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理论,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主体的人,在于人性的善良与高 素质的人的存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关于人地关系的最新理 论,以其为指导,研究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演变,要注意到自 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注意到人为活动的积极作用 及对自然环境影响的限度,注意到人对自然的正常开发与破 坏之间的度的界限与量的区分,要注意引入量化方法与现代 地理学的科学方法,将历史地理研究对现实的借鉴作用与意 义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2.
行为地理学及其对中国地理学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山 《人文地理》1997,12(4):51-53
本文在阐述行为地理学的概念,考察行为地理学产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行为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不仅拓宽和丰富了我国地理学研究领域与内容,而且还能够弥补传统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忽视"人"的缺陷,充实发展人地关系理论。因而,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象平 《人文地理》2005,20(6):115-118
人地关系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本文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对人地关系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时间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历史地理学在探讨人地关系中,其所揭示的过程是完整性和阶段性、连续性与差异性的统一过程,因而是最富有揭示人地关系动态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与殷人景观地理研究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捷 《人文地理》2004,19(1):47-51,57
本文综合了甲骨文研究和国际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近理论,针对甲骨文地理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综合文字学、地理学等方法研究殷代景观地理问题的设想,并强调区分殷代景观研究的两个方面,真实景观及感知景观,同时强调通过景观研究分析人地关系。本文对殷人的景观观念、感知、分类方法及类型等进行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5.
面向国家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人文地理学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复兴与发展,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要继续围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一核心,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把人地关系的研究向纵深层次推进,发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实践应用的人文地理学,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突出新的实践形式,把全球化与本土化、全国化与地方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化与同城化、中心化与空心化、信息化与可视化、生态化与低碳化、科学化与现代化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未来研究的8大方向。在人文地理学科建设过程中,敢于挑战经典理论,尤其是西方传统的经典理论,敢于直面现实,学会向权力讲授真理,敢于当科学勇士,倡导科学精神,不可变成官场的奴隶。  相似文献   

6.
区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家君 《人文地理》2005,20(1):81-85
首先评述了目前人地关系研究概况,指出这些研究成果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措施,界定了人地关系的内涵和研究内容,接着从自然村域的角度设计了区域人地关系的定量研究思路,包括人地关系内部作用机理、单村研究、多村比较研究及不同空间尺度研究的推绎等,最后指出区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应结合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7.
人地关系机理研究对于当代人类应对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人类诞生以来的文化遗存和与人类有过直接和间接关系的自然遗存 ,这决定了考古学在人地关系研究领域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蕙  唐雪琼 《人文地理》2013,28(1):26-31
在文化地理学研究向新文化地理学转向、女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女性主义理论在跨学科过程中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从女性经验、性别权利、女性内部差异入手,提供了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地理学问题的新的发展领域,并发展出质疑与抵抗男性权威话语的学科范式。本文依循女性主义地理学中对身体、工作、空间和国家/民族等主要议题的探讨,梳理西方学者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本土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论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概括了人地关系的五个主要特征:人地关系的多重性、异时相关性、异地相关性、人的主动性和多重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人地关系系统及其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左伟  周慧珍  李硕  李伟 《人文地理》2001,16(1):67-70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与人地关系系统调控的关系。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人地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和人地化学元素同构特性;给出了人地关系调控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人地系统演化及人地关系理论进展初探——一个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宝 《人文地理》1999,14(Z1):68-71
文章通过对人地关系系统演化进行分析,总结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目前人地关系系统的核心内容,并得出可持续发展论是到目前为止人地关系论发展的最高形式的结论。最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呼和浩特市人口与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修琦  牟神州 《人文地理》2005,20(4):110-113
在人类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严重挑战的今天,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受到中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的突出特色在于,承认自然环境限制作用,强调在此前提下主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从以人为本的基点出发去保护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人地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现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人地关系的异化与人地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工具的使用、农业文明的出现、文明社会的产生和工业革命为标志,人地关系发生了四次异化过程,形成了由自然环境、人类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共同组成的、为人类所特有的人地系统。所谓的人地关系是人地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总称。人地系统受自然、技术和社会环境共同驱动,其核心是资源(自然环境)—生产(人为环境)—消费(人类)三者之间的平衡。人地关系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人地系统的驱动机制以及系统内部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郑冬子 《人文地理》2003,18(4):93-96,41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认识地理实在的并协和泛协这两个原理,给出了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讨论了两者在"人地关系"解释中的意义。并协是指相反的而有相互依赖的关系。泛协是指非优势关联或无界介入关系。通过对客观实在的理论解释模型(包括引力模型、量子论模型和系统论模型)的讨论,引伸出了地理学的泛协概念,分析了并协和泛协的关系。引力论的地理学意义是建立地理变量和空间的确定性关系;量子论的地理学意义是揭示地理实在构成中的研究者时空背景的作用,用并协表达实在的关系;系统论的地理学意义是肯定事物之间的时空差异在整体的变化中弱化,而共性则强化。这三论都包含一定的优势作用,系统论中的"学习"是较自觉的优势强化过程。针对现实的地理实在的表现,我们提出了非优势关联的原理即泛协原理,实证性地分析了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中地理事实的并协性和泛协性,认为两者统一于地理实在之中。并协性表现观测者的优势作用,而泛协性强调非优势关联。地理事件的泛协性将从根本上导致"环境决定论"的破产。  相似文献   

15.
孙一飞 《人文地理》1996,11(2):24-27
本文探讨了人地关系观及规划观的历史演变,结合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城市规划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珠江三角洲1988、1998、2006年三个时相的建设用地解译数据,定量分析建设用地扩展与工业化之间的耦合关系。从珠江三角洲的经验来看,工业化进程越快,建设用地扩展越剧烈;工业化水平与建设用地空间形态变化之间呈现典型的"U"型曲线关系;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与它所承载的产业活动的经济效率存在紧密关系,建设用地效率的提高过程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过程是高度一致的。由此可见,工业化与土地利用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共同构成"土地-经济"互动系统。必须将用地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以及环境再造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王西安 《人文地理》2005,20(4):114-118
针对地理学在人地关系理论研究上日益被其他学科挤向边缘的现实危险,本文剖析后认为,根本的症结在于地理学对这一问题始终缺乏一个最能切合地理学学理特征的基本抽象范式。本文将人-地关系对置双方置于地理系统等级序列的框架内,从"分形论"、"界壳论"和"耗散结构论"的理论高度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审视,从而得出人-地关系的对称抽象原理。  相似文献   

18.
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哲学与伦理思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地关系研究应当具有科学范型,观念形态层次的范型就是哲学与伦理思辩,人地关系的哲学与伦理思辩经历了天命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征服自然论、反人类中心论后,人地关系协调论正在成为全球的共识。本文对各种人地关系思想作了概括的阐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是指城市居民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社会空间关系,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体制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从职住空间关系研究学派、职住空间平衡和城市通勤、居住选择和居住空间分异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述评,认为国内相关研究应注重社会调查,加强个体层面的研究,从体制转型和个体社会经济特征等角度寻求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及其演化的形成机制,并注重特殊群体,如外来人口、城市贫困人口和原单位制社区居民等社会群体的职住空间关系和社会空间后果研究。  相似文献   

20.
沿海景观作为海洋景观与陆地景观的边界,是特色鲜明和空间异质性突出的系统整体。同时沿海地区一直是人类开发较早、人地关系紧密、系统物能交换最频繁、最集中的区域,对海-陆-气系统耦合力和内外营力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保持沿海景观的生态整体性尤为重要。研究沿海景观的景观体系和开发利用,目前在我国仍属于薄弱环节。本文评述福建沿海景观分类并概括其生态特征,应用景观生态的原理,探讨福建沿海景观旅游保护性开发模式,构建和谐稳定的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