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10月,由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主办、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承办的"全球化、一体化与多元化进程中的世界近代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沈阳隆重开幕. 本次学术年会学者们围绕下述四个中心议题:1.全球化、一体化与多元化进程中的世界近代史,2.新形势下世界近代史的学科地位与独特性,3.世界近代史专题研究:新方法、新视角、新史料,4.世界近代史教学与教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甚大,从地方出发研究中国近代史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无论在实证研究还是在理论探索方面,都有着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为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2014年10月11—12日在成都联合举办了"中国近代史论坛"第4期"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台湾大学、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以及日本一桥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国现代史学会、《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云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三届"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大会开幕式于10月31日上午举行,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宗立主持,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饶卫、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柳建辉、《近代史研究》主编徐秀丽、北京大学教授王奇生、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易社强致辞。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中,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余位学者报告了各自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吕思勉被香港史家严耕望推崇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之一~①,足见其在二十世纪中国史坛的重要地位。吕氏主要以研究古史名世,同时亦重视近代史,留下颇为丰富的近代史著述。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吕著中国近代史》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为其早年在上海光华大学讲授中国近代史的两份讲义;《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为1943年在辅华中学讲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举办的中国经济史论坛"第二次中国历史上的'三农'问题"北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1-22日在近代史研究所召开,共有北大、清华、南开等高等院校和本院学者6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6.
张素萍 《民国档案》2016,(1):141-143
正2015年10月16日至17日,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和韩国亚洲平和和历史教育连带合作主办的"民族、边疆与战时中国社会"中韩国际学术会议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召开。会议以"民族、边疆与战时中国社会"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海内外学术交流,拓展抗日战争研究的新领域,以此推动民族边疆地区抗日战争史的研究,丰富抗战史研究的内涵。来自韩国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1979年10月至1980年1月,我应聘在日本东京大学研究院讲中国近代史。讲题为《论辛亥革命的性质》。全文共四部分,第一、第三部分叙述国外研究辛亥革命的几种观点,分别加以评论。苏联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齐赫文  相似文献   

8.
黄俊华 《史学月刊》2015,(4):125-129
<正>为聚焦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热点,推动理论创新,促进近代史学科的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史学月刊》编辑部于2014年8月25日至27日在河南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与理论前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20多所科研机构、国内高校以及《安徽史学》《史学月刊》编辑部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就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理  相似文献   

9.
吴汉全 《安徽史学》2006,2(3):87-96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五四时期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与同时期的李大钊一样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创者.陈独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和中国社会自身的变化来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认为近代中国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动,政治上成为"半殖民地",进而提出民主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主题,反帝反封建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陈独秀还以"革命史"观看待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深化了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认识.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近百年历程看,陈独秀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为近代史研究"革命史范式"的建立做了基础性的工作,是近代史研究"革命史范式"的重要开创者.  相似文献   

10.
正民间组织与国家的关系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无论在实证研究方面还是在理论探索方面,都有着令人瞩目的学术积累。为了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于2013年9月13—14日在武汉联合举办了"中国近代史论坛"第3期"中国近代民间组织与国家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  相似文献   

11.
序言 1999年初,<近代史研究>杂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拟编辑出版"50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辑,我应约就50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撰写文章.所撰写文章已经在<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刊出,并且收入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在2000年出版.光阴荏苒,十年一瞬即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大庆到来.本想在前文基础上稍加扩充,写成6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的文章.犹豫至再,乃决定撇开原有文章,重新结构,增加前文未及写出的内容,爰成此文,以求教于读者.本文与前文是姊妹篇,互为补充,请读者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12.
<正>当"中国近代史"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出现时,晚清时期的中外关系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近代史研究兴起于民国时期民族主义运动方兴未艾之际。在这一宏大背景下,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国难、屈辱、沉沦和与之相伴的"近代化"变迁,构成了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时至今日,晚清中外关系史的重大事件和演进历程,仍然支撑着大学中国近代史教科书的基本框架。但是,近二三十年来,在国内史学界,晚清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似乎相对沉寂,除少数专题外,未出现堪称重要的学  相似文献   

13.
正《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版,1260元《近代史研究》创刊于改革开放初的1979年,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业内享有良高声誉,在各种期刊评价体系中均名列前茅。这个刊物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当代学术的恢复和发展,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进步与成就。在其40年的发展历程中,《近代史研究》一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份重要学术期刊,《近代史研究》以其对理论和方法论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8月16—17日,为增进中国近代史青年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培养中国近代史研究高层次人才,推进近代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与上海大学历史学系联合举办“首届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8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近代史研究》主编葛夫平主持,  相似文献   

15.
由《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期中国近代史论坛——"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6-8日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部等2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38位学者参加此次会议.本次会议以近代乡村危机与重建为主题,既体现出对第一期中国近代史论坛议题延续与深化的学术诉求,也凝聚着史学界对于当代"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现实关怀.会议分别就乡村危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乡村革命、土地改革、乡村经济等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并在热烈的交锋和碰撞中对许多重要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  相似文献   

16.
民国年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与时代主题"救亡图存"密切相关,侧重于外交史、帝国主义侵华史等的研究,以为现实政治服务;同时中国近代史学科经历了从开创到完善的过程;这证明关注现实生活是史学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1988年10月,安徽省和合肥市有关方面举办了建国以来第一次以“李鸿章与中国近代经济”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在史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和相当的重视。最近,由周军、杨雨润先生主编的《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版,集中反映了合肥会议的收获,同时对十年来大陆学者研究李鸿章的成果作了初步总结,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主义"问题是个跨学科的话题,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而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历史较长、争议颇多,无论是概念或内容,是历史演变或表现形式,或是理论与实践意义,都备受学界关注。本刊借中国社科院近代思想研究中心召开"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会议之机,约请几位专家学者,就这一课题谈些个人认识。各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切入,触及到了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相关的很多层面,他们的论点可能各不相同,也许会有思想交锋,但无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思想。我们期待大家的研究及思想火花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期各个栏目的文章,除《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的住持危机》一文外,均选自本刊编辑部去年10月组织召开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学术会议论文。召开这次学术会议的目的,在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丰富成果和经验教训,评估现状,探讨今后的可能发展方向,因此,观点的开放多元、讨论的异见纷呈成为会议的特色。这一点,读者或许可以从本期发表的各篇文章中感受到。我们相信,严肃认真、宽容平和、建设性的学术讨论是学术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我们希望,这样生动活泼的讨论,不仅出现于学术会议的场合,而且更多地贯穿于日常的学术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历史研究方法的新陈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各个栏目的文章,除《1930年代北平白云观的住持危机》一文外,均选自本刊编辑部去年10月组织召开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学术会议论文。召开这次学术会议的目的,在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丰富成果和经验教训,评估现状,探讨今后的可能发展方向,因此,观点的开放多元、讨论的异见纷呈成为会议的特色。这一点,读者或许可以从本期发表的各篇文章中感受到。我们相信,严肃认真、宽容平和、建设性的学术讨论是学术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我们希望,这样生动活泼的讨论,不仅出现于学术会议的场合,而且更多地贯穿于日常的学术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