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日广西边防荣字军统领陆荣廷连破天地会于归顺府境之安平土州及养利州。法国当局又逮捕三名被指控与德雷福斯丑闻有牵连的军官。2日英外部告俄使,英军入藏在取得赔偿。中国签署日内瓦条约。那不勒斯的舒伦教授发现了引起光合作用的微生物。马蒂斯的绘画在巴黎展出。5日清外务部与英商华伦公司代表凯约翰签订开采安徽铜官山矿的合同,期限一年。6日丹佛:罢工的矿工同国民警卫队发生冲突,22人被打死。8日日军第十师占奉天岫岩。10日前广西提督苏元春遣戍新疆。12日日军占奉天怀仁。13日北京东郊民巷使馆区域划定。14日俄第17军团东来。15日停…  相似文献   

2.
《文史春秋》2004,(12):7-7
4日,广西候补道龙济光、副将孔德贵、荣字军统领守备陆荣廷平息褚大,欧四起义军于庆远思恩。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要闻     
《文史春秋》2003,(10):63-63
1日清政府以国子监司业徐世昌、外务部员外郎唐文治为商部左右丞。1日马其顿:据报道,严重的饥荒使4万人无家可归。3日因中国拒绝,中俄撤兵担保条件谈判停止,俄决定与日本交涉。3日科罗拉多:长达8周的罢工使矿业生产遭受250万美元的损失。6日日外相小村与俄使罗善举行第一次谈判。6日台湾南投厅南北山胞互斗,死伤百余人。8日是日为驻东三省俄军退兵第三期,俄军不如约退兵。8日清政府商约大臣吕海寰等与日本代表日置益等签订中日通商行船续约13款,续议内港行轮修补章程10款画押。8日朝鲜:俄国军舰到达釜山。9日清政府批准工部侍郎盛宣怀奏折,…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要闻     
1日东清铁路正式通车。2日俄国陆军大臣克鲁巴金等召开旅顺会议,决定不占领朝鲜。3日广西官军攻克东州,击败陆亚发。3日俄国决定不兼并满洲。3日日本和英国要求俄国遵照1902年签订的条约撤离满洲。7日印度政务司荣赫鹏上校及驻锡金专员惠德率英军3000人进抵西藏干坝。7日广西人民起义此起彼伏,清政府革去巡抚王之春、提督苏元春的职务,任命柯逢时为广西巡抚。8日清政府任命刘光才为广西提督。9日清督办铁路总公司大臣盛宣怀与英国银公司代表签订《沪宁铁路借款合同》,款额325万英镑,利息5厘,9折,期限50年。10日清政府经济特科保荐人员在保和…  相似文献   

5.
1872年6月《俄国和喀什噶尔条约》签订后,由于阿古柏政权同俄国貌合神离,在条约签订后的一年时间里,只有索莫夫商队前往喀什噶尔贸易。阿古柏颇为担心俄国人,防范心里使他捉弄了索莫夫商队,阿古柏同俄国的关系由条约签订后的密切开始冷却、疏远。索莫夫商队之后,莫罗佐夫商队又来到喀什噶尔。  相似文献   

6.
194 4年 4月中旬到 1 2月初 ,日本侵略者为了救援它侵入南洋的孤军和准备以中国大陆为它垂死挣扎的基地 ,急需要打通从中国东北直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 ,于是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此次战役又分为河南战役和湘桂战役两个阶段。其中河南战役从 1 94 4年 4月 1 8日至 5月2 5日 ,历时 37天 ,由蒋鼎文、汤恩伯、胡宗南指挥的 4 0万国民党军队 ,在十几万日军的进攻下一触即溃 ,在一个多月中国民党丢失城市38座 ,损失兵员 2 0多万 ,造成了震惊全国的河南战役的大溃败。为进行河南战役 ,完成作战准备 ,日军调集了 1 4万余人 ,由华北方面军司令长官冈村宁…  相似文献   

7.
唐咸明 《广西地方志》2005,(4):38-42,57
对于战争损失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8年抗战,我军民伤亡3500万人,物资损失6000亿美元.抗战期间,日军两次入侵广西造成巨大损失,其中的图书损失占了相当比重.这里的图书是指图书馆、学校、书店等的书籍、报纸、杂志等等而言,不包括档案.  相似文献   

8.
《文史月刊》2013,(12):50-52
1901年9月7日,英、美、法、德、日、俄、奥、意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中国国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从此中国背负起4.5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赔款分39年付清,按年息4厘,共本息9.8亿两。美国作为当时的受益国,获得赔款3293.9万余两(折合美金约2444.1万),但当时美国的实际“损失”只有1365.5万美元。对此美国进行了两次退款。  相似文献   

9.
《文史春秋》2004,(9):35-35
1日圣路易斯:M·J谢里登创投掷铁饼132英尺的纪录。清廷调魏光焘为闽浙总督,以李兴锐署两江总督。魏在两江年余,中外人士颇有烦言。3日怀特曼创下用33天时间驾车横贯美洲大陆的纪录。克拉帕特金将军放弃辽阳,俄国人全面撤退。4日日军占辽阳,俄军败退浑河,辽阳大战结束,双方损伤  相似文献   

10.
《湖南文史》2013,(6):42-42
国民党当年对战果吹嘘经常达到无人相信的地步。如其“剿共”作战中宣布的“歼匪”战果累计,便超过解放区人口总和,抗战时的战报也因虚假充斥而为国际史学界轻视,一般都不屑引用。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保卫战期间,国民党军称杀伤日军20万人。其实日军进攻武汉的兵力为九个师团25万人,若真有此损失早就接近全军覆没,怎么能攻占武汉?按日方统计,“武汉攻略战”时伤亡3万多人。不过按战场情形推算,战斗伤亡再同因气候炎热生病减员相加,日军总损失不会超过10万人。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美三个安全保障条约的比较刘士田靳利华二战后,日美两国签订了3个条约,即1951年9月8日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60年1月19日签订的《新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1996年4月17日双方发表的题为“面向21世纪”的《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航空队对广西的轰炸分为三个阶段,给广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日军航空队对广西的轰炸目标主要为教育机关、化场所、医院、庙宇、教堂、居民区、交通设施和工厂企业等可以清楚地看出,日军航空队对广西的轰炸是一种极其凶残的集体屠杀行为,是对和平与人道的肆虐,是违背国际公约的。  相似文献   

13.
《文史春秋》2004,(7):64-64
3日摇纽约:制衣工人举行罢工,10万人因此而失业。翁同卒于江苏常熟,年75岁。4日摇袁世凯奏,比利时商人在天津承办电车电灯公司。5日摇沙皇尼古拉二世任命保守的伊万·奥博连斯基为芬兰总督。8日摇外务部以日军在辽西招收胡匪冯麟阁金寿山等,照会日使制止。清廷开办鄂湘皖赣四省土膏(鸦片)统税。10日摇清廷罢粤海、淮安海关监督及江宁织造。12日摇英德条约签字旨在解决今后五年内潜在的冲突。13日摇广西陆亚发陷怀远。经过13年的建设,俄国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竣工通车。15日摇俄国著名作家安东·契诃夫病逝。16日摇招商局举行各总办会议,决…  相似文献   

14.
日俄的旅顺之战,枪弹横飞,炮轰雷鸣,破坏了中国大好山川、河流及海洋,更给当地居民造成重大伤亡。据盛京将军赵尔巽于1905年9月向朝廷的奏报,俄军炮火伤亡我居民647人,日军炮火伤亡我居民178人,财产损失折银700多万两,又钱币2500多万吊。翌年4月27日,清朝政府曾向俄使索赔,却遭到拒绝。是否也向日本提出过索赔?未见到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5.
《文史春秋》2005,(4):64-64
4日清政府派伍廷芳为荷兰保和会公断员。4日日俄两军战于大连。5日帮办驻藏大臣凤全在巴塘被杀。6日日本决定于日军所据满洲抽税。6日俄军侵入吉林长春。7日清政府派贵州巡抚柯逢时管理八省土膏统捐事宜,设总局于宜昌。9日英使牒请外务部,请开  相似文献   

16.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及胶济铁路后,日本政府对在胶济铁路运输的本国商品征收低于他国商品的运价,排挤他国商贸,把山东变为其势力范围。日本政府迫使北洋政府与之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将其对胶济铁路利权的攫夺"合法化"。在北洋政府的坚持下,中日条约订明青岛为中国自开口岸,这为日后中国自主制定运价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1922年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后,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管理权,自主制定运价,对铁路运输商品实行统一运价并按照运价征收货捐。日本反对征收货捐,不断提出交涉。但直到1928年北洋政府统治结束,日本的目的也未能实现。中日关于胶济铁路运价和货捐的交涉,其实质是中国反对日本侵夺中国铁路利权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前后中俄关于修订《伊犁条约》的交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近代中国与沙皇俄国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当中,在陆路贸易问题上给予沙俄侵略特权最多、给中国造成损害最大的一个条约是《伊犁条约》(即《改订条约》)。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后,中俄两国曾就修订这个条约关于商务方面规定一事断断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与《马关条约》候丽娟张士彬1997年4月17日,是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02周年。这个条约是由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签订的,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也是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在纪念这个国耻的日子里,对条约的内容和背景,有必要作一下回顾。日本帝国...  相似文献   

19.
中苏两国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双边关系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反映了人民革命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建立了完全新型的关系,标志着中苏关系从此走向一个全面合作的历史时期。通过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苏联同中国国民党政府在1945年8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比较来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苏双方在充分协商、积极对话的基础上产生的,所强调的不仅是同盟,更是互助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双方围绕边界、逃人、贸易诸问题展开新一轮的交锋。本文主要针对1689—1727年中俄外交的主题、外交危机的爆发、两国外交举措、外交结果等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