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蔚波 《收藏家》2009,(4):94-94
由河南省文物管理局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和《华夏考古》杂志承办的首届“2008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评选”,2月22日在郑州揭晓,浙川沟湾新石器时代遗址、荣阳娘娘寨周代城址、南阳楚彭氏家族墓、洛阳宋代富弼家族墓、平顶山叶县文集宋元遗址共五个考古项目入选。这是迄今河南首次评选的年度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院)与平顶山市文物局、叶县文物局联合对叶县文集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其中JC3窖藏坑出土有钧釉盘、青釉盘、青釉杯、白釉盏等7件瓷器。这批瓷器制作精美,器形完整,釉色均匀,工艺精湛,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文中通过对地层关系、形制特征、器物组合形式等诸方面进行考古学年代分析与研究,认为该批窖藏瓷器年代为金代晚期乃至金代末年。  相似文献   

3.
2003年4月29日,由河南博物院、大河报社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南阳市博物馆、叶县文化局等联办的“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展”,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措,如  相似文献   

4.
1975年8月,河南省原许昌地区所辖许昌县、鄢陵县、长葛县、禹县、郏县、宝丰县、鲁山县、叶县、襄城县、舞阳县、临颍县、郾城县和许昌市、漯河市等14个县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我当时在许昌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工作,现把所知道的一些情况记述如下。 汛情就是命令 8月5日下午,全区普遍降雨,舞阳、叶县、鲁山、襄城降大到暴雨,暴雨中心降雨量500多毫米。浬河支流干江河上游官寨水文站出现特大洪峰,流量达到4100立方米/秒;鲁  相似文献   

5.
西周应国为姬姓封国,始封国君为武王第四子,与邘、晋、韩等为兄弟之国,爵位为"侯"。始封之地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滍阳镇,辖境略相当于今平顶山市区及宝丰、鲁山、郏县、叶县等地。应国于春秋早期被郑国所灭。  相似文献   

6.
杨海青 《收藏家》2013,(10):51-57
应国是两周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南边起自澧河流域,向北到达汝河的大部分地区,其中心区域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一带,包括平顶山市区、宝丰县、鲁山县、叶县、襄城县、郏县与汝州市的部分地区。在应国墓地发现之前,人们对应国的认识知之甚少;得益于传世和近年应国墓地出土的大量铜器和玉器,人们才逐渐对它有所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市大河砖厂出土的方足布初探张照近年来,先秦货币在平顶山市时有出土,而且主要集中在汝州、叶县、襄城县三个县市。汝州出土的多是空首布,叶县出土的多是安邑布,襄城县出土的多是方足布。特别是1992年7月襄城县颖阳乡大河砖厂出土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型...  相似文献   

8.
1982年,河南中州书画社影印出版了署名黄庭坚的《幽兰赋》行书拓片,共十二帧,系采自河南叶县刻石。原石置于叶县城北卧羊山之黄公祠内(黄庭坚曾官叶县尉,当地人建祠以作纪念)。刻石高丈余,字大径六、七寸,总约四百字,整体看,颇为壮观。出版简介说:《幽兰赋》系"黄庭坚奉皇帝旨意,把它写于绩熙殿中,经后人双钩副本保存"。接着高度称赞此帖"全篇气势雄浑,用笔腾跃跌宕,逸趣横生,横笔奇倔而富有弹力,竖画遒劲而深藏豪放,充分体  相似文献   

9.
叶县博物馆收藏的1件铸有铭文的铜鼎,原本应有器盖,现遗失不存。鼎腹内壁铸有竖款3行14字铭文,笔者考释认为,其内容应为,"陈侯之孙宋儿自作飤繁,永保用之";陈侯之孙宋儿鼎的铸造年代,当在公元前534~前529年之间。推测其铸造地,应在被称为方城之外的楚叶邑,即今叶县。  相似文献   

10.
病从哪里来 汝州(河南)叶县广教院的归省禅师,冀州(河北)人。20岁于易州(河北境内)保寿院出家,为首山省念禅师的法嗣弟子。  相似文献   

11.
大公报创刊号1942年冬,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大公报》派遣年仅25岁的记者张高峰到中原地区采访。他从重庆经西安到达洛阳,看到处处流浪的灾民,鸠形鹄面,沿街乞讨,悲惨的号救之声,随处可以听到。随即他又到豫西、豫东、淮阳等地采访,目睹灾民流离失所、遍地饿殍的惨景,而国民党当局有意掩盖灾情,不使外泄。1943年1月17日,张高峰从河南省叶县向《大公报》重庆馆寄出一篇题为《饥饿的河南》的长篇通讯(6000字)。《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看到这篇通讯后深感事关重大,改题为《豫灾实录》发表于2月1日的《大公报》重庆版上,通讯的内容只字…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明史纪事本未》卷七八《李自成之乱》记崇祯十四年九月事有谓: 戊戌,督师丁启睿自商城北发,檄左良玉共击李自成。杨文岳收集散亡于陈州,兵稍集。自成、汝才合兵陷叶县,杀守将李国能。初,国能与自成、汝才同为贼,结兄弟。十二年,左良玉大败国能于陈州,国能率众万人降。汝才恨之,誓杀国能。至是,闻国能在叶,乘胜拔其城,执国能,责其负约,杀之。诏赠国能左都督(第1344页)。按此所记,崇祯十四年九月,明守将李国能在叶县被李自成、罗汝才农民军杀死。而这个李国能,是初与李自成、罗汝才一道起义,并结为兄弟:十二年降明,后在叶县防守。在他被杀后,明朝诏赠为左都督。考之诸记,这里所记的国能姓刘,不姓李。  相似文献   

13.
根据出土铜器铭文可知,叶县旧县四号墓墓主为春秋时期原本属于中原地区、后迁国至楚国版图的许国国君许公宁。本文对墓中的楚文化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分析其出现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4.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澧河以南、烧车河以东的十数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数十座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墓葬,主要为楚国和许国的贵族墓葬。2002年初,旧县乡常庄自然村西、澧水和烧车河交汇处附近一座古墓葬发现被盗,文物部门对这座墓葬(M4)进行了抢救性清理。M4为一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具为单椁单棺。虽然绝大部分随葬器物被盗,但仍清理出土器物638件,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具、用具、佩玉、棺饰、殓玉等,其中青铜器占绝大多数,玉器次之,其他器物较少。根据此墓的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以及青铜器铭文综合考察,此墓应即春秋时期许国国君许灵公的墓葬。  相似文献   

15.
我是叶县信访局退休干部,家住河南叶县昆阳镇西菜园。我1969年初参军入伍,1971年秋作为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被分配到西藏军区政治部亚东联络科工作。联络科是部队的对外名称,实际上就是部队在边防一线设立的对敌广播机构。联络科隶属军区政治部联络处,下设三个广播站,分别设在乃堆拉、卓拉、则里拉三个山口的半山腰里。每个站在山口上都架有2000瓦的高音喇叭,每天对印军广播。山口上地势很高,海拔在5000米左右,气候恶劣,常年积雪,没有庄稼,没有蔬菜。守山部队常年吃的是压缩干菜,一年四季离不开棉衣,条件之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16.
叶县与北京保利博物馆所藏索氏劫簋与簋盖,属于"殷民六族"中的索氏族所有,作器者之名应释为"劫",而不是"结".该铜簋的年代为西周晚期.  相似文献   

17.
马新民  郭移洪  李元芝 《华夏考古》2012,(3):141-147,167,168
叶县旧县四号墓铜蟠龙建鼓座出土时已严重损坏,只残留器的四分之一弱,经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努力,这件造型精美奇特、纹饰线条流畅、制作工艺精湛、复合内范芯技术独特、蟠龙盘绕穿梭巧妙、独具匠心的艺术作品得以修复复原,充分展示了春秋时期工匠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黄庭坚词系年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可先 《文献》1998,(4):50-66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祖籍金华(今浙江金华).庭坚治平四年(1067)及进士第,调汝州叶县尉.  相似文献   

19.
吴伟华  张雯 《华夏考古》2022,(4):3-6+37+2
为配合叶县标准化厂房建设,2020年8月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余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房基、灰坑、窖穴和墓葬等遗存。其中,M10规模大、等级高,是目前在河南境内发现的随葬器物最为丰富的龙山时期墓葬,为研究龙山时期的礼制和社会复杂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2002年4月清理发掘的河南叶县旧县村四号墓,出土了一批较为完整的乐器。这批乐器包括编钟、编磬和瑟,总数约50件,是中国音乐考古学上又一次较为重要的发现。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为总数达37件的大型编钟,其数量仅次于曾侯乙编钟,时代则至少要比曾侯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