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要是和钱璎提及陈毅元帅,她准会立时就动起情来,连话语也多了。当年跟随其父阿英参加新四军、渡江南下后一直在苏州宣传文化部门及文联担任领导工作的钱璎,不仅记得父亲与陈毅志趣相投的交往。更令她难忘的是陈毅所给予他们一家的亲切关怀,特别是在父亲身处逆境的情况下,陈毅仗义执言,还阿英以历史清白。  相似文献   

2.
说起赵灵飞,知道的人甚少,但若一提到“赛金花”三字,人们就不那么陌生了。这位名噪大江南北的清末名妓,早在生前,就已经有人为她写了《彩云曲》、《孽海花》、《赛金花》和《赛金花本事》等词曲、小说、剧本不下十余种,有的还以话剧的形式搬上了舞台,轰动一时。一个尚活着的人,就有如此众多的文学形式对其或毁或誉,或褒或贬,这恐怕在历史上也是颇为少见的。其实赵灵飞倒是她的本名。她祖籍安徽休宁,出生在苏州的一个贫苦家庭(同治十一年,1872年生),父亲早年经商因倒闭,后靠给人挑水为生,灵飞就是她父亲自幼给她取的大名,…  相似文献   

3.
佘婧瑶 《南京史志》2010,(12):17-17
周末闲暇在家,又翻开了那本让我爱不释手的《青铜葵花》。 葵花是一个城市女孩,因为父亲的工作关系她来到了大麦地。在那片朴实的土地上,她认识了一个不能说话但十分聪慧的男孩,也就是在葵花父亲去世后成为她哥哥的青铜。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直到葵花12岁,已将青铜一家视为亲人的她,凶为命运的捉弄,不得不回到那座生育了她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周七月 《炎黄春秋》2011,(12):67-70
当下,"唱红歌"几乎成为专业词汇。对此,我倒有资格说点往事。我是唱着红歌长大的一代,因为自打我会唱歌,普天之下就没有不红的歌了。我母亲王昆是以唱红歌为职业的歌唱演员,她从唱《秋收》《翻身道情》,歌剧《白毛女》……再到《农友歌》,虽然她当过几乎十年的"黑帮分子",但她这辈子没有唱过任何一首不红的歌。我父亲周巍峙从上世纪30年代就参加革命,先是在上海搞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以何立山的笔名写过《上起刺刀来》等一系列抗日歌曲;后  相似文献   

5.
书斋     
《神州》2011,(13):110
《我的爱如此麻辣》夏如星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任性率真二十多岁的女孩,父亲在香港铜锣湾经营一家坚持只卖白汤与红汤的传统麻辣火锅店,如星也在父亲的庇佑下无忧无虑地生活,直到某天父亲意外过世,深受打击的她却又在此时发现了父亲埋藏在心底的秘密——原来她还有两个远在异地的姐妹……为了维持火锅店、为了重新振作面对现实,夏如星与身在非洲的童年的青梅竹马浩山通起信来。在信中,她倾诉了种种与台湾、成都姐妹相认的喜悦、经营家业的困难、心里逐渐增长的对浩山的特殊情感……两人因天各一方,只能以书信往返于千山万水之间。信纸上有面对困境的诙谐幽默,也有长久以来对彼此的在意与关心。即使无  相似文献   

6.
名妓赛金花以她的浪漫史引起国人注意,小说《孽海花》的问世,更把这个青楼女子“炒”得火热,一时间,成为报刊竞相报道的新闻人物。然而关于她的籍贯,近一个世纪以来,众说纷纭,颇多争论。 最早作文述及赛氏籍贯的是诗人樊增祥。他有一首《彩云曲》咏赛金花事,曲云:“况兼苏小是乡亲”之句,即是说她与夫君洪钧同为苏州人。 此说似乎得到郑逸梅先生的  相似文献   

7.
白薇总算是一个不肯倒下去,而在长期挣扎中奋斗的一个女性,多年来也是在我们影响下的一个朋友……──摘自邓颖超1949年12月17日给周扬的信在30年代的文坛上,曾以《打出幽灵塔》、《革命神受难》、《炸弹与征鸟》等作品闪过光、发过亮的女作家白薇,于1987年8月27日走完她94年的人生历程。她抗争的一生、追求光明的一生留给人们无限的怀念与崇敬。白薇自幼就喜欢读书,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常常在课余时间翻看父亲的藏书,每当看到威武悲壮的故事就肃然起敬,看到正气凛然、刑场就义的情景就为之悲伤流泪。有一天,她翻看一本《法国革命史…  相似文献   

8.
楼乘震 《环球人物》2013,(24):82-83
小说《吃饭》讲述在美20多年的生活,故事或温暖、或残忍、或凄凉人物简介章小东,现代文学家靳以之女,祖籍天津,出生于上海。父亲去世后,她和母亲、姐姐相依为命。上世纪80年代末,随夫赴美。当过华文媒体的编辑、记者,著有小说《火烧经》、《吃饭》。  相似文献   

9.
鲁敏 《名人传记》2022,(7):52-57
我认识鲁敏老师,首先是通过她的作品。我读过她的《墙上的父亲》,可能因为我是男性,是父亲,很容易因父爱共情,我被作品里那股深沉而持久的爱所折服。之后,《此情无法投递》《六人晚餐》《奔月》等作品陆续挤入我家书房。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苏州商业发达,“市廛鳞列,商品麇集,集中山海所产之珍奇,外国所通之贷贝,四方往来,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经世文编<补卷)》)。此言不虚,史载苏州之外地货有各省青蓝布匹(《雍正朱批谕旨》42册)浙江杭州的绣品(《吴阊钱江会馆碑记》,江苏人民出版社《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1981。以下简称《碑刻集》);湖州蚕茧(《农  相似文献   

11.
我生于1942年,从小就随父母生活在新四军和八路军的队伍中,经常听部队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建国后,在上小学时学唱过这支歌。记得当时歌篇上注明:毛泽东作词,李劫夫作曲。记得上初中时的一个晚上,我父母看完文艺演出一回到家,父亲程坦立即拿出久已不用的口琴,独自不停地长时间吹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曲子,显得有些激动。我用诧异的目光,看了母亲几眼。她对我说:在今天演出的节目中,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是最初的原词原曲,让他想起了那个年代。父母均没有跟我说明这支歌跟父亲有什么关系。后来,父亲在家请他当年在红十五军…  相似文献   

12.
本期封底画《层峦叠嶂图》是满族女画家爱新觉罗·毓岚献给《满族研究》广大读者的一幅水墨山水。 毓岚亦名芸嘉,1926年生于北京一个书画世家,是现代著名书画家溥伒(字雪斋)之季女。幼年就读家塾,以族人、现代书画名家启功为师。她酷爱丹青,深得父亲垂爱。父亲每作画,辄令其随待案旁,手画口授,悉心指导。不数载,已掌握了山水画用笔赋色之法。为了扩展艺术视野,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她又刻意研究元明山水,对元人盛子昭、明人王孟端之作尤为欣慕,手摹心追,寝馈其间,不计寒暑,孜孜不倦。这使她艺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在传统山水画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凡是看过电影《古都春晓》及电视剧《平津决战》、《开国大典》的人,都知道傅作义有一个中共地下党员的女儿,名字叫傅冬菊,她在父亲傅作义任职国民党  相似文献   

14.
苏州玉雕艺术在全国三大玉雕——北京、广州和苏州系统中,一向被认为居于第一位的。一是从历史起源讲,苏州玉雕早于京、广。二是从风格上讲,苏州玉雕具有典雅纤细的特长,较之京雕专长古雅,广雕渗有海外艺术成分,更显得有民族特长。据《淮南子》的记载,大禹治水到会稽后,华夏文化中的一支别派——吴文化的发掘物中,已有细如发丝、鸟迹、虫鱼图案的玉斧、玉锛。迄至周朝,《周礼·考工记》中有《玉人》节,详载玉工所作之品。玉器成为代表统治权力的法物和礼器,如硅、璧、琮、璜等物。 介绍中国工艺最著名的是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亦提到:“玉工辨璞高下定价,而后琢之。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说明苏州的玉雕,在明朝是以精巧冠全国的。  相似文献   

15.
20年代初,因父亲在港经商,我亦随居香港。在港生活的几十年中──我对香港的一些文化现象略知一二,现就记忆所及略述于此。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人口不足50万的港岛(又名炉峰岛,因在维多利亚港中央有一礁石形状如一个香炉状,故而得名)文化比较贪乏,报纸发行只有《天光日报》、《华侨日报》、《循环日报》、《工商日报》这几家报社。《天光日报》每日零晨4时左右就可以在街上报摊买到,是几家报社中见报最早的报纸之 香港市民多数在清晨有到茶楼饮早茶的习惯(多半是劳苦大众),多数是以所谓“一盅两件”(即一壶茶,一碟…  相似文献   

16.
《江苏地方志》2009,(2):43-43
在做好《苏州市志》这一长线产品的同时,苏州市志办以出好地情书、打造新品牌的形式。努力实现方志工作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针对社会对吴文化的日益关注,将陆续编辑出版老照片系列之《苏州百姓》,从凡人小事中反映苏州改革开放成就的《名城印迹》,普及苏州地方历史文化知识的读物《苏州诱惑》,从人文角度反映苏州地理面貌的《苏州山水》以及《史料选辑》第35辑。同时,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称苏州阊门石路“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至今亦然。义昌福酒店,坐落在石路1-3号,创建于光绪九年(1883),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它是石路地区最老的一家菜馆(现迁址苏福东路1—1号)。  相似文献   

18.
《苏州博物馆藏画集》第七十五图清谢璞画《补衮图》,上有禹之鼎题跋。由于谢璞生卒年不详,对此画年代之断定,若依据禹题,则出现画晚干跋的矛盾,因而认为禹题署年有误。对此,笔者谨作小考,以探讨之。谢璞又书谢楼,字广勤,号嘉玉,江苏常熟人,生卒年月不详,明末清初画家,擅山水人物,工写照,尤长仕女,笔法工细纤  相似文献   

19.
父爱的天空     
她从一懂事的时候起,就见父亲拄着双拐走路,那两根拐杖被父亲的胳膊磨得油亮。后来,她听母亲说,在她3岁那年,她的父亲在附近一家石场采石,不慎被一块飞石砸伤了腿,从此只能依靠双拐走路。父亲性情沉默,在他长满络腮胡的脸上,很少见到笑容。他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或胡同里,抽着闷烟。因为腿上的残疾,父亲从来没有抱过她。她也从来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扑到父亲  相似文献   

20.
《江苏地方志》2012,(1):7-7
该志是苏州市志办继2010年出版《苏州山水志》之后,经四年磨砺又推出的一本专业志。该志以条目体体例编纂,收录的老街一般是20世纪80年代还存在的,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且多含历史人文典故遗存的老街、名街。涵盖苏州大市范围内的老街巷共673条,集中体现了苏州独具特色的街巷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