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东明 《东南文化》2000,(3):115-116
文章以苏州文物商店收藏的几件成化青花瓷器为例,就成化青花瓷器的造型、纹饰、款式等特点作了初步的概括。  相似文献   

2.
马鞍山寺门口东吴墓,墓葬形制为“十字形”多室墓,反映了与长江中游东吴墓葬形制上的承接关系,该墓葬未经扰乱,出土的一些陶瓷器和精美的铜镜,为研究长江下游地区东吴时期的墓葬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明早期官窑青花瓷器所用钴料的产地特征和\"色散而不收\"的原因,以明早期官窑青花瓷器和阿联酋采集的伊斯兰蓝彩器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LIBS)分析方法分别对青花或者蓝彩纹饰部位以及釉的常规元素组成含量和氧化硼含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景德镇明早期青花瓷器所用钴料与伊斯兰蓝彩器标本类似,均为含有硼元素的经过预熔处理的低锰型钴料。2)明早期官窑青花瓷器\"色散而不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采用了含有硼的高钠、高钙以及低铝、低硅的预熔处理过的钴玻璃料。研究结果从硼元素角度佐证了明早期官窑青花瓷器所用的进口钴料可能来自于伊斯兰地区,为今后青花钴料的产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数据。  相似文献   

4.
古陶瓷修复材料存在局限性和复杂性,修补缺损较多的瓷器会因为重心偏离而存在损坏风险,同时因为材料结构、机理等因素的差异也会使修复材料难以达到与古陶瓷同等的质感。本工作以景德镇陶瓷大学所藏元代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盘为例,从元青花大盘本体材质特征出发,通过透光度、密度、硬度等对补配材料进行适配性分析研究,最终确认适合补配元青花大盘的粘接剂为Hxtal(NYL-1),而200目、800目、3000目氧化铝混合后掺入红星509环氧胶是最接近元青花工艺特点的补配材料。研究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古陶瓷修复材料应用的科学性,在遵循修复原则的基础上,既减少了文物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使器物展陈具有更好的整体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子石 《南方文物》2008,(1):118-123
本文结合自身的整理工作实践.在认识陶器统计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构想:陶器统计的核心是器形;它在排队和分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质地、个体数量、纹饰等不同的侧面属性在统计中尽可能的与器形建立联系,是资料整理和相关研究中要面对的问题。作为遗物.那些侧面的属性本身就是依附于器形存在的,因此.统计既是某些侧面属性的分析.也应当是一种综合,这样有利于读者和研究者比较全面的使用陶器统计资料。本文尝试提出了一种既可拆分有可综合的陶器统计表方案;此外,对于不同时期的遗址陶器资料,由于各自特点不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提出了设计一些反映陶器群个性的统计表设想。  相似文献   

6.
王宁 《东南文化》2006,(1):76-82
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一批名为“镖形器”和“镞”的器物。分析它们的形制,并与新石器时代的渔猎工具比较,细察器物的遗痕,参照相关史料等综合研究,认为它们是可用于渔猎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熊翠燕 《南方文物》2008,10(1):124-130
宋元时期外销瓷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外销瓷的研究逐步走成系统化、成熟化。本文将我国宋元外销瓷的研究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对这两个阶段的研究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作了简要的评价。同时,对于瓷器外销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元代类书是元人采摭当时或前代文献重新编排而成的资料汇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有关政治、经济、科举、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材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元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参考。元代类书还收载了蒙古字体、译语以及元代避讳用语等内容,保存了元代语言文字的一些珍贵记录,而其中有关元代宗教艺术方面的内容亦为难得。凡此皆可说明元代类书对于元史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明、蒙冲突与祭礼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蒙长期的民族冲突 ,使丧失军事优势的明朝产生了危机感 ,进而影响到明朝国家祭礼的变化。礼祀岳飞、宗泽等宋代将相 ,是为了唤起忠义 ,抗敌报国 ;恢复明初停祀的武成王旨在“武教有所兴起” ;罢祀历代帝王庙中的元世祖君臣和孔庙中元代名儒吴澄 ,是“华夷之辨”思潮下明人仇视蒙元风气的直接反应。  相似文献   

10.
高茂松 《东南文化》2011,(2):50-54,彩插三
1975年,江苏溧水县永阳镇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了以青花瓷、哥窑瓷、龙泉窑瓷及枢府瓷等瓷器为主的19件文物。比较发现,窖藏瓷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均为元代晚期器物,为研究元代制瓷技术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窖藏形成原因可能与元末溧水的战乱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杨印民 《史学月刊》2007,(10):105-110
籍没法是元代刑法中的一种附加刑,是指没收犯者的全部或部分资产甚至包括犯者的妻孥和奴婢以充公。籍没妻孥的处境相当悲惨,他们一部分成为官奴隶,到官营匠局劳作;一部分被转赐为私人奴隶,其中一些妇女则被官府指配为他人妻妾。籍没妻孥本是蒙古人的传统习俗,元代一直沿袭不辍。元文宗朝,由于燕铁木儿对上都派政敌采取大规模的籍没行动,社会上要求废止籍没妻孥的呼声十分高涨,统治者不得不做出政策修改,并于元顺帝朝基本废止此法。籍没妻孥法的行废,实质反映的是蒙汉两种不同文明在政治、文化、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领域的一场冲突和较量,其结果是汉法对蒙古旧法斗争的一次局部性胜利。这一结果对明初法律的制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果  陈曦 《江汉考古》2005,(3):77-82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宋代制瓷业发展的历史中,江夏地区名不见经传,相关文献资料缺乏。本文主要依据考古资料,考察了宋代江夏地区制瓷业的发展与特点,并从自然与社会条件方面探讨了该地区制瓷业兴起、繁荣,及走向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蒙哥即位后,将灭亡南宋的任务交给了忽必烈。由于南宋政府在淮河沿线实行坚壁清野,忽必烈为了解决军粮问题而远征云南。忽必烈平定云南后,对南宋实现了战略包围,但他获取军粮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蒙哥对忽必烈产生了怀疑,解除了他的兵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地了解古琴的制作工艺,为该类文物修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玉泉古琴漆膜、丝弦残片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视显微镜、电子探针、红外光谱仪(FTIR)、热裂解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等多种分析方法,针对古琴的微观形貌、层次结构、组成成分及髹漆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古琴的琴身部分由木胎层、漆灰层、底漆层和色漆层构成,底漆层的运用为漆灰层和漆膜颜料层起到了很好的桥梁连接作用。在玉泉琴的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垸灰髹漆工艺,以增加古琴的机械性能与防水性,同时增加其演奏效果,其漆灰层的主要物质为骨灰。FTIR结果表明琴弦为动物性纤维;此外,提取离子技术、AMDIS加Excel漆器表征系统(ESCAPE)漆膜有机质鉴定结果表明漆膜层主要由漆液、干性油和淀粉组成,且漆液来源于三大漆树种类(Rhus verniciflua、Rhus succedanea和Melanorrhoea sp.)中的Rhus verniciflua-Urushiol(漆酚)。现代表征仪器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取了古琴所蕴含的隐匿信息,研究结果从侧面揭示了古琴的保存状态、物质组成、层次结构和髹漆工艺等特点,为出土漆器保护修复科研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 ,蒙古汗国是在兼并草原诸部的基础上 ,按游牧民族传统建立起来的 ,具有浓厚的家产制政治特点。这体现在国家分封制结构和汗位继承方式上。忽必烈虽然打败了阿里不哥 ,但作为全蒙古大汗 ,他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全体宗亲的承认 ,拖雷系与窝阔台系以及拖雷系内部的阿里不哥裔、蒙哥裔、忽必烈裔之间此伏彼起的斗争 ,也说明蒙古汗国分裂的事实。进而认为 ,元朝是从蒙古汗国分裂出来并经过扩张后建立的国家 ,与西方蒙古四大汗国建构历程相似。四大汗国与元朝并无宗藩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海盐镇海塔创建于元末。本文介绍了镇海塔的建造经过与历史沿革、建筑结构及特点,并就镇海塔及地宫的年代问题,作一初步探讨。镇海塔内共出有金、银、铜、铁、铅、玉、水晶、瓷、木、纸等各种材质的文物47件(组)和近370枚古钱币,品类十分丰富。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多件宋元时期的青铜器,型式多样,造型精美。  相似文献   

17.
    
The Yuan Qinghua porcelain produced in the city of Jingdezhen, in China, mainly includes the gaudy blue type, a blue–grey or grey‐coloured type and the type featuring a blue colour with a slight amount of grey. For a long time, only the gaudy blue type was focused on and discussed, while the other two types, which contain equally important information with regard to recovering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Yuan Qinghua, were always ignor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 by using micro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μ‐XRF), spectrophotometry and optical microscopy, all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Yuan Qinghua porcelain are analysed systemically and,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body, the glaze and the blue decorati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aterials and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of the three different types are discussed. This not only provides a good basi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Yuan Qinghua porcelains in Jingdezhen,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database‐building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Qinghua porcelain.  相似文献   

18.
赵冉 《南方文物》2012,(1):87-94
宋元时期墓壁上的题刻文字,称之为榜题和题记。它们是研究当时丧葬观念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字资料,是现今所见到的最原始的宋元民间书写形式。榜题与图像相配,用于解释图像、指示图像内容;题记涉及纪年、地理、家族、历史史实等,富含大量的社会历史信息,堪补史籍之不足。  相似文献   

19.
双城总管府是蒙古在高丽东北部地区设立的统治机构,一直存在到元末。双城总管府主要由归降蒙古的高丽人世袭管领,元廷派达鲁花赤进行监临控制。双城总管府的设立对元丽政治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元朝作为蒙古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其休假制既有沿袭前代,又有本民族特色。本文仅粗略考证一下元朝官吏丁忧守制、官员的休假、元朝官吏请假制、以及节日放假等。这些制度在前代既有迹可循,又有自身特色,体现了元王朝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