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学琼林》有一句话:“贵州省近蛮方,自古名为黔地。”因此一般人都认为贵州是没有文化的蛮荒之地。继后又出现三无之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一来,贵州就被贬为全国最贫瘠、最落后的地方了,对贵州视为畏途。更有甚者,一些人竟然不知道贵州在何方,闹出了贵州是归昆明管的笑话。由于对贵州的陌生、不了解,所以一些人对贵州和贵州人,往往还带有一种轻视的眼光。 为什么有些人对贵州和贵州人歧视呢?主要是他们不了解贵州,与发达省区比较,自然落后,但也决不是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  相似文献   

2.
明代学者王世性,在《黔志》中把贵州地理特征概括成两句话,也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是对贵州天气状况的客观描述,本身并无褒贬之意。但不知怎的,贵州人听起来总觉得有点刺耳,认为是别人有意要贬低贵州瞎编出来的,不敢理直气壮地面对。  相似文献   

3.
明代学者王世性,在《黔志》中把贵州地理特征概括成两句话,也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是对贵州天气状况的客观描述,本身并无褒贬之意。但不知怎的,贵州人听起来总觉得有点刺耳,认为是别人有意要贬低贵州瞎编出来的,不敢理直气壮地面对。“天无三日晴”可不信口开河,它抓住了贵州天气的特点,用语形象、生动,所以广为流传。“天无三日晴”无非是说,晴天不长,过三两天又下雨了。如果换句话说,用“三晴两雨”或“两雨三晴”来表述,不但感觉不同,而且很容易发现它的优点。平心而论,这正是…  相似文献   

4.
贵州在中国这块如雄鸡啼晓的版图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成因,在漫漫岁月里,竟从未把握到历史发展的大机遇,乃至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这块神秘的土地时,贵州“天无三日晴。他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穷困景象成了老红军们拂不去的记忆。红军将士们记住了这块土地人民的深情,也记下了贵州的贫困。社会经济文化的严重滞后,使贵州的历史之声是那么微弱,贵州的历史文化形象是那么模糊。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贵州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不甘落后的贵州人民以超越历…  相似文献   

5.
贵州从建省以来就一直被"三无"语句所笼罩着,"天无三日晴"作为"三无"之首也是一直令贵州在外界的眼中留下了一个十分不好的形象。本文将从徐霞客游记着手,分析徐霞客眼中贵州的"天无三日晴"以及其真实性。徐霞客游记中贵州的部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黔游日记一》是他旅游贵州盘江以东的游记,《黔游日记二》则是他旅游贵州西部的游记。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1638)三月  相似文献   

6.
1960年春,周恩来总理在贵阳接见了省、市机关、部队和群众团体的一千多名干部和模范标兵时亲切地讲话。他说:“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只要贵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强团结,努力工作。那么,贵州的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他还说:“过去流传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说法,应从根本上否定”。  相似文献   

7.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这是历史上“盖定”贵州的贬语,流传至今,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云南贵州是中国两个极为贫穷的省份,若干记载或谓其地瘠民贫,赋税不如江南一府,或谓人民“鹑衣百结”,“以稗子作饭”,“牛粪糊墙,人畜杂处,”写尽了云贵贫穷的惨状。[注一] 贵州又比云南更穷,所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描写当地人民生活环境之恶劣与贫困,触目惊心,令人长叹。检视云贵的岁入,二十世纪之前,主要来源为田赋,估计云南实徵为130万两,贵州为60万两。两者合计,仅为江苏省十分之一强,  相似文献   

9.
提起贵州,多数人都知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三句老话。前两句讲的是自然环境,后一句是讲穷,自然环境形成了穷,所以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给外人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贵州的自然环境究竟好不好?得看从什么角度去看。先说“天无三日晴”。笔者1958年秋到贵州,早晨起来,朝霞满天,又是一个大晴天。但是,地上是湿的,因为清晨刚下过小雨。一连十多天,都这样,真是太好了。在气象统计中,这一天算雨天。那时贵州的生态状况较好,茂密的树木吸收的水分经太阳照射,变成水气,形成了云雾。在每天气温最低的子夜时分,又降落大地。这种由于地表植被所形成的小气候,与中原地区相比,雨天是要多一些。外地人一到贵州就有了“天无三日晴”的感觉。这种小气候,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是十分舒适的。但在传统农业社会,对于十分重要的粮食生产来说,因为年日照时数和年积温少,并非好事。由于“大跃进”中大炼钢铁,随后多年的“以粮为纲”以及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树木被大量砍伐,加之人口不断增多,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树木植被日趋减少,水土流失加速,石漠化不断推进,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小气候也随之改变,“天无三日晴”,开始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0.
有个直观的感觉 :北方看文物 ,南方看山水 ,东南看海、西南看山……。踏上贵州高原 ,给人的第一印象 ,就是巍峨的群山 ,莽莽苍苍 ,有如游龙戏凤。明朝正德年间 ,王阳明谪贬贵州 ,使他心灵震动的 ,首先是气势磅礴的大山。他在《重修月潭寺公馆记》中写道 :“天下之山 ,萃于云贵 ,连亘万里 ,际天无极。”在这个文化巨人的笔下 ,仿佛天下的山峦 ,都在云贵会聚 ,千山万壑 ,犹如沧海。百年之后 ,又有一个浙江文士王世性来到贵州 ,在《黔记》中 ,把贵州的地理特征概括为两句话 ,也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里平”。“地无三里平”…  相似文献   

11.
正金矿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四大固体金属矿之一,然而贵州却是"人无三分银"。"金沙、金阳、织金,金中、金华、金斗",贫脊的贵州人以含金的地名作为对黄金的渴望和向往。至1977年底,全省探明表内储量不足1吨,未找到或探明一处可供正规设计开发利用的金矿床。1978年3月召开全省黄金地质工作座谈会,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找矿的重大决策与部署,此后,贵州金矿找矿勘探工作逐步打开局面,取  相似文献   

12.
三百多年前的1688年,山东德州人田雯,到贵州当了三年巡抚(省长),写了一本《黔书》。该书一大特色是对贵州山水之美大加称赞。他写道,贵州“山皆石,则岩洞玲珑;水多潜,故井泉勃窣。”一丘一壑,怪石犇湍,在在所有”。他一再发出“谁谓黔中无佳山水哉”的感叹,并期待有“高士品题”而使这些山水名声远播,“封禅于长安”。  相似文献   

13.
公元1415年4月18日,也就是明永乐十三年三月丁未。贵州建省的第三个年头,历史上由中央政府任命的贵州首位行政长官,贵州布政司右布政使蒋廷瓒对一干人等说:去年皇上北征,得胜回朝,消息传到贵州,贵州思南府务川县的大岩山中听到连呼三声“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贵州明清时期人口迁移概况,汉移民与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的关系,汉移民对贵州社会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围绕移民的形式及明清两代移民的特点,汉移民与土著居民在生活、文化、习俗等方面相互同化融合的现象以及移民对促进贵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封闭局面的打开几方面来展开明清时期贵州的人口迁移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高速"县县通",2015年12月31日,贵州实现了全省88个县市区高速公路"县县通"。虽是"地无三里平",却成了西部第一个、全国第九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图为安顺市境内长2237米、距水面370米的坝陵河大桥。  相似文献   

16.
《贵州民族研究述要》一书,分分三章评介自清末至1949年100余年以来省内外专家学者对贵州少数民族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贵州少数民族工作者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和线索,对研究贵州少数民族研究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历史上贵州的高等教育历史上贵州教育事业不发达。明代嘉靖以前,贵州无乡试,考个举人,要远到云南去应试。嘉靖十三年(1534)贵州巡按王杏上疏皇帝,以道路艰阻,请开科于本省,乡试免附云南。嘉靖十四年(1535)明朝廷才“许贵州自乡试,免附云南,解额贵州二十五人”。即是说,要每隔三年才按定额分配,准许贵州录取举人25名。定额以外,哪怕学识再高,也不能应举。这便给贵州出人才强加了很大的限制。清袭明制,贵州乡试应举者,仍受定额所限。到了公元1926年,桐梓周西成统治贵州时,成立过贵州大学。不管他当时建大学的个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历史上,军屯是一种通过军事编制把劳动力与土地相配置从而进行生产的组织形式。历来的研究者大多从明初军制、卫所与军屯、军户制三方面来立论下笔。本文以明代贵州地方军屯问题为视角,主要从明代贵州卫所旗军数、明代贵州军屯生产两大方面来探讨明代贵州军屯的历史状况,通过对明代贵州军屯研究一丁点肤浅的探析,以期对明代贵州教军屯能有个一般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学术界对贵州的民族问题颇为关注,在少数民族研究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可是,至今却很少有人涉猎贵州的汉族移民,显然是一个缺陷。汉族在贵州不仅人口多,而且对贵州各民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对贵州汉族的研究,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有汉族21,127,460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74%,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之比,大约是3:1。其分布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汉族遍布全省各  相似文献   

20.
有个直观的感觉:北方看文物,南方看山水,东南看海、西南看山……。踏上贵州高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巍峨的群山,莽莽苍苍,有如游龙戏凤。明朝正德年间,王阳明谪贬贵州,使他心灵震动的,首先是气势磅礴的大山。他在《重修月潭寺公馆记》中写道:“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在这个文化巨人的笔下,仿佛天下的山峦,都在云贵会聚,千山万壑,犹如沧海。百年之后,又有一个浙江文士王世性来到贵州,在《黔记》中,把贵州的地理特征概括为两句话,也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