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7月,河南博物院在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征集到一件三彩琉璃塔.塔为七层,分三节模制而成,通高123厘米、塔身高103厘米.平面为六角形,由塔基、塔身、塔顶、塔刹四部分组成.塔身由下而上逐层收敛,形成锥体状.基座分为两层,第一层高7.5厘米,边长25厘米.第二层高5厘米、边长21.5厘米.在第二层基座上边沿处有一周镂空矮围栏,中央有缺口,与第一层塔身圆拱形塔门相对.在第一、第二层之间有四层台阶.  相似文献   

2.
浙江长兴县出土的两件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60,(7)
1959年10月在从长兴到广德牛头山的筑路工程中,曾经出土过零星的石器和铜器,其中以嘉兴专区公安局筑路大队发现的一件铜钟和一件铜簋最为重要.这两件铜器在长兴县西北七公里上草楼村附近的地里(现已改为水田)发现.钟平放在地下,口朝东;簋倒置在钟内,出土时离地面80厘米左右.钟:两范合簋,甬中空与内腔通,弧于,无铭.甬长18.3厘米,口径(两铣间)40.3厘米,通高51.4厘米.甬上有幹无旋,幹饰云雷纹和凸起的三角形钩纹.甬上端两面各有兽目状的乳钉一对.钟体两面都有圆枚,枚饰圆涡纹.鼓、篆、舞、甬各部均饰云雷纹,布局严谨稳重.簋:圆愎圈足,口径18.1厘米,通高10厘米.口沿宽平,上饰"C"形云纹一道.肩上有四个凸目兽面形的穿鼻.足饰云雷纹,腹饰云雷纹和凸起的  相似文献   

3.
1988年冬天,江苏省东海县曲阳乡在曲阳古城内出土一方汉代铜印.此印通高2.2厘米,印面呈正方形,边长为2.3厘米.坛钮,钮成半圆柱形,钮座高1.1、长1.6厘米.主体呈梯形,上部边长2.1厘米.印面阴刻篆书“军假司马”四字.“军假司马”,汉代官制.《续汉志·百官志》载“顺帝即位……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  相似文献   

4.
余干古称干越,秦时置县,是江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地上地下存有大量的文物遗迹.上世纪90年代,余干县博物馆文物工作者先后从余干县黄金埠镇征集到明洪武、景泰年间青铜印四颗.现分别介绍如下: 南阳中护卫指挥使司经历司印纵6.7厘米,横6.8厘米,柄高6.6厘米,边厚1.2厘米.印面方形,背面有直纽(由下而上逐渐内收).  相似文献   

5.
墓志一:1982年10月在扬州市城东公社沙口大队东庄生产队一条宽1米的沟内出土.墓志埋深1.5米,出土时志盖相合侧立.从埋藏情况看,应为残墓.墓志盖44厘米见方,厚5厘米,志身41厘米见方,厚8.5厘米.盖篆刻“唐故汝南周府君墓志”三列.铭文楷书,23行,543字.时代为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9年).(见图和附录)墓志二:1984年12月发现于扬州三元桥三元新村玻璃厂宿舍基建工地的一座唐残砖室墓中.该墓只存东端,正东西向,平面作腰鼓形,残长1.0、宽0.6~0.8、残高0.3米.墓壁平砖砌筑,有铺地砖三层,横向平铺,皆用长32.5、宽16.5、厚3.5厘米的小青砖铺成.墓内出土茶绿釉瓷碗一件,直壁,平底,施釉不及底,碗内有许多支烧点,制作极其粗糙.墓志盖44.5厘米见方,厚7厘米,中间篆刻“任府君墓志铭”二列.志身44.5厘米见方,厚9厘米,铭文楷书,25行,601字.时代为咸通九年.(见图和附录)  相似文献   

6.
在宁安市渤海镇渤海上京城宫城中区中部,出土了一片饰有"多寿"主题纹的陶片.陶片为夹砂灰陶器的肩部,厚0.8厘米左右,火候高,质地坚硬.装饰图案从上到下分为3组:分别为3条凹弦纹;"多寿"主题纹;3条凹弦纹.装饰图案组下2厘米处,有一条宽0.7厘米的凹痕(图一).  相似文献   

7.
2001年6月新郑博物馆职工石风岭于郑韩故城西城宫殿遗址西南隅地表瓦砾堆中采集到一枚瓦当,圆形,当面直径15厘米,当沿宽1.8厘米,厚3厘米,边轮深1.3厘米.当心有一半球形饼心,其外由三道弦纹分割的四个扇面形区间中,压印阳文篆书"新郑瓦当"4字,上下右左对读.  相似文献   

8.
江西所出应国铜器铭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正 《南方文物》2006,(2):81-83
1958年,江西余干县曾出土一件铜器《应监甗》,通高34.9厘米、口径22.4厘米,款足高15.8厘米,足饰饕餮纹,口沿内壁铭只有六个字:“应监乍宝尊彝”.这里的铭并不难解,其中比较有争议的是对应监的理解和地望问题.  相似文献   

9.
1998年7月,黑龙江省阿城市白城三队的耕地中,出土了一件人像铜挂饰. 此挂饰红铜材质,单面范铸成,片状,表面微凸;背面微凹,有修整的痕迹,由用来悬挂的环及其下的武士坐像组成.挂饰通高4.8厘米,挂环外径1.2厘米,内径0.4厘米,武士的头部与挂环重合.武士面呈刚毅之态,呈坐姿.坐高3.9、宽3.8、厚0.2~0.4厘米,头戴幞头,身穿明光铠,左腿表现不甚明确,似下垂后引.  相似文献   

10.
贾运动 《文博》2004,(6):25-27
2002年6月,在岱庙东南约200米处,泰安军分区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建宿舍楼挖地基时,在距地表3.4米处发现一批排列规整的陶模.此下20厘米处出土了黑釉凸线纹瓷瓶1件,在周围还出土了部分宋元时期的生活用品.其中陶模51件,残9件,双模三对,最大者高11厘米,最小者只有3厘米.陶模塑有风景、人物、神怪、动物、植物、图案等.陶模刻划细腻,小巧玲陇.单模背部较平整,模壁厚一般在0.5厘米;双模则随雕塑物的形状变化而变化,凹凸不平,一般壁厚0.7厘米左右,皆为红陶所制.……  相似文献   

11.
1988年6月22日,微山县府办公楼基建工地发现7座砖室墓和石室墓,可惜在施工中均遭破坏,据工人介绍,有单室砖墓3-4座,双室砖墓1座,双室墓中间有隔墙,东西向.铺底砖砌成人字形.有1座石室墓,正北向,宽82、深60厘米,长度不明.有1座花纹砖砖室墓,被全部挖掉.我们捡回几种墓砖.花纹砖二种,一种长35、宽13.7、厚6.5厘米,一面饰粗绳纹,另一面为素面,侧面有纹饰:中间双圈,中心呈凸形,圈外八出纹,左右饰菱形纹(图一).另一种长29、宽14、厚6.5厘米,两端饰花纹,和第一种砖侧面的双圈八出纹同样(图二).楔形砖,上宽23.5、下宽18、厚6厘米.扇形砖,上下均呈弧形,上宽29、下宽24、厚6.5、高20.5厘米.我们收回了出土文物,双室墓出土陶器有罐(1件,灰陶,盘口,束颈,鼓腹.高24.5、腹径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文物商店,几年来收购到不少清代角牙雕刻艺术品.现选择几件精品介绍如下:犀牛角杯:清代雕琢,其外形为扁八棱形,底小口大,喇叭状,上口长14.8厘米,宽9.2厘米.底径约3.5厘米,高8.9厘米(图一)。雕刻精细,各种纹饰与犀角的天然形态配合自然,浑然天成。特别是角杯上部两端各有一对高浮雕的螭虎在追逐嘻戏,其中较大  相似文献   

13.
滋贺县教育委员会和埋藏文化财中心,在该县蒲生郡蒲生町市子冲堂田遗迹内,发掘出古坟时代后期(五世纪后半至六世纪初)使用的一批木制农具,其中有(耒巳)等.据同时发现的祭祀用的陶器证明了它们的年代. 从一件比较完整的耙来看,是在木质的长40厘米、宽10厘米、厚8厘米的底座上,插入用于耕土的木齿.木齿长30厘米、直径5厘米,现残存两根。如果复原,底座长1.2米左右,齿约十根,在底座上还有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洛阳一位收藏家收藏到一件刻有铭文的陶器,传出于洛阳金村汉墓.陶器为空腹长方体,腹腔内分作中间不连通的两个部分.在器上部并排开有两个高2厘米、口径6.8厘米的圆口.器高14.6厘米,长19厘米,宽10.2厘米.  相似文献   

15.
1984年夏,江阴县璜土乡姬墩山出土了一只较为完整的隋唐时代的釉陶壶.壶颈上部似纺轮形,小口细长颈,口沿下部有一圈凹弦纹,颈的上半部似纺轮状突出,肩上有一个小盘口壶,腹部呈圆鼓状,喇叭口状圈足,除腹下部和圈足以外,周身呈米黄釉色.通高26.7、口径1.9、细颈长16.7、腹径13厘米,圈足高2.6厘米,圈足底径7.7厘米.  相似文献   

16.
19.透雕双兽纹金牌饰:长8.7、宽6.2厘米.重62.5克.战国,1987年甘肃长庆油田水电厂交,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长方形,上下边框内沿各有一排乳钉,内透雕一对兽,兽身上各立一瑞鸟,两兽间有狼头纹饰。左下角边框还用一长2.4、宽0.7厘米的金片铆补(图21)。20.透雕双驼纹金牌饰:长7.6、宽4厘米,重82.5克,战国一汉,1974年西安市北郊龙首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长方形凸起的方框内,两只口衔枝叶的骆驼相对立于阔叶树下。牌饰背面有两半圆钮(图22)。21.马形金饰件:长6、宽3.5厘米.分别重46克、38克,汉,1971年陕西省横  相似文献   

17.
在我省边境线的最南端,有一块古老的界碑——叫“帕字牌”,立于光绪十二年六月.据东宁县志记载,“帕字牌”位于东经131度16分58秒、北纬43度28分28秒,于1886年由清朝勘界大臣吴大薇和沙俄副督统依克唐拉所立.碑身高112厘米、宽55厘米、厚23厘米,向我方倾斜45度.  相似文献   

18.
杨正泰 《文献》2001,(1):256-261
徽商黄汴编绘的<河套图>①是一幅大有来历、很值得研究的地图.该图内框长25.8厘米,宽18.5厘米.以黄河、长江二流域为主区,东起开元、辽阳,西至黄河源星宿海,北逾河套,南及岭南.绘有名山大川、二京十三布政司及重要地名三十余处.  相似文献   

19.
刘杰 《成都文物》2006,(4):15-19
陶质“沙吕阳侯大安相印”,呈扁长方梯形,印面总长5.8厘米,印面上宽3.8厘米、下宽3.7厘米;印背上宽3.6厘米、下宽3.5厘米;印上高(厚)0.8厘米、下高(厚)0.7厘米;印面边框长5.8厘米、上边框宽3.8厘米、下边框宽3.7厘米;边框里有八个界格;每个界格高1.6厘米、宽1.3厘米、界格全长5.2厘米、宽3厘米;陶印背有一梯形长方框,长5厘米、上宽2.8厘米、下宽2.7厘米;在印侧面的5分之2处,有一直径0.2厘米的穿孔,在穿孔旁边,有两个下凹的小三角形压痕,印章全身各处有不均匀的黑痕。印凿刻八字:“沙昌阳侯大安相印。”(见右图)  相似文献   

20.
达观斋收藏有一件特殊的兵器。此器通长27厘米,刺长16.5厘米,宽2.8厘米,茎长3厘米,宽1.1厘米,锤体长6.5厘米,中间直径为4.1厘米,两端直径为3厘米,锤体中部有一个2×1厘米的长方形孔(图一)。此器造型独特,由一把扁茎短剑插入一个圆鼓形锤体中,剑身高出锤体平面16.5厘米,剑茎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