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宁 《文史春秋》2009,(9):23-28
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它与俄国人的渊源,要从19世纪末算起。1896年,俄国轮船“英诺森”号溯松花江而上,来到今天的哈尔滨市呼兰区,与中国人做农副产品生意。同年,有一位叫德金的俄国商人,开着他的“劳动者”号轮船,也从松花江到达哈尔滨,与当地人做牲畜交易。  相似文献   

2.
正黑龙江水系的轮船运输业出现得较早,从1871年始,沙皇俄国的蒸汽机轮船就在中俄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上运营。当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俄国船只逐步入侵,渐次闯入我国内河松花江,到达了哈尔滨市和吉林市之后,完全压倒了处于萌芽状态的我国民间航运业(均是帆船)。最高峰期俄船在我国境内有200多艘,以"大哈尔滨"号为代表的500吨级的大型船舶有30多艘。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后,日方接收了大部分原由苏联商会控制的轮船,由日方  相似文献   

3.
18 98年 6月 9日 ,一队由沙俄依格纳齐乌斯副总工程师带领的中东铁路工程局机关人员 ,乘船沿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到达哈尔滨。沙俄把这一天定为中东铁路的开工纪念日。他们用 80 0 0两银价买下了香坊“田家烧锅”的 30多间房子 ,以此作为中东铁路建设局的临时办公地址。不久 ,俄国人就形成了开发、建设新哈尔滨的计划和构想。建设局宣称要把哈尔滨建成“东方的彼得堡”。计划从 190 0年秋天起 ,城建的重心由旧哈尔滨 (今香坊 )转向新哈尔滨 (今南岗 )和埠头区 (今道里 )。新哈尔滨在今南岗一带 ,当时称秦家岗 ,俄称“诺威倮特”(俄文“…  相似文献   

4.
葛妍 《黑龙江史志》2011,(14):31-32
历史上哈尔滨香坊区域的称呼比较多,如“田家烧锅”、“老哈尔滨”、“上号”、“香坊”等。“田家烧锅”是香坊区域出现较早的称呼。相传大约在1805年(嘉庆十年),田保辉兄弟6人从山东省登州府黄县松林田家庄逃荒到吉林省榆树县田家屯投亲谋生,不久田保辉、田炳辉兄弟2人来到哈尔滨香坊区域的东部开荒种地。  相似文献   

5.
俄国强占拉哈苏苏与中俄交涉吕一燃拉哈苏苏位于松花江、黑龙江会合处的松花江右岸。在清代,其地居民主要是赫哲族人。“拉哈苏苏”是赫哲语,意为“老屋。”拉哈苏苏原属吉林将军三姓副都统富克锦协领衙门管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松花江下游...  相似文献   

6.
犹太人原居住在中东地区,公元前63年被罗马人征服,遭到残酷杀戮,公元1~2世纪,幸存的犹太人开始流徙异域,散居于世界各地。约在12世纪,移居印度的一部分犹太人来到中图开封定居。19世纪末,犹太人开始进入哈尔滨。犹太人进入哈尔滨是与中东铁路的建设密不可分的。自沙皇俄国政府决定建设中东铁路起,就有许多居住在俄国南部的犹太人,随着铁路的建设来到了哈尔滨。这也是沙俄政府利用犹太人开发满洲政策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1881年俄国沙皇被暗杀,犹太人被怀疑为凶手而遭到大规模的屠杀,幸存者约有200万人逃往美国和其它国家,留下的犹太人惶惶不安,对前途感到绝望。因此,当他们发现这里没有歧视他们的法律,也不限制他们的权  相似文献   

7.
翻开世界近代史,曾发生过4次大海难。第一次是1865年4月29日,美国的“苏尔泰那”号轮船在密西西比河上爆炸,罹难者1450人。第二次是1912年4月,英国的“泰坦尼克”号轮船在北大西洋触冰山沉没,罹难者1517人。第三次是1936年10月16日,中国一艘兵舰在长江沉没,罹难者1200多人。第四次则是本文要记叙的民国时期1948年12月3日的“江亚轮”海难事件,  相似文献   

8.
“英商老巴夺父子烟公司”铜牌长76.4、宽10.1、厚0.3厘米。铜牌上刻有汉文和英文。汉文为:“英商老巴夺父子烟公司”,英文为:A·LOPATO SONS LIMI TED(INCORPDRATED UNDERTHE COMPANIES ORDINANCESOF HONCKONC)。这块铜牌是沙皇俄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经济掠夺,残酷剥削我国工人的罪证。早在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克里米亚人老巴夺(E·A·LOPATO)抱着北满烟草有利可图的目的,来到了哈尔滨。1904年,老  相似文献   

9.
(一)武汉的一贯道组织1942年农历七月中旬,我随孙素真等人从南京坐轮船来到了武汉,下船后孙素真等人被接住于汉口一元小路,我即往汉口大夹街262号大布公会楼上的“化南坛”,从此就和邢杰三、孟宪章及做饭的宋太婆(叶月英)4人同住该坛。武汉的一贯道组织始于1936年。听南京总坛负责人杜钟梁说,他在]936年曾由济宁来武汉“开荒”,因不久张光壁、齐铭周等5人被押于南京即被调回,以后未来。1940年农历六月,有天津“浩然坛”的点传师邢杰三、天才孟宪章、三才赵秉鉴和天津“道德坛”的坛主马鸣仁、范声森、天才张德惠等先后来到武汉…  相似文献   

10.
俄皇太子来到汉口 《汉口租界志》在1891年“大事记”上写着:4月19日,俄国皇太子克萨雷威茨与其亲戚希腊王子乔治乘“沃拉迪沃斯托克”号及战列舰“科雷兹”号、“波博尔”号抵达汉口。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晴川阁设宴款待,并赋诗志庆。  相似文献   

11.
世界观     
《中国国家旅游》2020,(1):16-25
冰雪之城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并称世界四大冰雪节。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人利用松花江天然冰为俄国侨民中的基督教徒雕刻过十字架或耶稣像,供祭祈使用。冰城人以天然冰为原料,以木工用的大铲、扁铲.  相似文献   

12.
<正>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叶,伊万三世父子兼并了周围俄罗斯诸侯,建立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从伊万三世开始,俄国不断征服周围弱小民族和国家,侵略野心极度膨胀。1547年伊万四世公然自称沙皇,领土扩张活动更加疯狂。沙皇俄国对我国东北地区垂涎已久,早在17世纪30年代占领了东西伯利亚后,立即将侵略矛头对准了毗连的黑龙江地区。第一次武装侵入中国黑龙江地区,是波雅科夫的所谓军事“远征”。崇德八年(1643)底,波雅科夫在侵入精奇里江时,受到达斡尔村民的围歼,打死侵略军10人,重伤50人。这是黑龙江居民首次给沙俄侵略者以重大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早期抗俄斗争史的第一页。第二次入侵中国黑龙江地区的是以哈巴罗夫为首的“远征队”。顺治九年(1652)二月,当侵略军在松花江边附近闯入赫哲族居住的乌扎拉村(即今俄国伯利下六百五十余里松花江北岸银山地方,引自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中华书局1985年)时,被清军和居民打死打伤80多人,重伤哈巴罗夫。乌扎拉村之战是中国正规军对沙俄入侵者的第一次作战,揭开了中国军民联合抗俄的序幕。但由于清军指挥官海色的错误指挥,使这场反侵略斗争转胜为败。乌扎拉村之战后,顺治十五年(1658),继哈巴罗夫之后任哥萨克侵略军头目的是斯捷潘诺夫,在松花江口受到由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统率的中朝军队的痛击,“斯捷潘诺夫本人及其部众二百七十人或者阵亡,或者被俘”。“松花江口之战”是清朝抗击沙俄侵略以来,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当顺治帝听到战斗获胜的奏报后,非常高兴,“命兵部察叙,以所俘获,分赐有功将士”。这次战斗,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在部分反映这次战斗的文章或文献中记述战斗的具体地址时,却有不同说法。本文对“松花江口之战”的具体地点加以考证,以正其误。一、“松花江口之战”地址的不同说法(一)战场地址在依兰说由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的著名清史专家戴逸主编的《简明清史》中记载“松花江口之战”时说:“一六五八年(顺治十五年)七月十日,斯捷潘诺夫带领五百名哥萨克窜到松花江上。沙尔虎达率清军分乘四十七只小船,在松花江和牡丹江的汇流处严阵以待……”松花江与牡丹江汇流处,即是在今依兰县县城西北江面。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依兰县志》大事记中记载:“1658年(清顺治15年),沙俄军斯捷潘诺夫部,自黑龙江窜至松花江、牡丹江汇合处的三姓城(今依兰)西北江面上,被宁古塔将军沙尔虎达击败。沙尔虎达率清军1400人,分乘47艘船只,将俄军包围。共毙伤、俘获敌军270余名,史称此战为‘松花江口之战’。”  相似文献   

13.
<正>哈尔滨电影起源于清代末期,光绪25年俄国人在香坊开了第一家俱乐部,也就是中东铁路俱乐部。从1895年电影诞生到1899年电影传入哈尔滨仅3年,从1899年电影传入到1900年建有皆克坦斯电影戏园,只1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15日,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帝国主义控制并垄断经营下的黑龙江航运机构土崩瓦解。苏联红军进驻哈尔滨以后,一直由一位白俄船长名叫布立丹青的人,出任松花江航务局局长,持权为当时苏联红军运输大量“战利品”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许多人都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与哈尔滨市合并的松花江专区(地区,也称专署,下同),其实在这个松花江专区之前还有一个名字完全相同的松花江专区,对于这个松花江专区知道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这前后两个松花江专区与哈尔滨市可谓相互关联,关系紧密,行政上虽然各自独立,但不可分离,至地市合并,时间长达38年。这38年间,合而又分,分而又合,形成了哈尔滨城史的一个特殊阶段。上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沙皇俄国攫取了在我国东北建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从此开始,特别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一大批俄国人,其中包括有贵族、官僚、反动军官、地主资本家等亡命者,潮水般地涌入哈尔滨。同这个流亡者群同步进入哈尔滨的,还包括一些成分复杂、观点各异、派别不同以及操不同职业的知识分子。从本世纪初到五十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电影起源于清代末期,光绪25年俄国人在香坊开了第一家俱乐部,也就是中东铁路俱乐部。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车辆厂始建于 1898年 6月 9日 ,它是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时 ,在我国哈尔滨修建的附属工厂。当时厂址位于现在松花江边哈尔滨码头附近 (原铁路材料厂旧址 ) ,称“哈尔滨临时总工厂” ,全厂有 13 0 0名员工从事手工操作 ,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局面。 190 2年中东铁路开始营业 ,由于客货运输量超出预料 ,中东铁路公司开始筹建新型大厂 ,以满足其修车和掠夺的需要。 190 7年 ,规模较大的新厂竣工 ,称“东省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即现在道里区工懋街 2号 )。新厂占地 84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3 8万平方米 ,设 11个分厂 ,2 80台设备全部由沙俄国内…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香港     
鲁迅与香港鲁迅一生到过三次香港,都是在1927年。第一次是1月16日乘轮船从厦门去广州,17日经过香港;第三次是9月27日,也是乘轮船由广州去上海,当日夜半路经香港。这两次都是路过,算不得“去”,只能说是“到”。唯一算作“去”的一次是第二次,这一次是...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50年代,俄国逐步侵占清朝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一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入侵过程中,俄国多次试探性的闯入松花江口,企图侵占松花江腹地的领土。为了阻止俄国进一步的侵略野心,清朝驻守黑龙江沿岸卡伦守卡官兵,在吉林将军及三姓副都统的指挥下进行抵抗,两次迫使俄国入侵者退出松花江,有力的维护了松花江腹地的领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