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中日关系而言,历史问题尽管是50年前的往事,但由于历史问题关系到日本国内对当年侵略战争的认识问题,关系到日本国家能否坚持和平民主的发展方向问题,关系到日本能否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的问题,因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教科书问题的反复出现,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近年来,日本国内少数右翼势力通过教科书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行愈演愈烈,使历史问题在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影响着中日两国在战略利益、战略关系和战略走向上的判断和选择,仍然不时干扰着中日关系的大局。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个新生政权的国家领导入而言,国家安全无疑是最重要、最敏感的国家利益,但是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的介入以及战争的不断升级,导致中国领导人的安全感逐步丧失,不安全感不断加深,并最终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从中国领导人对国家安全程度的主观感受及思路来看,中国决定出兵朝鲜实属情理之中的决策。  相似文献   

3.
王珏 《神州》2014,(11)
<正>前言:相邻关系是罗马法以来民法上一项重要的制度。作为对所有权的限制,其核心目的是通过限制所有权的绝对性,使其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达到最大程度的协调,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世界各国对于相邻关系均有不同的规定,就我国而言,《物权法》中第七章确立了这一制度。然而由于其利益衡量的性质体现明显,我国条文的原则性体现无疑,不便于实务操作,明确其构成要件,确立更为具体可行的规则对于解决相关纠纷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之间的友好和对立,国际政治力量的组合与分化,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国际社会基本行为主体的国家“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换言之,国家之间利益的联系和矛盾是国际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当今世界的任何国家,在国际社会中都具有两重性,或者说,在国际关系中,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都具有两重性。其一,阶级性。任何国家都是统治阶级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在对外关系  相似文献   

5.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其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还要与老百姓平起平坐、讨价还价。单这两点,很多人就不会喜欢。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务员工资改革,不仅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一方面,公务员工资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以其知识、技能、精力为国家服务应得的报酬,具有利益分配功能;另一方面,公务员工资作为对公职人员的能力和工作的基本评价,具有维护公职人员社会尊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功效。由于工资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内在动力和基本保障,因此,对正在进行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公务员工资改革而言,其改革与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相继推出公务员工资改革新方案,力求解决部门收入"两极分化"问题。由于涉及面广、触及利益甚多,一时间,风起云涌,称赞,质疑,感叹……公务员到底该拿多少钱?由谁来决定公务员应拿多少钱?公务员工资改革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虽然中美学界关于美国国家利益的研究,在概念和理论构建方面并无明显分歧,但几乎所有成果研究的焦点都集中在美国对外关系方面,对于外来移民与美国国家利益的历史关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客观而言,两者走向呈"U"型模式。在1789-1880年,移民是备受欢迎的财富,而在1880-1924年逐渐被看做是"威胁"而加以限制。在1924-1943年,因经济危机和二战爆发,移民在美国国家利益中的地位跌入谷底。到1943-1965年,美国缓慢地开放了国门,欢迎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移民入境。在1965-2013年,移民在美国国家利益中的地位再次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8.
刘雪婷 《神州》2020,(1):152-152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幼儿的教育都是以游戏渗透为主要方式。幼儿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幼儿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并且对幼儿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趣味性极强的游戏化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幼儿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让幼儿最大程度的理解新知识而且更容易接受。但是幼儿受限于年龄限制心智并未发育成熟处于启蒙阶段,这就导致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问题也慢慢的显现。本文就幼儿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做以下探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中国侨民与祖国关系的性质和华裔公民与祖籍国关系的性质区别及其转化过程作了具体分析,对正确理解当今印度尼西亚华人民族主义精神的性质、特点以及对民族融合问题提出四点看法:(一)华裔公民在维护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应促进实现印度尼西亚民族融合和民族建设的进程;(二)华裔公民的利益与印度尼西亚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华人社会不可能出现"重新中国化"问题;(三)印度尼西亚国内的华人问题和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国家关系问题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四)严格区分中国对待华侨与华人的政策。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关系基于民族感情和文化传统,不要依据政治意识形态来划分华人社会的不同群体。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外交中的国家重建行动,往往是对被目标国或目标地区内部事务的侵犯,是维持其超级大国地位、实现其国家利益的手段。美国在索马里国家重建行动是冷战以后美国领导的第一次多边的国家重建努力。美国和国际社会没有能够保证索马里局势的稳定,恢复索马里的安全秩序,也没有在索马里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或地方性的机制。美国在索马里的国家重建行动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1.
贯彻群众路线不是大搞群众运动柳建辉1956年,对于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来讲,都称得上是一个多事之秋、剧变之年,无非各有不同的内容。就国内而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共八...  相似文献   

12.
16世纪和17世纪前期英国的流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虹 《世界历史》2001,(4):30-37
就历史发展而言,流民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16世纪开始的一个多世纪里,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英国流民问题突出。流民问题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并成为英国政府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个时期流民有哪些特点?流民的状况怎样?鉴于失业、贫困、流浪问题是所有国家在经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问题是当前中美日三角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发展。美日插手中国台湾问题,主要是出于两国战略利益和遏制中国的考虑。但事实上,这不利于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有损于自己的利益。在中美日三角关系框架下,中国为解决台湾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包括提高综合国力,发展中美、中日关系,坚持睦邻友好外交等。  相似文献   

14.
1944年底,二战进入尾声,法西斯德国败局已定,苏、美等战胜国为了商讨战后利益分配问题,决定举行一次会议。美国首先提议会议第二年春天举行。但这一提议遭到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的反对。他在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电报中写道:"由于形势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是制约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兴衰、社会制度变革的关系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前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其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关系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在对前苏联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政策变迁及环境保护失败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严峻的国内外局势、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等因素使得环境保护一直处在前苏联国家战略的边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约束力增强,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左右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力量,生态文明建设对促进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选择快乐     
倪砥 《世界》2003,(11):1-1
第一次听到“工作就是游戏”的论调,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工作和游戏是怎么也扯不上关系的。工作是责任,游戏是消遣;工作重结果,游戏重过程;工作带来利益,游戏带来快乐;工作是不得不做的,游戏是可有可无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外华人引发的纠纷和冲突越来越多,呈上升趋势。最典型的先是阿富汗华工惨遭杀害、伊拉克华人被绑架事件,再到不久前发生的旅美华人赵燕被警察无辜殴打事件,这些都应引起我们对海外华人利益和安全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如何有效地保护海外华人华侨的利益和安全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两国人民的利益,它是造成海外华人华侨利益和安全问题的因素之一。每个中华儿女的生活命运与祖国大家庭的前途命运是分不开的,当某个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不好甚至采取敌视态度时,那么华人华侨在这个国家的不…  相似文献   

18.
当中国的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受已达极限,当短缺的能源正阴碍经济持续发展的时候,我们的"绿色发展之路"路在何方呢? 怒江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号,这也是当今中国现实的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到底拿什么来换取绿色? 我们需要科学的利益博弈。在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中,应"以人为本",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同时,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去追求自然的完美和谐。对于怒江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做了"慎重研究,科学决策"的批示,这无疑是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边疆领土的一部分,在近现代历史上,西藏很早就受到西方列强的觊觎。与美国相比,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更早涉入西藏问题,早在20世纪初叶英国就确立了在西藏的势力范围优势。因此,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发现西藏的地缘战略重要性时,势必与英国在西藏的利益发生冲突。本文通过抗战前后中美英关于西藏地位问题的交涉,分析新老列强在西藏问题上立场的不同。由此还可以看到战后美国与英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西藏立场差异之由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探讨的,是一个与中国对外政策演变及冷战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关系密切的重大问题:1940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决心向现存国际秩序及其规范提出全面挑战的"革命国家"而崛起,在冷战和战后非殖民化进程之间创造了一条重要的纽带,将这两个在战后世界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现象以特定的、若非中国参与便难以想象的方式连接了起来。1950年代中期,中国积极参与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等国际活动,并大力倡导"万隆精神"。这并不是中国从自身对外政策"革命性"原则的后退,而是对于这种原则的深化以及在深化基础上的重新界定。奉行"万隆精神"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向现存国际体系和体制提出挑战的革命国家。就对全球冷战发展的深层影响而言,中国对外政策的上述变化极大地加强了战后世界非殖民化运动同原本完全由国际阶级斗争理论所主导的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话语体系之间的联系,不仅在两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新的桥梁,也使得冷战的实际发展超出了东西方对抗的范畴,而成为一种更为复杂、更具有多元化特质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