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从社会学视角,对广东坎镇与海南文镇两个移民群体公共文化事业的捐赠活动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海外移民对于侨乡公共文化事业的捐赠与其社会地位补偿密切相关,提出了"社会地位补偿"的解释范式。广东坎镇移民流向主要为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移民群体社会地位落差较大。他们的捐赠活动,不仅能够补偿他们某种身份及归属感的缺失,而且还能够获得一种额外的社会声誉。这种移民的补偿心态使得坎镇侨乡的公共文化事业出现了繁荣发展的盛况;而海南文镇移民流向主要是东南亚国家,经历了从"华侨"到"华人"的身份转变,祖籍地与移居地的经济差距缩小导致移民补偿成本升高,侨乡地方社会所构建的补偿体系对移民的吸引力在逐渐减弱,从而导致文镇公共文化事业出现衰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196 5年是美国华人发展历史的分水岭。美国政府于该年修改移民法 ,承认种族移民机会平等。此后华人移民源源不断涌入美国 ,成为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移民群体。随着华人社会规模迅速扩大以及经济和专业实力的激增 ,美国华人开始积极参选参政 ,争取与其社会地位相当的政治权利。从移民到选民 ,是美国华人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的过程。假以时日 ,随着华人移民数量进一步激增 ,华人选民的政治影响力将有望接近美国犹太裔选民。  相似文献   

3.
该书运用了大量的华文报刊和英国殖民部档案,论述了1945—1959年时期新马华人社会的中国移民(及其后裔)与海峡华人这两大群体对政治变革的反应,从而说明了新马华人对国家认同的转变,为了解当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的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历史线索。作者把这一时期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5—1949年)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英国牛津华人社区为研究个案,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支持理论及其在空巢老人研究中的应用、牛津华人移民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论文调研了华人移民空巢老人在社会融入中的问题,介绍了牛津华人中心的运作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调研结果显示,全球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社会支持问题愈益引起各国关注,但与当地主流和华人社会存在"双重距离"的华人移民空巢老人却一直属于被忽视的群体。华人移民空巢老人在生活起居、精神慰藉、经济条件、医疗服务、信息获取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需社会支持。牛津华人中心基于华人社会需求和历史发展机遇而诞生,并逐步构建了以其为核心平台的多主体参与、多层次展开、多方式实施的社会支持体系,聚集各类资源,调节服务供给,推动了华人移民老人社会支持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东南亚研究所范若兰教授所著的《性别与移民社会:新马华人妇女研究(1929—1941)》(增订版)一书,于2018年12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在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文库之二《移民、性别与华人社会: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1929—1941年)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在保持原书基本框架和观点的基础上,作者补充了新马华人妇女的资料,改正谬误,修改了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华人宗教信仰的基本构成及其变动的原因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在新加坡的历史可追溯至新加坡开埠前,即英人莱佛士1819年登陆之前。据史料记载,早于那时已有来自中国福建、广东的沿海居民到那里居住开发。当时并未形成华人社会,不过不能说没有华人宗教信仰。因为华人移民在异国他乡的生存发展中,在精神上、文化上与故国故土之间最持久、经常、稳固的联系纽带就是宗教信仰。可以说,华人宗教信仰在新加坡的历史与华人移民的历史同样久远。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华人宗教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成为新加坡多元宗教的主流;①华人宗教信仰的内涵、构成形式也…  相似文献   

7.
论文通过马来西亚方面的人口统计数据,并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数量;探讨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分布与类型及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原因。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约达113万。二战后马来西亚华人因各种历史原因,比如在国内政治上遭受排斥和歧视,经济上受到限制和整治,教育和文化上的不平等政策,强迫同化的压力以及追求海外居住权或国籍等,他们大量二次移民至新加坡、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其相对宽容和公正的法律环境、积极的移民政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景持续赢得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论文对美国当地两家基督教会进行长达一年的实地研究,考察了其社会网络的特点及其对华人新移民构建社会资本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基督教会对华人新移民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惯的影响。认为华人教会将发展出紧密的闭合网络,有利于华人新移民发展出科尔曼式的闭合型社会资本,从中获得归属感、情感慰藉以及更加实际且有执行力的帮助。本土教会将形成富于结构洞的稀疏网络,有利于华人新移民发展出波特式的结构洞型社会资本,从中获得异质性信息、多样化的观点以及潜在的创新机会。  相似文献   

9.
对近20年来华人国际移民活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近20年来华人国际移民活动的几点思考⒇庄国土二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移民活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其主流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移居发达国家。华人移民活动是这个主流的组成部分。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大陆移民在华人国际...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访问65位华人移民的基础上,分析了华人移民欧洲的拉力因素、华人移民的性质、华人移民的族群经济以及华人社团在协调华人移民内部力量和促进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总论八十年代日本对华侨华人问题的研究(李国梁)越南闽落华侨史略(吴同永)广西华侨华人研究概;瓦(叶况红)福建华侨移民非洲史涪(杨力)分布在世异各地的少、‘西籍华侨华人(陈平润)冲绳的华并〔日〕(鸿山俊雄)(政尚清节译)对新移民湘应有的认识及可以做的工作(黄滋生)从侨乡调查看福清旅日华侨的若干历史特点(叶养李少雄)试析再移民对华人社会的影啊(黄银英陈政明)一篇纪念死难旅法华工的碑铭(杨保绮)试论印尼华侨华人的认同转向(蔡仁龙)族谱中侨史资料的特点及其功用(郑山玉)从落叶归恨到落地生很—试沂华侨观念的转变(关位浓)战后东南亚华…  相似文献   

12.
论文回顾了澳大利亚华人移民回流历史,分析了新千年以来华人新移民回流潮的现状、回流原因和趋势。认为从19世纪中叶起,受排华运动的影响,澳洲华人回流现象便已出现,且这种被迫回流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白澳政策"废除时。与老移民被迫回流不同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澳大利亚移民政策调整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澳洲华人新移民回流人口逐年增长,至新千年已初步呈现出一股方兴未艾的回流潮,并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华人新移民回流潮仍将持续走向强劲。  相似文献   

13.
战后50年各国政府对华侨华人实施的移民入境、国籍归化、经济、教、社会等政策,各有特色;东南亚国家比较严厉,美、加、澳、新等移民国家相对宽松,其他国家则宽严不一。不少国家根据国内外形势需要,对华侨华人政策做出了程度不同的调整,有关政策虽然仍因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时出现反复,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日趋宽松,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海外移民众多的国家。长期以来,远渡重洋的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谋求生存、创基立业的过程中,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以自己的勤劳、智慧,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华侨华人关心着祖(籍)国的强盛与进步,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诞生,从维护中国主权完整、民族独立到改革开放、振兴中华,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展对华侨华人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利于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华侨华人团结互助、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有利于了解他们对居住国经…  相似文献   

15.
论文梳理了智利华侨华人自19世纪以来的移民历史轨迹,探析了智利华侨华人的社会特征、职业特征以及智利华侨华人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认为到20世纪初,智利华侨华人的职业已逐渐从华工群体向多元职业发展,尤以经商为最。现今智利侨社"新移民"社会特点鲜明,人数约3万人左右,且呈现来源地分散而集中及主要聚居于圣地亚哥的特点。智利华侨华人经济以中餐业及批发零售业为支柱,矿产、房地产等行业亦有一定发展。近年,智利经济环境增长放缓、管理制度多变、社会治安不宁等社会经济问题给智利华侨华人的生存发展带来挑战。智利侨社的中华文化传承亦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种族政治下的华人和印度人社会梁英明(l.l)海外华族的形成和发展阮西湖(l.8)战后西欧华人社会变迁初探李明欢(1.63)略论涌往加拿大的香港移民潮巫秋玉(3. 38)美国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和平统一许肖生(4.D纽约华人异族通婚崖徕李瑞芳著吴蔡译(4.42)东南亚华人远景瑛l弗雷德曼·莫里斯著程希摘译(4.51)略论琉球的中国移民问题 一-从语碟资才仁己载移民琉球谈起白晓东(4.61)印尼新政治秩序下经济的振兴与华人资本的作用 —兼论华人经济是印尼民族经济的同体因素董孟雄秦茂松(127)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略论台湾引进侨资的措施和成效…  相似文献   

17.
日本华侨华人群体是一种特殊的中国移民类型,历史上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形成遇到重重困难。唐朝时期,日本的华侨华人移民群体虽然已初步形成,但始终处于松散状态。宋朝时期,日本的华侨华人已经成为一个稳定的、内部具有一定社会化联系的群体,然而元朝时跌入了低谷。日本华侨华人的社会化进程至迟到明后期已经完成。17世纪中叶中国—东南亚—日本的三角贸易关系对华人赴日产生重大影响。德川幕府时期,日本全面锁国,日本的华侨华人群体呈现萎缩。隋唐时期形成的中日文化传承关系,贯穿于整个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过程,从而使赴日中国移民的文化使命显得特别醒目。  相似文献   

18.
华人在澳大利亚是一个小的民族集团。但是,华人在澳大利亚社会影响却很大,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开拓时期,华人曾经起过重要作用。 (一)联邦政府建立前的华人移民情况  相似文献   

19.
论文追溯了西班牙华人社会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以当代中国新移民为主体的西班牙华人社会的人口、职业结构及地域分布,结合实证经验探讨跨境迁移路径、异域谋生策略及移民认同趋向等国际移民理论中的经典模式。就跨国移民而言,他们需要通过学习移入国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但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母体文化的优良传统以发挥特长。就移入国而言,则有一个如何了解、接纳异族群体优点并将其融入自身发展的过程。外来移民与当地民众在理解基础上的优势互补,方能使移民从个体能力到社群文化都成为移入国和移出国双方共享的财富,使联合国一再提倡的"移民与发展"理念,真正成为多方共赢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华人妇女社会、家庭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华人妇女地位的变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传统社会的妇女向移民社会的妇女、以及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妇女演进的问题;同时,也是研究新加坡华人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新加坡华人妇女从昔日被贩卖来的“猪花”①、“妹仔”②成长为今日享有较高地位的现代女性,其间是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并由此而构成其自身的发展过程的。本文拟就新加坡华人妇女社会、家庭地位的变迁做一初步探讨,作为研究新加坡华人妇女问题的第一步。一移民新加坡的早期华人妇女(一)“猪花”──早期华人妇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