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乡鹿 《世界遗产》2012,(4):28-31
一方水土养一方树,景迈山的气候、地质的独特性,孕育了世间罕见的千年古茶园。从3000多万年前的地质运动及地球气候的演化,到在森林里构建的古茶园,茶树与其他动植物物种共生一处,形成了天然、和谐的生态系统。大山与森林、古茶园、古茶树,以及那一片被万物共同作用孕化出来的叶子,成为承载自然精华的典型,也  相似文献   

2.
"古茶园给我留下的突出印象主要有三点:令人震撼的茶园景观;古朴的民居建筑和民俗文化;独特的民俗信仰"1999年,我在云南红河州开展红河州城镇体系规划,就听说了思茅一带有很多古茶树。第一次亲眼看到是在2011年3月,去元阳梯田考察完了以后又去景迈山古茶园考察。真正全面作为申遗课题开始于2011年5月,从地质、地貌、气象、水文、生态、茶树等自然科学以及茶文化、民族学、民俗文化、乡土建筑、经济等社会科学方面收集国内外资料,开展多学科研究。同年8月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前往景迈山地区以及版纳部分古茶园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3.
"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环境的协同进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包含完整的古木兰和茶树的垂直演化过程,证明了普洱市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之一;从野生型古茶树、过渡型和栽培型古茶园到应用与借鉴传统森林茶园栽培管理方式进行改造的生态茶园,形成了茶树利用的完整体系;具有多样的农业物种栽培,农业生物多样性及相关生物多样性丰富;涵盖了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茶树栽培利用方式与传统文化体系,具有良好的文化多样性与传承性;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也是茶文化传播的中心节点。该系统不但为我国作为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源地提供了有力证  相似文献   

4.
"古茶园丰富的物种组成和多层的空间结构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古茶园生态系统,在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中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我第一次接触古茶园是1983年。当时我们在做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和规划,时任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主任、后来也是我的博士导师裴盛基教授告诉我们说:"你们做科考和规划的时候,应该去勐海曼稿看一看。那个地方有个古茶园,叫做樟茶群落,是一个山林里的茶园,已经有300年历史了,你们去看一看吧。"我们就去了。那个地方让我非常吃惊。从外貌上看,它就是一片森林,但走进去看,就会发现,整个森林的下层,几乎一半以上都是古茶树。高的有七八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普洱地区,传承了上千年的古茶园不仅是当地布朗族、傣族、佤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并且还是数以千计的动植物物种以及数万种微生物的世居地。森林中的第二空间提到普洱茶,人们常常第一印象是普洱茶的独特发酵口感和保健作用。不过,在普洱地区,如果你和这里的人聊起古茶树和古茶园,马上就会发现,在普洱茶人心中,更令他们自豪和自信的,是普洱地区古茶树和古茶园生长的顶级环境。  相似文献   

6.
水伊 《世界遗产》2012,(4):40-43
茶魂树春天,古茶林中。一棵高大俊美的茶树下,插着形状独特的木桩,种着仙人掌和鸡蛋花,小竹篮绑在树身上,里面摆放着供品,采茶人跪拜在茶树下,一位长者采下了茶魂树上的第一叶新芽。在景迈、芒景古茶山,每开发一块茶地,种第一株茶树时,要选一个最好的门子,隆重举行祭拜仪式然后才能正式种植。这棵茶树就是这片茶园的茶魂树。  相似文献   

7.
郑治民 《世界遗产》2015,(3):104-107,10
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扬名。普洱境内有距今3540万年前的茶树始祖,有2700余年的野生古茶树王,有1700多年的过渡型古茶树,有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这一切,都在申遗者的手中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8.
普洱古茶园具有神性的自然和自然的人性。著名文化学者黄庆在澜沧江流域田野调查十几年,他提出澜沧江流域蕴藏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原生态文明系统,这个文明系统里包含着古老文明的活态的遗迹,古茶树即是这一文明遗迹的见证和灵魂。本社社长刘保党与黄庆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古茶树史记     
蒙可 《世界遗产》2012,(4):20-21
面朝云海,背倚青山,头顶蓝天,脚踏瀑布,大茶树王屹立于天地之间。我们一行4人,怀着朝圣的心情,踏着青苔和落叶一步步攀登,走近这棵2700年的茶树之王。大茶树王粗壮的茎干竖立在山坡上,树冠部分的枝条指向苍穹,似乎在向我们昭显它的威严;树干上绿色的苔藓和灰白的树皮斑驳分布,似乎在向我们讲述它的沧桑。这里是普洱市镇沅县九甲千家寨,在这座山头分布着大量的野生古茶树,一些年龄较大的古茶树被专门编号,以利于保护,大茶树王自然是当之无愧的"1号大茶树"。据说约40年前,一  相似文献   

10.
普洱山区中的各个少数民族崇拜茶树,茶树崇拜与其他天地日月星辰的崇拜共同构成了他们的信仰。信仰与茶树结合,成为护佑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文化体系。古茶园和文化系统从此成为这些古先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构成,也成为快乐古茶民的重要支持。茶已经渗透到务民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茶不仅是饮品,它还是食物,是贡品。普洱古茶园里的原住民不仅掌握了产茶制茶和  相似文献   

11.
正一、茶的核心原产地在哪里世界上现有茶园面积6670万亩,中国茶园面积约4000万亩,占了世界茶园的百分之六十。茶的原产地在什么地方呢?1823年,印度人、英国人在印度阿萨姆发现了野生古茶树,测定树龄在三千年左右,据此提出印度是茶树的原产地之说,并形成定论。1984年在贵州省普安县与晴隆县交界  相似文献   

12.
带着诗意的眼睛,看到的一定是美。很多天以来,我一直回味这句话。当我们走进普洱古茶园,诗意自然扑面而来。古茶园是美的,因了自然之性和人性的自然。从青藏高原发源,澜沧江一路奔跑,直抵老挝、泰国……汇入南海。就在高山深谷的中间地带,一片片原生树林郁郁葱葱、带着野性挥洒。与澜沧江一路奔跑的,还有来自高原的古羌族先民、世居本地的古濮祖先民,以及来自南方的古越先民。当他们最终停留在澜沧江两岸,他们就在森林里种下古茶树,并用了千年来守护古茶树的神性。  相似文献   

13.
《世界遗产》2014,(1):42-44
中国云南的横断山脉地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物种源地、保存地。近些年来,西南边境的云南普洱地区陆续发现了树龄约2700年的野生古茶树,树龄1500年左右的野生一栽培过渡型古茶树,以及在森林中成片开垦种植,具有乔、灌、草立体生态结构、树龄在100-1400年之间的大片保存完好的普洱古茶园,成为人类驯化、栽培茶树以及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4.
相传,在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个孤儿。他没田没地,靠打猎为生。一天,孤儿到山上看支下的扣子,走近一看,正好扣着两只活的小狐狸,他连忙解了下来,用绳子拴住,牵着往回走。走呀走,他走到一座山上过路人常歇息处。他把两只小狐狸拴在路旁的一棵松树上,自己走到一个岩石跟前,靠着岩石歇气。  相似文献   

15.
正普安是茶树原产地之一,普安古茶树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茶树,也是目前最大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树居群,是珍稀的古茶树资源,在茶树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并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举办文化节,旨在以旅游促进茶产业发展,以茶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开发。  相似文献   

16.
采访手记     
《世界遗产》2012,(4):64
2012年8月29日,绍兴,世界遗产杂志社社长刘保党与普洱市政府李安强副秘书长相聚,畅谈普洱古茶园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9月,普洱市童书玮副市长一行访问北京,郑重邀请世界遗产杂志社赴普洱考察。2012年10月21日,刘保党社长与波音主编在普洱有关同志的陪同下,进入景迈山古茶园及相关遗产地初步调研,并与市委书记沈培平与市长李小平会谈,深入探讨古茶树对世界文明的重要意义,及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双方达成共同为普洱古茶园申遗(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做出贡献的意向。  相似文献   

17.
革命先驱高君宇与风流才女石评梅崇高纯洁的爱情故事,已经被许多人所熟悉并为之感动。但是高君宇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他的父亲高配天就给他娶过一名叫李寒心的农村媳妇,这可能就鲜为人知了。他们的这桩婚姻是封建礼教的恶果,给两人都造成不幸;特别是李寒心,更是旧社会婚姻制度的牺牲品。 李寒心,1894年生于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村。相传其祖上是清乾隆、嘉庆年间曾任过刑部、户部主事官和云南巡抚的李銮宣,到其父李存祥时,家道早已失去昔日的高贵,沦为地地道道的农耕之家。但李存祥知书达理,很讲礼义。高配天鉴于李家祖上的光…  相似文献   

18.
风穴寺不可能始建于北魏,更不可能是唐代所建.事实是:东汉费长房时代此地已有遗迹,风穴寺峡谷内的漫山遍野的柏树最初系人工栽植,古香积寺门口的两棵柏树:“一捧伞”“三炷香”系汉代遗留.结合有关典籍记载,风穴寺极可能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  相似文献   

19.
古茶民史记     
水伊 《世界遗产》2012,(4):22-27
茶是什么?谁发现了茶?谁种植了茶?谁开发了茶?谁理解了茶?谁应用了茶?茶的乡在哪儿?谁让茶和水相遇,制造了茶杯里的江湖?古茶树身世邦崴古茶树已经超过一千岁了。一千岁的树,并不像人类想象的那么老,比如,白发苍苍,如果你有机会看到她,就知道什么是绿鬓如云。听风,沐雨,看云,朝日,拜月,然后尽一棵茶树的本分,努力长出新芽嫩叶,开花结果。一千年的光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20.
正抗战时期四川江津有一位袍哥传奇人物,人称"李大爷",他就是江津义字袍哥总舵爷李贡秋。李贡秋1896年出生于江津南部山区嘉平场乡下,祖上以农耕为业。但他从小就不想干这种既苦又累的农活,十五六岁就混迹于嘉平场的各大茶馆。24岁那年,他正式"嗨"了袍哥(加入袍哥组织),成了袍哥里的小老幺。1930年,已过而立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