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琳 《文史月刊》2010,(12):69-70
<正>山西河曲民歌《走西口》,描述了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时,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一曲《走西口》,传唱数百年,黯然动人肠。  相似文献   

2.
张雁 《史志学刊》2023,(6):21-31
黄河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精髓,祭祀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一部分。从先秦时期开始,祭祀成为国家政治体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河曲河灯在大禹祭祀文化中诞生,到元代以后,放河灯由祭祀扩展为官府的重大惠民庆典和民间的庆生团聚活动。河曲县的祭祀与放河灯都选择在庙宇等宗教场所,因此,河曲县城的庙宇道观多达60多处。明清以后,河曲放河灯又赋予了西口文化的特殊内涵,夯实了河曲河灯的历史地位,极大地丰富了黄河文化。进入本世纪以后,河曲河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河曲河灯文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息国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息人起源于青海积石山和河曲一带的析支羌,即古代羌人的一支,又叫塞人。这个析支即菥氏,菥即野青稞。他们既然以菥为其生活主要来源之一,而积石山半山以下和河曲峡谷,自古至今分布着野青稞,随处可采,故这一支羌人便以菥为图腾姓氏。在公元前一二千年,析支羌分成东、西两支,分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略重镇羁马遗址考靳生禾,谢鸿喜春秋迄战国,先后在河曲─—当今山西风陵渡地区发生过多次著名的秦晋或秦魏之战。河曲,由于“控据关河,山川要会”①,所谓天下噤喉的战略地位,历次战争的规模都是很大的,以至对我国古代史的发展,都不无影响。河曲之战古战场今...  相似文献   

5.
河西民歌历史悠久,自汉晋有记载开始算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河西民歌在广大的河西人民中间世代流传、广为传唱,其内容丰富、语言朴实、曲调流畅,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土壤和根基。本文对河西汉族民歌形成的文化背景加以概述,试图以张掖民歌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说明河西民歌的内容分类、曲调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歌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地理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简述民歌文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中国民歌文化区形成的历史基础;并从文化地理的角度,探讨了民歌文化的地域整合性。然后将全国民歌文化区分为七大区域,包括:以江南小调为代表的"江南水乡风格",以北方号子为代表的"粗犷刚劲风格",以"信天游"、"花儿"为代表的"西北高原风格",以云、贵、川山歌为代表的"西南高原风格",以长调为特色的"北方草原风格",异域风格的新疆民歌以及高山雪原上的民歌,作者还论述了各区域民歌文化的特征及形成的地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歌的地理背景与地域特色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歌产生的背景与一定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人们的气质、性格、情感和审美情趣,造就出不同体裁的民歌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同时地理环境还对民歌的流传产生影响,所有这些都使得民歌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以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中国民歌地理背景与区域特色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歌民谣是中华文化的遗产,生动地反映各个时代社会现实、人民生活及各种思想和愿望,是不同时期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印记着社会历史变迁的轨迹。在第二轮地方志编纂中,应创新民歌入志方式,增加民歌记事功能,"以事系歌,以歌叙事",增强志书的活力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胡晓悦 《神州》2012,(15):114
本文以信阳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发展现状、音乐特点的分析,解读信阳民歌发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巢湖区域滨江环湖,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以来既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优势区域,又是战争、灾荒和人口迁移频繁的区域。在这一特定历史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巢湖区域文化,生发于中华先祖有巢氏构木为巢,成熟于八百里巢湖孕育的水乡泽国,在"楚头吴尾"交错中洗礼,在南北文化交融中成长。巢湖民歌,既是巢湖区域历史文化的伴生物,又从不同侧面印记着巢湖区域的历史文化。本文试图以区域文化史为视角,以民歌文化理论为支撑,力求对巢湖民歌作多层面的历史解读。一、巢湖民歌透视出远古遗风的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以裕固族民歌(以下简称裕固民歌)为代表的裕固族民间音乐是该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裕固民歌有其民族多元文化及多元民族文化的生成背景,并有其特殊的文化和教益功能。裕固民歌曲调及特色可从歌词来源、区域分布、内容题材、曲调歌种方面加以区分和概括。  相似文献   

12.
牛莹 《神州》2014,(3):26-26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以蒙古长调为代表的蒙古族民间艺术更可以称谓整个中华民族的艺术明珠,新时期蒙古长调民歌被广泛应用于艺术演唱和音乐教育,如何进一步开发蒙古长调民歌的资源成为一个紧要的课题。本研究从历史形成、阶段发展与艺术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蒙古长调民歌的研讨,从艺术、历史和教育的角度对蒙古长调民歌展开了深入地分析,希望对于蒙古长调民歌的教学和艺术研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满族民歌是满族人民千百年以来在生活、劳动中所创作的口耳相传的民族歌谣,最早的形式是以满族的民谣形式进行传播.本文就满族民歌的旋律特征、音乐风格、调式特征、曲式结构、歌词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体现出满族民歌规则的系统化及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河曲十六州”交通与地望考──唐贞观十三年政区考辨之三郭声波《括地志·序略》所引贞观十三年《大簿》有轨、奉、远、可、岩、懿、嵯、麟、阔、雅、丛、诺、蛾、彭、直16州①,笔者在《党项发祥地──唐初“河曲十六州”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载。以下省称《...  相似文献   

15.
土家情歌     
史料记载,黔东土家族为巴人后裔,在土家族人发展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中,仍可见古代巴人的蛛丝马迹。世代传颂的土家民歌更是传承了巴人“竹枝歌”七言四句、谐体、双关的特点,历史悠久,有深远的文化渊源。黔东土家民歌是黔东土家族人民在与自然漫长而又艰辛的斗争中所形成的,最后以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流传下来,依靠族人的世代传唱。土家民歌所展示的是人们在劳动之间所获得的全部情感体验,折射出土家人民在社会与自然之间生存、劳作、繁衍的全部过程。土家民歌情感真挚,语义双关,多用比兴手法,民歌中的情歌则清新自然,情感生动明朗,是土家文…  相似文献   

16.
王瑶 《神州》2012,(28):13-14
继《诗经》、《楚辞》之后,汉乐府民歌可谓中国文学史上又一瑰宝。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丰富,性格多样,历来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以汉乐府民歌为基础,对其中展现出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试图探寻造成其独特性格的深层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东北地域原生态民歌演唱技巧的探索与实践作为重点的研究内容,逐渐加重原生态民歌的比重,进而为凸显和延续东北地区原生态民歌演唱技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魏晋南北朝时代民歌又一次放出了异采。这个时代的民歌大致由南朝乐府民歌、北朝乐府民歌和魏晋南北朝歌谣三个部分构成,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各具特色,而又相互映衬和补充,不仅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现实生活,在艺术上也有诸多创造,对当时及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民歌不可轻视。 北京人,人人都能唱出几首民歌来。 令人吃惊的是,这些民歌,十之八九竟是满族民歌! 打开《满族民歌集》,的确如此,好多好多熟悉的民歌都收录在里面。童年,一下子,回到了眼前。这本《满族民歌集》把我拉回了童年,一个十分亲切的童年!  相似文献   

20.
现在是刀郎,过去是王洛宾,把新疆和新疆改编民歌唱到全国人民的听觉里。新疆改编民歌采自于南北疆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真正的新疆民歌就封存在那偏远的村庄、草原和牧场,而民歌就是少数民族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