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使王玄策     
唐使王玄策卢滨玲唐朝使臣王玄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使者,他曾经在18年中3次成功地出使印度和尼泊尔等国,与大唐高僧玄奘一样在中印之间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史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王玄策是河南洛阳人,曾任融州黄水县令。他在第二次出使印度回国后...  相似文献   

2.
张乃翥 《丝绸之路》2012,(22):53-56
王玄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人物,他曾四次出使印度,对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运用传世文献及考古资料,对王玄策四次出使印度的经历及在印度的活动情况作了系统梳理,以此来印证王玄策在中印文化交流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四川唐代摩崖造像中部分瑞像的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造像中有些造像因其来历不凡或为帝王、名家所造,或有神奇的灵应故事等,被称为瑞像。随着中印交往的频繁,大量印度瑞像被带回中土并不断被摹刻和流传。四川石刻中有一部分这样的造像,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由于每种瑞像无论时间和地域如何变化,都保存了固定的来历和基本稳定的形态特征。参考敦煌等地的研究成果能够辨别出四川摩崖造像中这些唐代瑞像,它们约在唐初开始出现,流行于七、八世纪,可能持续到十世纪。从来源上看,和唐初到印度求法的僧人玄奘和出使印度的使节王玄策等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在玄奘之后,中印交往出现了某种“短路”,以至玄奘的成就至今无法被后人超越。在1848年以前,对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国家只有印度。直到西方的坚船利炮出现,在现代性的焦虑中,中国与印度的关系才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霍巍 《中国西藏》2009,(4):64-75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两个亚洲国家,有着两干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中国的丝绸、瓷器和造纸技术曾传入印度,而印度的茶叶、棉花、制糖术也很早便传入中国。尤其是佛教从印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更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求法取经的故事被明代人吴承恩改编成小说《西游记》之后,天竺——古代印度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西天”,充满着神秘和传奇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肖依斐 《神州》2014,(7):72-74
<正>最近一个名叫王玄策的外交"牛人"红遍了史学界和军事界,中华网军事频道称他为"一人灭一朝的唐朝传奇英雄";《百家讲坛》杂志也在文章中称他为"史上最牛外交官:自学成才,战胜一国。"这位功绩彪炳、战功显赫外交牛人为何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鲜有人知?我们是否能在他的故乡洛阳探到一点蛛丝马迹?近日,记者走访了当地有关的专家、学者,请他们为我们讲述丝绸之路推进者王玄策的故事。隐匿于历史画卷中的"冒险王"王玄策这个名字在近代渐为人知,最早真正把他隆重推出的人是日本玄幻文学作家田中芳树,它以古代中国为背景的  相似文献   

7.
李丽 《丝绸之路》2013,(2):21-22
中国典籍中有关糖的史料很多,其中很多与唐和天竺的交往有关。王玄策前后出使天竺国四次,第三次出使时遇上天竺国内乱,因而借兵平定其乱,同时也获得了新的制糖技艺。王玄策出使天竺的路线及熬糖法的传人说明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对唐初与印度的交往,唐朝从印度取得熬糖法的始末来看待唐初与印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德里见证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王公大道最西端,有一座红砂石外墙的宏伟建筑楼群。这就是新德里的地标——印度总统府。1954年,周恩来总理曾作为第一位走进印度总统府的中国领导人出现在这里。从1954年到1960年,短短6年间,周总理四度访印,在中印关系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记者曾应邀进入印度总统府进行采访,也曾走访周总理当年到过的地方,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他给后世留下的外交"遗产"。  相似文献   

9.
<正>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在中印两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当今中印关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印边界战争之后,印度和西方学界曾纷纷指责中国对印度"发动了无端的侵略",认为印度是中印边界纠纷和边境战争的受害者。①这种观点在中印关系全面冷冻时期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直到今天仍是主流。70年代,印  相似文献   

10.
唐敕使王玄策使印度路线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敕使王玄策使印度路线再考孙修身有唐一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疆域的广博,抑或是对外交往的频繁,都为前时诸朝所不及,这是为历史文献的记载所证实了的。在对外的交往中,以印度摩伽陀王国和大唐帝国的交往最多。众所周知,在唐朝的初年,曾有一位孤迈...  相似文献   

11.
王学及其现代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或阳明学在现代中国,有过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在儒学备受挞伐的时代,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王学,却获得相当一部分人的青睐,一度有跃居显学之势,成为中国儒学发展史上最后一座高峰。王学的这种独特命运,同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脉络密切相关,对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王学在现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推崇者当数蒋介石。他在自己的回忆中说:“王阳明  相似文献   

12.
桂林西山上有2铺造像,主尊结跏趺坐,身着萨尔纳特风格的袒右式袈裟,右臂戴臂钏,右手施触地印,左手施禅定印。通过文献与现存唐代该类造像的梳理与分析,推测桂林这2铺造像极有可能与王玄策及其带回的印度"菩提树像"的摹本有关,其造型也与印度的原型最为接近。造像粉本的传播路线应当是自王玄策出使所走的"吐蕃尼婆罗道"传至国内,经中原两京地区而到达桂林,而不是以前学者们认为的"南海道"。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正>@郭正其:贵刊第13期《丝路使者》图片非常震撼。有篇文章提到玄奘西行留学的目的地是那烂陀寺,当时那么牛的那烂陀寺如今还在吗?真想去那里膜拜一下啊。值班编辑:那烂陀寺曾为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但在其后却不幸毁于战火。《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在留学期间,曾梦见辉煌的那烂陀寺一片荒芜,里边居然还有好多水牛。那烂陀寺围墙的外面火光冲天,村庄全都化为了灰烬。这个梦境其后不幸成了事实。几经战火,那烂陀寺渐成废墟并被人遗忘。不过从1861年开始,那烂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玄奘的行走把中国人的坚韧和智慧发挥到了极致。著名国学专家、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告诉我,他的许多成就的取得就是深受玄奘精神的影响。那么什么是玄奘精神?冯其庸先生从玄奘那里究竟学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有一段关于阿拉伯商人与中国皇帝的对话,其中提到了关于世界诸王以及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许多问题。这类记载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还有许多,大都是以伊拉克王为中心,包括中国皇帝、突厥王、印度王和拜占庭王在内的"五王说",它反映了古代阿拉伯人的世界观念。在古代印度、中亚及中国也流传着类似的"四天子说"。这种观念最早出现在印度,它认为世界是由人主、马主、宝主和象主四位天子所统治,分别对应着中国、突厥、拂菻(拜占庭)和印度,而印度则是世界的中心,它反映了古代印度佛教的世界地理观。在中亚地区和中国也流行着类似的说法,大都是受其影响。从阿拉伯的"五王说"与印度的"四天子说"可以看出,古代两河流域诸王朝与古代印度在有关世界认知观念中的相互影响。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一种"世界观念"在古代亚欧大陆流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说:"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地。"说到龟兹,不能不说到今天的库车,因为这里曾经是古龟兹国的中心,是佛教东传的第一站,龟兹乐舞从这里流向中原,佛经汉译大师鸠摩罗什、龟兹音乐家苏祗婆、大唐高僧玄奘都在这里留下了文化的回声。今天,滚滚的石油又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向上海等地……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确有玄奘这个人,但他的人生经历与《西游记》中的玄奘(即唐僧)有明显的不同。玄奘在印度生活学习了十四年,得到了很多印度高僧的指点,因此,他的佛教思想很接近于印度佛学。而很多佛教流派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都作了相当的改变,以适应当时的中国国情,因此与印度佛教有较大的不同。他克服种种困难,去印度取经,他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佛教的发展、对外交流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逸之 《中国西藏》2005,(2):71-73
慧超,新罗高僧,于公元8世纪初前往天笠求法。在此之前,自东晋到大唐数百年间,中原汉地僧人前往天笠取经较多,仅影响较大的就有二三十人,余多数没有成功而客死他乡。回归少数人以游记而名声大噪,名的如法显、玄奘、义净等人,其作为后世研究诸国古代历史、地理、宗教艺术及民情风俗等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玄奘对古印度历史化记录,  相似文献   

19.
在印度的宗教中存在着很多四臂神祗像。如果说宗教中一般的人形像还很难辨认出它是否具有神性的话,那么具有四臂的像就能肯定它是存在于宗教或神话里的神了。而且"四臂"是最简单的添加,也可以说此是造像神格化的起点之一。从婆罗门教到密教,构成了四臂像发展的主线。中国也有一些四臂的神像,究其渊源都来自于印度。而中国四臂像分布较少,也说明了中印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的吉隆,曾为大唐通往天竺的主要驿道唐尼吉遒(其中吐蕃出藏的路段称蕃尼古遒)的重要路段,是古代联系中原和南亚国家文化传播、经济贸易、外交往来甚至是政治联姻的重要通道。王玄策从这里出使印度。赤尊公主.莲花生、阿底峡均从这里入藏,这里还是嘎举派祖师米拉日巴的出生地。历史上,这里贤者云集,名人辈出,可以说,藏传佛教正是从吉隆开始传入整个青藏高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