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5年5月至7月之华北事变,是日军企图侵占华北的重要一环,蒋介石由"委曲忍让"而"隐忍至此"。一方面,他要集中精力解决西南问题而对日"委曲忍让",由何应钦出面对日交涉。他指示何应钦对于日军提出的于学忠等人撤职、中央军撤出华北等一系列问题以"自动实行"方式加以接受,不能给予"任何书面之承诺",出现了特殊的外交文件《何梅协定》。另一方面,蒋介石只能"隐忍至此",对于日军要求将停战区扩至平津地区、华北人事等附带事项须按照日方意思处理等问题拒绝接受,并考虑下"最后之牺牲"的决心。何应钦比较忠实地执行了蒋介石的处理方针,日军因基本企图得逞而表示河北问题"告一段落"。蒋介石认为自己有效地应对了华北事变,并认为比起处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来说较易些。  相似文献   

2.
1935年六七月间,国民政府驻华北的代表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的代表,通过秘密会商交涉和互换公文、函件的方式,何应铁接受了B方提出的全部条件,并自动地照办,于是便有所谓“何海协定”之说沸沸扬扬。时至今日,掘开各类历史教科书和许多有关史著,何应铁与梅津美治郎签订了《何海协定》之说依然如故。至于在有关题材的影视及其他文艺作品中,签订了e何搭协家》时说住了县on一胜.不变富摄。忧而.沂60年来,关于《何海协定》之有无以及如何看待这一协定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在日本侵华期间,日军矢口咬定有《何…  相似文献   

3.
1935年6月,何应钦和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了"何梅协定",将整个华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控制权奉送给日本。从此,在平津,日寇的坦克纵横街巷,军用飞机随意低空飞行,荷枪实弹和日军,在大街上横冲直闯,日本浪人到处为非作歹,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北平的爱国教授和学生不断地遭到各种威胁和迫害。  相似文献   

4.
何梅协定前夕,行政院长兼外长汪精卫致电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转告对日交涉情形。该电文主要表明了汪氏对日态度及蒋汪之间在对日外交上所达成之默契,同时说明了东北军五十一军在何梅协定前即已确定调往陕甘。这些对于研究此期中日关系及华北问题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1933年9月黄郛为重塑北平权力结构,计划由余晋龢代替东北军背景的鲍毓麟出任公安局局长。东北军视之为削藩信号,积极组织挽鲍运动,其他派系出于权力私欲及政治目的,亦策动风潮扩大。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为稳固华北局面,主张与东北军妥协,与黄郛领导的政整会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此后又逢日军借口方振武部进入《塘沽协定》规定之非武装区,试图再度出兵华北,华北危机又呈严峻形势。蒋介石为使黄郛尽早北上,缓解日军压力,强令何应钦及东北军让步,然而黄郛认为蒋之支持不足凭借,暗自联络日本关东军,意图引日方为奥援,迫使华北地方军政势力妥协。通过对易长风潮的剖析,不仅可知日本已成为影响华北政局的关键因素,更可窥悉"两会体制"的内部弊端及华北地方势力日趋疏离的症结所在。而黄郛因对中国抗战和蒋介石的支持缺乏信心,冀图挟日自重,此举看似维护了黄郛的政治权威,实则无助于华北内部各类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本馆所藏1935年《何梅协定》前后何应钦致刘湘等人电文四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予刊布,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1935年6月——7月间,由国民党政府代表何应钦与日本帝国主义代表梅津美治郎秘密达成的所谓“何梅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是国民党反动政府投降卖国的罪证之一。但是,从当年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到今天的台湾当局,一直否认该协定的存在,想以此开脱历史罪责。另外,史学界对该协定的某些提法,  相似文献   

8.
中日华北“共同防共”问题交涉与国民政府的抉择彭敦文中日华北“共同防共”问题夹杂在1935年下半年至七七事变前的两国外交交涉中,是华北“自治”、“广田三原则”以及张群——川越会谈中反复涉及的内容,影响中日两国关系甚钜。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从内容上看,...  相似文献   

9.
本组史料主要记载了张群在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期间(1935年12月至1937年2月)与日本驻华大使有吉明、川樾茂等人历次会谈情形以及有关的对日交涉情况。其所涉及的内容除“成都事件”外还包括中日间关于航空协定、共同“防共”、华北冀东伪组织处理等多项问题。这些文件表明了此期南京政府对日态度已趋于强硬,是研究抗战前中日关系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法国为代表的天主教会势力凭借不平等条约中的内地置产协定而引起的教案交涉屡见不鲜。这一显著特点,连天主教会编的《契卷汇式》也不得不承认:“历观公庭案牍,每多田宅争讼。”近代清政府与法国关于教会在中国内地置产的协定先后有三个,分别为咸丰十年(1860年)《北京条约》(中文本)第六款,同治四年(1865年)柏尔德密协定,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内地置产协定。本文拟据有关档案史料,对上述三个协定的由来及交涉经过作一简要考察,期能进一步认识近代教案之起因。  相似文献   

11.
1938—1939年间,德意日三国为在防共协定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关系展开交涉。德意希望新三国协定尤其是其中武力援助义务的适用对象延伸至苏联以外的英法等国,突破防共协定的局限。日本政府内部对此意见分歧,陆军主张接受德意的要求并与之缔结军事同盟,外务省则反对。在海军的协调下,日本政府于1939年1月和3月两次达成折中妥协案。但随着欧洲局势的变化,德意与英法矛盾激化,要求日本就参战问题表明态度。参战问题触及日本海军的底线,海军坚决反对继续让步,陆军亦无法强行推进三国同盟问题。随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防共协定强化交涉无果而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决定不介入欧洲战争。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与张学良暗隙渐生,后者多次被暗示下野,另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何应钦则出任国民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占领了东三省,欲将魔爪探向华北的日本人当时正在寻找借口欲在华北地区发起战事,于是,老谋深算的土肥原贤二开始策划又一次暗杀事件,这次他将目标圈定了何应钦,执行暗杀任务的两名高级间谍酒井恭辅与清水次郎扮成中国商人,偷偷潜入了北平。  相似文献   

13.
冀察政务委员会存在期间,在冀东察北问题、共同防共问题、华北走私问题、经济提携问题上与日本进行了多次交涉。冀察政务委员会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根据南京政府的对日方针,与日本进行了艰难曲折的交涉,维护了国家主权,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尽介绍了中巴边界的地理位置及形成经过。指出清据坎巴提是清朝形成对罕萨宗主权的重要举措,而宗主权则是中英交涉的重要依据。英方与清朝交涉的目的在于求得安宁,以专力对付沙皇势力的介入。1963年中巴政府签订《协定》虽参照了1899年的英国照会,但性质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5.
南京事件发生后,英国先是联合美日等国向武汉国民政府提出五国联合通牒,后又力图推动五国联合制裁,但因列强内部意见不一而被迫放弃。宁汉分裂后,英国选择从汉口撤使,转而与南京国民政府交涉。然而,由于中国政局动荡、南京政府改组频繁,加上英方拒绝道歉和承诺修约,中英交涉一波三折。但随着中美协定的签订,五国联合阵线的瓦解,英方不得不放弃强硬政策,同意在中美协定的基础上换文。而日本出兵山东,制造济南事件也促使蒋介石与国民党高层决心对英妥协,解决“宁案”,以英美牵制日本。因而中英在北伐结束后重启谈判,迅速达成协议。中英南京事件的交涉过程,既是英国对国民党政权由观望到承认的过程,也是国民政府谋求与英国修订新约、建立新型中英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日“广田三原则”交涉是1935年10月至1936年12月中日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交涉过程时起波澜,给木来已经卜分紧张的中日关系凭添不少剑拔弩张的气氛。关于这一交涉过程中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较全面的有梁敬heng先生《广田三原则》、《华北自治运动》两及齐福霖先生的《“广田三原则”与国民政府的对策》一。  相似文献   

17.
西安事变中黄埔系的内部分歧经盛鸿《史学月刊》1993年第4期所刊《也论西安事变中的"讨伐派"》一文,提出对当时国民政府中"讨伐派"进行分析:可区别为以何应钦、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以戴季陶等为代表的元老派,以邓文仪、桂永清、贺衷寒、胡宗南等为代表的黄埔...  相似文献   

18.
《百年潮》2017,(1)
正中共驻东北军代表刘鼎在回忆录里记录了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与他的一次谈话内容,从中大抵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事变前的心理状态。保定见蒋,不谈抗战,反而逼我下台,所有前段的热情,不过是诱我上圈套,好逼我下台。这是日、蒋合演的一台把戏而已!有谁较为善良,或者让人有机会稍微喘口气呢?毒害是一样的,如果定要加以区别,那就是蛇比虎更可恨。因此,在保定从他的车厢一出来,我就闷倒在我的床上,号啕大哭,瞬息间我又猛地站起来哈哈大笑,对面前的人说:‘我是吓你们的’,哎呀,真是啼笑皆非!《何梅协定》丧权辱国。何应钦坐镇北平,强制东北军调离华北,蒋能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以“实现关税自主”与“收回治外法权”为目标的日本修改条约交涉的经验,经由当时驻日的晚清第一任出使日本大臣何如璋介绍到中国及当时中国的藩属国朝鲜,成为剖析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以及朝鲜开港并与西方各国订立条约的重要参照系。虽然何如璋最终没能促成清政府像日本一样着手进行改约交涉,但是,他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问题明确定位在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两大关键性条款,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同时,何如璋以日本改约交涉为模式的订约策略,对于当时朝鲜与日本的关税交涉以及《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的订立,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析西安事变中何应钦的主战意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析西安事变中何应钦的主战意图陶爱萍西安事变时,何应钦对张学良、杨虎城进行了严厉地谴责,力主讨伐张杨,传统学术观点认为,何应钦想置蒋介石于死地以达到取蒋而代之的目的。宋美龄在她的《西安事变回忆录》中也对何应钦作了不指名道姓的谴责,“更有人不明余所主张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