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高邮市天山乡神居山二号汉墓,发现于1979年,1980~1982年由南京博物院考古发掘清理,出土了包括残玉衣在内的一批玉器等文物。此墓曾经盗掘,并遭纵火焚烧。据考古研究,墓主可能是西汉广陵国第一代厉王的夫人。按《汉书》及《前汉纪》,广陵厉王在位自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至汉宣帝五凤四年(前54年),故此墓葬时代约为西汉中晚期。就南京博物院提供的此墓出土玉器样品14个,其中残玉衣样6个(玉衣片样5个  相似文献   

2.
《晋侯苏钟》记周厉王三十三年的历日 ,与公元前 846年历日正合 ,证明厉王 3 3年就在公元前 846年1。按此顺推 ,则厉王 3 7年当公元前 842年。这年国人暴动 ,厉王逃跑 ,那么逃到什么地方去呢 ?他想起四年前曾和晋侯苏同去“东国南国”巡视 ,晋侯与他还有交情 ,于是直奔晋国的彘地避难 ,住了十四年 ,最后死葬于此。厉王奔彘后的十四年 ,周王朝的政务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 ,故称“共和”。由此可知 ,厉王实际在位的三十七年 ,是由公元前 878年至前 842年。前 841年已属共和元年 ,厉王已不在位 ,故知把厉王 3 7年定在共和元年 (即前 841年 )则…  相似文献   

3.
1979至1981年发掘的高邮天山M1、M2两座黄肠题凑大型西汉木椁墓,发掘者依据M2中出土的“六十四年”纪年木牍,认为M1的墓主应为广陵厉王刘胥.粗看之下,得此结论无甚不妥,但综合各种因素仔细推敲,则疑点甚多,墓主当属他人!首先,汉代有缘生事死的厚葬风俗,皇帝即位不久即遣将作大匠营造陵寝,直至死后安葬.汉代的诸侯王国“制同京师”,同为龙子龙孙的刘姓诸王,也会重视自己陵寝的修建,在其受策(或继嗣)为王以后亦当依例遣派相应的属官负责此事.其陵寝规模虽受制度限制不得僭越天子,但一般而言,  相似文献   

4.
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扬州市西北12公里的邗江县甘泉乡,有一座海拔63米的土丘,名叫甘泉山,相传是西汉广陵国厉王刘胥的陵寝。近年来在甘泉山附近发现了较多的两汉墓葬。1984年冬,甘泉乡在挖水渠时,在甘泉山附近的姚庄村地段内,发现三座西汉木椁墓。其中一座已遭破坏;一座压在邗江县工具二厂职工宿舍下,暂不能清理。还有一座位于水渠正中,1985年2月扬州博物馆发掘了这座墓葬,编号85HYM101(图一)。发掘工作自2月2日始,至10日结束。  相似文献   

5.
从历法的角度探讨"四十二年"和"四十三年"逨鼎的历法关系,可以得出"既生霸"是初九的认识。该器符合厉王时期的历法。西周铭文中的王号生称、死称相同,具体铭文应分别对待。共和行政十四年应归属于厉王纪年范围之内,即37 14=51年。逨鼎诸器和晋侯稣钟同属于厉王时期的器物。西周金文中的月相词语是定点的,各指月中固定而又明确的一日。  相似文献   

6.
叶正渤 《史学月刊》2007,104(12):21-28
从历法的角度探讨“四十二年”和“四十三年”速鼎的历法关系,可以得出“既生霸”是初九的认识。该器符合厉王时期的历法。西周铭文中的王号生称、死称相同,具体铭文应分别对待。共和行政十四年应归属于厉王纪年范围之内,即37+14=51年。速鼎诸器和晋侯稣钟同属于厉王时期的器物。西周金文中的月相词语是定点的,各指月中固定而又明确的一日。  相似文献   

7.
广陵琴派是中国古琴史上重要流派,对于中国古琴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而扬州梅花岭史公祠很早以前就是广陵琴社琴家们的弹琴雅集之地。此次成立的广陵琴派音乐史料馆将通过文字、图表、实物等,从琴史、琴人等侧面介绍广陵琴派,普及世界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悠久历史和基本知识,这是中国第一个展示古琴历史的纪念馆。中国首个古琴史料馆落户扬州@孙文飚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的历史很悠久。历代统治者大都推行钳口政策,剥夺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利,逼迫民众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国语》所载的周厉王姬胡,即是史上最早的钳口政策施行者。被孔子赞颂为"郁郁乎文哉"的周朝,到厉王当权时就衰败了。残暴的厉王胡作非为,引发国人诸多非议、批评,执政官邵公都看不下去,认为百姓已不堪忍受、要出乱子。但厉王对那些非议、批评声音十分恼怒,专门找来卫国的巫者,派去监视老百姓,只要卫巫一有举告,便立即将批评者逮捕处死。恐怖暴政下的百姓只得闭口不言,"道路以目",非议、批评  相似文献   

9.
关于西周厉王时期的战争,传世文献仅有只言片语涉及。而有不少厉王时的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当时的战争情况。本文通过人物系联,汇集了厉王时期的12篇战争铭文,包括:翏生盨、噩侯驭方鼎、多友鼎、禹鼎、敔簋、宗周钟、伯父簋、虢仲盨盖、应侯视工簋、应侯视工鼎、晋侯铜人、晋侯苏钟铭文,进行了铭文之间的对比,总结了格式和内容上的相似之处;又对比了铭文与传世文献,认为在用词和礼制上两者可相互参证。最后综合探讨了厉王时期的战争和社会形势,认为从铭文时代上看,当时既有前代遗留的东南淮夷之患,又在西北开始了与猃狁的战争;从铭文所载地名上看,宗周、成周等京畿重地皆受到威胁;至于战争之祸所造成的社会形势,于《诗·大雅·桑柔》之"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哀恫中国"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刘长非刘邦之子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非刘邦之子剖析王云度《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起首云:“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但与《汉书》有关记载相对照,细究其随后的具体记载:“高祖八年,从东垣(今河北石家庄市东)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  相似文献   

11.
厉王铜器断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穴見)父盨铭云:"隹卅又三年八月既死,辛卯,王在成周。"刘启益同志认为铭中的"卅又三年"是厉王的记年,因此断伯(穴見)父盨是厉王时器。这个判断是以如下的理解为前提的:一是西周铜器中所记的月相是指一月之中固定的某一天;一是《史记·  相似文献   

12.
梁玉绳《史记志疑》谓:“按厉王在位之年,汉初已无可考,故史公作表断自共和。而据《本纪》所书是三十七年流彘,五十一年崩,后人皆从之。其实此纪载芮良夫谏用荣夷公与召公谏王监谤二事,俱《国语》文,《国语》无年,但云监谤之后三年王流于彘而已。史公以良夫之谏系于三十年,以召公之谏系于三十四年,未知何据。《竹书》谓厉王十二年奔彘,二十六年陟,而以命荣夷公为元年事,监滂为八年事。《外纪》又谓厉王在位四十年。恐俱难信。”  相似文献   

13.
眉县出土的27件窖藏有铭铜器中,逨盘、逨鼎尤为重要。逨盘铭文清楚地指出,逨的父亲供奉厉王,而逨受时王册封,任职虞林。逨鼎铭文记述逨任职虞林,因治理林泽及伐戎有功而被擢升。可知先盘后鼎之顺序。学者结合器形纹饰确认逨盘、逨鼎是宣王器。两组纪时逨鼎铭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史或”这个人名,此史官见于寰盘。可知寰盘与逨盘、逨鼎都属宣王。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西周晚期推步历法的基本情况及月相纪日的用法和作用,考察了《史记》的宣王纪年和厉王、宣王的纪年铜器。  相似文献   

14.
广陵书社,是一家古籍专业出版社,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着手志书的整理出版工作,陆续出版了《中国佛寺志丛刊》、《中国风土志丛刊》、《中国园林名胜志丛刊》等专志,志书出版,成为广陵书社图书出版的一大特色。江苏是文化大省,各地文献、史志资料丰富,有编修志书的传统。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轮大规模修志,广陵书社立足江苏,进一步强化志书的出版工作。一方面,自主策划,与高校联合,整理出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仪征新集螃蟹地发现一座新莽时期墓葬,墓中出土了一批精美铜器、漆器等,由铜器铭文推知墓主为汉代广陵国贵族,此墓为研究西汉晚期广陵国文化、经济、丧葬习俗及铜器制造工艺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西周末年,共和行政,是人民反抗封建最高领主,争取政权,翻天覆地的一件大事,司马迁史记,以共和纪年,并且共和元年,就是这部书上纪年的开始,应当是有根据也很有意义的。可是他在周本纪内写道:厉王出奔于彘,太子靖匿召公家,国人围之,召公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写得轻淡,彷佛人民虽然逐厉王,杀太子,对周召二公还是很有信仰。我想司马氏所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苏人物传记丛刊》,江庆柏主编,大32开,精装50册,由广陵书社2011年9月出版。  相似文献   

18.
吕静 《南方文物》2022,(1):222-230
作为两汉丧仪新现象的殓具面罩,存在多样的形态和繁缛的加饰手法。通过对出土面罩展开类型学方法的研究,揭示面罩在制作工艺、加饰手法、审美表达以及使用地域等方面的规律及其文化意义。简言之,面罩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A式的前桥形箱体面罩,采用漆工艺的制器和加饰手法,包括夹纻胎、以及素髹、彩绘、铜及金银贴饰技法,且流行于广陵国辖内,向北不逾淮水。二是B式的覆斗形箱体面罩,是木工工艺的精湛体现,出现在广陵国以外的汉地领域,却未见采用漆与漆工艺。  相似文献   

19.
刘芳芳 《南方文物》2022,(1):240-246
刘贺墓出土漆器是西汉中期漆器的典型代表。墓中随葬妆奁体现了西汉中期漆器手工业所取得的高度成就。出土的一部分漆器确为山东昌邑国所制,另一部分漆器来源并不单一。通过对比研究,笔者认为刘贺墓出土的有些漆器可能产自刘胥广陵国的官营作坊,至少其制作工艺、装饰风格、装饰纹样皆受到了广陵漆艺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士禄参加了对清初词风转变有着重要影响的“江村”、“广陵”、“秋水轩”三次唱和活动,是顺康之际词坛上一个重要词人.《全清词·顺康卷》中收入其词174首,《广陵唱和词》、《秋水轩唱和词》、《瑶华集》中有《全清词·顺康卷》中未收之作今辑出,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