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性的山歌     
钟健 《民俗研究》2007,(4):119-136
肇始于1918年的歌谣运动,是我国现代歌谣搜集和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期间的代表性著作,如董作宾《看见她》、刘经庵《歌谣与妇女》、顾颉刚《吴歌甲集》等,都无一例外地将歌谣整理成固化的文本,随后进行相关研究。抗战时期,出现了陈国钧《贵州苗夷歌谣》、光未然《阿细的先鸡》、陈智良《广西特种部族歌谣集》等  相似文献   

2.
《文史月刊》2013,(4):F0002-F0002
梅州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流传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并流传到海外梅州籍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乡土气息浓郁。  相似文献   

3.
《神州民俗》2007,(3):15-16
石岩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北部。石岩客家山歌流传于宝安石岩一带。用客家话演唱。曲调与别地客家山歌有所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旋律,歌词一般是七字体,四句或五句。四句的是一、二、四句押韵。石岩客家山歌演唱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个人自唱,或两人一唱一和,擂台斗歌则是最精彩、最激烈、最为群众喜爱的一种形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鄂西山歌     
向世凡 《旅游》2014,(5):56-59
  相似文献   

5.
客家山歌,很多客家人喜欢听,也喜欢唱,尤其五十岁过外的人更甚。但对客家山歌的起源、形式及表现手法,一般的人可能不很清楚。因此,我借这机会与客家山歌的爱好共同探讨,浅谈一下客家山歌。  相似文献   

6.
中华儿女客居异域,这在山歌中就有反映。“苦劝涯哥莫过番,番邦唔得转唐山;水远山遥无依靠,辛苦日子唔得满。”“郎在番邦妹在唐,两人共天各一方;妹在唐山无双对,郎在番邦打流郎。”这两首山歌,表达了女人劝丈夫不要过番,到番邦以后难得转唐山的苦衷,抒发了两人天各一方的凄楚感情。  相似文献   

7.
山歌是广西靖西县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艺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吟唱风格,全县各村各寨的老老少少在逢墟赶圩的日子或闲暇的时候,多喜唱山歌来寄托情怀,丰富精神生活。靖西山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有它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陈孝荣  穆林 《旅游》2007,(5):15-15
从能够听懂歌声起,我就沉浸在醉人的土家山歌里了。那是劳动的乡亲们从田里传来的歌声.当然那些歌声不仅仅是我所生活的那个组的乡亲们唱的,而是整个峡谷里所有的山歌声。我出生在鄂西一个深山峡谷里,整个峡谷共辖数个村子,前面叫柿贝,后面叫杨家桥、海棠堰,东边叫柳松坪,西边叫天河坪。这些村寨里,无论是哪一处响起歌声,我们村子里都能听见。  相似文献   

9.
客家情歌中,有不少是两人对唱,他们常隔着山一唱一答,这就是客家地区有名的“隔岭对山歌”。这种对歌往往即景生情,见物联想,出口成章,如淙淙泉水一样清新朴素,回流婉转。  相似文献   

10.
艾和 《神州》2012,(33):197-198
客家山歌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客家人中世代传承。由山间田野小曲走进都市文化殿堂。是客家人的历史,文学,生活,客家山歌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相应地呈现出文化形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正采访者按:吴歌2006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由芦墟山歌、常熟白茆山歌、张家港河阳山歌组成。白茆山歌源远流长,传唱千年,是古里镇白茆塘畔岸劳动人民讴歌生活、抒发情感长期积累的民间口头文化。白茆山歌曾15次进京,二进中南海,并两次跨出国门展演与交流。古里镇因此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称号。2007年,国家级吴歌代表性传承人陆瑞英在北京大学举行《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首发式,2011年,白茆山歌学会会长邹养鹤率领山歌队走上北京大学讲台,江苏小级传承人徐雪元和歌手们  相似文献   

12.
康巴山歌音域宽阔舒展,节奏自由随意,旋律优美跌宕,有“云的飘逸,风的潇洒”,人们称之为“康巴昂叠”(康巴华彩性的山歌)或“康巴昂任”(康巴长调)。而山歌中特殊的韵味——昂叠就像被风吹打的经幡,落在石头上的珍珠,成为旋律的装饰和美化,与旋律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浓郁的地方风格,给人一种无限的时空和坦荡的感受,具有一种回肠荡气、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反映出康巴人独特的艺术审美力。昂叠,指乐器常规的一种技法,如竹笛、甲令(藏式大唢呐)等乐器在演奏时运用自由、随意、华丽的装饰音的奏法,后借用在山歌演唱上,指对气息的控制和对泛音、装饰音运用的一种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13.
《神州民俗》2010,(9):39-40
客家竹板山歌自清代乾隆年间随着汉人中的一支客家人从广东省的陆河、海丰、陆丰等地迁入而流行,20世纪30年代,海丰经常有歌手到斗门区白蕉等镇传授山歌创作和演唱技艺,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14.
30多年来,《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由上海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朱践耳谱曲的歌久唱不衰,教育和鼓舞了几代人,但词作者焦萍却鲜有人知。  相似文献   

15.
客家山歌是移民化的产物。它包含中原音乐的韵致,又显露出岭南土音乐的特色,大多比较高亢,节奏较自由,具有浓郁的山歌风味,颇富情趣。客家山歌过去被人认为是“山野之歌”,不能登大雅之堂,只能在山野劳动中,男女青年互相对唱、倾诉,向往美好而抒发情感。在解放初,配合土地改革活动进行艺演出中,使用山歌唱腔编成短小的对唱剧目,逐渐演变成山歌剧、山歌电影。  相似文献   

16.
<正>吴歌2006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其中由芦墟山歌、常熟白茆山歌、张家港河阳山歌组成,此次口述非遗主要是对"芦墟山歌"传承人的采访,他们主要是:杨文英:2007年6月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柯金海:2008年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卢福宝:2008年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7.
易贡,满山绿茶满山歌杨辉林为了赶路,天不亮我们就从西藏东部的通麦出发了。公路两边都是黑压压的森林。走着,走着,天渐渐亮起来,森林碧绿一片。中午时分,我们终于来到了易贡茶场。一杯翠绿清澈的易贡茶放在我们的面前,就象一件会冒热气能散发出清雅香气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8.
客家兴国山歌经过长期孕育和发展,形成了它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以致于被世人称之为“民歌苑中的一朵奇葩”。山歌形式短小,曲调爽朗质朴,节奏自由,便于反映人民的日常劳动生活,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很好工具,尤其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问,中国工农红军利用山歌动员人民参军参战,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经济封锁,鼓舞军民斗志,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发挥过巨大作用。解放后,山歌唱到北京大礼堂,传遍全国,震动坛,现在又成为激励兴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脱贫致富的特有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化瑰宝之一。因而它具有不凡价值,表现在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特色等几方面。本着重探讨山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玉笙 《贵阳文史》2009,(2):66-66
这是一首布依山歌,是三十多年前,我在平塘县四寨公社拉杆生产队插队时采集到的。当时,正置秋收八月,田野的稻谷正在收割。晴朗的天空下,大片金色的稻谷被农夫们割打,变成了稻米进入生产队的粮仓,稻草则被堆叠成高高的谷堆,如童话中小人国的城堡,散落在收割完稻谷的原野上。这些谷草是牛马过冬最美的佳肴。而在整个秋季,这些如城堡的谷堆则是农夫们的乐园。白天,孩子们在这里追逐嬉戏;劳动间隙,老爹们在这里打盹抽烟;女人们在这里绣花耳语;老母鸡带着它的儿女们悠闲地觅食着田野里未归仓的稻粒……。  相似文献   

20.
每年旧历六月初五,楚雄县的彝族人民都要到大过口区杨梅山上过自己的节日——赶杨梅街,人们身着盛装,弹着三弦,吹着笛子,围着火炉边跳边唱阿苏者山歌,为什么要唱阿苏者山歌?阿苏者山歌又是怎样唱起来的呢? 传说三国时候,诸葛亮征南蛮来到云南,孟获率领彝、白、傣等滇西兄弟民族与诸葛亮的官军大战,阿苏寨子的彝军住在山头上,被官军团团围住。寨内人少,寡不敌众,彝军不敢下山迎敌。官军不知山寨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