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的陆军预备第二师,是1938年初由贵州几个保安团奉命在贵阳编成。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各省在国民政府的号召下纷纷出师抗日。然而,由于黔军各师先期已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并全部奉调出黔,贵州已无师可出。1937年末,经时任贵州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吴忠信指派,由贵州全省保安处处长冯剑飞奉命在黔组建预备第二师(以下简称“预2师”)。  相似文献   

2.
一、《黔山红迹》(红军在贵州的革命活动)一书已经发排《黔山红迹》(红军在贵州的革命活动)一书是由贵州省革命文物、历史文物调查征集办公室编写的。全书共分两大部份,第一部份主要叙述了从一九三○年到一九三六年初,红七军、红三军(红二军团),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在贵州六十多个县、市的  相似文献   

3.
主要产品贵州仙灵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是由医药系统几位退休专家与贵阳制面二厂合资组建。公司成立以后,直到1997年7月,由于人员年龄较大,资金短缺,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未能进行正常的生产和销售,1997年7月,王晓春出资300万元收购了原全体股东股份,担任了公司董事长职务。该公司目前以生产"仙灵骨葆"胶囊为主。这是由贵州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时光达教授,费近20年的心血,在研究"肾主骨"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基础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采用贵州特产黔灵粗毛淫羊藿等地道的贵州名贵药材为主药,研究制出  相似文献   

4.
贵州山多,交通不便,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在国民党统治的二十二年中,只有质量低劣的140公里铁路。建国后,先后建成黔桂、川黔、贵昆、湘黔四条铁路干线,通车里程达1,445公里,为1949年的十倍多。现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连接川、滇、湘、桂四省和省内各地的铁路运输网,改变了过去的蔽塞落后面貌。铁路通车后,给贵州带来新的变化。如1984年旅客发送量达1.590万人次,货物发送量完成1,530万吨,取得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四年秋,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长沙、衡阳,继陷桂林、柳州,妄图从贵州进犯重庆,便分出一部兵力沿黔桂公路和黔桂铁路直逼黔境。从当年的十一月二十六日起至十二月十日止,共计十五天,相继沦陷了黔南荔波、独山、三都、丹寨四县,另有一小股日军由前卫大队长筑场大尉率领,侵犯到都匀县明某乡的茅草坪、鸡贾河、雷打岩和半边街等四个村寨(这是日军侵黔的最深入处)。这支侵入贵州的日本派遣军隶属中国派遣军第六方面军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下辖第三师团(师团长山本三男中将)和第十三师团(师团长赤鹿理中将)等,兵分三…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大夏大学由上海迁至贵阳后,社会学系仍由吴泽霖教授主持,于1938年春建立社会经济调查室,附属于文学院,亦由吴泽霖主持。一年后,为促进工作效能、充实研究内容和设备,将该室改名为社会研究部,“从事进行有系统之调查与研究,以冀促成贵州社会建设之事业”。“特别着重黔省境内苗夷生活之实地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三穗县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毗邻,是贵州扼守东部入黔之咽喉要道.1897年10月2日,甘凤章先生出生在距县城13公里的长吉乡. 一 甘凤章之父甘嗣华,原籍湖南衡阳,19岁后挑着一副货郎担,由湖南辗转来到贵州三穗,再来到长吉落脚,在街上租房子开了一间小杂货店.21岁时,经人介绍迎娶三穗顺安堡(今顺洞村)杨氏为妻,杨...  相似文献   

8.
《贵阳文史》2010,(4):77-77
<正>1907年7月17日贵州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张报纸——《黔报》在贵阳出版发行。背景:当20世纪的大门开启时,贵州、贵阳本地没有报道每日新闻的报纸出版。上海出版的《申报》因路途遥远,辗转寄到贵阳时,对已逾月,新闻已成旧闻。创办一张贵阳出版的报纸,以开发民智,了解天下大事,传播本省本地新闻,成为欧风东渐中贵阳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在周培艺(周素园)积极建议下,贵阳士绅于德楷、唐尔镛等筹集股金8000两银子,在贵阳后新街通志书局成立《黔报》报馆。报纸由周培艺负责编辑,周培棻为发行人。  相似文献   

9.
一九一二年三月,唐继尧率滇军入黔,推翻了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贵州军政府,是民国初年西南政局中的大变故,引起了全国舆论界的关注。从此滇军入黔便成为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至今仍能引起史学工作者的兴趣。我们认为,要真正了解这一事件的真相,必须弄清如下几个问题:(一)滇军入黔是偶然的历史误会还是早有预谋?(二)滇军假道黔境“北伐”是真意还是别有企图?(三)云南军政府干预黔政、颠覆贵州军政府的真实动机何在?(四)唐  相似文献   

10.
正郭子章做贵州巡抚10年,所著《黔记》洋130万字,为研究明代贵州最重要的文献。贵州史家的记述明清以来,贵州史家关于建文帝的记述不多,最值得重视的有明朝郭子章的《黔记》。《黔记卷三十二帝王事纪》中记载:建文君自逊国后,即祝发为僧。之蜀,未几入滇,常往来广西、贵州诸寺中。一日,至贵州金筑长官司罗永庵,尝题诗壁间。已,由贵州之粤。天顺中,出自粤西。呼寺僧曰:我建文皇帝也。  相似文献   

11.
《贵阳文史》2012,(1):9-10
1944年12月10日侵华日军全部退出贵州省背景:1944年秋天,日军沿黔桂铁路直逼黔境。12月2日,荔波、三都、丹寨、独山等县城相继沦陷,独山县城更是被7天7夜大火全部烧毁。一时间黔南大地烽烟四起,贵州的数十万难民妻离子散,  相似文献   

12.
概况 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国务院批准把修建湘黔铁路列为重点工程项目。这条铁路东起湖南省株州市,西到贵州省会贵阳市,全长902公里,建成后东接湘赣、浙赣、沪杭、西接贵昆铁路,形成我国横贯东西2.500公里的第二条大动脉,也是有关各省区组织民兵修建的巨大工程。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70年代初,我作为中学生代表,参加湘黔铁路慰问团。事情虽然已经过去50多年,许多情节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湘黔铁路,即沪昆铁路湘黔段,起于湖南省株洲市,终于贵州省贵阳市,跨越湘、资、沅三大水系,穿越雪山、武陵两大山脉,横贯贵州、湖南22个县(市),是连接湘贵的重要干线铁路。它蜿蜒于武陵山和苗岭的群峰深谷中,沿线地势险峻,地质复杂,建路工程艰巨,贵州境内,大龙至贵定段就有隧道及明洞185座,桥梁183座。  相似文献   

14.
正自民国以降,黔军一直是西南军阀中的重要力量,期间经历了兴义系、新兴义系、桐梓系几个军阀统治时期。严格地说,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时,纯粹意义上的"黔军"已经不存在。早在1935年,蒋介石借"追剿"红军之由让中央势力渗透贵州,将"末代贵州王"王家烈免去贵州省主席及第二十五军军长之职时,贵州军阀统治时代就宣告终结,原有的黔军也相继被改编和调离。但另一方面,由于黔系军队刚进行  相似文献   

15.
唐凌 《世纪》2023,(1):60-63
<正>桂越国际铁路是抗战时期连接中越两国的铁道线,在中国境内由湘桂铁路和黔桂铁路组成。该铁路修筑始于中法战争之后。为了打破日军的封锁,中国修筑湘桂铁路和黔桂铁路,这两条铁路均在镇南关与越南铁路接轨,合称桂越国际铁路。其中,越南境内采用窄轨,与中越边境铁路相同。湘桂铁路1937年开始修筑,黔桂铁路1939年开始修筑,至1940年,南宁至镇南关段基本筑成。具备基本通车条件时,日军突然发动桂南战役,已筑成的这段铁路被迫拆毁。1944年,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又发动桂柳战役,力图将桂越国际铁路控制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6.
(一)、徐霞客贵阳日记简略的疑义明季大游历家徐霞客(宏祖)游黔,始於崇祯十一年(1638)戊寅三月二十七日进入黔境下司,五月初九日离黔境而入云南,复於是年八月二十四日由云南罗平州的三板桥渡江底河再入黔境,经步雄而至黄草坝(今兴义市),於九月初三日渡黄泥河离黔而再入滇。《徐霞客游记》:由都匀至贵州(明人称贵阳为贵州),行程八日,每日只记里程与宿站,不言其他;到省会贵阳为四月十一日,十四日离贵阳南行,是日记云:“晨饭於吴,遂出司南门,度西溪桥,西南向行。五里,有溪自西谷来,东注入南大溪,有石梁跨其上,曰太子(慈)桥。……”遂经岜堰塘(今甘荫塘),水边寨、大  相似文献   

17.
贵州三个地方审判厅和三个地方检察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宣统二年(1910),贵州省城贵阳曾设有地方审判厅、地方检察厅。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仍沿用宣统元年清王朝颁布的唯院编制法》配置全国各地的司法机构.贵阳地厅仍保留下来,继续行使其审判、检察职权。民国3年(1914年),贵州设黔中、黔东、黔西三道后,贵阳地厅主要管辖黔中道不服县知事初审上诉案件。其时,贵州黔东、黔西两道40多个县不服县知事初审上诉案件,均由贵州高等审判厅、高等检察厅受理,案件经常积压,且上诉打官司的民众极不方便,民国4年(1915年)7月1日,贵州曾在黔东道的治所镇远设置贵州高等第一分庭.在黔西道的…  相似文献   

18.
四 主持贵州讲武学校奠定黄埔教官基础 贵州军事学堂的创办,始于清末的武备学堂。该校招收两期学生后,即改为贵州陆军小学堂。辛亥革命后,唐继尧率滇军人黔与刘显世等共同颠覆了贵州军政府以后,先设干部学校,后改名陆军讲武学校,隶属都督府参谋处。唐继尧离黔后,刘显世当上贵州护军使,与王文华商量重建贵州陆军。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贵阳,汽车如流水,日夜奔驰,公路四通八达。贵州全省公路已达三万零五百五十多公里,几乎每一个乡都已通车。贵阳市已成为我国西南铁路公路交通的枢纽之一。五十多年前的贵州,交通闭塞,运输靠人背马驮,行走羊肠小道。李白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实黔道更比蜀道难。辛亥革命后,贵州许多有识之士都希望开发贵州交通事业,打破闭塞状态,发展地方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书画艺术源远流长,魏晋以来更是日渐昌盛,出现了许多大家.然而,在明代以前,黔籍文人的书画艺术,寥若晨星,不足为道.自明代起,特别是贵州开省以后,贵州的书画艺术却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气象,有些画家甚至在中国画坛书坛上也争得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时贵州学校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客籍文人在宦游贵州期间相互传授技艺,而黔籍文人也不断外出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