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浙江三门县亭旁镇前楼村出土了一对宋代青铜贯耳瓶,现藏于三门县博物馆。本文对这两件贯耳瓶的形制、年代、功能等进行分析,并考察它们出现在台州的背景。  相似文献   

2.
古瓶盛酒后簪花花酒由来本一家──宋代梅瓶、玉壶春名称由来刘静宋代,在我国瓷器中,瓶十分流行,通常可见的有贯耳瓶、悬胆瓶、瓜棱瓶、净瓶、盘口瓶、葫芦瓶、堆塑人兽瓶、花口瓶、多角瓶、梅瓶和玉壶春等等。形形色色,争奇斗巧。在这些众多的瓷瓶中,其有的是继承前...  相似文献   

3.
全器呈长扁圆,颈部两侧有一对方贯耳,为光绪时期的典型器形。器身莹润的乳白釉面上满绘蝙蝠、蟠桃图案,以吉祥物寓意福寿绵长;方贯耳面上填金彩篆书“寿”字。釉色略泛青,画面随意生动,布局疏密有致,粉质感较为强烈。瓶底有青花“大清光绪年制”楷款。器高30厘米,口径11.4×9.2厘米,底径11.9×8.9厘米(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藏)。清光绪粉彩蟠桃纹贯耳瓶@尹青兰  相似文献   

4.
在故宫博物院陶瓷馆第三层室里陈列着一件清代雍正时期的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此瓶系清代景德镇御窑厂所烧制,是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典型作品。瓶高26.7、口径8.9,底径儿厘米。圆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瓶身略仿明永乐梅瓶式样,只是口部稍大。通体施白釉,釉中微微  相似文献   

5.
我们向读介绍一体最早的玉壶春瓶,这件六朝青瓷莲纹瓶高25厘米,腹径7厘米,侈口外卷,细颈,垂腹,圈足底无釉,瓶体满釉,釉为青黄色,聚集处显玻璃质,侧视有点点温润的金光闪烁。此瓶不仅器形端庄优美、线条流畅,而且周身刻划有莲瓣纹,更显出亭亭玉立的高雅之态。经专家鉴定,此瓶为典型南朝南方青瓷。  相似文献   

6.
黄云鹏  黄滨 《收藏家》2007,(1):52-54
在坯体外表面上覆盖一层釉料的操作叫施釉。景德镇自古以来有多种多样的施釉方法。元代青花瓷的施釉方法也较多,现按不同品类分述如下:1.大件琢器大口的罐、瓶等,器外用浇釉法。把坯体置于盆中的木条架上,瓶口盖住,双手各端一大碗釉,同时往颈、肩部稍用力浇去,釉便哗哗地往下流满全器,并有一部分流入器底部(器底部多留下没有刮干净的釉块)(图13)。釉层的厚薄主要靠施釉工对釉的含水率来控制,釉厚会使青花蒙花”,釉薄了会使青花呈灰黑色。器内用大笔涂釉,操作率意,釉较薄,不均匀,有的有没涂满釉的漏笔现象。2.小件琢器小蒜头瓶、玉壶春瓶、小…  相似文献   

7.
封面简介     
《收藏家》2010,(8)
规格:高45.5、口径18.5×14.5、底径18.4×14.2厘米瓶体呈扁六方形,口外撤,直颈内弧,折肩,腹微鼓,腹下内收为阶形圈足。颈部有对称筒管状双贯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院藏33件宋代官窑瓷器和12件明清仿官瓷器进行了无损分析。研究人员通过对瓷器釉面、釉及胎釉中间层的显微观察,对瓷器釉纹片和釉中气泡的记录及统计,系统对比了宋代官窑和明清仿官瓷器显微结构特征的异同点,并对院藏宋代官窑瓷器和明清仿官瓷器的显微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9.
张家口市博物馆自1958年创建以来,收藏了一批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瓷器精品,本文介绍了其中的12件,包括唐黄釉席纹双系执壶、辽绿釉团龙纹马蹬壶、万历款孔雀蓝釉堆花葫芦瓶和雍正款黄釉青花双象耳瓶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故宫博物院藏明清仿官窑青瓷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样品室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谱仪对器物胎,釉的化学组成进行了无损测试分析。从器物的仿制特征出发,结合院藏宋代官窑胎釉的化学组成结果,比较院藏宋代官窑与明清仿品在胎釉化学组成上的异同,从而揭示了院藏明清仿官窑青瓷的胎釉特征和明清器物的仿制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 1987年4月,保定市裕北工程处在市府前街38号院施工时,距地表半米处发现一窖穴,长1.5、宽1、深2米,内出土一批瓷器,有瓶、罐、缸、盒、盘、碗、壶、勺、托盏等共计260余件。其中盘和碗数量最大(碗90件盘60件),器形有圆形、方形、梯形、八角形、六角形、花口形等种类多样。这批瓷器釉色有白釉、霁红、云豆红、珊瑚红、兰釉、东青、龙泉青釉、仿哥釉等,色彩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纹饰有二龙戏珠、凤凰牡丹、狮子绣球、蝴蝶花卉、金鱼水草、池塘青蛙、金彩兰草、故事人物及八卦、八宝、印谱等。出土时作层层叠放、排列有序。部分文物已残损,现将其中较完整的代表性文物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2.
1983年,山西省柳林县薛村农民在建房时出土了一件黑釉铁锈花长颈瓶。瓶通高28、口径7.5、最大腹径15.5、底径8厘米,通体施较厚的黑釉,底足露土红色胎。因采用蘸釉方法,在腹下部近足露胎处有流釉痕迹,腹部绘有三朵像蒲公英叶状的铁锈花,  相似文献   

13.
古瓷器的保护修复过程中,在作色、仿釉步骤时,往往容易出现底色的翻色、回溶现象。或者在作色错误时,想除去本次作色层,但溶剂同时对底层作色层也能溶解,有时进行到最后一步,遇上底色的回溶、翻色就得重新来做,给古瓷器修复工作造成了较大的麻烦。针对这一现象,对现常用的两种丙烯酸涂料进行了前期筛选实验,确定了以190光油为作色、仿釉涂料,三组份PPG漆为作色中间隔离层的方法。通过在清康熙龙凤盘的保护修复中的应用,在作色、仿釉时有效地避免了修复过程中底色的翻色、回溶现象,同时仿釉涂料与釉面的衔接过渡自然,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国宝巡礼     
钧窑镂空座瓶元陈设品高58.3、口径17、底径18厘米197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元代丰州城遗址出土。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境内,属于北方青瓷系统,釉色以青蓝为基调而变化。钧窑成品釉层较厚,而且呈“乳浊现象”,不像其他青瓷那样有透明感。在北宋晚期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元代钧窑产品以瓶、盘、碗、盆、尊等品种,以民间日用品为主,亦仿造古器造型。此件镂空座瓶,有一对螭耳,四面凸起狮纹。通体挂天青色釉,但釉色不匀。釉层较厚,烧制时流于底部,俗称为“流釉”。瓶上有大块红斑,是此处釉料中的含铜成分在烧制时还原而成。其形硕大…  相似文献   

15.
周凯 《收藏家》2013,(11):62-62
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民间收藏之风日益兴盛,民间藏品也呈精益求精之势。近些年,金华市博物在民间征集方面成绩显著,先后接受了如唐代褐釉执壶、元代的乳浊釉小香炉等一批有代表性的藏品。永康收藏家李林炎先生捐赠的三国堆塑人兽纹五管瓶就是其中之一。追朔五管瓶的历史,最早起源于东汉,历经三国、两晋时期。这一时期的五管瓶流行于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16.
恭陵美陶     
唐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之巅,因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故俗称“太子冢”。在其东北50米处,有一方锥形土家,俗称“娘娘冢”,为哀皇后的寝陵。1998年,“娘娘冢”被不法分子盗掘。后经公安干警的日夜奋战,被盗文物如数追回。这批文物多为釉陶器和彩绘陶涌,其数量之多、釉色之美、彩绘之精,是以往发掘的洛阳唐代文物中所罕见的。尤其是釉陶器,釉色纯正,胎质精细,是出土众多釉陶器中的佼佼者。这批釉陶器在洛阳博物馆珍藏有28件,多为生活用品。其中有双龙尊、葫芦瓶、盘口壶、盂、盆、灯、长颈瓶、带盖三足…  相似文献   

17.
平泉县博物馆藏辽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泉县博物馆藏辽瓷1、三彩划花卉罐2、海棠花式长盘4、黄釉刻牡丹花盘3、绿釉单壶5、绿釉莲花鸡腿瓶平泉县博物馆藏辽瓷...  相似文献   

18.
<正>福建作为"海丝"核心区,保存有大量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资料。珍藏在福州市博物馆内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便是福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历史的重要物证。一、孔雀蓝釉瓶见证福州与西亚等国的贸易孔雀蓝釉瓶,1965年出土于福州市北郊新店乡莲花峰南坡斗山塔仔里的刘华墓。刘华是南汉国南平王刘隐的次女,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嫁给王审知的次子王延均,唐封燕国明惠夫人,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卒于闽。墓中共出土3件孔雀蓝釉瓶。  相似文献   

19.
<正>黄釉瓷器是颜色釉瓷器诸多品种之一。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初的景德镇御窑厂,以黄寓皇,仅供宫廷御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黄釉瓷器11万多件,以帝后生活日用器皿为主,各式大小不一的黄釉碗、黄釉盘数量众多,余多为碟、杯、匙、瓶、壶等;亦有祭祀用的黄釉瓷器及陈设观赏用的黄釉瓷器等,由景德镇御窑厂生产,为皇家所垄断。以黄寓皇的黄釉瓷器黄釉瓷器是颜色釉瓷器诸多品种之一。"黄""皇"同音,金黄是至尊之色,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以黄色为贵。早在《周易》中,就有关于黄  相似文献   

20.
由于哥窑不见宋人记载,亦未获得确切的窑址信息,因此传世哥窑的产地和年代一直是备受学界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也是中国古陶瓷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便携X射线荧光能谱仪对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哥窑、明清仿哥釉器物釉进行无损测试分析,积累了传世哥窑的相关分析数据,总结了传世哥窑及明清仿哥釉器物釉的元素组成特征,对传世哥窑器的类群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浙江、河南和江西等地相关窑址瓷片釉的元素分析结果,对传世哥窑的产地进行了初步判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