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夏地理》2013,(6):36-37
长城的修建曾在唐朝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停滞,后被貌似不可能筑长城的游牧契丹人建立的辽代重新拾起,林赛先生找到了两件对比强烈的文物来讲述其中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石材和砖瓦是明代长城在山区最常见的建筑材料。本期的两件文物就是由这两种最普通材料制成。林赛不但亲自在实地发现了它们,还试图从它们自身的特点出发探究其过去和用途。  相似文献   

3.
长城虽已废弃不用,但它的故事仍然被中原之外的民族和西方人“续写”。这两件文物记录了中原大明王朝一夜之间的终结和西方对天朝虎视眈眈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长城遗存     
《文博》1997,(3)
陕西境内现存的长城,有战国长城和明长城,战国长城又有秦、魏两国之分.由于较少系统的考古发掘和调查,部分长城,特别是秦国东部几条长城的全线走向、形制以及附属设施等尚未完全明晰,一些长城的性质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据已有的资料,陕西长城的基本情况是:  相似文献   

5.
忻州长城小考李隽忻州地区文管处长城主体是城墙,均依山势地形而筑,其次是关城,它是长城线上的重要防守据点,多建在高山峻岭之上,或深山峡谷之中,使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还有众多城堡,屯兵驻守于此。次之为烽燧,它设在长城以外很远的地方,连接长城以内相邻...  相似文献   

6.
《华夏人文地理》2013,(2):34-37
虚拟长城展头十件文物的选择,是为了从较宽的视野介绍长城“两面”的故事。现在作者将按照年代的大致顺序来讲述长城的历史故事。首先他研究的是两个文字遗存:一部史书和一封私信。  相似文献   

7.
1570年前后是北京至山海关之间的明长城最为辉煌的时期。在蓟镇总兵官戚继光的指挥下,烽火敌楼以崭新的思路设计使长城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林赛用一张城工碑拓片和戚继光的军刀讲述这一时期长城修筑和这位功勋卓著将领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长城抗战两丰碑李秉刚一遵化长城抗战阵亡将士公墓1933年3月初,日军在侵占热河后,南犯长城,妄图谋取华北。3月9日,日军以铃木、服部两旅团为主力组成的步、骑、炮兵联合纵队万余人,逼近长城喜峰口、罗文峪口,原守军不战而退。在紧急关头,宋哲元部第二十九军...  相似文献   

9.
在第七组文物中,作者将研究两张标有西汉长城的地图,尽管两者的制作方式截然不同。年代久远的展示了汉长城的全线;而年代较近的手绘出了120公里的汉代长城。  相似文献   

10.
老铁 《文史月刊》2005,(2):18-22
我们把1933年发生在东起山海关、西北至内蒙察哈尔等地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进攻华北的战斗统称为长城抗战。长城抗战包括了在当时来讲合法的和不合法的两个阶段。以张学良、何应钦为首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指挥的长城抗战是蒋介石、汪精卫等人所同意的,是合法的;以冯玉祥、吉鸿昌等人为首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长城抗战,是被蒋介石、汪精卫等人所反对的,是不合法的。  相似文献   

11.
北齐长城考     
尚珩 《文物春秋》2012,(1):46-53
北齐王朝作为一个地方性政权,立国仅28年,却前后兴工7次,共修筑了5道长城,纵横数千里,其工程之大,在秦汉之后、明朝以前的长城修建上可推为第一。但由于有关史籍记载不详,地望多变,使后人对北齐长城分布、走向的认识产生混乱。本文立足田野考古调查的成果,并结合史料的有关记载,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结论,对北齐长城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长城的别名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长城这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长城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  相似文献   

13.
脆弱的长城     
2005年7月23日,金山岭长城上一年一度的“锐舞派对”如期举行,1300余名中外游客狂欢后留下满地的垃圾,媒体公布的图片触目惊心……该事件使长城的保护和管理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如今各地的长城已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热线和支柱性的旅游资源,而旅游开发现状却相当混乱:有法不依,有禁不止,有令不行,执法不力……长城的旅游开发热亟需监督整顿与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4.
廊坊市战国燕南长城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最早记载廊坊境内战国燕南长城遗迹的史籍是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卷二百八十五:“八月,李贞言:‘与契丹千余骑遇于长城北。’”胡三省注:“此战国时燕所筑长城也,在涿州固安县南。”战国时期,今廊坊的安、大城两县地处燕、齐两国边境,《大清一统志》及安、大城的清代、民国史志虽有长城的记载,也是寥寥数语。1989年廊坊的考古工作首先在大城县杨堤村等处发现俗称“长城堤”的战国长城遗存,并做了小范围调查。  相似文献   

15.
北魏泰常八年长城寻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拓跋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以后,曾两次在北方修筑长城,第一次是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正月丙辰……蠕蠕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①。还有一次是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中书监高闾建议:“於六镇之北筑长城,以御北虏,虽有暂劳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如其一成,惠及百世”②。这两条长城与阴山山脉呈相同的东西走向,太和八年长城修筑在阴山以北,李逸友先生在《中国北方长城考述》③一文中,已证实了这条长城的存在。对泰常八年长城的争议主要有两点,一是对长城经过的“长川”及西至之“五原”存在分…  相似文献   

16.
徐国军 《东方收藏》2023,(6):101-103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为古代丝绸之路重镇,其境内汉明两代的长城修筑史见证了中国古代西北边防的变迁。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不仅要对长城遗址及其周边环境实施保护和管控,更要结合相关文化遗存,提炼地域特色,培育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增强长城文化遗产传承活力。文章立足于武威现存的长城文化资源,把握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提出通过完善长城保护管理体制、加强长城文化研究水平、激发文化遗产传承活力、鼓励长城专题文艺创作等方式,助力武威文化旅游名市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据长城资源的最新定义对新疆长城资源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首先探讨了新疆长城资源的分布特点,即主要以绿洲和重要地势分布。其次,介绍新疆长城资源的类型。最后对新疆长城资源保护现状进行介绍。总之,长城资源不仅是先民留下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18.
河北长城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综述了河北境内古代长城的分布情况及修筑时代,对战国长城、秦代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唐代长城、金代长城及明代长城的基本走向、修筑情况、结构形式及保存现状等分别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作为战争防御工事以雄伟、坚强、不屈的身影屹立在世界东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产生于战争,战争使互相防御设施应运而生。在秦、汉、明代,中国归一统,当时各王朝为了防御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侵扰,就大规模地修筑起长城与烽燧。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十几个朝代都不同程度地修筑过长城和烽燧。据统计,长城与烽燧分布的省区遗存已有万余里,烽燧数万座。地处祖国前哨的河西东端及其东边紧连的宁夏中卫,自古就是一条重要军事要塞,境内遗存不少长城烽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金代长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代长城,又称“界壕”、“壕堑”。是金王朝为防御北方各部反抗、进攻而修筑的军事防线。河北省境内的金代长城分布在康保、沽源、丰宁三县境内,俗称“三道边”,有的地图上标有“成吉思汗长城”,也有认为是秦汉长城的。 1978年和1982年,有关地、县文物工作者曾对金代长城进行过实地调查,基本上查清了河北省境内金代长城的分布、走向、构筑特点,并采集、征集了许多文物标本,为研究金代长城的军事防御工程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