员、副议长,湖南教育司科长,后辞职创办长沙师范,任校长,并兼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员。1919年,提倡  相似文献   

3.
徐特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他一心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在主张教育救国、潜心办学的同时,直接参与了一系列反帝反封的斗争:组织罢课,反对"铁路国有";主张立宪,断指血书;参加辛亥革命;同帝制派作斗争;参与驱逐张敬尧的运动,等等,不失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积极斗士。  相似文献   

4.
摩尔 《文史月刊》2009,(9):13-13
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师范读书时,深受杨昌济(杨开慧之父)、徐特立等老师影响,思想开放,对国外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久,他萌发了去日本留学念头。后来,由于他组织新民学会及发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而放弃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的父亲周世钊,字惇元又名敦元、东园,是著名的教育家、诗人和爱国人士。1896年,他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区石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逝世于长沙。1913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转入一师,1918年毕业,其间与毛泽东同班学习。1918年,他是首批参加新民学会的会员。一师毕业后,曾在长沙市修业小学教书,后与谢觉哉轮流主编《湖南通俗报》。1921年,父亲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学习教育与文学,1927年毕业(中途辍学从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原副社长李普于2010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李普兄和我均是1918年出生,庚午属马,1938年相识于"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简称"长沙文抗会")。它是"八路军长沙办事处"的外围组织,办事处主任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当年长沙是抗日初期的后方重镇,国内不少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汇集长沙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如吕振羽、薛暮桥、操振球、翦伯赞、张天翼、周钢呜、司马文森、林森、林炎秋等。  相似文献   

7.
名人做寿     
徐特立的“政治寿” 1947年2月1日,是革命老人徐特立70大寿。当时,由于胡宗南进攻延安在即,中央机关大部分都已疏散,徐老也到了绥德。 一天,一骑快马突然来到,请徐老回延安,中央要给他祝寿。他立刻意识到此举的意义。他说:“这是政  相似文献   

8.
刘炳峰 《文史天地》2006,(7):31-32,33,34
1917年11月,桂军大败湘军,长沙成了无政府世界。时24岁的毛泽东正就读于湖南一师。为了保住长沙,保住学校,毛泽东指挥学生兵护校护城,首次展示了他不同凡响的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9.
林卫国 《文史月刊》2014,(11):49-56
冀朝鼎(1903-1963年),号筱泉,笔名动平,1903年10月12日生于山西省汾阳县建昌村。原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冀贡泉的长子、原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的长兄。冀朝鼎少年时勤奋好学,1916年考入了北京清华学校。在校时,他曾与进步同学一道发起组织"学生暑假修业团"、"唯真学会",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爱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毛泽东自述的少年经历:“……我开始想到长沙去。听说那是个大城市……我很想到长沙一个专门为湘乡人设立的中学。在那一年冬天,我请求一个高等小学教员介绍我到那里去,他允许了……”当时的欺诺先生和后来的中国人并不清楚毛泽东所说的这个“他”是谁?其实,既不是徐特立,也不是杨昌济,而是鲜为人知的张有晋。 遗撼的是,张老先生已于40年前驾鹤西归,今天我们只能找到他的侄儿——洛阳师专张人表副教授代言,请他讲述张老先生和毛泽东的师生之情以及他们长达半个世纪的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11.
正张文彬(1910—1944),湖南省平江县人,原名张纯清。1944年8月牺牲于狱中,时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是2014年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1910年7月5日,张文彬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西乡梓江东港高基煅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人长沙修业中学就读。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到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加人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1911年春,毛泽东随老师贺岚来到省城长沙,先在湘乡驻省中学读了半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当了半年兵。在南北和谈、孙中山让权于袁世凯后,他以为革命已经过去,于是决定脱离军队,回长沙继续读书。1912年春,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刚刚创办的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其国文教员柳潜爱才心切,有意栽培,便借给他一部《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共116卷。读后,毛泽东感到收获极大,认为在校读书还不如自学。半年之后,由于他不满学校刻板的校规,且该校有限的课程也远远满足不了他的求知欲望,于是他毅然从学校退学,寄居新安巷的湘乡会馆,每天步行三里去浏阳门外定王台湖南图书馆自学。  相似文献   

13.
正他是毛泽东的老师,毛泽东曾称赞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周恩来称赞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党中央评价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是诲人不倦"。这个人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教育家徐特立(1877—1968)。适值徐特立140周年诞辰之际,回忆他鲜为人知的往事,以此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人。勤俭节约新中国成立后,徐特立住在北京,虽然物质条件好了,但是他依旧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他常对亲属说,生活上的简朴,不仅可以省  相似文献   

14.
1958年,社会上刮起了“浮夸风”、“共产风”,一些人为了放“卫星”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是年秋天,徐特立南行途中路过河南,在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陪同下,到一个公社参观。茫茫棉田杂草丛生,颗颗棉桃多未吐絮,一个介绍情况的人,声称亩产皮棉能达几百斤。徐特立当即表示:“我不相信,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等我回来还要到这里,看看到底摘了多少斤。”介绍情况的人还说稻子亩产能上万斤。他听了,更加不高兴地对周围的同志说:“这不可能!不透空气,稻子怎么能生长呢?这是普通常识嘛。”徐特立从河南回京后心情沉重。后来有关方面通知他去徐水参观,他…  相似文献   

15.
戴健 《江淮文史》2014,(4):108-120
正今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一员闯将,他不仅冲锋在前慷慨演说,还断指血书"誓死争取筹建安徽大学",他就是安徽合肥人蔡晓舟;他的妻子则是"首批北大女生"之一邓春兰。楔子:从水梓致"老棣"蔡晓舟的诗说起  相似文献   

16.
罗君强,湖南湘乡县人,1902年5月24日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1917年,罗君强进入省城长沙青年会学校读书,次年7月毕业后赴上海入大同学院。1919年1月因病辍学,同年8月赴法勤工俭学,后因病回国,在湘乡陶龛小学任教。1920年8月,他又到长沙岳云中学读书,于1923年7月毕业。  相似文献   

17.
正确切地说,我是没有参加过高考的大学生。高中时,我在长沙十二中读书,离家特别近,甚至上下课的铃声我在家就听得到,但父亲坚持让我住在学校,他希望我能足够独立。直到1976年高中毕业,我被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不久,一次篮球特招的机会,我被招到电信局技工学校读书。1978年,19岁的我来  相似文献   

18.
朱子奇 《百年潮》2012,(9):35-36
正在我一生中,曾多次见到毛主席,其中6次近距离的接触,这使我终生难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时年17岁的我,参加了湖南学生救亡团。不久,党组织指示我回到故乡湖南汝城县,在县地下党的领导下,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一天,县委宣传部部长朱琦对我说:你去延安吧,那里是全国抗日的希望!我带着党组织的介绍信和不久前刚完成的处女作《怒吼吧,醒狮!》奔赴延安。经过长沙时,我在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徐特立同志。  相似文献   

19.
徐特立是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他一生走过一条艰辛曲折的道路。从清末戊戌变法起,先是信奉康梁维新救国,继而拥护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随后又主张从教育救国着手,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他满怀爱国、救国的热情,吸取  相似文献   

20.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认识毛泽东了,不仅因为我们都是湖南人,而且因为他与我父亲相熟。我父亲当年是长沙地区的革命人士,与邓中夏、谢觉哉、董必武、蔡和森、蔡畅等这些革命人士熟识,后来毛泽东自然也认识了我父亲。父亲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做了很多事情,创办了多所学校(现在的长沙周南女校就是他创办的),所以一些进步青年都喜欢与他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