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同敌人进行军事与政治斗争的同时,又在经济战线上同敌人展开了激烈尖锐的反封锁、反掠夺斗争。贸易斗争是经济斗争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北岳区凭着正确的贸易政策与敌人展开了一场顽强的贸易战,在斗争中作出了成绩,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乾隆时期的清朝与中亚哈萨克部的贸易多有讨论,一般认为贸易是清廷给予中亚哈萨克部的"特恩",清朝与哈萨克贸易的实质是一种"羁縻"关系。实际上,以清廷为视角进行的研究,有片面夸大清朝与哈萨克贸易所具有的"羁縻"作用之嫌。首先,作为中原王朝"羁縻"游牧部落的核心要素,茶叶贸易并未出现在乾隆时期的清朝与哈萨克贸易活动中;其次,以往研究忽视了哈萨克人所具有的能动性,仅将他们视为清廷‘羁縻'政策的被动承受者。此外,由于缺乏对清朝与哈萨克贸易背后的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将清朝与哈萨克部贸易视作一种"羁縻"关系的观点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相似文献   

3.
郑成功为配合政治和军事活动而采取的经济措施主要有:经营海上贸易、征收税款、自铸银币和发展农业生产等。在经济实践中形成的郑成功的经济思想,可用“农本”、“商战”来加以概括。郑成功农本商战思想表现出经济为政治、军事斗争服务的特点,同时它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主张又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做法,农商共兼、本末并重。这一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具体经济政策和措施中,并在一定范围内付诸实践,对加速台湾的开发和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缓和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尼克松政府对东西方贸易政策做出了战略调整。在"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指导下,尼克松政府不仅全面推进和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以及同中国的贸易,而且从一般商品物资的"自由化"进一步扩展到战略性的技术贸易领域,放宽和取消了对巴统战略性敏感技术所实施的严格出口管制的政策。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自由化"政策是尼克松时期美中和解的具体表现。在美国取消对中国贸易管制、取消巴统对中国的战略禁运以及取消"中国差别"的背景下,中国开始从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大量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这些先进设备的引进、建设和投产所产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政策、技术和物资的基础,打开了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谭超 《黑龙江史志》2013,(21):99-100
"土木之变"是明代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明蒙朝贡贸易自永乐时期正式形成伊始,就潜伏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瓦剌的大规模使团及明朝"薄来厚往"的回赐政策,给明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压力。随着瓦剌势力的不断增强,双方朝贡贸易的矛盾不断加深,明蒙间大规模战争的趋势愈发明显,终致"土木之变"。  相似文献   

6.
所谓政策集团,顾名思义,是一些思想观点相近的一些人,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聚会,讨论、研究政策,并向国会、政府提出政策建议的组织。早在一九五七年,三木武夫就在自民党內组织了最初的政策集团“政策同志会”,讨论、学习政策,并从这里培养出一批国会议员和县议员。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议员们普遍地感到需要从多种渠道广泛搜集情报资料,深入研讨政策,加强立法活动,以补过去制定政策单纯依靠官厅的纵的关系的做法之不足,并便于在政治斗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陆续产生了各种所谓的政策集团。  相似文献   

7.
1937年爆发的淞沪抗战以及日军此后长达八年的围困与占领,对上海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市政管理和日常生活均造成了巨大影响,这一剧变同样给这座城市的毒品贸易与消费带来了显著变化。面对巨大的毒品市场和巨额毒品利润,日本自控制上海之日起,就计划将此贸易控制在手中,以支持其在中国的战争行为。为此他们一方面通过建立以华中宏济善堂为代表的毒品贸易垄断,向上海及华东地区大量输入毒品;另一方面则废弃了国民政府自实施"两年禁烟、六年禁毒"政策以来,针对毒品贩卖、吸食行为的严厉打击措施。日本当局的上述行为极大地刺激了上海的毒品贸易与消费行为,同时大大降低了毒品犯罪的风险,使这座城市沦为抗战时期日本"毒化政策"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8.
正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大航海活动开启了人类的全球化时代。西欧社会自此迈入近代转型时期,逐渐形成以海外殖民扩张为主导的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与此相应,明清中国进入"白银时代",作为世界货币的白银在中西贸易活动中大量流入中国,内化为中国的国内主导货币。"白银时代"在明清中国的落地,天然地与海外贸易联系在一起。白银货币的外部供给,成为明清中国货币结构的重要特色。这种外部供给的实现形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和范围内,以民间私人海上贸易来实现。然而,出于国防考量,明清政府多次反复地实施了"海禁"政策,对"贸易的猜忌"语境下国家间贸易和政治的关系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形成独特的政策逻辑。就清代而言,在康熙年间全国政权稳定之后实行了开海政策,晚期又经历反复。因生活经历对海外贸易有独到认识的蓝鼎元,提出了开海禁的主张,并提出"买洋铜鼓铸"解决货币供给的建议。要理解蓝鼎元开海贸易的主张和重视货币外部来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文帝在位期间,革祖宗之弊政,诞布维新,广施宽政,尊右文教,在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初步构建起了一个彬彬文治社会,并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洪武以来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危机。然随着"靖难之役"的爆发和建文政权的覆亡,这些举措和政策也大多未能付诸实践,随即湮没于滚滚历史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10.
茶马贸易是中原农业民族和周边从事畜牧业的少数民族之间物物交换的一种互惠互利的经济活动。官营茶马贸易发端于唐代,兴起于宋代,在明代达到高度垄断,清初承明之旧,重新恢复和延续了这种特殊的民族贸易制度。本文引用了大量文献资料,着重论述了清代官营茶马贸易的恢复以及衰落并最终废止的状况,认为清代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是其废止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阎枫 《文物世界》2007,(5):54-57
庙会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早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它由佛教"斋会"衍生,经过长期发展,它已由原来单一的敬神和酬神活动逐渐发展成为集敬神明、通商贸、供游乐、访亲友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活动,从而也对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人们管这种与贸易集市、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从1983年夏、秋天开始,到1986年,历时三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公、检、法、司机关全力以赴,大规模地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简称"严打"。其规模之大、动用的人力、物力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打击人数之众,仅次于1950年至1953年的第一次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这次"严打"斗争以三年为期,三个战役,对犯罪分子采取抓一批、杀一批、劳动教养一批、收容审查一批、注销城市户口一批,以达  相似文献   

13.
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经济交流频繁,多边贸易活跃,沿线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几乎都参与到这一商业活动中。但其中具有规模性,且在中西海上交通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商旅群体有地处中东的波斯、大食、回回等。在公元7—15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波斯、大食、回回商旅频繁往来东西,成为中国与南海、印度洋朝贡贸易中的主要参与者,构建了其时海上交通网络,促进了中国东南沿海诸港口的繁荣与市舶法则的颁行。系统梳理其活动轨迹,把握其于此中之作用,有助于对古代"海  相似文献   

14.
"和亲"政策最早源于汉朝,唐朝时期尤盛,直至清朝,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封建时代。"和亲"政策不仅促进了边疆的稳定以及经济贸易的发展,有力地巩固了汉族的政权,而且使得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在礼仪、服饰、建筑、贸易、音乐、宗教、典章制度以及文化知识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财经工作是维持抗日根据地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是坚持敌后斗争的重要物质保证。皖江抗日根据地为了发展生产、保证抗日军民物资需求和维护群众利益,实行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财经政策,极大地发展了根据地的工农业;制定了合理的税收政策,促进了贸易交流并获得了持久的税源;为了与敌展开经济斗争,发行了货币,稳定了金融,为最终战胜日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俄国早期对华贸易始于1689年,止于1762年。在此期间来华贸易的既有国家商队,也有私人商队。沙皇政府为确保国家商队贸易成功,把流入私商手中的巨额利润集中到自己手中,增加国家的资本积累,对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毛皮实行垄断,对私商的贸易活动加以限制、排挤,甚至禁止。双方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斗争。1762年政府宣布废除国家商队贸易,取消对毛皮贸易的垄断,斗争至此结束。本文拟对这场斗争的发生、发展,政府取消商队贸易的原因及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国际学会与东北问题——中、日学会的交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洋国际学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亚太地区民间团体组成的一个旨在维护国际秩序的非政府组织.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该组织分别召开京都会议和上海会议,就中国东北问题进行了激烈论争.日本学会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出发,遏制中国学会的积极活动,为日本的侵略政策辩解,并为之提供"理论依据",成为日本政府的御用工具.中国学会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有理、有利、有节地与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使会议成为"无硝烟的战场"和中日国联大论战的预演.会议虽未就东北问题达成共识,但对国际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国族是在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但当形成国族的外部条件消失后,特别是在掌握国家政权的主体民族有意或无意地实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时,弱势民族就会掀起争取民族平等权利的斗争,一些人甚至把它演变成民族分离主义或恐怖主义活动,对仍在发展的一元国族发起挑战,威胁民族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文章认为,只有赢得少数民族认同并使之参与、获利的开发政策才能既有利于国族的巩固,又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最终实现一元和多元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9.
1948—1950年,美国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发展有限日中贸易的政策。中国东北作为日本传统的贸易对象,成为美国复兴日本经济的政策中对外贸易的一个重点。美国政策制订者认为,发展与共产党中国的贸易,不仅对重建日本经济十分重要,同时能减轻美国的财政负担,更有可能借此制造中苏分裂。日本与中国东北的贸易在这一政策下有所恢复。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这一政策匆匆收场。其原因首先在于政策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美国国务院和军方之间始终存在着意见分歧。其次,东北解放区优先发展同苏联贸易的政策也决定了东北与日本的经贸关系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一书认为 ,就海外贸易政策总体发展趋势而言 ,明代是开放的 ,清代是封闭的。这种观点具有片面性。从官方出海贸易政策、海外国家朝贡贸易政策、本国商民出海贸易政策、外国商民来华贸易政策、关税政策等五个方面分析 ,明朝与清朝前期没有本质的差异。清朝前期的许多海外贸易政策不仅直接继承于明朝 ,而且在很多方面比明朝更加务实 ,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