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大钊是1913年冬怀着爱国壮志来到日本的,1914年2月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在这里,他组织中国学生成立了“神州学会”从事反袁活动。  相似文献   

2.
肖尧 《江淮文史》2004,(6):119-123
胡锡光是北伐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1926年9月,北伐军打到武汉的时候,他在汉阳兵工厂当工人,在中共党组织的教育帮助下,他接受了革命理论,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厂工会工人纠察队副队长及儿童团长,  相似文献   

3.
《世界历史》2004,(3):133-134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名的社会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顾问、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陈翰笙同志,因病于2004年3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8岁。  相似文献   

4.
大地 《古今谈》2004,(4):3-6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谭启龙同志到宁波,曾多次问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沈宏康老人:“有一位乐群同志,是宁波姑娘,现在哪里?”沈宏康老人不知道,就到处寻觅,有一次终于在《宁波革命史迹画册》一书中看到一张乐群和小港的十二位青年去参加新四军的照片。  相似文献   

5.
1922年,李维汉从北京回湖南时,正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共中央要他先去南京、武汉,将中央关于声援罢工的指示信, 以及给湖北区委的活动经费带给王荷波、项英, 然后再回长沙。他在南京浦镇机车厂的一个工人集会上找到了王荷波,然后搭轮船逆江而上。到达武汉时,“二·七”惨案已发生,江岸站的罢工工人遭到萧耀南军阀的残酷镇压与杀害,江岸分工会委员长林祥谦已壮烈牺牲,施洋被捕,不几天,也被杀害。  相似文献   

6.
廖瑜 《四川文物》2002,(4):110-110
“我最亲爱的:久为敌人所欲得而甘心的我,现在被他们捕获,当然他们不会让我延长我为革命致力的生命,我亦不愿为此拘因下去,我现在是准备踏着我们先烈的血迹去就义;……”!这是一封丈夫写给妻子的书信,可全篇没有脉脉含情的话语,有的只是革命为追求真理无惧死神的浩  相似文献   

7.
爸爸曾在一次报告中说:“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我们干部、党员的一切努力和斗争,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和解放。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8.
王丹丹 《黑龙江史志》2013,(23):137-137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改革和发展中碰到的关键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跨越的一道门槛。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陈翰笙作为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认识到了我国农村问题的重要性。本文将通过陈翰笙对土地问题的关注、农户阶级的合理划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科学论证这三个方面,来说明其在农村经济研究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陈翰笙、薛暮桥、孙冶方、钱俊瑞、张锡昌、王寅生、孙晓村、秦柳方、陈洪进等人皆是无锡人。其中,陈翰笙被称之为当代经济学家之父、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学先驱;薛暮桥,孙冶方被称为我国经济学界的“四大名旦”(另两位是许涤新和于光远);钱俊瑞因  相似文献   

10.
郑景元 《古今谈》2001,(4):24-25
今年,是我尊敬的老首长杨思一同志百年诞辰。他的音容笑貌,我至今犹历历在目,他对我们的亲切教导,更永远难忘。  相似文献   

11.
谈判前夕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战败投降。我当时在晋察冀军区平北十二军分区担任作战科长军分区司令员为詹大南,政委段苏权,参谋长钟辉晃,政治部主任陆平),我主力部队集结在交通沿线和城市附近。当时分区周围尚有不少日伪军据点,于是我向军分区建议将各县游击大队集中,迅  相似文献   

12.
陈赓的幽默     
江怀  周洁 《文史春秋》2004,(12):47-48
吃西餐。1927年8月,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会昌的一场战斗中.陈赓左腿中弹,他以血涂抹一身,诈死躲过了敌人的搜捕。党组织安排警卫员卢冬生陪他到香港治伤,而当时香港当局正在缉捕从内地跑出来的红军。医院不敢收治枪伤病人,到街上又遭巡捕驱赶,陈赓和卢冬生一时无立足之地。见马路中间有个厕所.  相似文献   

13.
陈翰笙风云三世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翰笙是中国现在还活着的年龄最高的知名人士,他诞生于1897年2月5日,即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四。到2003年的今天,11月5日,已经106岁又9个月了。在海外的中国知名人士中,年龄百岁的陈立夫和张学良近年去世后,比他们略大的106岁的宋美龄,在不久前的2003年10月24日也去世了。陈翰笙与宋美龄是同龄人,但是陈翰笙还是比宋美龄长一个多月,准确地说,一个诞生在1897年2月5日,光绪二十三年丁酉正月初四,一个是1897年3月23日,也是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二月二十一日,二者相差46天。现在陈翰笙还活着,宋美龄已经去世了。最近我写了一篇题为《陈翰笙的三个“…  相似文献   

14.
万绍芬 《炎黄春秋》2004,(11):19-20
炎黄春秋2004年第11期2002年8月26日,是个令人悲伤难忘的日子。这天的深夜,尊敬的刘英大姐与世长辞了。虽然她已是97岁高龄,但对此,我还是感到突然。因为无论从她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还是思维敏捷来看,都比她的自然年龄年轻许多许多。我有幸与她熟识,并开始比较密切交往,是198  相似文献   

15.
从1953年到1972年,我先后在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青年杂志社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有幸多次聆听胡耀邦同志的讲话,并有机会随从采访,还与他在团中央“五七”干校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因而对他的思想、作风、性格、爱好有所了解。有些事情虽已过去三四十年,但回忆起来犹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杨佐青,原名杨奠坤,曾用名杨树田、杨君武,在党内的绰号被称为“山东杨”、“黑杨”。1911年生,山东省文登县人。  相似文献   

17.
柯妍 《世界历史》2005,(3):140-142
为落实温家宝总理“希望经济学界认真总结陈翰笙等老一辈经济学家的治学精神和学术经验,让他们的理论精髓得以传承”的重要指示,缅怀名的社会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顾问、中国科学院原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陈翰笙先生,2005年2月24日“陈翰笙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江蓝生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8.
温宇枫 《文史月刊》2004,(11):29-30
蹇先任同志是老一代革命家中的巾帼英雄,她一生淡泊名利,低调生活,其传奇式的经历鲜为人知。我们虽然没有与她一起参加过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事件,但有幸与她短期相处也是一生中的可喜之事,而亲身经历的几件小事更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她坚定不移的原则性,实事求是的精神,清  相似文献   

19.
1973年秋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中央专案组通知,让我去探视在监内的母亲。自1968年2月母亲在“文革”期间被抓走,我们已经六年没有见面了。母亲出了什么事?病了?还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赶到专案组指定的地点(复兴医院东侧的一个小楼),好不容易才等到探视时间。一辆小车推着  相似文献   

20.
南粤“三谭”在建党初期的革命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拓 《岭南文史》2001,(2):8-11
“三谭”是人们对革命前辈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三位老同志的尊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