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思想虽不以孝道而著名,但其从"性恶"的人性基础出发,把孝道思想纳入"礼"的道德范畴和"法"的制度范畴,形成了以礼法论为核心的孝道思想体系,这是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彦 《沧桑》2010,(4):156-157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与伊斯兰伦理文化的形成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思想基础和文化渊源,从而形成不同的伦理文化类型。然而先秦儒家与伊斯兰伦理道德都是在社会过渡、矛盾尖锐、道德滑坡的情况下形成的,都有寻求改良社会的愿望和主张,也都提出了政治统一的要求。因而先秦儒家和伊斯兰伦理文化具有相同点以及重要的现代道德价值。在两种不同的伦理文化传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中,挖掘不同传统的现代价值所在,有助于文化的本源建设,文化互补有助于文化重建和新的伦理道德建设,有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孝道,包括内涵意义上的事亲、爱身及外延意义上的移孝作忠、忠孝一体。这一理论演进到汉代又有了若干变化,其中某些方面甚至违背了先秦孝道的宗旨。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伦理的结合是一个永恒的课题,科技必当以伦理为依托,伦理也要与科技相参照。我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先贤们,在对自然和农业等诸多的科技思想之中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显示出了先进的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5.
墨家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代表下层民众利益的学派,也是论"孝"最多的学派。但是墨家的孝道与儒家的孝道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墨家学派的指导思想是"兼爱"。  相似文献   

6.
明末儒家伦理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并陷入了困境 ,诸如对“五伦”关系的前后顺序进行重新排列 ,夫妇、朋友二伦置于五伦之首 ;对君臣关系的新评价 ;相对主义孝道观的普及 ;对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批评。明末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批评传统儒家伦理的时代 ,是近代文化与“五四”新文化的文化源头  相似文献   

7.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古代中国维持家族式宗法社会正常运转的绝对需要。丧葬行为是儒家孝道思想形成的前提,孝道则是丧葬思想产生的理论根据。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正在强烈地呼吁着孝道的回归,这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孝道是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独有之宝贵文化。《诗经.小雅.蓼莪》以诗的形式表达了先民“孝”的真情实感,读之即引发对中华几千年孝道观念的思考,并与西方孝道思想进行对比,以此探索儒家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9.
曾参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学代表人物,全面继承了孔子"学为君子"、"为人孝弟"、"反省内求"等教育思想,阐释了君子人格、孝道、"慎独"等观念,明确了"孝"在儒学理论体系中的实践标准,从道德伦理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传承者。  相似文献   

10.
王亮 《沧桑》2009,(5):137-138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以周初的"敬德保民"思想为起源,经过孔子"贵仁"思想下的"德治"和"重礼"思想,发展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此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达到了最高水平。尔后,荀子在"隆礼"的主张下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作了补充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传波 《神州》2012,(21):35-35
一种偶学思想具有一个国家的标志,要有自己的特色.用自己的品格表现出来。韩国自古号称“君子之国”,一贯提倡儒学,对整个大韩民族进行儒家伦理教育,士君子主张以儒家礼仪、孝道治国。儒家文化在韩国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根基。儒家文化在西汉时期开始传入朝鲜半岛,历经时间的孕育、生根、发展和再创造,积淀成为韩国民族传统文化。儒学思想对韩国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经济、学校教育、家庭伦理、文明礼仪以及社会现象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相似文献   

12.
成云雷 《史学月刊》2007,(10):22-26
先秦儒家圣人具有德业并重的特点,其内涵除了具有伦理维度外,也有政治维度。殷周文化传统的影响是先秦儒家圣人内涵政治维度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先秦儒家圣人的则天、知天与殷代巫文化传统的通天有关,先秦儒家圣人作为人伦之至与周代的德文化传统有关。殷周文化传统的影响,对于先秦儒家圣人成为从天下无道向天下有道转变的秩序建构主体至关重要。探讨殷周文化传统对于先秦儒家圣人观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把握先秦儒家关注社会现实、以天下为己任的救世情怀和致思路向,从而在整体上深化对于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正>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儒家学说明确地提出了孝道理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了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于是儒家的孝道思想也就随之成为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之一。汉代统治者通过尊高年、举孝廉、"使天下诵《孝经》"[1]等多项措施大力倡导孝道,使两汉时期重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以古史传说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先秦古史的思想学说。经过逐世层累,一些传说被当成历史事实,儒家的相关主张也对秦汉以来的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剥开儒化古史,可窥见先秦古史的本来面目;透过儒化古史,先秦儒家的思想特质亦可得以展现。剖析古史儒化现象既可寓儒学思想研究于古史之中,也可为我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研究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15.
刘本锋 《南方文物》2005,(4):99-101
净明道全称“净明忠孝道”,是南灵宝派分衍出来、宋元时期在江西南昌西山兴起的道教流派,该教派标举“万物之中,惟人最贵”主张“以忠孝为本,敬天崇道,济生度死为事。把儒家的社会伦理观念、道家的生命关怀理念和释家的普渡众生的思想融摄为一体,体现出鲜明的“惟人最贵”的伦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李仁君 《沧桑》2014,(5):73-75
曾子对儒家孝廉思想的理论贡献是巨大的,他曾将"孝、廉"思想融为一体,并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了"以仁为最高理念,以孝为道德实践基础,以廉为政治伦理途径,以人为本位,最终实现德政的政治目标"的孝廉思想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曾子也始终操守着儒家孝廉思想信念,对后世家庭和政治伦理的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曾子与《孝经》──儒家孝道理论的历史变迁罗新慧为历代所重视的《孝经》一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可以说它是儒家孝道理论在上古时代的一个总结。前辈专家对于《孝经》一书虽然有所探讨,但多考证其版本、讨论其作者,而对于这本书的思想来源及其与儒家诸学派...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学"与"思"的关系问题,是儒家学者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先秦儒家开始就对此有过深刻的思考,宋明儒家学者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夫之等进一步发展了先秦儒家学者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关于"学"与"思"关系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9.
李晓曦 《沧桑》2009,(4):92-93
儒家法律思想在我国法制思想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而“礼治”作为先秦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是中国封建时期的法律思想的基石,影响着封建法律制度的构建,也因其历史上的功过对我国当代法治有所启示。本文在探讨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礼治”思想的基础上,对当代法治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礼治”思想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先秦道家道德研究几乎是我国先秦伦理研究的空白,许建良博士在其《先秦道家的道德世界》一书中,以道家哲学的三个核心概念自然、万物、因循为线索,对先秦道家道德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可以说是一部伦理史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