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泉 《攀登》2023,(4):51-57
马克思对社会空间作了考察,探讨了自然空间到人化自然空间的转化,让其空间思想呈现出社会实践、资本批判和伦理价值三重维度。在社会实践维度,社会空间是人生产实践的产物。以往的哲学无法理解空间生产的主体性、历史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从社会实践角度考察了空间生产的演变过程、人与自然空间的互动、空间生产的社会性等,开启了对空间生产的新理解。在资本批判维度,空间生产已经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制造了区域空间等级结构,引起了空间内部的冲突。空间生产在发展中出现了资本逻辑化的趋势,让空间发生了异化,制造了政治权力空间。在伦理价值上,马克思批判了空间剥削和空间非正义现象,要求建立生态的空间生产,实现自由、平等的社会空间。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城乡空间,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空间。  相似文献   

2.
国家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历程,也是现代资本市场逐步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国家崛起需要资本支持,资本市场对国家崛起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16—17世纪的荷兰在这一问题上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分析了资本市场在荷兰崛起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本市场是荷兰在尼德兰革命期间筹集战争经费的主要渠道。联合省通过发行公债获得了必需的革命经费,这是最终赢得革命胜利的关键所在。二是资本市场为荷兰的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提供了持续的资本资源,尤其体现在对东印度公司的支持上。东印度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获得了雄厚资本,为对外扩张创造了必备条件。成熟而有效的资本市场是推动荷兰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攀登》2016,(6)
消费异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继承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对消费异化现象做出深刻分析的系统理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经济社会得以迅速发展。随着购买力的增强,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出现了符号化消费、盲从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浪费等消费异化的现象,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我国消费异化现象的出现既与物质生活的丰裕有关,同时也受到资本逻辑和劳动异化的负面影响,因而驾驭资本逻辑,建构并实践新的消费伦理,健全机制保障消费均衡是当前中国克服异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毕达  熊仕刚 《神州》2013,(31):292-292
在全球生态问题相当严峻的国际大环境下,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道德建设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再思考,结合当代全球范围的生态伦理问题,对我国应对全球生态治理的路径选择加以分析,有助于为我国共产党在参与国际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及国内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提供方向性的指引。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生产和消费活动显著扩大。具有文化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身份的士大夫阶层,认识到文化作为谋生资本的作用,自觉地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生产和消费,并引导整个文化消费风尚。商人与普通民众亦步亦趋,雅文化与俗文化交互作用,士大夫的传统义利观正在发生变化,市井之民在社会生活中崭露头角,这种变化是将要萌生新生力量的前兆,经济、文化、政治正在积蓄前所未有的变动,中国进入了第一个较具普遍意义的文化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6.
甘肃要抢抓历史机遇,根据本省的地理环境及文化资源分布状况,在充分考虑民族性、文化性、生态性、地域性的基础上,重点开展陇东农耕文化生态保护区、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甘南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敦煌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形成文化生态保护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7.
克罗斯比是美国知名的全球史学家和环境史学家,他的著作《哥伦布交流》、《生态帝国主义》和《病菌、种子和动物》等,从全球视野与生态视角来理解欧洲的兴起及其扩张,并试图构建起一种具有普遍解释力的历史研究的脚本。这一脚本的基本内涵包括:将人当作一个生物体来理解;关注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从全球生态系统来理解欧洲的扩张;借用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他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其治史思路与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闫慧远 《沧桑》2009,(6):154-155,162
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用“人的尺度”排斥了“物的尺度”,表现为实践方式的反生态性、不合理性与不可持续性。因此,走出生态危机困境必须提升人的生态素质,走生态化实践道路。  相似文献   

9.
刘传宁 《神州》2013,(23):271-27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而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就不仅要将我们的工地建设成文明的工地,也要逐步达到成生态文明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抓好文明工地建设,这不仅是一个形象问题,也是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都必须努力去完成的一项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把文明工地建设抓紧抓好、抓出实效?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相似文献   

10.
邵长鹏 《丝绸之路》2011,(16):124-125
消费文化作为一种颠覆生产范式的意识形态控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冲击越来越大,高校思政教育要积极应对,提出自己的文化策略。本文分析了文化资本权力的自发扩张与主体间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自觉建构,消费主义的欺骗性、虚假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产范式揭露,组织社会学意义上的"麦当劳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镜像与影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而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就不仅要将我们的工地建设成文明的工地,也要逐步达到成生态文明的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抓好文明工地建设,这不仅是一个形象问题,也是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都必须努力去完成的一项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把文明工地建设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相似文献   

12.
张敏  熊帼 《人文地理》2013,28(2):38-44
回顾消费空间的文化研究与地理研究,指出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复合的视角成为近年来消费空间研究的特征。提出日常生活的视角能够整合、批判地进行消费空间的文化研究。并结合空间生产理论,建立消费空间的文化研究框架。作者指出,施加于日常的惯习、规训与日常内部的抵抗、诗性构成消费空间生产的核心机制。社会结构、政治经济、生活样式在日常中纽结为消费空间生产的动力源。借助列斐伏尔三元空间概念,指出消费空间生产中的支配与被支配、底部与顶部、文化与资本、地方与全球等一系列辩证过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13.
罗志成 《风景名胜》2021,(5):0254-0254
河道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显著提高河道的预防洪水的功能,其中,生态护坡工程的建立是治理河道的重点关键部分。基于此,本文对当前生态护坡的建设情况以及技术发展进行详细分析,并对生态护坡工程在治理河道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增强河道的功能性以及生态性,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郑鹏飞 《风景名胜》2021,(4):0398-0398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关注和日益重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的新共识。符合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的绿色信贷,其在贷款审批时主要考虑环境检测标准、污染治理成果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的绿色配置,实现可持续融资。推动绿色信贷的发展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为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科学指南。徐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明确提出,以绿色发展理念弓l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近年来,徐州市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五大行动计划",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出重拳整治大气污染。严格压降煤炭消费总量,严抓工业废气治理,严禁秸秆焚烧,切实控污源、降雾霾。二是系统化防治水污染。涵养好水  相似文献   

16.
《攀登》2019,(6)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经济体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态经济思想方法,尝试解析习近平新时代生态经济体系的理论内涵和理论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启焰  王兆杰 《人文地理》2011,26(1):113-117
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到来,以符号和影像为主的消费文化成为了社会消费的主导。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与规划既需要满足消费需求,又要尊重消费文化。本文中我们试图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的三个方面:文化能力、文化产品、文化制度的角度分析旅游文化资本,希望以此推动旅游文化资本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费晟  毕以迪 《历史研究》2020,(1):191-208
环境史学界习惯将近代南太平洋地区生态与文化的变化解释为创造"新欧洲"的结果,其主要叙事线索为西方殖民主义与本土经验的互动。然而,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也建立并维持了紧密联系。在以海上贸易为基础的交通网络建立后,华人移民劳工和其后兴起的华人资本都积极参与并推动了南太平洋地区农牧矿复合生态的形成。近代华人对南太平洋地区生态及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由海及陆、由间接到直接、由劳动密集到资本密集的扩大过程。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因素在近代全球生态重塑中的重要影响,更启示学界应该深入发掘中国在全球化尤其是太平洋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历史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神农架旅游生态补偿实施系统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勇  胡孝平 《人文地理》2010,25(6):120-124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逐步关注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问题。旅游生态补偿作为一种调节生态环保各利益主体间关系的一种有效工具,在平衡生态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神农架实施旅游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典型意义的基础上,从旅游生态补偿的主客体、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旅游生态补偿方式以及旅游生态补偿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构建了神农架旅游生态补偿的实施系统。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神农架旅游生态补偿的运行提供科学指导,提升神农架旅游生态补偿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刘佳丽 《风景名胜》2021,(4):0004-0004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也对各个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推动生态城市的发展,景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搞好城市景观建设也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是决定园林施工质量的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