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予菲 《环球人物》2020,(10):92-95
在中国艺术史上,画得好的艺术家不在少数,但作品与癖好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啧啧称奇的为数不多,倪瓒便是其中一个。艺术上,倪瓒是“元四家”之一,重笔墨意趣,画风凄清冷寂、萧条淡泊;交友上,他清高孤傲,标准苛刻;生活上,他还有重度洁癖——关于倪瓒的所有史料,都无一例外提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一、从《义门吴氏谱》谈起 “元四家”之一的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晚号梅沙弥,魏塘(今浙江嘉善县城关镇)人,他的家世鲜为美术史界所知,其身世往往蔽之以一生“潦倒”、“清贫”等词句。 笔者前些年在杭州拜见浙江省博物馆书画鉴定家黄涌泉先生时,黄老告知在浙  相似文献   

3.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幼年父母双亡,永嘉黄氏寓常熟小山,收他为义子,遂改姓名。公望自幼有神童之称,工书法,通音乐,善散曲,精于画山水。画法继承董源、巨然,晚年自成一家,常在虞山、三泖、富春等处领略自然景物,随笔模记。其水墨画对明、清山水画的影响很大,后人把他与王蒙、倪瓒、吴镇合称“元四家”。黄公望逝世后,葬于虞山之麓。  相似文献   

4.
卞文瑜(约1576~1655年),字润甫,号浮白,江苏苏州人。康熙10年尚在世。原姓徐后改卞姓。画史称其擅山水树石勾勒,曾从董其昌学画,工于用笔,取法元黄公望、吴镇。善小景,布局结构有巧思。他是苏松派画家,是“画中九友”之一。其传世作品甚少,目前保存的有吉林博物馆收藏《山水册》、上海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朱浩云 《收藏家》2004,(12):i008-i008
在中青年画家中,南京古今书画研究院院长、著名花鸟画家柳学健无疑是一位成功者。他的花鸟画创作“化平常为奇特,化传统为现代,化心源为艺术”,作品具有热烈祥和的艺术特色与高贵典雅的艺术品位。他的每一幅画都是诗意、激情和灵感的统一体,显示了他雄厚的绘画实力。1989年他的作品《寒香》获得“中国水墨画新人奖”,之后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并多次入编获奖集。人民美术、江苏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鲁迅诞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这位文学巨匠、思想家是20世纪中国一个巨大的、谁也绕不开的存在,他对中国人的影响是一座不可比拟的高峰,而世人对鲁迅的评价更是纷纭多重。画家陈丹青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做过一个演讲,他形容鲁迅是一个“好看”、“好玩”的人——  相似文献   

7.
《湖南文史》2014,(12):71-71
1.1950年,归国华侨__向中华体育总会筹委会提交报告,建议新中国创编一套全民健身操。一年后,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健身热潮。2.元代天才画家黄公望仕途坎坷,转而回归艺术,跻身“元四家”之列。其晚年作品《__》被誉为“画中兰亭”。  相似文献   

8.
傅京生 《丝绸之路》2012,(22):127-129,2
一 方向军先生对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是有特殊感觉的人;并且,绘画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意义所在.所以,自他经历了"北人南迁"之后,他的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看他的画,其实就是自我生命明朗的过程,因为他的画构成了人和文化的一种共存关系.确切地说,是他的作品能够构成一个跟欣赏者的生命感觉息息相关的人文世界.在当代画家中,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向军先生几年以前的作品中,就已经极为鲜明地显现出了这样的境界.那时,他的绘画取法龚贤,画得浑厚华滋.  相似文献   

9.
文征明是明代吴门四画家之一。生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死去,一共活了九十岁。他的艺术创作活动持续了将近七十年。文征明是一个杰出的山水画家,人物、花卉也都画得很出色。他的山水画从学习沈周入手,深入探索了古代绘画遗产,熟练地掌握了元四家和宋代郭熙、马远、夏圭等的技法,并能在创作中依据现实生活和作品内容的需要有所创造。粗笔有沈周温厚淳朴的  相似文献   

10.
《百年潮》1997,(2)
冀朝铸早年在美国读中学时,学校的校刊要为每个学生登一幅自己画的漫画像,他画的自己的形象是:人坐在那里,左半身穿着长袍马褂,背后是一座中国的佛塔;右半身穿的西装,背后是纽约的帝国大厦;整个脸是中国人的脸。据他说,这是要说明:首先,自己是中国人;其次,自己一方面有中国的文化,一方面又一直在美国生活和学习,所以跟中美两国部分不开。想不到,这幅画竟对他的一生都有了象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鲁迅诞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这位文学巨匠、思想家是20世纪中国一个巨大的、谁也绕不开的存在,他对中国人的影响是一座不可比拟的高峰,而世人对鲁迅的评价更是纷纭多重。画家陈丹青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做过一个演讲,他形容鲁迅是一个“好看”、“好玩”的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刘岳 《百年潮》2013,(9):55-60
李苦禅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艺术大师,美术界公认“吴昌硕之后有齐白石,齐白石之后有李苦禅”。他一生力倡“必先有人格方有画格,所谓人格——爱国第一”。他的作品正、大、高、奇,充满雄浑激荡、浩然正气,尽显阳刚之美。画如其人。李苦禅既是一位国画写意大师,也是一位爱国志士,他的地下革命生涯故事至今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3.
盛懋,元朝人。字子昭,临安(今杭州)人,住嘉兴魏塘镇。元代四大名画家中的吴镇也出生此地,①他的生卒年代与吴镇相近,并比邻而居。其善画山水、人物、花鸟。其父盛洪②,《嘉兴府志》、《图绘宝鑑》、《画史会要》都有关于盛懋的记载。  相似文献   

14.
蟠螭山,位于吴县光福东太湖边,山上胜迹很多,虚谷墓便是其中的一处。它座落在蟠螭山南(?),背靠永慧禅寺,面对太湖有七十二峰,四周青松挺立,梅花夹径,山下万顷碧波,银光粼粼,风景十分秀丽。 虚谷(1824—1896),本姓朱,名虚白,原籍徽州,家居江都,曾任过清廷将官。太平天国革命军起义。“意有感触,遂披缁入山”(参见《中国绘画史》“虚谷”),但不茹素,不礼佛。人称“画僧”。 虚谷的画受程穆青的影响,落笔冷隽,蹊径离开,善画花卉.蔬果,禽鱼,亦能山水。尤擅以破笔作松鼠、金龟等,草草写意,生动超逸。书法也奇古绝俗,与当时的大画家任伯年、吴昌硕齐名。虚谷的画表面稚拙,实则奇峭隽雅,“在艺术上的令人耐看,可谓晚清画苑中的第一家”(《中国绘画史》“虚谷”)。他用笔含蓄,造型质朴,不在表面上取悦于人,故评者谓其“画有内美”。作品有《枇杷》、《水面风波鱼不知》、《水仙》、《松鼠》、《松鹤图》、《杨柳八哥》等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15.
阮籍与酒     
王明 《文史天地》2004,(12):54-55
谈阮籍离不开酒,谈酒绕不开阮籍。阮籍喝酒很厉害。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堪称顶尖级大师。阮籍的酒量有多大我说不准,只知道《晋书》上有他一口气“饮酒二斗”的记录。阮籍一生醉了多少次没法统计,但他醉酒的时间之长很吓人,《晋书》说他曾经“醉六十日”没醒。  相似文献   

16.
宋徽宗赵佶在绘画史中是一位承先启后的不朽人物。对于他的作品历来就有代笔之说,且流传至今的遗作为数有限,而其中精美之作亦往往被鉴家定为“代笔和御题画”。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赵佶之作皆被视为非赵佶的“亲笔”。作者有感于此,乃重新学习有关文献记载及当代论画名著,略有体会,因而提出个人的不同认识,特别对于《听琴图》提出了为赵佶“真笔”的七条论据,为研究赵佶“真笔”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司徒乔出身世家,曾与廖承志、冼星海同窗,也曾为鲁迅先生画过遗容。20年代末,在异国秋枫生醉的季节里,他与南国才女在巴黎市郊玫瑰村演绎了一个充满情韵诗意的浪漫故事。嗣后,在数十年漫漫人生之旅中,他们相儒以沫,共扶艰危……1.司徒家族名人辈出。他与冼星海是中学同学。少年时代的廖承志曾看他演剧。鲁讯先生买过他的画。10年后,他在上海万国殡仪馆含泪为这位文化巨人精心描画遗容。读过鲁迅先生《三闲集·看司徒乔君的画》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位著名画家司徒乔。鲁迅在这篇文章里赞扬了司徒乔的为人与作品。“我知道司徒乔君的姓…  相似文献   

18.
蔡琴 《古今谈》2010,(2):24-28
在2010年3月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的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一时间,分藏海峡两岸的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吸引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03年4月,盱眙第三届中国龙虾节组委会办公室专门为诗人、画家赵钲出了一期专题简报。报道中说:“被誉为‘中国画龙虾第一人’的赵钲,在第三届中国龙虾节举办之际,来盱眙现场挥毫泼墨,画了26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龙虾图。”就在这次写生采风活动中,赵钲悟出了盱眙与龙虾的天然联系:“水色山光气势雄,流连忘返意无穷,自从一拜祖陵后,始信虾儿也姓龙。”赵钲画龙虾,起因于两位老师的教诲。早在1982年,陈大羽教授在南京双门楼宾馆避暑,赵钲自家乡带着很多习作去求教,大羽老师指着其中一幅水墨河虾的作品说:“我早年跟齐白石学习,但从不去画…  相似文献   

20.
张大千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国画大师、画坛巨擘、饮誉海内外,被推崇为中国画“五百年来第一人”。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位艺术巨匠,竟是仿摹名作的高手,而且他成名之初,被人们称奇的不是创作的作品,而是他摹仿明末清初画家石涛的画。张大千自嘲地说自己是个用纸用笔的骗子。他仿石涛的画,其神韵、表现手法、构图特点,惟妙惟肖,与真迹毫无二致,活脱脱“石涛复生”。他这种恶作剧,不知使多少著名的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上当。 先说陈半丁受骗。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张大千,在画坛上还是个无名的“后生小子”。当时北方最有名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