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冠礼 《湖南文史》2009,(10):37-37
传统戏中,包公经常被称为“包相爷”,其实包拯从来都没有做过宰相。 宋朝处于宰相制度的调整期,正副宰相同设,多相并行,编制也不固定。很明显,“多相并行”的目的在于分散相权。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  相似文献   

2.
平章官名。(1)始于唐。宋有平章军国重事之名,专为年高望重之大臣加衔,位在宰相之上。(2)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宰相。(3)元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简称平章,为地方高级长官。明初沿袭,不久废。  相似文献   

3.
正古语有云:"贤臣起于州县,良将发于行伍"。自古以来,县治一职都是历练国家贤才、选择政治栋梁的不二人选。宋代的宰相文彦博,从翼城知县起步,历仁、英、神、哲四朝,仁宗朝两度拜相,英宗、神宗朝为枢相9年,哲宗朝除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出将入相50多年,在政事、军事、民事、文学、书法方面均成就  相似文献   

4.
宋人晏殊任相时间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保平 《史学月刊》2005,(9):117-118
《宋史》卷二一一《宰辅二》“宰相进拜加官”栏下记:[庆历二年]七月壬午,吕夷简自右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判枢密院事。章得象自守同知枢密院事、平章事兼枢密使。晏殊自枢密使加同平章事。  相似文献   

5.
金末文学家元好问有个妹妹出家当了女道士。有个姓张的平章(相当于宰相)见她既才华横溢,又艳丽异常,想娶为妻,就派人去向元好问求婚。元好问推托说:"这件事只有我妹妹自己才能作主,你得去问她。"张平章高兴地想:一个弱女子能有什么主见,我一个当朝平章亲自出马,还怕她不答应么?到了元妹的道观,元妹正在补掇天花板,见平章爷驾到,只得放下手中的活儿,出来迎接。闲聊了几句,元妹已知其来意,而张平  相似文献   

6.
<正>《宋史·職官志一》(下簡稱《宋志一》)"三師、三公"條載:"熙寧二年,富弼除守司空兼侍中、平章事,辭司空、侍中。"(中華書局點校本,頁3772)陳振在《關於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載《中州學刊》1985年第6期)一文中,曾據蘇軾所撰《富鄭公神道碑》,認爲《宋志一》與《文獻通考·職官考》  相似文献   

7.
学界沿袭宋人说法,称北宋中枢行政呈现某种"分权"格局,即所谓的"宰相主民""三司主财",这实质上是对史事的模糊化表述。在政务决策与执行的过程中,三司与宰相的职权关系颇为复杂。一方面,"军国要务"多由宰相裁决定夺,三司往往并非动议的发起者,也不具有裁决权,其奉行宰相"指挥",与一般意义上的"有司"并无二致。另一方面,三司能够稳定且高频度地参与御前会议,其独立取旨权得到制度保障,得以直接奉行乃至影响君主旨意,颇具"使职"行政特点。以上两点,体现了三司在政务处置中的多重角色。而其成因,或与北宋三司来源于五代藩镇财政使职以及北宋君主意图维持多元决策和出令渠道有关。  相似文献   

8.
受錢大昕和嚴耕望的啓發,本文重新把唐宰相定位爲一種無官品的"使職"(而非有官品的職事官),就像節度使、鹽鐵使等使職一樣,宰相只不過是皇帝任命的一個"使職",輔佐皇帝治理國家。宰相的權力來自皇帝的授予,取決於皇帝對他的信任,有相當程度的私密關係。唐初,皇帝沿用隋朝的慣例,通常以三省長官爲宰相。貞觀年間,逐漸改派其他官員(如侍郎等)出任宰相。由於宰相是一種使職,與其他使職一樣,在初期往往有許多使職名號,稱號不固定,有許多變動。但從高宗朝開始,已逐漸統一爲"同三品"和"同平章事"兩種。本文考察唐宰相的使職名號及其命名邏1,務求更進一步理解唐代宰相之内涵。  相似文献   

9.
向光 《河洛史志》2003,(2):22-22
自2000年第4期《河洛史志》刊发《洛阳历代宰相述略》以来,作又先后两次在《河洛史志》撰补续相关内容。至此,“述略”中的“宰相”已达90位。编注意到,三中的所谓“宰相”,是对历代辅佐君王的执政大臣及相当于这一职务官员的泛称。其  相似文献   

10.
受钱大昕和严耕望的启发,本文重新把唐宰相定位为一种无官品的“使职”(而非有官品的职事官),就像节度使、盐铁使等使职一样,宰相只不过是皇帝任命的一个“使职”,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宰相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授予,取决於皇帝对他的信任,有相当程度的私密关系。唐初,皇帝沿用隋朝的惯例,通常以三省长官为串相。贞观年间,逐渐改派其他官员(如侍郎等)出任宰相。由於宰相是一种使职,与其他使职一样,在初期往往有许多使职名号,称号不固定,有许多变动。但从高宗朝开始,已逐渐统一为“同三品”和“同平章事”两种。本文考察唐宰相的使职名号及其命名逻辑,务求更进一步理解唐代宰相之内涵。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枢密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的枢密使戴显群唐代的枢密使是由宦官充任的内诸司使之一。在中晚唐宦官势力恶性膨胀以及政治中枢大权逐渐移入内廷的情势下,枢密使掌握了很大的权力。它与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合称“四贵”,是宦官集团的首脑人物;它与外朝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翰林学士共同构成唐...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语有云"贤臣起于州县,良将发于行伍",自古以来县治一职都是历练国家贤才、选择政治栋梁的重要岗位。虽然古代县治的内容不外乎理讼、收税、治安、教化、赈济几项,比现在的县域治理要单纯得多,但是凭借其独立主政一方,显示治理才干的独特优势,依然是名臣良相脱颖而出的最佳所在。比如宋代的宰相文彦博,从翼城知县起步,历仁、英、神、哲四朝,仁宗朝两度拜相,英宗、神宗朝为枢相九年,哲宗朝除太师、平章军国重  相似文献   

13.
清末有一副流行民间的著名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里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他在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清政府内政、外交、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事务,相当于宰相之职;常熟指翁同稣(江苏常熟人),官至户部尚书,掌钱谷、民政之事,汉代称司农。  相似文献   

14.
正李纲(1083—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两浙路无锡(今属江苏)人,祖籍福建邵武,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纲历仕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先后任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太常少卿、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宰相等职。李纲一生刚正不阿,因力主抗金上疏直言屡遭贬谪,满腔汹涌澎湃的报国热情却愈挫愈炽烈,"不辞羸病卧残阳"是其对自己光辉一生的生动自我写照。一、劝谏徽宗禅位,一纸血书诉衷情  相似文献   

15.
黎军 《文史春秋》2005,(7):61-61
宋朝有两位宰相到过广西梧州,并写下有关梧州的诗篇。一位是北宋中期的陈执中,另一位是北宋末期的李纲。两人截然不同的是:陈执中离开梧州回到朝廷后升任宰相,李纲则是被罢去相位后,才来到梧州。与陈执中一样,李纲也只为梧州题写过一首诗,《晚泊苍梧有感》:常诵苍梧云起愁.谁知理棹此间游。火山冰井旧传有,  相似文献   

16.
<正>裴坦是唐代山西闻喜人,与杜牧是老朋友,唐僖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太平宰相"之誉。而曾国藩,梁启超对他推崇至极:"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对曾国藩也是极为钦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两个人都官居显要,也都是出名的节俭典范。  相似文献   

17.
<正>宰相是对中国古代辅佐天子、总领百官的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不少朝代并没有将宰相作为正式官名,而是另设特定的官名。宋朝先后以同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右仆射及左、右丞相为宰相,又先后以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尚书左、右丞为“执政”,合称“宰执”。根据《宋史》中宰辅年表的记载,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至恭帝德祐丙子年(1276)前后共316年,宰执合计377人,  相似文献   

18.
在唐后期经五代到北宋初期财政中枢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中,虽然唐未曾出现以一名重臣主判三司的个别事例,后梁曾设置建昌宫使、国计使、租庸使分担了一部分财政中枢的职权,但总体上看,唐末、后梁实行的仍然是宰相分判三司制。后唐才正式改行一人专判三司制,但专判人选来源有多途,其职衔称号有多种;任命财政最高长官时,“判三司”与充“三司使”是两种不同的正式职街,轮流使用,但宰相被任命为“判三司”之后也可被称为“三司使”。后唐的一人专判财政三司制显示出较高的行政管理效率,故为后晋、后汉、后周乃至北宋初期所继承。与此同时,专判者的权力逐步增强,地位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漫说宰相     
此文可算宰相一职的简史。作者漫说了宰相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务的产生、发展及消亡的过程,颇有味。  相似文献   

20.
《沧桑》1996,(6)
裴耀卿(681——743),字焕之,绛州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人,是河东望族——裴氏家族历史上一个杰出的代表人物,在唐开元年间曾历任长安今、济州刺史、京兆尹、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江淮、河南转运使、侍中,左、右丞相等职。裴耀卿数十年仕途生涯,职显权重,而又敬业尽职,颇有作为,是开元年间名相。特别是他主持漕运整顿工作,对当时及中唐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开元时期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