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所谓卡伦贸易,又作卡座贸易,是指在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黑龙江地区早期中俄边境贸易中,一种在边境军事哨所以及巡边过程中进行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小型零星的贸易形式。本文拟从黑龙江中俄边贸史的角度,对卡伦贸易作初步探讨,以期对发展当今的中俄边境贸易有所裨益。一、卡伦贸易是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发展的产物1686年(康熙十五年)雅克萨战役后,清朝成功地遏制了沙俄东进的势头,清俄双方为划分势力范围开始进行谈判。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经过谈判,签订了平等划界的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  相似文献   

2.
雅克萨之战     
1658-1660年中国军队坚决抗击沙俄入侵,并给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沙俄政府并不甘心放弃侵占黑龙江的企图,它改变策略,以建立堡寨作为侵略据点的方式,复卷土重来。1665年(康熙四年),沙俄殖民分子再次窜入黑龙江上游流域,侵占黑龙江北岸要冲雅克萨。清政府虽然反复告诫,屡次遣入“宣谕”,都无济于事。清政府总结历年来黑龙江边防教训,  相似文献   

3.
公元1650年7月20日,沙俄侵略头目哈巴罗夫奉沙皇派遣,以偷袭的方式侵占了我黑龙江上游少数民族聚居的雅克萨城(今俄境阿尔巴津)。并以此为据点,到处抢劫杀戮,扰乱边境,扩大占领,无恶不作。到了17世纪80年代,清政府康熙执政的鼎盛时期,经外交途径不断交涉无效后,终于发动了一场震撼山河、光照千秋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由于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和部署指挥的正确性,因而获得了全胜。其中,黑龙江水运水师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抓住商机 脱颖而出 16世纪下半叶,雄起的沙俄势力迅速扩张领土,以坚船利炮改变了东北亚的地域格局。1686年8月,清军反击俄军进犯,将其围困雅克萨,为中俄边界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1869年9月,中俄双方使臣在尼布楚谈判,签署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之间正式缔结的第一个条约,也是清政府执政以来,首次运用条约形式明确同另一个国家的边界关系。其中第五款规  相似文献   

5.
程弓 《黑龙江史志》2013,(14):39-41
<正>8.3清代黑龙江地区的道路清代(1644—1911年),黑龙江地区道路交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沿袭了以前驿运制度时开拓建立起来的道路,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在较短的时间里构成了道路网络的框架。据《黑龙江省志·交通志》载:清初,开辟了宁古塔通往鹦哥关、吉林乌拉通往宁古塔两条驿道。之后,清朝为反击沙俄占据雅克萨、尼布楚等中国边境城镇,开辟了墨尔根通往雅克萨、吉林乌拉通往瑷珲两条驿  相似文献   

6.
何风 《文史天地》2022,(2):84-88
<正>今天与我国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隔黑龙江相望的俄罗斯阿穆尔州阿尔巴津诺,历史上曾是我国东北边疆古城雅克萨,也是闻名中外的中俄“雅克萨之战”的发生地。关于雅克萨名称的由来,中外学术界存有异议。据我国史学家、民族学家等考证,“雅克萨原本是中国北部领土,是我国达斡尔族人民世居的城镇,是雅尔斯(YARSH)莫昆(姓氏),敖勒哈拉部落人的聚居区域。它最早的首领名为阿尔巴津(ER BAX TAI),达斡尔语是勇力过人的意思。”(乌力斯·韦戎:《达斡尔族与雅克萨之战》,《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雅克萨为女真语,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叶,清王朝的军事力量抵挡不住西方入侵者坚船利炮的轰击,中国门户洞开,社会开始逐步向半殖民地沉沦。有着“一块一块地割去”邻国土地秉性的沙皇俄国,乘机把手伸过了中俄东段边界。在1858年《中俄瑗珲条约》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出现的同时,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惊人地大了起来。就这样,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总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沙俄强行割占去。但是沙俄的扩张野心并没有满足,它的新的阴谋,就是吞并中国的东三省。  相似文献   

8.
清军撤走之后,俄国侵略者立即撕毁誓约。托尔布津奏命率五百余人重返雅克萨,依旧址筑城,工事、火力较前大大加强,贮备了足供两年的粮食,准备固守抗拒清军。半年多以后,直到康熙二十五年二月,清军才发觉。康熙命令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第二次进兵雅克萨,收复中国领土。七月,清军再次围困雅克萨,托尔布津凭借坚固工事和精良枪炮负隅顽抗。清军决定“进兵直抵贼城,掘长堑,立土垒以围之”。双方多次展开激战,托尔布津被击毙,守城俄军由拜顿率领,龟缩城内,等待援军。沙俄尼布楚督军符拉索夫,派出援兵偷袭,见清军营垒禁严,无机可乘,只得返回。  相似文献   

9.
史海威 《文史天地》2008,(10):40-42
鸦片战争以后,各国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吞了我大片土地,其中以俄国为最多。仅通过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就掠夺了我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贪欲是不会自我满足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极熊又把侵略的眼光投向了我呼伦贝尔.投向了我满洲里……  相似文献   

10.
时妍 《满族研究》2012,(3):59-64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设立黑龙江将军,增强了黑龙江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为了防御沙俄入侵,维护边境安全和领土完整,清政府制定了巡查边界、边境卡伦和国界鄂博等一系列边境防御设置.这些边境防御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守护了边疆和领土完整,维护了清朝的领土安全,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起到了保护资源、增加税收、稽查贸易以及加快黑龙江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1929年11月18日,是黑龙江历史、东北历史,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令人不能忘却和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是在中东路事件军事冲突中东北军十七旅旅长韩光第将军壮烈牺牲的日子。85年后的11月18日,双城市政府在韩光第将军的故里重建陵墓,为其隆重举行了他的遗骨安葬仪式。说到韩光第,不能不提起中东路。从19世纪中叶起,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沙俄先后强迫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  相似文献   

12.
沙俄第一个入侵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分子波雅尔科夫于1643—1646年入侵我黑龙江流域后,过了不到三年。沙俄又于1649年派遣哈巴罗夫匪帮入侵黑龙江流域。此次入侵,较之波雅尔科夫第一次入侵,时间更长,入侵规模及其破坏性也更大。哈巴罗夫匪帮1650年初越过外兴安岭,侵入黑龙江流域。“扰害索伦、赫哲,飞牙喀(即费雅喀)、奇勒尔诸部,不遑宁处,剽劫人口,抢掳村庄,挣夺貂皮,肆恶多端。”(《清圣祖实录》)下面刊登的哈巴罗夫的报告是1652年,即他离开黑龙江的前一年在精奇里江江口写给雅库次克督军的报告。报告记述了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所干的种种暴行;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我国达斡尔、女真、赫哲、费雅喀等族人民抗击沙俄侵略者的英勇斗争和中国正规军在当地民族配合下第一次同沙俄入侵者的战争——乌札拉之战。哈巴罗夫虽然是站在沙俄侵华的立场上记述这次入侵活动和侵略罪行的,但是提供了早期沙俄侵华的第一手资料,对我们研究早期沙俄侵华史、早期中俄关系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份报告是从1846—1875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的《历史文献补编》中选译的。译文据报告全文译出。这是我国首次发表的该报告的全部译文。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地区与沙俄的贸易关系,既是中俄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黑龙江地方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将双方贸易关系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依次探讨了各个时期贸易的性质、方式、规模、特点及对双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近代以来双方的贸易关系虽然是在不平等基础之上建立的,但却极大地促进了俄国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对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阿尔根别克,生活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生在阿尔泰山西部的马尔卡湖地区。1883年沙俄用武力侵占我国的马尔卡湖及其周围地区后,阿尔根别克就毅然携带全家返回祖国,并用哈萨克文写下了一首反对沙俄侵略的长诗,充分揭露了沙俄对阿尔泰中国领土的疯狂侵略和野蛮统治。根据1864年中俄两国签订的《中俄勤分西北界约记》的规定,位于阿尔泰山西部哈巴河县西境的马尔卡湖地区仍然属于中国。尽管沙俄于此一不平等条约中已经割去了我国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但仍贪心未已,于1871年又以武力侵占了我国的伊犁。1881年签订的不平等的《中俄伊犁…  相似文献   

15.
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9月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订立,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一个较长久的安宁。但是,沙俄从来没有放弃侵占黑龙江地区的野心。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的150年间,尤其是进入19世纪50年代后,沙皇尼古拉一世重弹老调,一再叫嚷要“修改”《尼布楚条约》所确定的两国东段边界。他一方面派遣所谓“考察队”,潜入中国黑龙江地区“考察”;另一方面又组织庞大的船队,武装航行黑龙江上,旨在重新占领黑龙江流域这块辽阔富饶的领土。  相似文献   

16.
陈鹏 《北方文物》2012,(3):76-80
入关前后,清政府将东北边疆的库雅喇、赫哲、索伦、达斡尔、鄂伦春、锡伯等众多部族大规模内迁,作为"新满洲"编入八旗,编入八旗的东北"新满洲"各族在雅克萨战争前、雅克萨战争期间及鸦片战争后等抗俄斗争中,为反击沙俄侵略、保卫东北边疆安全及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一定时期为维护保证东北边疆的安全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时威 《黑龙江史志》2015,(1):188-189
1911年外蒙古独立之后,外蒙古一心想要利用俄国达成完全独立,然而沙俄政府则希望利用外蒙古独立问题从中国攫取利益,其利益保证方式则只有通过同袁世凯政府签订条约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沙俄政府对外蒙当局和袁世凯政府使用了两面派的手法,与1915年签订中俄蒙协约。该协约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把外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制造了依据,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中俄蒙条约中沙俄承认中国为外蒙古的宗主国算是袁世凯政府利用该条约得到的最佳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继1858年的《瑷珲条约》以后,1860年11月,沙俄又把《中俄北京条约》强加给中国,吞并了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且还继续不断地越过1861年按这个不平等条约勘分的边界,进行蚕食。光绪十二年(1886)清政府派会办北洋事务大臣吴大激等赴珲春与沙俄代表重勘中俄边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至20世纪初,先后以漠河、瑗珲、黑河、绥芬河和满洲里为中心的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对促进中俄两国边民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摆脱了传统的贸易形式,由边民互市变为边境地方贸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进入了总体推进的新阶段。本文在阐述了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的历史及实况后,指出苏联解体后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的不利因素,提出了把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再推上一个新台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镇江市博物馆在近年发现了邵友濂的一部分手稿——"邵友濂使俄文稿和家书"。它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沙俄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侵占我国伊犁地区的罪行和沙俄在外交谈判中的狰狞嘴脸。沙俄在继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