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近代天皇制的精神支柱国家神道与军事侵略相呼应.在中国的广泛地区,尤其是军事、经济要地建立神社.在华神社作为日本本土神社的延伸,所祭之神是以天照大神、明治天皇为首的日本神灵皇祖,建筑式样也是日本式样,被视为"八紘一宇"、"肇国大精神"的象征性建筑物.日本政府、军部及神道界所设立的在华神社不仅扮演着辅助军事侵略、实施文化侵略的角色,是妄图使中国人丧失民族性的"皇民化"政策中的一环,而且也是统制在华日本人思想意识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镇花祭、道飨祭和疫神祭是日本古代国家神祇祭祀体系中的与疫病有关的祭祀。本文主要是分析这三个祭祀中蕴含的与疫病有关的鬼神观念。镇花祭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神作祟"观念,道飨祭是一个混合了中日两种文化因素的祭祀,一方面其思想依据是鬼魅、特别是中国的疫鬼观念;另一方面,道飨祭对于鬼魅的态度并非中国式的暴力威胁,而依然采取日本原有对待神的恭敬态度。疫神祭中的"疫神"则是把中国的疫鬼改造为日本式的"神",纳入日本原有的神祇信仰的话语体系。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疫病祭祀的角度对三个祭祀进行整体把握,发现道飨祭和疫神祭的鬼神观念均来源于中国的"疫鬼",以及日本原有的"神"观念对中国的"疫鬼"观念的改造,从而形成国家的神道祭祀中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共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神道是日本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神皇思想”是其核心内容,也是日本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源泉。在近现代化进程中,“神皇思想”是日本民族国家形成、经济增长的精神动力,但同时又成为其走向畸形发展道路的思想根源,发挥着双刃剑作用。  相似文献   

4.
神道神馔——日本食文化的原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蓉 《民俗研究》2007,23(3):156-168
神道是在日本固有的民族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传承。神馔(しんせん)是神道祭祀时供奉给神的食品。如果说,神道是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的  相似文献   

5.
1、本土宗教一神道影响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是个多信仰的国家,日本人在信奉一种宗教的同时,大多数人都会兼信奉其他宗教。这表明,日本人是比较容易接受各种宗教的影响,在精神思想上也较容易接受所信奉宗教的思想意识渗透。有统、十显示,在诸多宗教中,信奉神教的超过一亿人,信奉佛教的约有九千万人,其他如基督教约为一百五十万人,  相似文献   

6.
道教是中国原生的本土宗教,在山西保留了大量的道教建筑,是研究道教文化及道教发展的重要实物。在山西,道教建筑分布广泛,类型丰富,遍布全省各个地区。山西道教建筑全国之最较多,道教诸神的信仰种类齐全。  相似文献   

7.
日据东北时期,为了在伪满境内营造出一个万民崇奉的"国家信仰",从而达到钳制民众思想,操控傀儡政权,实现将东北地区在文化上与中国母体彻底剥离等政治目的,日伪当局先后颁布了大量相关法令并辅之以各种行政手段,将伪满"国家祭祀"的基本内容由初期的"尊礼崇儒"调整为中后期的"惟神之道",并将其纳入日本"国家神道"体系,最终实现了伪满"国家祭祀"的日本化。伪满"国家祭祀"的整体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传统儒教的扭曲复兴、日式祭祀的强行植入和"惟神之道"的全面垄断。显而易见,殖民者这种思想文化和精神信仰上的强加手段非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招致了溥仪及其部分随属和广大东北民众的普遍心理抵制。  相似文献   

8.
正道教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本土宗教,以"符箓"作为传道修持的重要手段。符箓,亦称符字、墨箓、丹书。符箓术起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载:"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在长期的传习符箓术的过程中,道教创造了纷繁的符箓道法,造作了难以数计、样式众多的符书。其中最为神秘、尊贵的是"五岳真形图"符。晋代葛洪在《抱朴子·遐览》中云:"道书之重者,莫过于三皇文,五岳真形图也。古人仙官  相似文献   

9.
杨乃运  吴若峰 《旅游》2006,(5):54-59
泉州是个众神杂处之地,神多,庙多。多和多不同,佛教的、道教的神原本就多, 谁也不会因为供奉的神自己不熟悉就大惊小怪。泉州的神有另一种多法,太地方化,太民俗,不好往熟悉的宗教教派里归类。归了类的,也归得让人不太服气。凡属这一类情况的,做学问的统通都用了一个既时尚又文雅的词来囊括它们的宫仙所:边缘庙。边缘庙是泉州文化的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10.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被海外学者誉为“汉学中的汉学”。近二十年来 ,海外的道教研究非常兴盛 ,基本上形成了日本、法国、美国三个中心 ,尤以日本和法国最为突出。同时 ,德国、英国、荷兰、加拿大、俄国、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的道教研究也硕果累累。一、日本的道教研究日本的道教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近二十年 ,日本的道教研究出现了持续性的热潮 ,仅从研究人数的增加和热潮波及的范围看 ,就可见一斑。这一时期 ,研究道教的日本学者在数量上有了很大增加。一方面 ,成立了几个专门研究道教的新团体 ,如 1 984年成立的“道教文化研…  相似文献   

11.
《道教与旅游文化》研究提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的信中曾经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影响中国旅游文化也是至深至巨的。清理这一份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今天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旅游文化建设,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关于日本侵华,有两个方面的研究引人注意:一是宗教与日本侵华政策关系的研究;二是财阀与日本侵华政策关系的研究。先说第一个研究。王海燕的《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国家神道》(载《抗日战争研究》第1期),全面和深入地阐释了日本国家神道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08,(12)
截至目前,对西汉帝陵道路进行过较深入研究的有孙机、刘庆柱、李毓芳等学者。孙机在《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105《墓前立石》一节中提到:"大墓且在墓前开神道。"刘庆柱、李毓芳在《汉杜陵陵园遗址》第六章杜陵陪葬墓中,提到了"东司马门道";在专著《西汉十一陵》中,提到了长陵、阳陵、茂陵、杜陵的"东司马门道"和茂陵、阳陵、霍光墓的"神道",并且对"神道"、"司马门道"作了阐释:"与帝陵四条羡道相连接的地面上的道路,叫‘神道'。神道  相似文献   

14.
雍正与丹道     
雍正是清朝诸帝中崇奉道教最为突出的一个,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服丹致死的帝王。丹道这一特定的宗教文化对雍正其人影响甚大,很值得研究。一、以驱邪治化为功用的仙道崇好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战国时代流行的神仙信仰为根基,兼融我国古代流传的巫术禁忌、鬼神祭祀、民俗信仰、神话传说和各种方技术数。由于道教具有所谓驱邪避祸、祈雨求晴、劝善惩恶等实用性很强的“功用”,古代中国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布衣百姓的社会各阶层都普遍地对它感兴趣,奉道君王代不乏人,雍正便是一个典型的崇道皇帝。雍正在皇子时代就直接或间接地…  相似文献   

15.
中州道教风景名胜王宏晓道教是中国现有的五大宗教中,唯一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宗教之一。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成果,是值得后人珍视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神州大地上留下的风景名胜,是发展旅游事...  相似文献   

16.
“参拜靖国神社”来龙去脉高兴祖靖国神杜,原是日本神道教专门祭祀历次战争中阵亡者的神社,建于1869年,原名“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称靖国神社。神道教,从明治时期起,日本政府就把它作为国家宗教,以崇拜天皇为中心,以“尽忠报国”为主要教义。相应的,神...  相似文献   

17.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关于道教的产生,有的学认为系渊源于先秦道家,奉先秦道家代表老聃为道主。因老子本人并不宣传宗教,故奉老子为道主当是后人所加上的。它实系源于古代的巫术和秦汉时期的神仙方士之术。其名称一般认为始见于东汉末年成书的《老子想尔注》。道教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糅入了儒家和佛教的某些理论、教规和仪式等,因此,其宗教思想体系十分庞杂,同时又形成了众多的教派。  相似文献   

18.
正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起源于我国古老的民间原始的鬼神信仰和巫术观念,含有较多巫术行为和浓厚的多神崇拜色彩,神祗系统庞大而复杂。坐落于山西汾阳市城区东北17公里处的杏花镇上庙村北的道教道场太符观所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庞杂的系统。"太符"之名不见他处,道教文献中也无此提法,揣之约为宋徽宗为玉皇大帝上圣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吴天玉皇上帝"中"太上开天执  相似文献   

19.
在印度的宗教中存在着很多四臂神祗像。如果说宗教中一般的人形像还很难辨认出它是否具有神性的话,那么具有四臂的像就能肯定它是存在于宗教或神话里的神了。而且"四臂"是最简单的添加,也可以说此是造像神格化的起点之一。从婆罗门教到密教,构成了四臂像发展的主线。中国也有一些四臂的神像,究其渊源都来自于印度。而中国四臂像分布较少,也说明了中印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相似文献   

20.
刘宗迪 《民俗研究》2005,2(2):159-201
在中国神话中,遥远的西方有一位女神,就是西王母。西王母的故事在中国神话乃至中国宗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的西华金母更是道教神谱中一位地位显赫的女神,民间世俗信仰中的王母娘娘也是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