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明清江淮西部地区的旱涝史料进行梳理,对逐年州县旱涝灾害资料等级进行量化处理,并通过计算旱涝平均等级值和10年滑动平均值,重建1450—1911年该区域的干湿变化时间序列。结果发现,该区1450—1911年间共出现6个干湿阶段: 1450—149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1491—1545年,旱涝灾害频发,干湿波动较为明显;1546—1625年,旱涝灾害少发,干湿比较平稳;1626—1710年,以中度干旱为主,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显著增加;1711—1860年,气候湿润;1861—1911年,干湿波动偏湿润。不同的干湿阶段对江淮西部的湖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干旱时期,湖盆积水减少,湖周萎缩;湿润时期,降雨增加,湖泊的蓄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晚清苏北的灾害很多,主要是有水、旱、虫、疫、风、雹、潮、地震等引起的。严重的灾荒带来了大量的流民和无数的人口死亡,造成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衰败和阶级矛盾激化,并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因此考察和研究晚清苏北的灾荒,对于我们今天抵御自然灾害、减灾抗灾,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晚清直隶灾荒及减灾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直隶是晚清时期全国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其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位居全国之首。本文分三部分探讨了晚清直隶灾荒的时空分布规律、影响及减灾措施。第一部分,主要以水旱灾为例,从其时间、空间分布特征来论述晚清直隶灾荒的严重性。第二部分,阐述晚清直隶灾荒不仅造成社会经济的衰退,人员的流徙或死亡,而且还引起了人们心理的震荡,从而造成了社会秩序的紊乱,激化了社会矛盾。第三部分,探寻晚清直隶减灾的措施,尽管减灾措施在传统的备荒救灾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其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总体上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近五百年来淮河中游地区蝗灾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淮河流域中游皖北地区近20个州县为对象,对明至民国时期计500余年的蝗灾发生次数、时空分布、原因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流域中游地区最近500年来的蝗灾无论是在时间序列上,还是在空间地域的分布上,都有显著的不均衡特征,没有所谓的周期性或韵律性现象。首先在时序上,存在几个蝗灾相对多发期和少发期相间的情况。其次在空间方面,大规模的蝗灾较为稀少,而以局部地区规模的灾害为多;中游下段地区的蝗灾次数多于其上段地区的灾次。该地区蝗灾的发生,与黄河长期夺淮造成的水文变迁、水旱灾害叠发等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规模、方式等社会经济的负向变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冰雹灾害是贵州地区比较主要的农业灾害。文章在明清地方志、今人所编撰的灾害史料汇编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明清时期贵州地区的冰雹灾害进行了量化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主要集中在清代后期(1830-1910年);(2)冰雹灾害在季节和月份上分布不均,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冰雹最多,而冬季冰雹最少;从月份变化来看4月冰雹最多而9月、11月、12月、1月、2月冰雹最少;(3)冰雹灾害主要多发生于中部以西地区即今遵义、安顺。黔南州等地。文章所探讨的明清时期贵州地区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当前该区域的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档案关于1736-1911年洪涝灾害史料的记载,以州县为空间单元,对清代淮河中游皖北地区的洪涝灾害进行初步的研究。首先,从灾害学研究的角度,针对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特征,根据研究的需要,突破以往学术界关于水旱灾害气象学的等级划分模式,建立了一个洪涝灾害的灾害学等级划分体系,并对皖北地区洪涝灾害进行了逐年等级划分。以此为基础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此间皖北洪涝灾害频繁,其发生具有普遍、连年和集中的特征;灾害的年际、年内持续时间起伏较大;除广泛性外,灾害空间分布还有明显的区际间不平衡性;其洪涝灾害的类型以涝、偏涝为主,大涝次之,特大涝约30余年一遇。上述洪涝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形,说明皖北地区属于典型的"积歉之区"。连年范围广大的洪涝灾害,对皖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南淮阳古城城湖为例,探讨历史时期华北平原城市湖塘湿地的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适应于华北平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易发的水环境,传统城市中以雨洪为主要水源的湖塘水体,是具有较大幅度水位变化、旱涝交替的湿地景观。不仅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也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建立了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从文化休闲、日常用水,到适应湿地水域内不同水土条件及其旱涝变化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塑造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对当代华北平原城市的水景观建设具有参照意义。拍摄于1960-1972年间的科罗纳卫星影像,以高分辨率、多时相等特点,能够展示湿地景观的旱涝变化和土地利用的适应性变化,为研究历史时期的湿地景观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8.
1609—1615年长江下游地区梅雨特征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明代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和项鼎铉的《呼桓日记》中有关浙江嘉兴地区的夏季天气、感应记录,重建了1609-1615年夏季嘉兴地区的降水序列,并确定其梅雨期的入梅和出梅时间。据此,对上述年份梅雨进行了分类,其降水在雨期开始、结束日期和持续时间等特征上与现代浙江北部地区的梅雨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进而根据地方志中的旱涝灾害情况,分析了梅雨特征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关系,二者虽然有密切关系,但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契合,甚至有些年份完全相反。这对于了解小冰期前期的梅雨活动和特征以及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状况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性别年龄的构成、种族特征、头骨上的火烧痕迹以及创伤等分析了陕西神木石峁城址外城东门一带出土的头骨。研究发现,祭祀坑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且不见未成年个体。从种系特征看,祭祀坑头骨具有长颅、高颅、狭颅、窄面、中眶、阔鼻、面部非常扁平的特征,他们与内蒙古长城沿线一带先秦时期的土著居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祭祀坑头骨上留有明显的火烧痕迹,可能与祭祀的仪式或者卸取头骨有关。头骨上的创伤表明龙山晚期陕北地区人群战争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0.
论北宋开封地区的气候变迁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全明 《史学月刊》2007,(1):98-108
北宋开封地区的气候,绝大部分时间表现为继唐代以来我国气候变迁史上第三个温暖期的延续。其转变为第三个寒冷期的时间不是如近几十年来学者们承竺可桢所说的北宋前期,而是在北宋后期的徽宗初年。建中靖国元年前后,该地气候突然发生明显变化而进入了新的寒冷期。其间尽管这里的气候在徽宗、钦宗年间曾出现过由温暖期向寒冷期的突变,但总体上是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在当时每一段温暖期与另一段寒冷期气候交替变化的周期中,每一个较长时间的气候变化周期内都有若干个气候暖、冷交替变化的短周期,甚至在每一个短的气候暖、冷变化的周期内还有一些特别偏寒冷或偏温暖的年份。  相似文献   

11.
唐晓 《福建史志》2010,(3):20-24
晚清(1840~1911年)时期,福州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反映了本地区已进入近代社会。本文从有关史料中归纳出若干变化,供研究福建近代社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自1880年(清·光绪六年)设宾州厅到2010年,宾县(州)人在这130年历史发展的长卷上,先后书写了反映地情、民俗,反映不同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旱灾一直是北方第一大患,位列各种自然灾旱之首。山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省,地处华北黄土高原,亚温带气候,每年4—7月蒸发量最大,再加上春夏少雨,极容易在春夏发生程度不同的旱灾,因此自古以来旱灾就成为这个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据文献记载,山西榆社县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始,至明万历四十六年(1617),有9次特大灾害。自清顺治元年(1644)至1992年间,出现过88个灾害性年份,占总年份的25.3%。而88个灾年中,因旱成灾年占50%。(1)因此可以看出旱灾在山西占有的比例及危害。因此,能否避免旱灾,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在旱灾发生时应采取何…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0-2006年上海市人为灾害的灾例数据,采用GIS技术,定量地分析上海人为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市人为灾害发生数量随城市化加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全年夏、冬两季人为灾害发生频率大于春、秋两季,最低值出现在春节前后;(2)上海市人为灾害发生密度呈现由内环核心区域向外环周边区域递减趋向,灾害高发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等高人流地区;(3)城市人为灾害致灾因子复杂,主要取决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管理法规、人口密度与市民素质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分析及其时空特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斐  俞彤晖  王海萍 《人文地理》2012,27(5):104-109
ER型指数测算表明,中部地区88个地市(州)城乡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和地区分异;根据2000年、2009年各地市ER指数值,分别将88个地市分为四大类型区,根据2000-2009年各地市ER指数值的变化情况,将88个地市又分为三类地市,综合分析2000-2009年中部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的时空特征变化。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9年,中部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绝大多数地市的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呈现出加速上升或一般化上升趋势,各省城乡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各类型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省收入极化程度变化不同类型区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13,(2):96-96
晚清变局中的驻藏大臣车明怀在《西藏研究》2012年第6期上发表文章,西藏是清王朝的西南边疆重地,历代皇帝都高度重视驻藏大臣的选派。到了晚清时期,驻藏大臣及其藏事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主要原因是晚清经历了太多的变局。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对藏内上层分裂主义势力的精心培植,清朝末年西藏滋生出一股分裂的潜流,这些潜流随着形势的变化日益膨胀,而驻藏大臣由于缺乏清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无力应对帝国主义的讹诈和抑制分裂主义势力的膨胀,以致酿成了晚清驱逐清兵、拉萨满汉商民和驻藏大臣的悲剧。驻藏大臣及其制度到了晚清,已经不适应急剧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驻藏大臣制度终结。  相似文献   

17.
江南地区虽属平原水乡泽国 ,但是由于季风气候的缘故 ,降水变率大 ,往往旱涝不常。所以旱期祈雨 ,在江南水乡也很普遍。江南地区的祈雨一般选择在龙王庙、观音庙、城隍庙以及其他神灵和已故乡贤名宦的祠庙中进行。本文研究表明 ,江南有共同的祈雨对象 ,但区域内部这种祈雨却呈现了多样化 ,有其各自的特色和主要的侧重对象 ,并且在地域分布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可以认为 ,江南地区祈雨神灵的分布特点和地区差异完全是受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近刊布的档案史料,本文从环境史的角度考察了光绪三年至光绪六年(1877-1880),新疆东部的吐鲁番、北疆的昌吉、呼图壁、玛纳斯一带、南疆的焉耆、库车等地因干旱而引发的蝗灾,在细致地考察了本次蝗灾发生过程及受灾程度的基础上,一方面探究政府的报灾、勘灾、赈济的具体运作过程及蝗灾防治的措施,另一方面力图探究救治程序和措施所体现出来的新疆管理体系调整的具体过程。本研究表明,光绪初年吐鲁番及其周边地区的蝗灾不但与河西地区同时发生,而且与华北地区发生的旱蝗灾害也有时间上的一致性,通过树木年轮的集成分析判断,当时西北地区湿度偏低的气候背景导致了蝗灾的发生。蝗灾恰逢政治变局,左宗棠收复新疆着手进行的社会重建与蝗灾救治同时进行,蝗灾的救治程序和措施反映出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之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先名后实"实际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9.
1983年,是我们天门县解放以来继1954年之后的第二个特大水灾年。是年,我任县政府秘书,同县民政局局长董乐乎等同志,协助县生产救灾办公室主任肖述鹏、副主任余百训等主管全县抗灾救灾工作。现就记忆所及,回忆如下。1983年,由于我省大部分地区连降大到暴雨,丹江口水库大量泄洪,上游京山、钟祥山洪暴发,下游问汉湖湖水项托,新沟闸、东山头闸排水不畅,致使天门县汉江干堤外滩五次上水,内地六次被涝,长期反复遭受外洪内涝的袭击,在全县范围内造成了大面积、连续性、毁灭性的灾害。从当时受灾的情况看,大体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  相似文献   

20.
中原文明起源于黄河,兴盛于黄河,而黄河的泛滥和地上悬河的演变作为黄河的研究重点之一广为人知。文章在对黄河流域概况和地上河形成发展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黄河流域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展开了长时间序列的分析,以便揭示植被变化与地上河发展演化的关系。文章利用2006、2014年水土流失严重地区Landsat卫星数据和2001-2013年1k m 分辨率黄河流域的MOD13 A3数据,结合GIS和RS的处理技术分析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区域的NDVI 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得出近十多年黄河流域的植被时空动态变化规律:(1)时空特征上,水土流失严重地区14年较06年植被覆盖率明显上升,整个黄河流域上2001-2013年NDVI指数总体增多,但期间有小幅度波动变化。(2)变化趋势上,前几年的增长率大于后几年,且波动幅度由大到小变化。(3)15个子流域的NDVI时间变化趋势有增有减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增加量大于减少量,和整个黄河流域的变化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