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庆刚 《文史精华》2008,(11):60-64
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后,解放区立即掀起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的各种报刊展开了有关土改运动的宣传报道活动.这些报道,一方面集中宣传中共党的土改路线、方针与政策,一方面大力揭发地主阶级剥削罪恶,反映农民的呼声,为农民伸张正义,激发农民参与土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文史快车     
建平 《文史天地》2011,(7):89-95
影像站土改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前,占全国面积约三分之一的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拥有2.6亿多农民的新解放区进行了规模宏大、内容深刻的土改运动,涉及的农业人口和土地面积都占全国总数的2/3以上.在土改实施过程中,党和政府汲取了老区土改的经验和教训,经过了周密的部署,坚持了审慎的步骤,注意调整政策和法规,对部分地区土改初期一度出现的"和平土改"及中期出现的过急过激的现象予以了及时纠正,推动新区土改取得了巨大胜利.  相似文献   

4.
闽西土地改革运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解放后 ,闽西老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问题特别突出。到土地改革前 ,这里存在着全国绝无仅有的土地占有情况。本文通过分析闽西五种不同类型地区的土地占有状况 ,得出制定有别于一般老区和新解放区的特殊土改政策的依据 ,阐述闽西老革命根据地土改政策的制定过程、具体做法 ,并总结土改所取得的成就 ,讴歌新中国土地改革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郎迎洁 《纵横》2013,(2):9-11
20世纪40年代末,土地改革是关系到解放战争全局的重要问题,毛泽东非常重视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他与习仲勋曾就解放区土改问题多次通电。1947年,遵照中共中央决定,习仲勋从前线回到后方主持西北局工作。当时,摆在他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贯彻全困土地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组织领导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6.
罗平汉 《文史精华》2004,(10):25-31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农民翻身运动,它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在土改运动中,各解放区曾出现“左”的偏差,晋绥解放区是康生、陈伯达搞的试点,左风大盛。后为中共中央发现并得到纠正,保证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晋绥土改的“左”倾偏向及其纠正》一文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从1946年到1953年春季,我亲历了毛泽东领导的全国三次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共历时七、八年。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民族矛盾降为了次要矛盾,人民群众要求民主和平和国民党坚持独裁专政发动内战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实行土地改革的方针、任务。从1946年“五四指示”开始,在老解放区一亿多人口,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地区实行了土地改革,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土改。1947年9月,进一步实施《土地法大纲》,平分土地、土改复查,这是第二次或第二阶段土改。1950年冬季开始新解放区三亿多人口(约占全国四分之三)地区的土地改革,到1953年春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8.
一、组织生产互助组1951年10月,乌当区胜利地完成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在生产力得到解放的条件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高,他们购买耕牛,添置农具,修圈积肥,努力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为国家提供工业原料,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但他们仍然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进行生产,发展生产困难很多。特别是在土改中获得土地的贫雇农,家底薄,生活尚不能自给,发展生产困难更大。所以,有的农民依然处在讨饭,甚至出卖土地的境地;而另一部份农民,土改后打倒了地主,再不受人剥削,家底丰厚,有技术、生产好,生活有节余,总想发家致富,开始买田置地。如此下去,要不了多久,又会出现新的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9.
王慧丽 《神州》2013,(10):205
封建土地制度是封建社会存在的基础,几千年来一直像枷锁一样套在中国广大农民头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反帝、反封建为革命目标,要推翻封建统治,就必须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组成部分。1947年7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它吹响了推翻封建统治的号角,为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开展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次大会。  相似文献   

10.
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要有步骤地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革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自此开始了以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地主所有制为宗旨的土地制度改革运动,到1952年9月,土改工作基本完成,全国约有3亿农民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去了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这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为以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1949年9月山西建制恢复时,全…  相似文献   

11.
我开始听说邓老,是远在抗日战争时期,知道邓老是闽西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以后做过中华苏维埃的财政部长,抗日战争中是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9年初,我从太行革命根据地调到党中央政治局政策研究室负责农村组工作,当时农村组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室领导调查研究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这使我对邓老和中南局有关领导土改及土改后农村工作情况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2.
大别山解放区土改政策的演变深受政治、军事环境影响。最初受我强敌弱和老区经验影响,实行彻底土改,取得一些成效。但随着后来敌强我弱,对形势估量不够和其他主观错误,没有及时转变政策,造成"急性土改",给干部群众造成很大损失。认识到错误后,在中央和毛泽东指示下又实施分地区分阶段有步骤的土改政策。最后根据中央指示重点实施统一战线性质的减租减息政策。土改政策演变过程是一个政策日趋符合实际的过程,体现着土改与军事、干部、群众等工作的互动,充满着中央和地方的思考交流,展示着毛泽东的从谏善断、邓小平的求实思考。大别山解放区土改政策的演变非常典型,为全国其他新区的土改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土改运动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可以从农民购买力的变化上得到集中反映。农民生产恢复和发展后,出售的粮食日渐增多。粮食丰收直接导致农民手中资金的增多,从而引发农民购买力的急剧上升。农民的购买力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生产资料的购买,是为了增加土地投入;二是生活资料的购买,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翻身农民购买力的提高,首先体现在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上。如果说土改后农民生产资料购买力的增加反映了农民投资土地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的话,那么土改后农民对生活资料购买力的增加,则反映了农民在生产恢复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刺激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城乡物资交流,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4.
马爱杰 《黑龙江史志》2013,(11):310-311
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问题的总根源,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后成功地领导了辽东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本文对土改前的辽东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状况、农民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15.
《湖南文史》2012,(5):50-50
1951年夏天.全国土改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西南师范学院教授吴宓听到自己所在的外语系有一位女生遇到了麻烦:被农民脱了裤子打屁股。这位女生虽出生于地主家庭,但解放前就加入了我党领导下的青年团组织。其父在土改中被斗得死去活来.绝望之下.悄悄来到重庆,准备和女儿见上一面就投江自尽。  相似文献   

16.
土地改革后,尽管福建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改善,解放了生产力。但仅仅土地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使农民彻底摆脱贫困.一些底子薄,缺乏生产资金、劳力、耕畜、农具以及遇上天灾或家庭不幸的农户,土改后不久就面临不得不卖房卖地、借高利贷来维持生活的困难处境。  相似文献   

17.
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中国农村未来改革设计了一条新的路径,最终目标是用城乡同权的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为何进行"新土改"?"新土改"将何为?本刊为此专访了三农专家李昌平。  相似文献   

18.
<正>老河口市以前叫光化县。197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老河口镇升格为县级市,县、市并存。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复,老河口市与光化县合并,撤消光化县建制。1949年8月,光化县派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清匪反霸斗争,接着镇压反革命。这两项斗争,为实行土地改革扫除了障碍。从1950年10月土地改革开始,到1952年5月土改复查结束,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完成了土改任务。随即颁发土地证,确定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通过上述政治运动,在翻身农民中涌现出一批有觉悟的积极分子,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建政时,他们被农民选为乡干部,担任乡长、副乡长和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后土地与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50年代农村土改至今,土地对于农民兼具生产资料及社会保障双重功能。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导致农民无法从土地获得必需的生活保障。彻底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有赖于中国经济的高度增长。  相似文献   

20.
贾巨川 《炎黄春秋》2007,(10):32-37
1947年11月底至次年4月,习仲勋在领导陕甘宁边区土改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不仅及时纠正边区土改中的极“左”倾向,使这场伟大的群众运动循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而且对于各解放区以至全国解放后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