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并蔓延了中国北方地区,在南方却出现了相对平静的情形,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首的东南诸省督抚和各国驻沪领事议定了"东南互保"条款,以此来阻止义和团的南下。本文认为这一事件绝不是一个孤立、突兀的事件,其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出自于东南督抚和西方列强的需要,也是当时各种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矛盾的产物,是各方势力相机审势后"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199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清政府统治者慌乱一团.皇太后慈禧携光绪皇帝逃出北京,经居庸关、宣化至太原,到西安后,闻知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与列强各国签订和约,才放心回京,自陕西经河南渡过黄河,到直隶正定坐上火车,那时芦汉(即京汉)铁路已经部分通车。慈禧乘坐火车.深感舒适和快速,很快回到京城。既然历经磨难平安回京,礼应祭拜清室祖陵,又既然有了乘坐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面对西方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湖广总督张之洞对修筑粤汉铁路的态度经过了从"稍缓筹办"到"速办"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19世纪末,随着世界殖民地的瓜分殆尽,西方列强的矛盾日深。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英国则与法、俄结成协约国。1902年,英国又与日本结盟,在远东找了一个"小弟"。而德国人的设想则更大胆,打算与中美结成同盟,抗衡英国。1906年秋,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召见了清朝新任驻德公使孙宝琦,讨论结盟事宜。但此事被汇报到慈禧那里,慈禧认为与  相似文献   

5.
正1901年11月29日是慈禧太后66岁生日。虽然中国人贺寿有十年一大庆五年一小庆的惯例,但慈禧老佛爷认为66岁应了"六六大顺"之说,应大操大办一番。这样一来,朝廷里的大大小小的马屁精便绞尽脑汁、争先恐后地向慈禧太后进献各式贺礼。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了在贺礼上压倒群僚,他别出心裁地花重金从美国购进一辆图利亚"牌小汽车献给慈禧太后。要知道,  相似文献   

6.
<正>1901年,《辛丑和约》签订,义和团运动被清廷与列强联手镇压。倒在血泊中的除了成千上万的拳民之外,还有很多忠于或声称忠于清廷的王公大臣,这些人被列强冠以"拳乱首祸"的罪名,"惩凶"也就成为辛丑议和的主要议题之一。清人笔记谈到庚子殉难诸大臣时,有"一亲王,三总督,一巡抚,两将军,一大学士,六尚书,卿贰以下亡算"1的说法。然而这些生前身后被冠以"首祸"罪名的人,是否都是"罪有应得"之人呢?身列"三总督"之一的李秉衡,其首祸罪名就十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档案为依据,叙述、考证了李秉衡在义和团运动中的表现。慈禧决定对列强宣战后,急切召李秉衡进京,京师的守旧势力嚣张一时,而希望李氏进京的均为顽固派官僚。李秉衡率部北上途中,攻毁教堂,入京后,迟迟未赴前线,先后五次被慈禧召见,并与义和团一起围攻使馆。本文引用清档,论证李秉衡陷害主和派,导致慈禧、徐桐、刚毅等顽固派,将许景澄、袁昶等杀害的重要事实。本文认为,李秉衡在义和团运动中的行为,与守旧派的愚昧排外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肯定李秉衡在义和团运动中举动是爱国的,则又要面对如何评价支持、重用李秉衡的慈禧、徐桐、刚毅等人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微博历史     
正1865年,英国利富洋行驻上海的头头雷诺,沿着川沙厅(今上海浦东)小岬到黄浦江口金塘灯塔间,偷偷建起一条专用电报线路,长21公里,电线杆227根。彼时洋人嚣张,寻常百姓见了都绕着走。而官府见这帮人有恃无恐,以为必有后台,也不敢上前询问。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就这样建成了。◇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为贺慈禧太后60大寿,进口了中国第一辆小轿车——第二代奔驰轿车。但据称,因司机无法按慈禧的圣谕跪着驾驶,慈禧不愿"屈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是处于新旧变革的彷徨与探索阶段,中国屡遭外国列强欺压与凌辱。中国也在不断的向西方学习,慈禧作为晚期时期的头号人物,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综合体。其在晚年接触到了西方的摄影技术,并留存下来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历史画面。对于解读慈禧和研究晚期历史,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史料。本文从慈禧与摄影之间的关系,来试图解读慈禧与西方文化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张之洞(曾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是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没有曾国藩那样走红,没有左宗棠那样牛气,也没有李鸿章那样位高权重。但令人称奇的是,在政局动荡、国势颓废、人心背离的晚清,他竟然一生都在升官,从未被贬,甚至没有受过任何处分,并最终成为慈禧临终的托孤重臣。在生活中,张之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说他奇特,  相似文献   

11.
宋凤英 《文史天地》2008,(12):10-14
左宗棠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左宗棠为官一方,总要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他从1866年在西北任陕甘总督,至晚年到东南任两江总督前后十几年,在各地督办水利一直没有间断。  相似文献   

12.
林倩  陈姝瑾 《福建史志》2023,(3):61-65+72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成为西方列强军事、经济、文化入侵的重灾区。西方列强在漳州兴建教堂、开办教会学校,输入西方意识形态,扩张殖民版图。本文考察漳州地区教会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分析其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手段等对当时漳州社会产生的破坏性作用和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张之洞 (1889-1907年任湖广总督)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 (一作芗涛),别称无竞居士、壶公、抱冰,直 隶南皮(今河北宁津)人。 1863年中进士, 慈禧特拔探花。历任浙江乡试副主考,湖 北、四川学政,翰林院侍读,内阁学士兼礼部 侍郎等职。常议朝政得失,时人目之为“清 议派”。1884年中法战争时升两广总督,起 用老将冯子材率粤军援桂,在广西边境大败法军,收复镇南关。1889年7月调任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直到1906年(其间曾短暂调署两江)。在鄂期间,大…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2017,(4)
正清光绪七年六月廿三(公元1881年5月16日),一份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抄转的奏折,经由军机处摆在了垂帘听政的慈禧皇太后面前。奏折的内容是对一起案值六万两白银的合谋诈骗案的判决。六万两对于普通人而言当然不是一个小数字,但对于每年几千万两财政收入的清政府而言,又实在算不上大。就是这样一个“小案子”,却惊动  相似文献   

15.
常强 《文史天地》2009,(5):61-61
《文史天地》2008年第11期载有《慈禧报恩》一文,该文最后一段中存在着几处不符合事实的表述。 文章中说“‘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大权在握,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吴棠由一个七品芝麻官升至封疆大吏、一品总督,死后还被追谥为‘勤惠’,这在清朝长达300多年的历史上实属罕见,绝无仅有”。这个说法完全有悖于历史事实。曾任清朝清河知县吴棠送钱给慈禧,供其为亡父惠征发丧,这件事情于正史《清史稿·吴棠传》中不见记载。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21,(3)
正设色纸本尺寸101×48厘米题识∶光绪癸巳孟春上澣御笔。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慈禧皇太后之宝、欢喜园、大雅斋、推倒一世之智勇说明:本作品七条金鱼是慈禧七十大寿亲笔所绘,金鱼及水藻色彩淡雅,线条笔墨清新,具有极高的绘画技巧。"推倒一世之智勇"是慈禧晚年藏品之重要闲章,著作《慈禧与光绪:中国宫廷中的生存游戏》、《慈禧太后演义》书中对于光绪帝和慈禧的喜爱书法及绘画多有提及。"推倒一世之智勇"本为李白诗词,慈禧太后七十大寿用在本副作品可见其开拓万古之心胸,"慈禧太后御笔之宝"、"大雅斋"钤印均是晚年所用。大雅斋原为慈禧在圆明园的住处,"大雅斋"遂成为慈禧的私人堂款。  相似文献   

17.
胡忠良 《中华遗产》2007,(12):146-147
清人笔记《世载堂杂忆》载: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武昌出了个假光绪。有传言北京瀛台关着的光绪偷偷跑出来,找湖广总督张之洞为靠山,与慈禧抗衡。地方大员不敢妄动,遣人上门探询,见过光绪的官员,回来都说很像。而该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进驻祁门后皖南的军事斗争及其影响董蔡时1860年夏,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忠王李秀成奉命乘胜东征,大军所向,战无不胜,连下常州、苏州,江南大营统帅和春退守苏州浒墅关,两江总督何桂清遁逃上海。清政府东南大局瓦解。6月8日,清廷命令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  相似文献   

19.
《清史研究》2021,124(2):19-39
在义和团运动中,美国政府一开始对其严重性缺乏认识,发表的第一次门户开放照会也与山东义和团运动没有直接关系,系针对列强"瓜分"政策发出的一个倡议。对于义和团运动向津京地区蔓延,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反应强烈,主张与其他列强采取一致行动,并赞成列强的"瓜分"政策。但美国政府始终坚持门户开放政策,并扩大到维护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将战争严格局限于解救使馆、恢复秩序范围内。在《辛丑条约》谈判中,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也相对友善。东南地方督抚和驻美公使伍廷芳与美国政府之间保持的外交孔道,对舒缓美国政府和公众的焦虑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这场战争并非由"中外双方在交流方面的误解"而引发,主要还是19世纪以来中外民教矛盾和冲突长期得不到妥善合理解决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1.内轻外重的政治状况是孕育军阀和军阀派系的温床。清朝沿用元、明两代旧制,在地方设总督和巡抚等加以治理。在专制王权全盛的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对这些地方督抚还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但到晚清,由于农民起义和列强入侵的内外交困,王权开始走向衰微。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督抚的权力,则在平内乱、御外侮的幌子下,日益坐大。“兵额彼自定之,兵费彼自设厘金以筹之,军队驻在地,彼自择之,彼等以文人而绾兵符,故国家之政,彼与闻之。彼为两江总督,则以两江之军务属之,彼为北洋总督,则以北洋之军务属之”。而且,清政府一旦遇有重大问题与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