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向读介绍一体最早的玉壶春瓶,这件六朝青瓷莲纹瓶高25厘米,腹径7厘米,侈口外卷,细颈,垂腹,圈足底无釉,瓶体满釉,釉为青黄色,聚集处显玻璃质,侧视有点点温润的金光闪烁。此瓶不仅器形端庄优美、线条流畅,而且周身刻划有莲瓣纹,更显出亭亭玉立的高雅之态。经专家鉴定,此瓶为典型南朝南方青瓷。  相似文献   

2.
1973年4至5月,江宁县六郎、铜井公社出土一批文物,其中绝大多数是青瓷。六郎公社出土的有青瓷香薰、青瓷狮和青瓷镇墓兽等,及元康二年(292年)和九年(299年)的纪年墓砖(图一)。其中: 青瓷香薰一件。高15.5、径13厘米。球形香笼,钮饰飞鸟,腹镂孔,下有三熊足,遍体施青釉,釉色莹润(图二)。青瓷狮一件。长18、高12厘米。负"背筒",内注口,腹空。遍体施青釉,釉色光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汉六朝的青瓷狮形器并无太多关注,因而对其用途、名称,乃至于制作工艺等问题都不甚明了,莫衷一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窑工制作狮形器所运用的成型工艺,最初以拉坯为其主要成型技法,尔后大量运用范制,最终又回归于拉坯技法的钟摆现象。上述现象与汉六朝时期其他青瓷工艺演变的情况有所不同,故而本文先探讨狮形器不同成型工艺之优缺点,再借此解释这一现象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4.
国宝巡礼     
钧窑镂空座瓶元陈设品高58.3、口径17、底径18厘米197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元代丰州城遗址出土。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境内,属于北方青瓷系统,釉色以青蓝为基调而变化。钧窑成品釉层较厚,而且呈“乳浊现象”,不像其他青瓷那样有透明感。在北宋晚期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元代钧窑产品以瓶、盘、碗、盆、尊等品种,以民间日用品为主,亦仿造古器造型。此件镂空座瓶,有一对螭耳,四面凸起狮纹。通体挂天青色釉,但釉色不匀。釉层较厚,烧制时流于底部,俗称为“流釉”。瓶上有大块红斑,是此处釉料中的含铜成分在烧制时还原而成。其形硕大…  相似文献   

5.
1980年秋,淮安市博物馆在季桥颜牛村征集到1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盖罐。据调查,此罐出土于1座明代墓葬中,同时出土的有明龙泉窑印花青瓷八宝碗1件,墓志1合。墓志盖篆书:"故武略将军致仕陶公墓志铭"。据墓志记载:千户陶升,字彦皋,卒于明成化六年,享年62岁,葬于菊花沟祖茔。罐通高43.5、器高38.3、口径16、腹围106、底径18厘米。小口,溜肩,广腹,肩部有兽耳一对,腹下收至底处略外撇。盖为子母口,盖纽已残。盏面饰莲瓣纹,上下各有卷草纹一周,盖沿以古钱纹带作边饰。器  相似文献   

6.
晋代青瓷兽     
1978年元月出土于偃师县城关镇乔村晋墓中。身长12.5、高8.3、宽5厘米。背部正中负一水注,口径2.5、高1.5厘米。青瓷兽作半蹲半卧状,兽首高昂,双目外突,遥视前方。启唇露齿,四只獠牙上下交错。有耽耽待发之形,具跃跃欲起之势,静中见动,似静且动。颈部、背部皆披直线纹长毛,颌下有椭圆形凸起部,其平面上亦有直线纹长毛。四肢上部及两肋,皆为火云纹形卷毛。兽尾下垂,呈椭圆形  相似文献   

7.
1987年,黄岩市文物部门对位于城西20公里的灵石寺塔(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进行大修,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了一大批各种质地的佛像、供养人像和供养品,这件越窑青瓷熏炉就是其中的一件。熏炉通高19.5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12.6厘米,整器呈球形,熏盖以三瓣卷叶缠枝花为主纹,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4,(2)
<正>宋五大名窑之中,唯以定窑独领白瓷之风骚,其精品一出每每让人深觉其实至名归,甚至叹为以其艺术成就之高当列五大名窑之首。此件"北宋定窑力士扛兽狮首八方洗"即是一件重器佳品。该器造型规整,制作精妙,高8、直径21厘米,作八等边柱体台状,底径稍大于口部,正面平宽沿,内凹呈半圆。器壁上下框以竹节纹为凸沿,贴塑八组力士顶兽纹为边棱,力士和兽首间辅以轮花,八面框内贴饰狮首,并辅饰四个团花,狮首怒目横眉,张口咆哮,凌厉威猛,口内含有一粒能活动的转珠。胎质坚实细腻,正面施釉肥厚,呈象牙白色,积釉处微透青色,釉面滋润莹泽。  相似文献   

9.
明代以胡人戏狮纹作为主体纹饰的玉带板目前所见的主要有三副,分别出土于南京与北京。本文分析了这三副玉带板的纹饰特点及时代风格,考证了胡人戏狮纹的发展、变化及其在宋代成为带板装饰题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言唐代陶瓷的发展格局素有"南青北白"之称,具体表现为以浙江越窑青瓷与河北邢窑白瓷制作工艺上的分庭抗礼。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南方瓷窑制作青瓷或只有北方瓷窑烧造白瓷。"建国以来的考古资料证明,青瓷、白瓷,南北皆有……"[1]南方青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了解历代上林湖地区越窑青瓷胎釉化学组成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EDXRF),对唐代、五代、北宋和南宋上林湖越窑青瓷作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越窑胎釉组成是低铝高硅的南方青瓷特征,有一定量的杂质,历代瓷釉均为高钙釉;从唐代到南宋,越窑青瓷胎的化学组成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唐代青瓷、北宋透明釉青瓷、南宋乳浊釉青瓷釉的化学组成存在一些差异;南宋越窑部分青瓷的外观虽然发生了变化,但釉料仍延续了越窑独特的工艺配方,与北方青瓷和南方官窑青瓷等的釉料差异明显。分析同时表明:该技术的使用为解决薄釉的样品处理难题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19.透雕双兽纹金牌饰:长8.7、宽6.2厘米.重62.5克.战国,1987年甘肃长庆油田水电厂交,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长方形,上下边框内沿各有一排乳钉,内透雕一对兽,兽身上各立一瑞鸟,两兽间有狼头纹饰。左下角边框还用一长2.4、宽0.7厘米的金片铆补(图21)。20.透雕双驼纹金牌饰:长7.6、宽4厘米,重82.5克,战国一汉,1974年西安市北郊龙首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长方形凸起的方框内,两只口衔枝叶的骆驼相对立于阔叶树下。牌饰背面有两半圆钮(图22)。21.马形金饰件:长6、宽3.5厘米.分别重46克、38克,汉,1971年陕西省横  相似文献   

13.
渠县历史博物馆收藏铜镜评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渠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历代铜镜数十面,皆为配合农田基本建设中清理墓葬或征集所得。现按其历史顺序作一简要介绍和评鉴,以求教正于专家、学者。 一、汉代 昭明连孤纹镜 西汉。圆形,径长8.8、厚0.4、素平缘宽1厘米。重150克。桥钮,圆座。内区八出内向连孤纹,围以一周栉齿纹;外区铭文带,右旋,文为:“内清以昭明,光乎日月”。句后用一粗划以示相隔。字间皆用“而”字嵌入。(图一) 汉昭明镜铭之“而”字亦释为“天”字,系  相似文献   

14.
青瓷,是我国古代出现最早且影响深远的一种瓷类。远在商周时期,南方就已经开始生产原始青瓷。战国以后,原始青瓷的制作似乎处于低潮。至东汉后期,青瓷又以新的面貌脱颖而出。东吴、西晋时期,青瓷的生产和使用都有了发展,为青瓷的自身完善和成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东晋时期是青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无论是产品的数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20,(2)
正高:18厘米日本山中商会旧藏。此座清乾隆白玉雕瑞狮钮香炉仿青铜器造型,端庄沉稳,雍容华贵。其钮、耳皆为兽形,盖为圆撇顶,顶饰太狮、少狮钮,二狮侧身昂首作相互追逐状,极具生趣。盖身琢缠枝花纹,炉身琢夔龙缠枝纹,肩部四侧皆雕琢龙耳,口衔活环。炉盖亦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南京市玄武湖唐家山明墓中出土了一套玉带板(图版七),共20块。其中长方形8块,长条形4块,桃形6块,圭形獭尾2块。带板为白玉制成,玉质较细腻,其中“三台”、“六桃”、“辅弼”等11块因受沁整体或局部呈现灰白色。采用留边渐减地的雕琢方法浮雕“胡人戏狮”(又称“狮蛮纹”)的主题纹样。胡人头戴尖帽,着短衣短靴,戏狮者均手牵绳索,狮子瞋目露齿,腾挪跳跃,与人物互相顾盼,构图饱满匀称。20块带板上雕刻的具体纹样各不相同,其中长方形带板和桃形带板均为一人一狮,长方形带板长6.8-6.9厘米,宽4.2-4.4厘米,其中有5块为人左狮右(图版七),3块为人  相似文献   

17.
宋代青白瓷起源的背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在唐代瓷器手工业中,青瓷及白瓷占主导地位,其地理布局特点是“南青北白”, 南方主要烧青瓷,北方以白瓷为主。到了宋代,南方许多窑场,改变了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竞相烧造青白瓷。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博物馆藏有两件耀州窑的青釉瓷器。一件是印花鹿纹碗,一件为卧狮盏。现分别介绍如下。青釉印花鹿纹碗敞口,折腹,圈足。通体施青釉,质莹润,有冰裂纹(图一)。高4.5、口径18、足径5.5厘米。碗心模印反向排列奔鹿一对,其中一鹿头仰起,目视前方;另一鹿作奔跑中回首惊望状。碗内壁满布模印折枝牡丹纹(图三)。外壁折腹处上方等距离刻划竖线纹一周,并压有5条深槽。青釉卧狮盏由座、盘两部分组成。施灰青色釉,质莹润,有冰裂纹。通高9.2、盘  相似文献   

19.
1987年3月,绵阳市中区刘家农民修房取土时,挖出一铜盆,内盛7件瓷器,其中青瓷2件,白瓷1件,青白瓷(即影青瓷)4件。 铜盆,侈口、深腹、平底,壁极薄,锈甚,口沿部分残。口径22、底径11.8、高9.5厘米。 瓷器7件,分四式。 Ⅰ式4件,青白瓷碗,侈口,斜直腹,小平底,器内外均施釉,砂底。釉色白中泛青,内腹壁模印一圈云雾纹和潮水纹。口径16.8,底径3.8,高5.6厘米。(图1) Ⅱ式1件,青瓷碗,侈口,浅腹,腹微折,圈足,通体施满釉,釉色闪青,外壁饰  相似文献   

20.
山东洗砚池晋墓出土青瓷胡人骑神兽器物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同类器物,皆为西晋时期南方越窑所产的青瓷精品,其性质为烛台,东汉以后世家大族与士大夫对蜡烛的普遍使用是此类精致的青瓷烛台流行的时代背景。胡人骑神兽造型在东汉时期的器座、画像上已经较为常见。汉晋时期流行的神仙信仰中以西方的昆仑和西王母为中心,同时早期佛教也附会入西方的神仙信仰中,胡人也被看作与西方的神仙信仰相关,有些被表现为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