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七七事变的起因问题上,中日学关于事变的必然性与“偶发性”的争论最为尖锐,而日本在天津的中国驻屯军在事变以前有无侵占华北的计划,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证性的论据。1937年7月8日凌晨3时由中国驻屯军主任参谋起草的一份《宣传计划》(假定)被日本学发表后,曾为我国学所征引,但这份书因其本身的局限性,难以证明日军在七七事变前夕阴谋侵占华北的有计划性。本对于近年来被披露的中国驻屯军司令部1936年9月15日制订的《1936年度华北占领地区统治计划书》,进行了必要的考证;并结合日本华北政策的演变,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其历史价值进行了论述;还将它与关东军九一八事变前夕制订的《满蒙占领地统治方案》进行了比较。根据中国驻屯军的这份计划书,笔进一步论证了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必然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策划并发动了东北事变并很快占领了整个东北,紧接着日军又不断制造事端,将侵略的矛头指向华北乃至于整个中国。与其武装入侵相配合,日本当局还竭力破坏和扰乱中国的财政结构,为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行准备。本即主要针对九一八事变后到七七事变前日本政府对于中国财政进行破坏的种种事实作一详述,其中包括强占东北海关,掠夺关税收入;阻挠西方对中国的财政与经济援助;操纵华北走私,摧毁中国经济;破坏中国实施币制改革。大量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尽管日本政府与军方在对华侵略的具体方式上略有不同,其中既包括日本政府的暗中活动,更明显的则是军方的公然挑衅,但其战略步骤却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而最终目的更是一致,那就是独霸中国,并进而统治亚洲乃至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3.
陕西公路运输在抗战中的作用田霞七七事变后,日军凭借军事强力,沿铁路线和长江进犯,占领了我国半壁河山。武汉失守后,中国在战前所修建的铁路已被日军占领或破坏80%以上。随着上海、广州等东南沿海口岸的陷落,海上运输也失去作用,而我国航空事业当时又不发达。这...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9.18以后日军侵略中国,为长期达到占领中国的目的,移民日本农民到东北抢占土地,建立开拓团,本文用确凿的数据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相似文献   

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由于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日军在4个多月的时间内即占领了东北三省.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从此,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民族危亡的关头,不甘屈辱的东北各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奋起抗敌,反日浪潮风起云涌,给进犯东北的日本侵略军以迎头痛击,大灭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谱写了一首悲壮的中华民族爱国战歌.本文仅将抗战之初东北各阶层人民反对日军入侵和伪政权建立活动简要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中央军委于1937年8月25  相似文献   

7.
罗义贤 《纵横》2009,(1):43-45
燕京大学是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代名校。“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华北,司徒雷登为给沦陷区的学生“免受奴化教育提供一片绿洲”,决定将燕京大学留在沦陷的华北,利用了燕大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艰难办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这里提到的“孤岛时期”,是指燕大师生对日本占领下燕京大学办学期间的戏称。  相似文献   

8.
陆安 《文史春秋》2014,(8):14-18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肩全面侵华战争,随着战争的持续与扩大,为了坚定中国抗战的信心,也为了让中国战场成为牵制日军主力的泥潭,  相似文献   

9.
1931年“九一八”事变,短短三个月日本人占领了东三省,但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东三省而是要占领全中国和整个亚洲。要占领全中国,必须先要巩固东三省,建立一个附属于日本的傀儡政权满洲国,但日军占领东北,既遭到我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又受到国际社会的纷纷谴责。尤其上海各界人士和社会团体纷纷建立抗日救国会,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就有60多个抗日团体成立。  相似文献   

10.
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同年11月初,中国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取得了重创日军的不小胜利,使日军付出了官兵伤亡和经济上的重大代价。日军想速战速决已不可能。日本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急切希望蒋介石的南京中央政府对日妥协,甚至投降。与此同时,日本特务机关和已叛国投敌的汉奸  相似文献   

11.
正井陉位于太行山麓主脉,地势险要,有藏量丰富的煤矿。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井陉,派一个中队和伪军300余人驻守。井陉的煤矿除供给日军在华北的全部需用外,大部分运往日本本土。显然,这里成为日本侵华战争中掠夺中国资源、推行"以战养战"战略的一个重要能源供应基地。1940年8月,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亲自指挥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8月20日,担任晋察冀军区中央纵队总指  相似文献   

12.
中日战争初期日本政略方针之探析丁则勤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迅速发展为全面的持续的侵华战争。本文试图从自七七事变至日军侵占南京前后日本侵华政略的角度,对这一变化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对国民政府从诱和政策到不以之为对手政策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相似文献   

13.
曾景忠 《史学月刊》2008,24(2):80-90
在九一八事变过程中,日本外交方针的变化及其与军部的配合,演出了一场侵华的军事外交二重唱.先是,日本关东军发动侵夺满洲的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外务省曾加以劝阻.继而,在军方的压力下,日本内阁屈从军部,为日本对中国的武力侵略辩护、掩饰.中国对事变的处置,采取"诉诸国联"的方针,而日本运用外交策略,破坏中国"诉诸国联"的活动,以配合日军在东北的占领,逼迫中国军队撤出东北,并骗取美国的姑息.这促使美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正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的,正是日军驻北平丰台的"中国驻屯军"。"中国驻屯军",也称"支那驻屯军",其前身是"清国驻屯军",是日本入侵中国最早的一支军队,也是七七事变的始作俑者。前世今生:日军"中国驻屯军"的由来  相似文献   

15.
林晓光 《百年潮》2001,(12):50-55
所谓"军票",即"军用手票"的简称,最初叫做"军用切符",是日本政府为进行对外战争而发行,由日军在所占领地区为征发军用物资而强制流通使用的一种代用货币.日军曾首先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出兵中国山东省的青岛,开始改用"军用手票"的名称.此后凡是日军出国作战,均在军中和所占领的地区使用"军票",如1922年侵入苏联的西伯利亚,1931年侵入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日军把战火烧到那里,"军票"也就随着其侵略势力的扩张流通使用到那里.因此,"军票"的发行完全是政府行为,其应用沿革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史.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挑起战火,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在侵占了北平和天津以后,8月13日,又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英勇奋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1月上旬,日军先后在杭州湾和常熟以东的白茆江登陆。11月12日,中国军不得不全面西撤。日军疯狂追击。22日,其先头部队就突入无锡,25日晨,完全占领了这个城市,继续向常州武进地区进逼,并猛烈轰炸江阴要塞。27日,戚墅堰陷落。29日,江阴、常州、宜兴宣告失守。 在日本,记述日军攻占常州武进地区的资料不多,但从现在已发现的资料,就可以看出日军在常武地区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暴行。 随着日军逼近常武地区,中国军开始从常州向金坛和溧阳撤退,但仍留下一部分抵抗日军。据1937年11月29日日本同盟通讯社报道:“蜂拥突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预谋炸坏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反诬称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与沈阳城,同时在辽宁、吉林各地发动进攻。蒋介石向张学良下了“力避冲突”的不抵抗命令,使日军于19日清晨占领了沈阳、鞍山、海城、长春、营口、安东、本溪等重要城市。不到一星期,日军便占领辽宁、吉林两省大部分地区。1932年1月初,日军占领锦州,2月5日占领哈尔滨,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变迄今己有70年了,那场事变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可是日本…  相似文献   

18.
准备逃离敌占区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打通京广线,实现其全面占领中国的野心,于1938年大举进犯华中地区,武汉、天门等地相继沦陷。天门位于江汉平原北部,是通往大洪山区的交通要冲,敌我双方的斗争与较量异常激  相似文献   

19.
1928年5月3日,可称是中国现代史上又一国耻日。当日,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日本侨民,出兵占领济南,而北伐至此的国民革命军却奉命不得抵抗退出该城。日军在济南大肆屠杀和平居民,6000余人惨死在屠刀之下。时  相似文献   

20.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直逼山东省德县(今德州市),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不战而退,济南遂落人日军之手。中华新闻专校及我主编的山东《工商月报》、《家庭周报》、《济南晨报》相继停办。我于9月2日只身离开济南,返回故乡河南洛阳。不久,河南省的黄河北岸及豫东大部分地区也被日军占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