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14年在意大利壁画中发现的一种含Ca、Cu和Si的蓝色颜料,曾被认为是最早的合成颜料。但同样的颜料在埃及遗址中发现作为装饰物,称为“埃及蓝”,古埃及(公元前2600年)把它作为青金石的仿制品,然而到了公元700年,该制作技术失传了。与“埃及蓝”同时出现的是呈孔雀石青绿色调的“埃及绿”,它和“埃及蓝”有同样的元素组成,它通常用来装饰叶片。研究人员曾通过电镜、X衍射、微区拉曼和紫外可见光分析.  相似文献   

2.
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陶器彩绘颜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研究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彩绘陶器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危山汉墓陶器彩绘颜料有朱砂、铅丹、中国紫(汉紫BaCuSi2O6)、铁红、铁黑、白土等。中国紫颜料首次在山东省的发现,扩大了该颜料的使用区域,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另外,还在紫色颜料中分析出了BaCu2Si2O7蓝色晶体,这是继中国蓝中国紫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3.
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颜料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陕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是目前陕西省境内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建筑壁画,为了解其颜料组成,本工作采用X射线荧光、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颜料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五省会馆壁画除正殿发现一处红色染料外,其他均为无机颜料;红色颜料主要是铅丹、朱砂、铁红;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石绿、斜氯铜矿;蓝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普鲁士蓝、smalt、石青;黄色颜料为雌黄、铁黄;褐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铁红及铅丹的变色产物二氧化铅;黑色为炭黑;白色颜料主要是铅白,且多使用铅白作为调色颜料。研究结果对于了解清代民间壁画的制作工艺,丰富对陕西建筑壁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清代外销油画《镇海楼》颜料成分及颜料层状况,利用数码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并结合扫描电镜能谱技术对其进行观察和检测。研究表明,此幅清代油画中红色颜料分别为朱砂和赭石,蓝色颜料为普鲁士蓝,黄色颜料则为雄黄和铁黄,白色颜料为铅白。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画中部分颜料层有开裂和局部剥落现象。本研究分析为中国清代油画的材料技法、保护修复及美术史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山东临淄山王村俑坑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彩绘陶质文物,为了了解彩绘颜料结构和成分,采用粉末偏光显微法、剖面观察结合拉曼光谱分析对彩绘文物表面颜料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批陶质文物表面彩绘是以白灰做地仗层,由碳酸钙、白土、铁黑(Fe3O4)、铁红(Fe2O3)、朱砂等颜料调和而成,且厚度不均。在个别样品中发现了少量的中国蓝颗粒(BaCuSi4O10),这是这次分析中较为重要的发现,此分析结果也可为考古研究提供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青海瞿昙寺壁画颜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海瞿昙寺画郎和建筑彩绘所用的22个绘画颜料样品的 x-射线衍射和同位素 x 荧光分析.共分析出20多种无机矿物颜料,此外.还有蓝钯、黄钯有机颜料。本文对这些颜料的分析结果进行丁综合论述.并与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的彩绘颜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古民居经堂壁画是有别于藏传佛教寺院壁画的一种壁画形式。康定古经堂壁画所使用的颜料从颜色上主要可分为蓝、红、粉红、绿、黄、黑、桔红、白、金、棕黑等色。采用常规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这些颜料多来源于天然矿物。康定古民居经堂壁画颜料成分的确定,对研究藏区清代壁画保护和相关佛教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显微镜探知中国古代颜料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寅 《文博》2009,(6):342-346
2003年2008年期间,采用光学显微镜对来自全国11个省和自治区超过30处的考古工地和文博单位的彩绘文物颜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勾勒出中国古代颜料应用的历史轮廓:本文将中国颜料应用史分成三部分论述,先秦至两汉、魏晋南北朝到清代中期、清代晚期。每个时期颜料的应用和彩绘的工艺均有各自的特点,文章配有大量精美的显微照片配合说明。先秦至两汉以中国蓝中国紫为代表,表现出当时科技活动的活跃,秦代骨白的应用也是一个有趣的例子;魏晋南北朝到清代中期是颜料发展史的平和期,这一时期构建起中国传统颜料的体系,未有太大的变化,惟有元代开始应用的苏麻离青颜料是一个关注点;清代晚期。西方工业合成颜料大量涌入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
水陆庵位于陕西蓝田王顺山下,庵内现存三百余平方米精美绝伦的明代彩绘泥塑,是我国泥塑保存最多、最完整的明代彩绘泥塑群之一。为明确水陆庵彩绘泥塑的颜料使用情况,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显微拉曼光谱仪对颜料样品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除中隔壁背面重妆区域的蓝色颜料主要成分是普鲁士蓝之外,水陆庵彩塑使用的颜料大多为矿物颜料,包括铅丹、朱砂、铁红、氯铜矿、雌黄和云母等。研究结果将为水陆庵后续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丰富关中地区明代彩绘泥塑颜料类型补充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佛光寺无地仗彩画层所出现的颜料脱落、颜料褪变色、裂隙等突出病害,本研究利用正交实验对鱼胶和白芨胶两种传统保护材料进行了复配,得到适宜无地仗彩画加固保护的优选配方:以质量分数为3%的鱼胶复配以0.1%的白芨胶作为有效加固成分,再配以质量分数为0.5%的防霉剂(PTA)、0.1%的紫外吸收剂(BP-4)以及0.1%的抗静电剂。所得复配材料具有优良的加固性能及耐老化性能,可为佛光寺及其他地区无地仗彩画加固保护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博》2017,(4)
本文通过粉末偏光显微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西安周至胡家堡关帝庙壁画的颜料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关帝庙壁画颜料包括天然无机颜料和人工合成颜料共10种。其中红色为朱砂、铅丹和铁红;黄色为铁黄;黑色为炭黑;蓝色为人造群青、有机蓝和钴蓝;绿色为人造氯铜矿和巴黎绿。推测光绪七年建献殿时绘制献殿壁画,同时重绘正殿壁画。壁画中的关公形象为典型关公造型,具有戏曲化特点。蓝色颜料的使用应为突显特征服饰和兵器,也与人造群青的大量使用有关。关帝庙壁画颜料分析结果为壁画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丰富关中地区清代壁画颜料研究提供补充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分析晋侯墓地一号车马坑出土彩绘车颜料的种类,使用剖面分析、拉曼光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SEM-EDS)三种技术手段对颜料进行检测分析,发现红色颜料是朱砂(HgS),黑色颜料是大漆,绿色颜料是孔雀石[Cu2(OH)2CO3]。颜料的使用有直接单层附着在彩绘车本体上的,也有颜料叠加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西安南郊集中发现了4座唐代壁画墓,时间跨度为初唐至晚唐。为了解这些唐墓壁画的黄色颜料类型,通过偏光显微分析、拉曼光谱、扫描电镜能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颜料成分。结果显示:初唐、盛唐、中唐三处壁画黄色颜料为土黄,一处晚唐壁画黄色颜料为钒铅矿。钒铅矿颜料的应用是继西安理工大曲江西汉墓、西安唐代韩休墓壁画中发现的又一使用实例,该颜料至晚唐仍有使用,为研究钒铅矿颜料在西安地区唐墓壁画中的应用历史研究提供重要补充依据。同时结合文献调查,推测所使用的黄色颜料可能均为就地取材。  相似文献   

14.
提起日本的古代壁画,首先是法隆寺五重塔和金堂的壁画(图一),另外还有高松土S古坟的壁画(图二)和九州的装饰古坟。鸟取县上淀废寺也出土了壁画的残片。1934年,法隆寺开始大修理。为了进行金堂的修理,要将金堂壁画拆卸下来。为此,对金堂壁画先做了整体的临摹。同时,对颜料也做了分析。负责颜料分析的是山崎一雄.图一法隆寺金堂壁画他确认了金堂壁画用了白、红、黄、绿、蓝、紫、墨7种色彩,有11种颜料。白色是白土(硅酸铅)、胡粉(炭酸钙)两种颜料。红色是朱(硫化汞)、铅丹(氧化铅)、上红色(氧化铁)三种颜料。黄色是黄…  相似文献   

15.
墓葬壁画是一种重要的彩绘文物,对其进行揭取搬迁并加固修复是目前主要的保护方式。而在揭取搬迁时,对壁画绘画内容和颜料进行数字化记录及特性分析,是后续壁画表层合理修复的重要依据。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属性与视觉同步感知的信息探测手段,可以用于壁画表面颜料层的高维信息记录与材质属性分析;同时,利用高光谱伪彩色显示技术可以实现颜料色彩的虚拟复原。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光谱分析与带通能量积分的壁画颜料色彩虚拟修复方法,并利用采集的颜料光谱数据、壁画高光谱成像数据与模拟真实场景下的混合颜料光谱数据进行壁画颜料识别与色彩虚拟复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选取的唐墓壁画上的红、黄、蓝、绿四种颜料,其融合光谱识别结果是:武惠妃墓的红色颜料为朱砂/银珠、韩休墓的黄色颜料为石黄/雌黄、武惠妃墓的蓝色颜料为石青/青金石、韩休墓的绿色颜料为石绿的匹配度最大;同时,基于上述识别结果,得到了纯色复原和壁画基底绘制复原的壁画颜料色彩虚拟复原结果,可以为壁画实体修复提供颜料层视觉修复的参考依据。上述研究成果在壁画保护及活化利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创新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要想客观地完成对粉彩瓷技术史的分析,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分析并获得数据支撑。为此,通过景德镇早市购买和收集到的不同时期的粉彩瓷样品,采用美国EDAX公司生产的EagleⅢ型EDXRF测试分析其主次量化学组成,同时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各时期粉彩瓷化学组成的异同点。讨论结果验证了景德镇粉彩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而后逐渐衰落的考古学观点,并作出了清三代时期官窑与民窑粉彩配方存在差异,民国时期粉彩颜料发展在前朝基础上有所传承创新,以及早期粉彩中紫彩是由红彩和蓝、绿彩调配而成的推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微区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等方法,对韩休壁画墓材质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壁画的制作工艺为:在0.7厘米左右的草拌泥层上涂抹0.15到0.37厘米厚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白灰层,之后在其上进行绘画,颜料层厚变化较大。在颜料使用的方面,发现了一种少见的黄色矿物颜料钒铅矿,同时发现该墓葬还使用了有机植物染料靛蓝,上述两种颜料在我国已经发现的墓葬壁画和石窟壁画中均较少见。壁画所使用的其他颜料为唐代常见的矿物颜料,但发现了铅丹颜料变色的中间产物。上述工作为唐墓壁画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雁塔区集中发现了一处元代家族墓,是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之一。其中两座编号为M38、M40的墓葬残留壁画,壁画残损但颜色鲜艳,基本保留了颜料层结构信息。为了解这两座元墓壁画的颜料类型,通过剖面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拉曼光谱和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壁画颜料成分开展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壁画颜料包含矿物颜料和有机染料——红色颜料有铅丹、朱砂、铁红,黑色颜料为炭黑,白色颜料为白垩,绿色颜料为石绿,蓝色颜料为石青和靛蓝;墓葬M38的壁画有白灰层,墓葬M40的壁画无白灰层。靛蓝的应用是西安地区继唐代韩休墓壁画中发现之后的又一使用实例,为靛蓝在元代作为绘画材料在壁画中的使用提供了新的资料。研究结果也将为两处元代墓葬壁画后续的保护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S.Pagès-Camagna 《文博》2009,(6):455-462
埃及文明在矿物方面的知识总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方面就包括使用多种黄色矿物绘制颜色相近的色彩。对这些颜料的准确鉴定将拓展人们在彩画方面的研究。画家所使用的颜料非常丰富,除了同时代直接从埃及地面采集的自然颜料外,还有大量像埃及蓝这类合成颜料的应用。对法国的这些藏品的研究将使人们可以追溯几个世纪以来这些颜料的演变和替代过程以及一些从其它地区尤其是东方国家引进颜料的过程。一些颜料的稳定性及其它特性使得其保存状况令人惊讶。卢浮宫博物馆在塞加拉的任务是进行一个埃及晚期(公元前378年一公元前341年)典型群葬墓的发掘工作。发掘出的木质棺材上记载了该墓葬的埋藏时间是Nectanebo二世法老执政的第2年,这是埃及第三十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该研究涉及以木质为基材的出土物,它包括二十个完整的或破碎成碎块的像盒子一样的棺材。研究通过在双筒显微镜下对文物进行微量取样,而后将样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一能谱分析以及显微拉曼光谱分析,从而确定样品中矿物的成分。此外还对样品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以确定其残存的痕量胶料。彩色颜料包括埃及彩画同时代的传统颜料一黑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和镀金,同时还包括一些不常见的粉红色或橘色颜料,它是一种外来的、易碎的颜料,成分为五硫化二砷,又称雄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我国西北地区探测发现的铅白(类)、角铅矿、碱式硫碳酸铅、硫酸铅、氯化铅、羟基氯化铅、磷氯铅矿砷铅矿(类)等九种含铅白色颜料。它们在我国有丰富而悠久的历史。它们可能来源自矿物,也有可能是人造的。天梯山石窟有丰富的含铅颜料品种;麦积山石窟大量使用磷氯铅矿砷铅矿类颜料,是上述石窟使用颜料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