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4年10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进入贵州的石阡境内,受到国民党湘、桂、黔军的重重包围。10月16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红六军团第十八师第五十二团为掩护军团主力转移,主动暴露  相似文献   

2.
红九军团是1933年10月28日由红一军团第3师、红五军团第14师为基础在闽西建宁县康庄组建的新军团。1934年元月30日,红九军团在江西黎川樟村举行了成立誓师大会,由罗炳辉任军团长,蔡树藩任政委,郭天民任参谋长,李湘怜任政治部主任。随后,红九军团继续在赣南、闽西南作战,以善于游击战和机动灵活作战著称,被毛泽东誉为“牵牛鼻子的能手”,朱德称之为“两脚骑兵”。中央红军大部队从瑞金、于都出发进行长征时,九军团刚从福建撤回江西。接到命令后即由会昌出发。长征初期各军团都要被迫带上不少包袱,战斗力锐减。九军团携带的粮食、盐、布匹、银…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于长征中的风云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等非常熟悉,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谈到长征这一段历史时却很少提到陈云。其实,陈云也参加了长征,尽管由于中央的特殊安排, 陈云没有走完25000里的征途(只走了12000里)。 1936年,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曾把长征的胜利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并开列了18位党的重要领导人的名单,其中就提到陈云。受命为红五军团的中央代表,担负殿后掩护任务 1934年,中央苏区在第5次反“围剿”斗争中,由于排斥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实行  相似文献   

4.
姜廷玉 《纵横》2008,(6):36-39
彭绍辉不仅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独臂将军,而且是我军参加过红军三个方面军长征的为数不多的高级将领。长征开始时,他担任中央红军红十五师(少共国际师)师长,率部掩护主力部队实行战略转移。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彭绍辉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反对张国焘拒绝中央北上方针、主张南下的错  相似文献   

5.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开始西征突围——长征。此前,张云逸在7月间奉命担任湘赣省军区司令员,途中因病在大庾岭隐蔽又找不到部队。11月初,他带领22人的小分队在聂都乡游击队掩护下与长征的红三军团四师巧遇。  相似文献   

6.
正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撤离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在这支长征队伍里,有一个骑着淡红色骡子的特殊人物,他叫张振汉,是国民党纵队司令兼四十一师师长,中将军衔。从1931年起,张振汉就带着"王牌"四十一师"包打红军",从洪湖一直追到湘鄂边,赌咒发誓"要活捉贺龙"。然而,历史却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他非但没有活捉到贺龙,反倒被贺龙、王震、肖克等指挥的  相似文献   

7.
南京不愧是六朝胜地,十代名都,寻常巷陌之中,便有许多的历史遗迹,令人悠然神往,发思古之幽情。比如我现在住的这个地方,中山南路、羊皮巷一带,历史上出过不少臣武将,算得上卧虎藏龙。臣如程国祥,明代上元县(今南京)人,字仲若。万历年间进士,崇祯时官至户部尚书,一生清廉正直。据《明史》记  相似文献   

8.
“坚持不是胜利,坚持到底才是胜利。”这是《雄关漫道》兴起的一句经典台词。在反映红军长征胜利的众多影视题材作品中,此剧能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响,就是因为此剧的制作者们比旁人别有一番心思。红二、六军团的掩护对长征的胜利,甚至中国革命的胜利,都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可惜的是,之前还没有一部影视剧反映这一段历史,而《雄关漫道》正是填补了这一段空白。  相似文献   

9.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第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同第一方面军会师,伟大的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会师后,主力向东转移。国民党军胡宗南第一军及第四十三、第九十七师分三路向东进红军进攻。红军为打破敌人的进攻,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于门月ZI日集中红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第二十八军,第二方面军第二、六军团,第三十二军,第四方面军第四、第三十一军,对前进至山城堡之敌第一军第七十八师发起进攻,至22日9时,歼灭该师一个多旅,击溃一个旅,俘敌 600人,毙伤团长以下 600余人,缴枪 600余枝(挺),击落飞机一架。山城堡的胜利是红军三大主力团结战斗的结果,对促进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起了积极作用。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和西安事变六十周年,今公布这组史料,对研究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和西安事变前的军事形势,颇有参考价值。为保存资料原貌,文中对红军的诬蔑之词,本刊未作删改,均按原文公布,请读者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0.
湘江之战,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战斗最为激烈、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战役。为突破国民党军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中央红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红八军团只剩一千多人,红三军团第六师十八团、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全军覆没,中央红军总兵力锐减至3万余人。这是人民军队自创建以来受创最重、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应当指出,这一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战役,红军将士付出的惨痛代价,证明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使共产党吃尽了苦头,广大红军干部、战士要求改变错误领导的呼声愈加强烈。  相似文献   

11.
正1935年,时任中央红军红一军团敌工部长的陈漫远率领红一军团先遣队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打前站;一年之后,时任红七十三师政治委员的陈漫远又率领红十五军团特别支队为红军三大主力部队的大会师打前站。他的这两次先锋官挂帅,为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药王山石刻”是全国第一批重点物保护单位。在这批石刻中,由金代名道士谭真君(谭处端)书写的龟蛇二字碑以其超绝的书法艺术和神秘的宗教色彩深得广大游客和奉道信士的钟爱。细观龟蛇二字,龟字若乌龟静息修养,蛇字如长蛇飞腾盘曲,  相似文献   

13.
戚元德 《百年潮》2024,(1):53-59
<正>1934年8月初,我们离开黄冈开始长征,因当时走得仓促,精神上和物质上准备得都很不够,8月12日到湖南的桂东、桂阳才成立“军政委员会”,任弼时任委员会主席,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委,德峰以苏维埃国家政治保卫局代表身份任军团保卫局长、并按保卫局工作性质及惯例参加“军政委员会”,张子意任军团政治部主任,李达为军参谋长。红六军团是由第十七师(原湘赣军区红八军)、第十八师(原湘赣军区红十八军)等部队组合构成,有近万人。  相似文献   

14.
1934年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等组成的中央红军一方面军暨军委一、二纵队,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个梯队、12个师八万六千多人离开中央苏区瑞金梅坑驻地,开始了举世瞩目的长征。1934年12月13日红军进入贵州。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2020,(4)
正"三杨"称谓的缘起在中央红军广大指战员尤其是中央领导人中,有传之久远的"三杨"之说。何谓"三杨"?这里说的是,中央红军在长征前和长征途中,已经在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师和红三军团第四师担任正团级职务的杨得志、杨成武、杨勇。当时,他们只有20岁左右,分别担任红一军团第  相似文献   

16.
红军长征过灌阳及其革命影响熊光嵩1934年9月上旬和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西征、第一方面军和中央军委纵队(中央红军)长征,曾先后两次经过灌阳,在这块美丽、可爱的土地上,与国民党桂军进行了医战,洒下了无数先烈的鲜血。红六军团西征,...  相似文献   

17.
满族是一个姓氏繁多的民族。满族称姓氏为哈拉,共有哈拉679个。其来源不一,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沿袭金代女真旧姓。如:完颜氏、钮祜禄氏等。 其二、以部族名称为姓氏。如:纳喇氏、辉和氏等。 其三、以所居地名为姓氏。如:宁古塔氏、董鄂氏等。 其四、赐与姓氏。如:吴拜本姓瓜尔佳氏,纳木泰本姓舒穆禄氏,努尔哈赤以军功皆赐姓觉罗氏。 其五、以名为姓氏,也叫“随名姓”,即  相似文献   

18.
正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平均每行进一里就有指战员献出宝贵生命。本文收集整理了几则在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负伤不怕牺牲的传奇感人故事,以此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有多硬!"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在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指挥下开始长征。贺炳炎(1913-1960,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红二军团第五师师长随部队长征。12月,部队向西疾行,沿雪峰山山脚直奔云南瓦屋  相似文献   

19.
如日中天的谭甫仁遭暗杀谭甫仁,广东仁化人。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历任红十二军连政委、六八七团政委、红一军团一师政治部组织科长、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参加长征。抗战期间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长、一一五师教导七旅政委、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满军区政治部主任、东野七纵副政委。建国后任十五兵团军政委、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第二政委、工程兵政委。1955年授中将衔。罗列以上一大堆军历,除了介绍逝者光荣历史,另…  相似文献   

20.
正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美术宣传活动。红军中的一些专业的美术工作者和业余美术爱好者创作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术宣传作品,形象生动地记录了长征中的革命斗争生活,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如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的黄镇、红二、六军团的文艺干部陈靖、红四方面军的廖承志等人,就创作了不少的宣传画。然而,由于战斗的频繁和环境的艰苦,很多亲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