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堵塞言路,江山必危!志在御史江春霖(1855-1918年),字仲默,号杏村,晚号梅阳山人,福建莆田人。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江希濂是同治年间举人。江春霖从小聪颖好学,一生刚正憨直,品德高尚。20岁考中秀才,立下当御史之志,他认为,御史一职关系到庶政之得失,万民之休戚,社稷之安危,职官之能否,因此"目之所  相似文献   

2.
包拯监察理论和实践简论肖建新包拯主要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前后历仕二十七载。其间,他屡获监察官名和实差,如监窄御史里行、右谏议大夫、给事中、监察御史、京东转运使、陕西转运使、河北转运使、知谏院、权御史中丞等,累计十余年。他近一半的宦涯由纠弹监察、振举纲...  相似文献   

3.
白开丽  高春平 《沧桑》2009,(6):3-4,9
在成就袁崇焕一生业绩的过程中,有4位东林党名臣功不可没。他们分别是袁崇焕中进士的主考座师韩圹、保荐他的御史侯恂、提携他的大学士孙承宗、力保忠良的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成基命。而在陷害磔死袁崇焕的密谋中,也有3位罪大恶极的阉党余孽温体仁、御史高捷、吏部尚书王永光。当然最为关键的是为皇太极出反问计的范文程和昏暴多疑的崇祯帝。因为尽管后金的反间计和阉党的诬陷,内外呼应,表里为奸,同恶相济,但他们的一切阴谋诡计只有通过最高决策者崇祯帝才能得逞。  相似文献   

4.
清代后期,闽南出了一位“直声震天下”的监察御史陈庆镛,他与朱琦、苏廷魁并称为“天下三大鲠直御史”。陈庆镛出生于闽南泉州,深受闽南文化的浸染。本文通过考察陈庆镛的生平业绩,以探讨闽南文化的一些人文特质。  相似文献   

5.
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派遣御史巡察台湾是清代治台政策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制度共实行了60多年。本文试从巡台御史的设立与派遣、职责和作为,巡台御史与地方官员的关系以及清廷对巡台御史的态度等方面对清代巡台御史制度作一比较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京畿道乃明代御史之差职,设置始于宣宗初年对御史刷卷制度的恢复和整顿。京畿道御史的差派初无定期,亦多有停搁,自成化九年定为三年一差后,该职的派遣逐渐稳定。京畿道专管照刷在京诸司文卷,刷卷流程大致包括点派御史、坐衙刷卷、都察院覆核与照磨官磨勘等环节。京畿道位居御史"大差之首",其选任与迁转皆异于他差。明中期以后,京畿道并未随着地方刷卷的兼差化而裁并,仍然保持着专差的特点。京畿道的设置使得明代刷卷制度及在京衙门的监督体系更为完善,但是其职能受到权贵势力、政治风气、官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失去了"察奸弊、正违错"的作用,而以文书为中心的监察方式在运作过程中往往脱离实际,非但无益于实政,反而影响了御史本职的行使。  相似文献   

7.
巡盐御史制度是明廷完善盐业监管体系的重要尝试。明初,遣监察御史巡盐为临时性派遣,正统间巡盐御史制度初步成形,景泰间一度出现反复,但很快稳定下来。明代巡盐御史的权力,最初由御史本职中的纠察奸弊和差遣中的巡捕私贩两方面构成。天顺年间,巡盐御史获得了对盐场事务的查勘权。至成化年间,巡盐御史权力大为扩张,获得了对盐场官员的考核权。此后,巡盐御史开始全面介入盐政事务并凌驾于运司之上,运使成为巡盐御史的下属,权力、地位日渐沦落。但巡盐御史制度存在任期过短、权力缺乏制约和身份不明确等三个缺陷,这最终成为清代中期废除巡盐御史制度的重要因由。  相似文献   

8.
君子好财     
成龙 《文史月刊》2011,(7):63-63
乾隆年间,杭世骏官至御史,级别是省部级。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省部级的于部,未曾想收起了破烂。杭世骏爱钱,人们都说他有钱癖。朋友去他家看他,喊很久喊不出来——他在埕子里抚摸钱呢。好不容易唤出他来,却见他两只手沾满了铜绿。  相似文献   

9.
宋朝御史选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界对这一问题,仅强调不许宰相干预,而对其具体制度尚缺少深入研究。本文拟就宋朝御史的选任方式、回避法、资格资序、文化修养及政治条件等,作一初步探讨。一选任方式宋朝的御史包括御史台台长御史中丞,副台长侍御史知杂事(元丰七年二月改为侍御史)、台院的传御史、殿院的殿中侍御史、察院的监察御史和资序浅的御史里行等。从御史中丞到御史里行,官品、职位差别甚大。  相似文献   

10.
"制诏御史"是西汉重要制书的常见起首语,引领着立法、布政和封授高官贵爵之诏。学界以往从御史大夫负责颁下诏令的角度解释"制诏御史",认为其"御史"二字是"御史大夫"的省文。综括传世文献和悬泉汉简来看,这种看法并不准确。"制诏御史"之"御史",实际上是指"侍御史"。而"制诏御史"意指皇帝命令侍御史书记或抄录王言,并将其制成规范文书,反映的是诏令由皇帝自作,人臣负责"记王言"的制度。从性质上讲,"制诏御史"只是起到引领诏令的作用,其所以标明"御史",应该是要凸显侍御史在制书拟制过程中的作用。西汉时期,侍御史作为皇帝的近侍秘书,不仅负责拟制和玺封制书,而且拥有审核公卿奏疏之权,其权力和位望始终居于负责文书收发、传送的尚书之上。  相似文献   

11.
明代监察机关都察院所属的十三道监察御史,除了在京内差外,其外差有清军、提学、巡盐、茶马、巡关、巡漕、印马、屯田、监军、巡按等等。外出担任巡按御史(简称巡按)是最多的一项外差。最初派御史巡按地方是在洪武十年,永乐初“遂为定制”(《明会要》卷34)各朝沿袭不变,并规定巡按御史一年一换,以防日久人熟地稳生弊。全国巡按御史的分派是,“北直隶二人,南直隶三人,宣大一人,辽东一人,甘肃一人,十三省各一人。”(《明史》卷73)巡按御史的职责和权力很大,《明史·职官二》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  相似文献   

12.
廉吏周渭     
提起开封府黑脸包公包拯,真可谓无人不晓。他的铁面无私、断案如神更让后人编得出神入化。然而,比包拯早70多年,在桂林恭城瑶乡大地也出过一位执法如山、廉政爱民的贤良之臣,他就是连包拯也非常推崇的北宋监察御史周渭。  相似文献   

13.
清世宗雍正帝把台湾视作“要紧地方”。他把巩固对台湾的统一,保障台湾的稳定,作为治理台湾的基本出发点。为此,雍正时期在行政、边防、文教、民族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统治。一健全台湾的行政管理机构首先,雍正帝把设立巡台御史制度化,推行开来。康熙六十一年,清政府以朱一贵之变,始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雍正帝即位  相似文献   

14.
一、奇人奇才 叶德辉,1864年出生,字奂彬,号直山,湖南湘潭人。他很有才,是前清的御史,也是著名的学者、藏书家及出版家。他政治立场保守,思想顽固,他骂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被农民协会当做“土豪劣绅”处决。叶德辉一副对联丢性命,古往今来,绝无仅有,可悲可叹。  相似文献   

15.
贾玉英 《史学月刊》2002,(12):17-23
宋神宗元丰年间,以监察御史点检三省、枢密院书,创建六察司,以类相分,纠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等机构的失职行为;强化对六察官自身的监督机制,在尚书省置御史房,负责弹纠御史六察官的失职行为,且置簿记录其弹纠之多寡当否,御史六察官失察要受到尚书省的弹奏。宋朝御史六察制度投入少收效大,对提高行政效率、整顿吏治等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瑜君 《史学月刊》2023,(12):130-133
<正>政治改革时期,关键岗位官员的任用往往会引发各方势力的争夺,甚至引起党派纷争。宋代御史作为天子耳目之官,地位特殊,常是各方激烈争夺的对象。熙宁变法开始后,御史的任用问题进入变法派与反变法派论争的范围,双方从御史选任制度的新旧之争延伸到具体御史人选的任用之争。在宋神宗提拔选人李定为御史时,双方矛盾激化,发生了震惊朝野、影响深远的“熙宁三舍人”案,三舍人(即时任知制诰的宋敏求、苏颂、李大临)因多次封还任命李定的词头被罢官。通过分析李定任命被拒的缘由,可以细致地了解当时朝堂激烈的政治斗争,能更深入地理解御史选任制度变化对御史任用的影响。目前,学界对熙宁时期御史选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熙宁三舍人”案、  相似文献   

17.
都察院是明代设立的重要监察机构,为风宪耳目之官,总负正风肃纪之责。明代对其所属监察御史的选用,要求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官吏。除了普遍性的清正廉洁这一操守要求外,还十分看重其"介直""骨鲠"的个性。在任职资格上,明英宗正统年间,开始打破了新仕进士不得除授御史之职的规定。明中叶后,监察御史选用"多不得人",管理御史的"宪规""条约"成为空文,御史不断参与到朝廷的政争之中,使明代官僚体系的有效监督、净化能力不断削弱,这是明代政治日趋腐朽,不断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提到"御史",人们自然会想到今天的纪检委、监察局、反贪局这些实权机构。的确,古代的御史行使的就是监察职责,类似于今天的反腐败机构,权力很大,可以决定中央及地方官吏的命运;御史直接对皇帝负责,有"通天"的权力,官吏一旦遭御史上书弹劾,  相似文献   

19.
顺治二年,清朝平定陕西后,沿袭明朝之制,由中央选派监察御史一员赴西北地方专责西北茶马贸易及苑监牧政,称“茶马御史”。茶马御史任期例以一年一更,下辖茶马司、苑马寺及孳牧诸监。受西北形势影响,茶马御史权责屡有调整,后经几任茶马御史整饬,茶、马诸务有所复兴,但始终未复旧观。由于清朝用马情况与边疆形势相比明朝发生了变化,不再专一依赖茶马御史提供马匹,加之蒙古各部相继臣服,边外平靖,已无须专职维护,待清世祖驾崩、清廷满汉关系变化引发政治形势转变,茶马御史遂于康熙七年裁撤。  相似文献   

20.
巡察御史是雍正朝极具特色的监察官员,其巡视地方、以非制度化的权力介入地方政治,并广泛参与到世宗推行的新政改革中。制度规定的缺乏一方面使巡察御史在行政中具有灵活性,对改良地方积弊深有裨益;另一方面则导致职事、权力与官位三者的分裂,使巡察御史成为制度之赘余,终致停废。本文梳理巡察御史的制度渊源与设立始末,检视其介入地方政治并实现职权延伸的实态,考察其废置的深层制度原因。巡察御史的兴废一方面与雍正朝政治走向相关,另一方面又可对省思清代制度设计与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