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居住化的历史十分久远。考古资料提供的确凿证据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昌都卡若遗址共发掘出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卡若遗址房屋建筑是藏族民居建筑的滥觞。在其后几千年的演进中,藏族的民居不断得以发展、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西藏昌都卡若遗址试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9,(9)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城东南约十二公里的加卡区卡若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77年夏天,昌都水泥厂工人在施工时发现。我会仁青、索朗旺堆、欧朝贵三同志立即赴现场清理,采集到了石器、骨器、蚌器和陶片等,并且还发现了红烧土堆积和灰烬层。  相似文献   

3.
正一、引言目前整个西藏高原已经确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西藏东部以昌都卡若遗址为代表的卡若文化(距今5500~4000年)~([1])、西藏中部以拉萨曲贡遗址为代表的曲贡文化(距今4000~3000年)~([2]);另外,在雅鲁藏布江下游的藏东南地区尚存在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被称之为"林芝类型"~([3])。上述藏东和西藏中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都具有强烈的"地方性",文化面貌上仍有很大差异~([4]),应与各自所处的生态区位关系密切。西藏西部生态条件和藏东、藏中迥然有别,迄今除发现过一系列石器采集地点外,尚未发现明确属于  相似文献   

4.
踞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青藏高原地区就已产生了早期原始的具有巫傩意味的绘画艺术样式,结合今天的考古发现,无论是西藏昌都卡若遗址、拉萨曲贡遗址或是布达拉宫等地所藏文物,  相似文献   

5.
土呷 《中国西藏》2008,(6):80-83
昌都地区的芒康,在整个藏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个知名度一是来自于芒康这个地名。无论是西藏早期历史上的"上部阿里三围如池沼,中部卫藏四如像沟渠,下部朵康三岗若田地"也好,还是后期形成的"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朵康六岗"的地域概念中,始终都有"芒康岗"这个古地名。而"芒康岗"的中心即为现在的芒康县。可见芒康的知名度由来已久。二是来自活跃在茶马古道上以邦达家族为代表的善于  相似文献   

6.
西藏的传统建筑历史源远流长,从当代考古科学成果提供的资料看,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昌都卡若遗址的考古发掘提供了丰富的建筑遗存,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半地穴平顶建筑。而阿里古格洞窟建  相似文献   

7.
西藏的传统建筑历史源远流长,从当代考古科学成果提供的资料看,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昌都卡若遗址的考古发掘提供了丰富的建筑遗存,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半地穴平顶建筑。而阿里古格洞窟建  相似文献   

8.
藏事宝典     
正藏事宝典小恩达遗址小恩达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市北5公里处的昂曲河东岸,因位于昌都镇的小恩达村附近而得名。遗址分布在小恩达小学附近一带的第一、二级台地上,海拔3200多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存分为早晚两期,有房屋遗址、灰坑、窑穴及一处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石器、陶片、兽骨、木炭渣等遗存。据推测,小恩达遗址年代与卡若遗址相近,文化特征与卡  相似文献   

9.
正甲央(藏)、欧朝贵、童恩正、索朗旺堆(藏)、小旺堆(藏)等,他们先我们而去。谨以此篇怀念之。在西藏昌都,一个叫卡若的地方,一群考古人挖出了一个震惊中外的"卡若遗址"。他们是:仁青、欧朝贵、索朗旺堆、张文生、更堆、小旺堆、陈显双、张才俊、黄景略、刘平修、石兴邦、童思正、甲央、侯石柱、冷健、徐明、邓克平、李虹、冉光瑜、王东元、邱宣充;四川大学77级考古专业的12名学生;西藏文管会后勤保障人员和当地藏汉族民工;昌都水泥厂、加卡区、卡若村、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14年,非洲已有17处遗产地被列入濒危遗产名录,其中5处是文化遗产,即埃及的阿布米纳基督教遗址、坦桑尼亚的基卢瓦·基西瓦尼和松戈马拉遗址、乌干达的卡苏比王陵、马里的廷巴克图城和加奥的阿斯基亚王陵。为了拯救和保存非洲现有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比较脆弱的泥土建筑物,南非开普敦大学提出了"扎马尼项目",即"非洲文化遗产遗址和景观项目"。上期本文作者对"扎马尼项目"及阿布米纳基督教遗址和乌干达卡苏比王陵的历史价值及现状作了系统介绍,本文继续介绍其他三处濒危遗产——基卢瓦·基西瓦尼和松戈马拉遗址、廷巴克图城和阿斯基亚王陵的历史、遗产价值、濒危情况与修复进展。  相似文献   

11.
卡若遗址新出土的动物骨骼经鉴定的16种动物均为现生物种,其地界分布多属"北古种",少数为"东洋界"。从卡若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和生产工具上看,其生业方式在1千多年的文化历程中发生了历时性的变化。其用于"狩猎"、"畜牧"的石质工具从早到晚呈递增趋势,晚期狩猎业仍占有重要地位。农耕作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西藏史前石器、岩画中的民族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考古学界的考证,藏族曾经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30多年来在西藏从南到北的考古,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证明至少距今1~5万年前,西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已有古人类活动。考古工作者在昌都卡若、拉萨曲贡、堆龙德庆县达龙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出土了大量...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在昌都     
现在,西藏的旅游热得火了,但是地处藏东的昌都地区温度似乎稍稍低了点,为什么?我想是人们对这一地区旅游资源、交通状况、旅游设施不尽了解的缘故吧!昌都地区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奔腾起伏的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达马拉山—芒康山,三大山系哪一座不是举世闻名?但亲眼见过或亲身攀登过的人有多少?飞花碎雪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大江河,哪一条不是饮誉全球?能亲身领略甚至漂流的人能有几位?雄山秀水在这片土地上忽而相互撞击,忽而相依相拥,创造了多少大自然神奇瑰丽的景观,使雄浑壮美的雪域高原更加多姿多彩,如诗如…  相似文献   

14.
1997年秋,汉水水位下降,我们对郧县境内汉水沿岸古文化遗址进行再调查,先后在郧县新发现旧石器地点三处,采集标本百余件与此同时也发现了三浪滩遗址。三浪滩遗址位于郧县安城乡大树垭村九组,三浪滩是以汉水河滩之名而来。三浪滩村毗邻辽瓦多黑家湾村,其间有一条小溪相隔,沿溪口而上约百余米有一座新建的大桥,一条公路(辽瓦──五峰)从黑家湾和三浪滩村背后通过。隔江相望是前房、后房旧石器遗址,在其上游不远处为弥陀寺村,著名的"郧县人"遗址就在这里(图一)。三浪滩遗址位于汉水的一级阶地,若将河漫滩考虑进去则为二级阶地。…  相似文献   

15.
土遗址是较少受到公众关注的文化遗产类型,也是数十年来遗址保护的难点。"合理利用"是中国遗址保护几十年经验的总结,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建设遗址公园是重要的方式之一。改变理念是土遗址保护的关键所在,关于遗址公园的建设,我们需厘清建与不建、拆与不拆、定位是遗址还是公园这三个问题。建设遗址公园不再只是为了保护遗址,同时也传承优秀文化,满足公众的文化和休憩需求,应采纳"合理利用"的方式,同时"加强管理",达到宏观控制,兼顾惠及民众与价值呈现两个目的。在强化保护原则的前提下,部分土遗址如果能建成遗址公园,则是在满足科研、历史记忆功能之后一次重要的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6.
藏族服饰的流变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人皆知,藏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灿夺目,是人类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藏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服饰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独具魅力。 藏族服饰的流变 目前关于藏族服饰最久远、现存的实物资料是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少量装饰品,有片饰、簪、璜、珠、项饰、牌饰、贝饰等,反映了距  相似文献   

17.
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如果仅限于西方遗产话语,往往导致时间与空间、物质遗迹与人文精神被分割为两个不同方面,致使遗址在传承文化、教化当下的功能上难以充分体现。以鲁故城"泮水"遗址作为例,借用"深度绘图"方法,梳理遗址承载的历代文本源流,则能更好地显露沉积在遗址空间里的意义层及其传承关系。因此,中国文化遗址的保护,不只是关注"物质原真性",还可以用"历史空间"这一概念,把物质遗迹和历史文脉打通,实现贯通古今、德泽当下的遗址文化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碑文与匾额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和重要的载体。居于西藏昌都边坝县至今保存的三幅完整碑文匾额,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因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而成为今天我们研究昌都历史文化发展难得的实物例证。边坝县位于昔日川藏茶马古道和滇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其境内的夏贡拉山(汉语称之为丹达山)就是历史上卫藏与康区的交界之山,被史书称为"入藏第一险"。记载丹达庙最早的汉文史料为马少云、盛梅溪  相似文献   

19.
论点摘编     
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石硕发表在《西藏研究》2002年第四期上的文章,研究了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当前开发茶马古道对藏、川、滇三地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前景。茶马古道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茶马古道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至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由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从康定起又分南北两条支线,北线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南线从康定  相似文献   

20.
采访手记     
正谈及阿里,许多人的了解还仅限于那里路途的遥远,风景的壮美,或只是浮光掠影,人云亦云,或对其只充满浮夸与感怀的现代流行说辞。作为行政区域上的"阿里",指的是中国西藏自治区西部的一个地区,共辖有七县一镇。面积庞大,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平均海拔达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