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登》2016,(2)
青藏高原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其生态屏障作用的重要性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通过建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区,确定区域森林、草地碳汇基线,以制度安排形成长期稳定的碳汇交易机制,能够保障今后青藏高原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可进一步提高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功能,强化青藏高原地区作为我国生态屏障的作用。同时,建设碳汇功能区,以生态保护,特别是通过生态建设提高该地区的碳汇增量,以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田俊量 《攀登》2012,(3):3-3
生态监测的社会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成效评估;二是区域环境状况评估预警;三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四是生态补偿的重要依据。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领导小组下有七个工作组,其中一个工作组是生态监测工作组。  相似文献   

3.
陈文 《旅游纵览》2015,(3):265-266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就业素质较低,对民族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需求也低。近年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深感缺乏一支技术、素质优良的队伍和一个良好的现代文化氛围。迅速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水平和劳动职业技术素质迫在眉睫,薄弱的经济基础所能承受的教育压力十分有限,人才产出明显滞后。渝东南民族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任务是工业化、农业产业化问题,渝东南职业教育应该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4.
桑杰 《攀登》2012,(5):1-3
2011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建立后,青海省认真领会国家政策,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责任,成立工作机构,认真开展多项工作。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局部改善,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建立,成为加快青海省特别是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全省上下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推动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区域发展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世界遗产》2013,(6):23-23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是一种线性的遗产区域,它把文化意义提到首位,对于遗产的保护主要采用区域而非局部点的观点,同时又是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目标的综合体系。这是盛行于美国的一种集遗产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休闲游憩等于一体的保护与发展战略,一种行之有效的资源保护与利用及区域复兴平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来对这一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加快这一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一、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一)旅游资源基础。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包括黔江、武隆、石柱、彭水、西阳、秀山"一区五县",渝东南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色鲜明;旅游资源品质较高,开发潜力大。据调查,渝东南地区共有1780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以"地文景观"为主的自然资源单体数占  相似文献   

7.
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多方不利因素限制了其科学、健康地发展。本文通过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特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玉  刘彦随  郭丽英 《人文地理》2013,28(3):114-120
以2008年3项乡村地域功能态和2000-2008年3项功能的增长势作为指示指标,利用Matlab软件的SOFM程序进行环渤海地区乡村地域功能分区,为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功能协同的乡村地域空间格局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修正最终划分为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生态保育三个主导功能区,并细化为13个功能亚区。经济发展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边、渤海沿线以及交通干线附近,是区域的经济核心区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区,其功能定位是保持经济技术领先优势并优化空间布局。粮食生产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平原集中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但经济发展缓慢;围绕主导功能定位建设高产、稳产、高效的"大农业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生态保育功能区集中分布在山地丘陵区,优先保障生态建设与修复的土地需求,生态唯先的组织生产、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4日,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在京签订了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共建协议。此举标志着以楚纪南故城为中心的大遗址,在规划、保护、展示、研究方面的保护管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标志着将荆州片区建设成为我国楚文明集中展示地与南方大遗址保护重要示范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中心的大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0.
《世界遗产》2014,(11):111-111
10月10日下午,作为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论坛在济南舜耕山庄成功举办,来自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各省文化厅(局)的代表以及非遗保护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加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促进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有效途径,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泉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文化底蕴丰厚,经济发达,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首个东亚文化之都,闽南文化生态区的核心区域,具有丰富的建筑遗产,尤为突出的是红砖建筑。泉州红砖建筑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正面临日渐消亡的窘境。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对泉州红砖建筑的分布、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其保护利用的一点浅见,以期引起更多人来保护和研究这一特色地方建筑遗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可供使用的水量有限且很多地区水资源短缺,为了改变此种现状需要积极推进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工作,在工作设计环节将其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提出节约水源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目标,为相关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白雪 《风景名胜》2021,(8):0029-0030,0034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在不断探索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生态保护的可持续道路,文章选取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为案例,了解保护区对民族文化整体性生态保护的实践特点,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生态保护应当从文化资源的整体出发,立足实际社会环境,积极尝试可行的生态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4.
《攀登》2021,40(3)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优质生态建设作出重大安排。按照习近平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最高人民法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优质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可以看出,黄河流域生态司法保障机制正在形成当中,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还较多。本文在分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司法协调机制的现状及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司法协调机制的对策,以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苏海红 《攀登》2007,26(2):140-143
藏区是中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生态区域,更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避免扶贫和生态保护单一政策的制度缺陷,发挥二者间制度安排的联动效应,选择统筹发展路径,是藏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编制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永洁 《人文地理》2003,18(4):84-88
本文从生态功能区划的意义出发,对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编制的工作方法及可应用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从(1)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正确认识(2)注意建立可能的生态资源资料库(3)注意寻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想化模型(4)进行科学的生态功能区划(5)制定城市生态功能区建设导则等五方面提出如下观点: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建立生态环境要素资料库及建立生态因素单因子图层库,是客观、科学编制生态区划的基础;以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前提,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理想化平台模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化模型的最佳结合,才能构筑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想化模型;以环境问题为导向,以环境安全为原则,以环境合理功能为目标,才能制定科学的生态功能区划;为确保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设要求,保障生态功能区划实施的有效性,制定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城市生态功能区建设导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攀登》2016,(5)
目前在已有的关于碳汇功能区的相关研究成果中,通过建设碳汇功能区解决碳排放的成果及其少见,应引起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拟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将三江源碳汇功能区建设作为国家经济总量增长空间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我国碳汇经济发展寻找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世界遗产》2013,(4):120-120
7月21日至22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荔波分论坛”在贵州省荔波县举行,来自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蒙古、埃及、乌干达和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遗产保护专家参与了论坛。论坛主题为“发展中国家世界遗产保护的挑战和探索”,通过围绕“全球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动态与生态文明建设概述”、“发展中国家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动态与生态建设实践”、“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对比分析”、“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的深入探讨。论坛同时起草公布了《荔波宣言》,以助推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县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以广东省云安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敏 《人文地理》2008,23(6):55-59
采用GIS,以云安县为例,以100m×100m格网作为评价单元,根据格网内的环境特征,选用对区域开发建设影响较大的自然生态、生态服务、灾害风险等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条件,约束区域的发展;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采用资源承载力、社会支撑力、经济发展力、集聚辐射力、区位支撑力和外部推动力综合评价了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潜力,作为区域发展的推动力,综合考虑生态敏感性和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力,划分了主体功能区,并分析了各区的发展方向主要功能和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吴卫 《文物春秋》2013,(2):30-36
生态博物馆已成为保护社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一种新形式,其效果在国际国内多年实践中已得到验证。本文将生态博物馆的定义、理念和原则与培田古村落保护开发的现状进行比较与结合,分析了培田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必要性,继而从外部环境因素、政策环境因素和自身人文环境因素三方面论证了其可行性,最后提出在生态博物馆框架下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双赢的建设思路。生态博物馆是一个"建设—巩固—继续建设—继续巩固"的持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培养村民的主导意识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