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有许多与动物有关的地名。这些地名通俗明了,一看便能知其来历。不过这些一目了然的地名里,也有历史和故事。  相似文献   

2.
万柳堂是北京古代著名的私家园林,元代廉希宪创始,清代冯溥沿用其名而异地另建,在当代北京地名中虽有遗迹可寻,但彼此地望相差甚远。本文辨析了元代万柳堂的所在地点以及清代多种有关文献存在的错误,讨论了两个万柳堂的环境特点、兴衰过程、历史影响及其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名与河西的民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名作为语言的活化石,是研究民族分布及其变迁的重要依据。历史上河西走廊为多民族、多部落分布之地域,民族变动极为频繁,不同民族都曾以自己的语言命名过地名。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有关地名的追索研究,初步探索了河西走廊地区历史上民族演替及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4.
地名文化是北京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名文化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区域之内的历史地名来体现的。当我们提到北京及其郊区清代以前使用过的地名时,往往很自然地把它们归人“历史地名”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辽金及明清时期在东北地区设置了众多州县,贯以“××堡”的地名开始大量出现,这些带“堡”的地名多半与军事有关,应从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两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从而找出地名中所折射出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6.
《神州民俗》2010,(7):7-21
莞香,作为一种香料,历史非常的悠久。早在唐代,东莞便开始种植莞香,有规模有名气是在元代年间;明清时期,莞香闻名全国,是当时上贡的佳品。至今的故宫博物院中,还有关于东莞进贡莞香的历史记载。历来,莞香,与莞草,莞盐并称为东莞三大土特产。莞香树,也是唯一一种以东莞地名命名的树木。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地点起的名称,地名往往带有强烈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因而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命名时所反映的化内涵。通过对地名的研究,可以发现许多有关历史、地理、经济、军事、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等珍贵资料。目前就客家地区的地名研究而言,  相似文献   

8.
广东地名语言文化空间结构及景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语言符号,地名是人类群体活动、经济开发和区域文化进程中的集中体现。广东地名层从语种上明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古越语地名层、地方方言地名层和全国通用语地名层。从时间上看,唐代以前,广东地名基本上属古越语时期,宋至明和清前期为南方方言地名时期,清末以来为北方书面语地名时期;从空间上看,广东地方方言地名层大抵在宋代已基本形成,清代最终形成粤方言、客家方言和福佬语地名文化景观三分广东的空间分布格局,粤方言地名层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及邻近地名,客家方言地名层位于北江和东江间的广大山区、丘陵地带,粤东韩江地区则多是福佬地名文化层;从形成原因分析,广东地名层主要归究于历史时期移民、区域人内口繁衍和土地大规模开发,加之人地矛盾日渐突出又为族群地名文化扩散提供了条件,而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健全,最终成为广东地名层语言文化景观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陈晨  程林 《人文地理》2020,35(6):50-56,84
基于GIS技术,分析从夏到明清,关中平原历史地名空间格局和命名方式的演变规律。从景观表征和布尔迪厄符号权利视角,借鉴批判地名学研究理论,揭示关中平原历史地名空间格局和命名方式演变过程中的文化政治格局。研究发现:①作为关中平原历史地名空间置换的高密度区域,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政治中心区,以及以潼关、陈仓(今宝鸡)为核心的军事中心区构成了政治权利空间斗争的中心;而零星分布于外围的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区则体现出其作为政治权利空间斗争边缘区的历史稳定性。②统治阶层和群众围绕宫殿陵寝、官宦氏族、人物姓氏、意愿祈福及祭祀庙宇类地名展开命名博弈,各阶层均希望借助地名这一社会文化符号表达“自我”价值和愿望。③关中平原历史地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地名的命名与变更整体上呈现出去阶层意识形态、关注民生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王蒙作为元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元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其山水画风格与苍茫浑厚、温润平和、简淡疏阔的“元四家”中其他三家迥然不同。他的山水画常常是繁密厚重、郁然深秀的,但其笔下的世界并非是隐居的桃花源般山水之境,反之,在他所构置的画面中充斥着重叠的变形和不断的扭曲。山水画语言的应用好似一面镜子,照映出其隐秘的热忱与野心、矛盾与不安,语言意象的背后潜藏着他身不由己的无奈与不甘。王蒙山水画的语言应用与自身独特的审美取向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其代表作《青卞隐居图》中知其山水画语言应用及其建构历程,并探析背后复杂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1.
王岗 《北京文史》2009,(1):14-18
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影响极其广泛,在中国地域文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元代以来,北京成为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以后,这里的地域文化更是有了极大的发展。因此,对北京地域文化的研究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我国许多民族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其中十七世纪满族贵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疆域辽阔的清王朝。在满族及其先世女真人活动的东北及周边广大地区留下了数量浩繁的满语地名。这些地名具有浓厚满族色彩,是深入研究满族社会、历史、文化和语言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但是受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局限,满语地名的研究一直没有取得较大的成果。黄锡惠先生所著《满语地名研究》一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满语地名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地名学领域的一项学术空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参考现代大比例尺地形图显示的区域自然地理面貌,探讨北宋使臣在辽国境内经行的交通路线;运用地名调查资料,从地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名的历史继承性、地名语词的演变等方面,寻找道路沿线地名定位的证据,提出更加细化或推测性的定位意见,以进一步明晰北京在宋辽时期交通线向北延伸的基本情形。  相似文献   

14.
元代白话碑文是研究元代历史、宗教、语言等的珍贵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首先概括介绍近代以来元代白话碑文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情况,然后对现有的白话碑文进行系统考察,从内容和形式上发明其中的某些体例,诸如圣旨、懿旨、令旨、法旨等旨书的格式、纪年方法,数旨同刻的排序等。明了这些体例,对于判定旨书颁发的年代,了解元代公文制度的特点,以及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碑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京系五朝古都,各个历史时期的署衙,皇室的服务机构,名人住所及有文物价值的庙宇很多,其所在地域亦因以名之。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原来的机构及建筑早已不存,然地名却保留下来,沿用至今。这对于研究北京的历史沿革,文化渊源及都市布局均系极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16.
康丽颖 《史学集刊》2016,(4):119-127
纽约地铁的完善程度与快捷高效在世界大城市中素享盛名,也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地铁系统。其中,1913年开始的双线系统扩建是纽约地铁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双线系统是纽约地铁第二阶段扩建的产物,因分属两个公司运营,故而得名。它的建成,极大地增加了纽约地铁的总里程,加速了聚集在曼哈顿的人口向外分散及纽约其他各区的城市化进程,不仅缓解了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而且促进了曼哈顿岛外新的居住区和商务中心的迅速崛起。其重要意义在于,双线系统的建成适应了大都市时代新的空间布局的发展要求,在改进城市公交系统的同时,将相对分散的纽约各区通过规模庞大、错综复杂的地铁线路有机联系起来,在偌大的地域整合了人口和产业,为地区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它也是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成功典范,为其他致力于建设地铁交通的美国城市提供了值得效仿的先例。  相似文献   

17.
地名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以"那"字组合的地名就是广西壮族地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那"字组合地名不仅包含水田的意思,还包括与"那"相关的其他事物,并蕴含着壮民族的情感思想。通过对广西30个县市"那"字组合地名的抽样统计与分析,归纳出广西"那"字组合地名具有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与壮族分布密切相关的特征。"那"字组合地名的命名和分布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壮族人地共生、"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以及语言文化,是壮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地处嫩江之滨的齐齐哈尔,是祖国北方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当我们回顾历史,探索其城史纪元的时候,面对历史上齐齐哈尔地区先后出现的庞葛城,卜奎城;吉塔站,齐齐哈等这些谐音相似的地名时,也许有些许茫然,因为这些名称都不是汉语,又距我们很远了。难怪有的竟然说:"庞葛,卜奎,同源同音,同义;齐齐哈尔源于元代的吉塔,为蒙古语",等等。这样以来,很容易对读者造成误导,也许他们会以非为是,也许他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宋代的一部地理总志,《舆地广记》具有丰富的地名学内容。其地名学价值主要体现于它在继承汉唐以来的地名学传统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开创了“古今参考”的编撰体例来研究地名沿革变迁。它还用诠释法和历史考证法,对地名的命名原则、地名渊源解释、地名考证等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为继承和发掘历史、民族文化遗产,由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省地名办公室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满语学习班,历时两个月于去年十二月中旬在双城县结业。参加学习的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北京等省市文物考古、民族历史研究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