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对朝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甲午战争前,清政府执行了一条错误的对朝政策,从而加剧了其背清自立的离心倾向。由于中朝生隙,联盟解体,最终导致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一清政府对朝鲜内部事务的干预,是从1882年“壬午兵变”之后开始的。在此之前,中朝两国一直遵循历史上形成的宗藩关系,友善交往。1875年9月“江华岛事件”发生,日本在兴师朝鲜的同时,又派特命全权公使森有礼  相似文献   

2.
以"壬午兵变"为契机,清廷对朝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以夷制夷"政策转变为"干涉政策"。清朝政策的转变,是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为维护中朝传统关系而进行的政策调整,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清对朝鲜内政的粗暴干涉,破坏了中朝传统友谊,导致宗藩关系最终解体。  相似文献   

3.
壬午兵变是汉城士兵发动的一次哗变,在朝鲜近代史上占据重要一章。对于它的影响,学界的评价莫衷一是。站在革命史观的立场,它是朝鲜历史上第一次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爱国运动。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兵变中夹杂了太多负面内容,着实阻碍了当时朝鲜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本文通过逐一分析壬午兵变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希望能够更好地认识壬午兵变和了解朝鲜近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夏冬波 《江淮文史》2005,(5):133-142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八套播放了百集韩国电视连续剧《明成皇后》,在全国引起不小的轰动。剧中有关朝鲜“壬午兵变”的情节刻画得紧张激烈,令人感到惊心动魄。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壬午兵变”与清政府以及淮军将领吴长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壬午兵变”为契机,清廷对朝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以夷制夷”政策转变为“干涉政策”。清朝政策的转变,是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为维护中朝传统关系而进行的政策调整,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清对朝鲜内政的粗暴干涉,破坏了中朝传统友谊,导致宗藩关系最终解体。  相似文献   

6.
刘峰 《安徽史学》2021,(5):54-60,103
1876年以后日本政府在新的东亚变局下开始摸索对华外交路线的转变,特别是以1882年朝鲜的"壬午兵变"为契机,多种政策构想逐渐向"对清协调"的路线统一.而这一变化又在此后与清政府代表李鸿章等人的协商交涉之中,在甲申政变、天津条约、朝俄密约、巨文岛事件等一系列时局背景的影响下得到发展,最终以联清拒俄、承认清廷主导朝鲜事务、默认清军扩大对朝支配的方式具体表现出来.但由于该路线有其背后阴谋,本身是为其对外扩张服务的工具,再加上当时中日之间的根本矛盾难以调和,结果使其政策在1894年前后迎来了重大变动并进一步引发了甲午战争.  相似文献   

7.
壬午兵变在近代亚洲是第一次出现的反日起义,在朝鲜近代史上也是一次重大的事件,今年是壬午兵变一百周年,尽管这次起义是短暂的,但却是值得纪念的。笔者试图就壬午兵变的原冈、经过及其结果略做探讨。一1873年12月24日,朝鲜国王高宗宣布所谓“亲政”,大院君下台,从此,闵妃一派掌握了实权。1876年,日本威逼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和不断侵略的威胁,促使在1882年爆发了壬午兵变。  相似文献   

8.
更正     
《沧桑》2009,(3)
《沧桑》2009年第2期刊登的孙鹏智《朝鲜"壬午兵变"中的张骞及其历史作用述论》一文中,作者的学位应为学士,特此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袁世凯一向为人们所诟病,几乎成为邪恶反动的化身。但"辨证法要求对每一个特殊的历史情况应作具体分析"。[1]综观袁世凯的一生,其崛起的起点是在朝鲜,本文通过对"壬午兵变"和"甲壬政变"的考察,旨在探明袁世凯所展现的杰出政治军事外交才干和过人的胆识,折射出以后袁氏当国的一定历史必然性。也指出作为中朝宗藩关系坚定的拥护者和执行者,袁世凯所为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中国的东方防御体系,抵制了列强特别是日本对朝鲜的野心,为中朝两国赢得了十多年的相对和平。  相似文献   

10.
孙鹏智 《沧桑》2009,(2):31-32
综览张謇与朝鲜问题(壬午兵变及其解决——作者注)的历史,可以看出,张謇从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力主“以战定和”,从而促进了出兵决策的出台;在朝鲜,张謇是平叛的主要谋划者和参与者,对迅速平息兵乱,化解中日冲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朝鲜王朝向清王朝提出穆克登碑文所标示的界河"土门"不是图们江,而是海兰河(后来改为黄花松沟子),中朝两国应以"土门"分界。为此,双方进行了两次界务谈判。谈判中,朝鲜李重夏虽然坚决主张"土门"非今图们江的"两江说",但其实知晓这一观点是错误的。界务谈判后,李重夏以"别单"形式几次撰文上奏政府,阐述了他对"两江说"的真实看法,论证了"土门"即图们江、图们江自朝鲜王朝初年就已是中朝两国界河的史实,揭露了"两江说"的策划者是鱼允中,被朝鲜称为"分界江"的布尔哈通河与现实界河毫不相关等。  相似文献   

12.
1890年6月4日,朝鲜赵太妃薨逝。按照成例,朝鲜必须向礼部派遣告讣使,清朝派遣敕使,赐奠弔丧,但因朝鲜屡思自主,企图改变事大礼仪,遂引发"郊迎礼"的礼仪之争。从中朝两国处理赵太妃丧礼的案例,可见朝鲜国王追求自主的企图,欲改动事大礼仪,模糊化宗藩体制的等差位阶,因而请求敕使队伍改由马山浦上岸,并免除向皇帝诏书三跪九叩的"郊迎礼",保护朝鲜的体面。但清政府却欲藉"郊迎礼"的举行,向各国驻朝公使彰明中朝两国的君臣名分,所以坚持按成例处理,稳固清政府的宗主权。中朝两国礼仪之争的结果,最后还是清政府略胜一筹,成功让各国驻朝公使了解"名分"控制朝鲜君臣的有效性,却让朝鲜君臣更加强了反华意识,埋下日后中朝宗藩关系破裂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3.
王如绘著《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354千字,由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出版,印数1000册,定价23.20元。该书分为朝鲜问题的产生,朝鲜被迫开放,壬午兵变与中日关系,日本参与策划的朝鲜甲申政变,列强角逐中的朝鲜,日本向大陆扩张野心毕露,日本千方...  相似文献   

14.
清光绪朝中朝会勘图们江边界时,李氏朝鲜高宗政府以筑设在长白山东麓黄花松沟子一线的石堆、土堆为划分边界的合法标识物,其实是一些伪证。这些石堆、土堆原来是李朝肃宗政府的下级官吏擅自改变清康熙朝查边钦差穆克登委托筑设边界标识物的施工地段,咨意筑设的,当年李朝政府曾明白认定其为非法,所以黄花松沟子根本不是历史上的中朝边界线。而李朝高宗政府改变原来立场,竟然利用这些伪证向清政府提出领土要求。当两国勘界代表分队会勘时,朝方人员在树丛中发现了肃宗朝时在穆克登委托的地段上最初筑设的石堆,但却故意欺瞒清政府勘界委员。因此,清光绪朝中朝会勘边界是李氏朝鲜高宗政府利用伪证、隐瞒实证对清政府进行的外交欺骗  相似文献   

15.
苏州博物馆资料部藏有一组函札,是光绪十一年(1885)沈家本、袁保龄、袁世凯等人致潘志俊的信件.当时的中国正值多事之秋.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鲜的步伐,先后制造了1882年"壬午兵变"和1884年的"甲申政变".虽然由于清军的迅速行动平息了这两次事变,但日本还是趁此迫使朝鲜签订了1882年的<仁川条约>和1885年<汉城条约>,扩大了日本在朝鲜的侵略权益.与此同时,中国与法国间也于1884至1885年爆发了战争.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80年代,宁静的东北亚开始演变为中、日、俄三角及其他列强介入的复杂局面,朝鲜被迫对外通商开放并由此引起内部政治力量分裂为亲日、亲俄、亲华等政治派别,且与当时东北亚复杂的国际局势相呼应。通过“壬午兵变”、“甲申政变”,日本的势力暂时蛰伏,然俄国势力却趁机介入,相继发生“韩俄密约”和“巨文岛事件”,挑战中朝宗藩关系体制。为了解燃眉之急,也为了长远协调中、俄朝鲜政策,1886年9月,李鸿章邀请俄国驻华代办拉德仁至天津进行了五次会谈,最后双方达成了具有实效的口头“君子协定”,不但杜绝了“韩俄密约”、迫使英国退出了“巨文岛”,且双方都承诺“不占朝鲜领土”、(有条件地)“不改变朝鲜现状”,中、俄两国从战略上建构和协调了彼此的朝鲜政策,对维持甲午战前东北亚局势的相对稳定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81年,朝鲜高宗派金允植作为领选使带领学徒工匠来到中国天津学习清朝工业制造技术,并与清朝洋务派官员商谈朝美缔约一事。金允植与李鸿章、周馥等人进行了多次笔谈,为研究中朝关系、东亚关系以及世界局势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阴晴史》是朝鲜王朝派赴天津的领选使金允植的日记,对朝鲜王朝近代外交活动有丰富的记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由于金允植的特殊使臣身份,使得该书可以反映出一些朝鲜王朝的近代外交的细节活动和基本特征,朝鲜既希望保持传统的"事大"外交,又渴望维护朝鲜自身的利益,但因为其国力的弱小和东亚局势的变化,而被迫开展近代外交,在外交上受制于人。此外,我们也可以从中解读出两班士人对当时外交形势的一些看法和心态。  相似文献   

19.
1885年10月,清政府释放大院君李昰应回国,是中朝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事件的全部过程显示,这是李鸿章主动实施的一次外交攻势。李鸿章试图利用当时的国际形势,遏制朝鲜背清自立的倾向,封杀日本"共同管理朝鲜"的构想,借此强化对朝宗主权。但由于其过分看重与大院君李昰应治国理念的一致性,高估了李昰应的国内个人威望,低估了朝鲜政府的排拒意志,致使中朝关系急剧恶化,并引起了日本对华政策的新调整。事实证明,释放李昰应回国是一次高风险、低效益的外交投资,是一篇失败的外交记录。  相似文献   

20.
吴长庆是淮军名将、儒将,是1882年中国军队成功平定朝鲜壬午兵变、稳定朝鲜社会秩序的军事统帅.吴长庆与袁世凯叔祖袁甲三、嗣父袁保庆及袁世凯本人有着三代世交关系.青年袁世凯投军吴长庆部,受到吴长庆的特别关照和精心培养,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将领.吴长庆与袁世凯关系密切,袁世凯对吴长庆的恩情铭记在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